户式化科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91788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户式化科技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户式化科技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空调系统一般都是通过在地板中设置地暖盘管或在吊顶中设置天棚辐射盘管,并在其中通指定温度的水,使水温向外辐射,以起到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但这种空调系统只能调节室内的温度,且温度控制不稳定,也不能起到室内通风的作用,并且其除湿效果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户式化科技系统,以同时起到室内温度调节及通风的作用,并通过新风机组及辐射单元的组合加强了温度控制的稳定性及灵活性。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户式化科技系统,其包括风冷热栗、新风机组、辐射单元和风机盘管,所述风冷热栗设置于室外,所述新风机组设置于室内或室外,所述辐射单元设置并分布于室内地板中,所述风机盘管设置于室内吊顶中,所述辐射单元的供水管接入所述风冷热栗的供水口,所述辐射单元的回水管接平台地漏,所述辐射单元的供水管中设有水栗,所述风机盘管的供、回水管分别接入所述辐射单元的供、回水管中,所述新风机组包括新风除湿机,所述新风除湿机的壳体具有分别位于其相对两侧的入风口和送风口以及接入所述入风口的回风口,所述入风口位于室外,所述送风口和回风口均位于室内,且分别与同位于室内的送风管道和回风管道连接,所述入风口和回风口中均设有风量阀。
[0005]进一步的,所述风机盘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风机盘管间隔设置于主要功能区,由于辐射单元辐射能力有限,在负荷较大的区域设置所述风机盘管。
[0006]进一步的,所述新风机组还包括通风管路和风口,所述通风管路的进风端设置于所述新风除湿机中,所述通风管路的出风端位于室内各个房间的地板上,所述风口设置于所述通风管路的出风端。
[0007]进一步的,所述出风端靠近室内的窗口处。
[0008]进一步的,所述新风除湿机还包括直流无刷电机和离心风轮,所述直流无刷电机与所述离心风轮电信连接,所述入风口与送风口之间具有通风道,所述离心风轮设置于所述通风道中,室外的新风以及室内的回风分别经过所述入风口和回风口进入所述通风道内,并依次通过离心风轮和送风口吹入室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新风除湿机还包括高效过滤装置和水冷装置,所述高效过滤装置、水冷装置和离心风轮顺序设置于所述通风道中,入风口处的风依次通过所述高效过滤装置、水冷装置和离心风轮吹入室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新风除湿机还包括压差开关,所述压差开关设置于位于所述高效过滤装置与水冷装置之间的所述壳体内侧,并与所述直流无刷电机电信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水冷装置为表冷器,所述表冷器的供、回水管接入所述辐射单元的供、回水管中。
[0012]进一步的,所述新风除湿机还包括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送风口处,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式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座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电加热网,靠近所述送风口处的壳体上具有一开口,所述电加热网穿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壳体中,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式连接,风依次通过所述电加热网和送风口吹入室内。
[0014]进一步的,所述高效过滤装置包括初效过滤网和中效过滤网,风依次通过所述初效过滤网和中效过滤网到达所述水冷装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户式化科技系统还包括三通混水阀、电动二通阀和二通截止阀,所述三通混水阀中的两端接入所述辐射单元的供水管中,其第三端接入所述辐射单元的回水管,所述三通混水阀远离所述辐射单元一侧的所述辐射单元的供水管中设有所述电动二通阀,所述三通混水阀与所述辐射单元的回水管的接入处远离所述辐射单元一侧的所述辐射单元的回水管中设有所述二通截止阀。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三通混水阀的第三端通过一混水容器与所述辐射单元的回水管相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户式化科技系统通过在新风除湿机的壳体上增加位于室内的回风口,并将其接入新风除湿机的入风口,实现了室外新风送入与室内空气循环两种通风模式,使新风机组不仅能够起到通风的作用,还能够与福射单元一起将福射单元所冷却或加热过的空气带到室内房间的每个角落,增强了该系统的温度调节能力和温度控制的稳定性,同时还能与辐射单元及风机盘管一起组合形成多种工作模式,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及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式化科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风除湿机的主视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风除湿机的俯视图。
[0023]在图1至3中,
[0024]1:风冷热栗;2:新风除湿机;21:尚;1_1、风轮;22:冗体;221:入风口 ; 222:送风口 ;223:回风口; 23:高效过滤装置;231:初效过滤网;232:中效过滤网;24:表冷器;241:表冷器的供水管;242:表冷器的回水管;25:压差开关;26:电加热装置;261:安装座;262:电加热网;27:开口; 31:通风管路;32:风口; 4:辐射单元;41:辐射单元的供水管;42:辐射单元的回水管;43:水栗;44:三通混水阀;441:混水容器;45:电动二通阀;46: 二通截止阀;5:室内;6:室外;7:风机盘管;71:风机盘管的供水管;72:风机盘管的回水管;8:风量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户式化科技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0026]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户式化科技系统,其通过在新风除湿机的壳体上增加位于室内的回风口,并将其接入新风除湿机的入风口,实现了室外新风送入与室内空气循环两种通风模式,使新风机组不仅能够起到通风的作用,还能够与辐射单元一起将辐射单元所冷却或加热过的空气带到室内房间的每个角落,增强了该系统的温度调节能力和温度控制的稳定性,同时还能与辐射单元及风机盘管一起组合形成多种工作模式,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及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
[0027]请参考图1至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式化科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风除湿机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风除湿机的俯视图。
[002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户式化科技系统,其包括风冷热栗1、新风机组、辐射单元4和风机盘管7,所述风冷热栗1设置于室外6,所述新风机组设置于室内5或室外6,所述辐射单元4设置并分布于室内地板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辐射单元4为辐射管,所述风机盘管7设置于室内吊顶中,所述辐射单元4的供水管41接入所述风冷热栗1的供水口,所述辐射单元4的回水管42接平台地漏,所述辐射单元4的供水管41中设有水栗43,所述风机盘管7的供、回水管71、72分别接入所述辐射单元4的供、回水管41、42中,所述新风机组包括新风除湿机2,所述新风除湿机2的壳体22具有分别位于其相对两侧的入风口 221和送风口 222以及接入所述入风口 221的回风口 223,所述入风口 221位于室外6,所述送风口 222和回风口 223均位于室内5,且分别与同位于室内5的送风管道和回风管道连接,所述入风口221和回风口 223中均设有风量阀8。
[00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式化科技系统通过在新风除湿机2的壳体22上增加位于室内5的回风口 223,并将其接入新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