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水器水流量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27071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水器水流量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尤其是一种热水器水流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因压缩机和换热器的限制,一些大换热量的机组,必须采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系统并联的方式。现阶段市面上流行的空气能热栗热水器在两个系统并联时,只是简单的把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起来,未考虑管路、阀件和冷凝器水阻力差异的影响,会造成一个系统的水流量大、一个系统的水流量小的后果。水流量不均匀的后果就是空气能热栗机组的运行效率下降、运行功耗增加,水流量偏低的系统有可能频繁的高压报警停机,影响机组的正常使用。
[0003]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出水温度稳定、换热效率高的热水器水流量控制装置。
[0005]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水器水流量控制装置,包括一进水口、一出水口和设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至少两组换热单元,每组换热单元包括,换热器和与换热器连接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换热单元并列设置,换热单元的进水管均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出水管均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在各进水管上还设有电磁阀和电子流量调节阀,在各出水管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子流量调节阀和温度传感器与热水器内控制系统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换热单元为两组,两组换热单元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在末端通过三通管连接,形成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
[0007]进一步,所述换热单元为三组,三组换热单元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在末端通过四通管连接,形成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
[0008]进一步,所述不同换热单元进水管的长度和管径相同,出水管的长度和管径相同。
[0009]进一步,所述进水管包括,第一直管、第二直管和L形弯管,所述第一直管与三通管或四通管连接,第二直管与换热器连接,L形弯管将第一直管和第二直管相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进水管内也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电磁阀和电子流量调节阀之间。
[0011]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后,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管路设计,保证了多个换热单元的管路长度、阻力等相接近;通过测量每个换热单元的进出水温度,采用电子流量调节阀平衡每个换热单元的压力降,使得换热单元的阻力偏差不会过大,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行。同时,电子流量调节阀的存在,可以使得出水温度稳定,使系统出水的平均值等于设定温度,增强用户热水使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5]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连接原理简图;
[0016]其中:1、换热器2、进水管3、出水管4、三通管5、四通管6、电磁阀7、电子流量调节阀8、温度传感器9、第一直管10、第二直管11、L形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8]实施例一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热水器水流量控制装置,包括一进水口、一出水口和设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两组并列的换热单元,每组换热单元包括,换热器1和与换热器1连接的进水管2和出水管3,两组换热单元的进水管2均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出水管3均与所述出水口连通,从进水口进入的水均匀分配的流入两进水管2,从两出水管3流出的水通过出水口汇合流出。在两进水管2上还设有电磁阀6和电子流量调节阀7,电磁阀6安装在电子流量调节阀7的上游,用于控制水流的通断,电子流量调节阀7用于平衡两个换热单元的压力降,使得换热单元的阻力偏差不会过大。在出水管3内设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电子流量调节阀7和温度传感器8与热水器内控制系统连接,温度传感器8检测出水温度,并将检测结果传送至热水器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比较检测值与设定值,并相应的调节电子流量调节阀7的开度,使得出水温度等于设定值。
[0020]优选的,两组换热单元的进水管2和出水管3分别在末端通过三通管4连接,与进水管2连接的三通管4的进口为所述进水口,用于与外部的注水管路连接,与出水管3连接的三通管4的出口为所述出水口,用于与热水器的出水管路连接。
[0021]优选的,为使管路的阻力值相近,所述两组换热单元的进水管2的长度和管径相同,出水管3的长度和管径相同。
[0022]所述进水管2包括,与三通管4直接连接的第一直管9、与换热器1连接的第二直管10和连通第一直管9与第二直管10的L形弯管11,所述电磁阀6安装在第一直管9与L形弯管11的连接处,所述电子流量调节阀7安装在L形弯管11与第二直管10的连接处。
[0023]所述进水管2内也设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温度传感器8位于电磁阀6和电子流量调节阀7之间,用于检测进水温度,使热水器的控制系统能够更加精确的调节电子流量调节阀7的开度。
[0024]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为:开机时先开热水器的增压栗,待水压满足要求之后开启电磁阀6,电子流量调节阀7维持初始开度不变,延时30s之后分别检测两个换热单元的进、出水的温度,热水器的控制系统智能判断两个换热单元的压力、温度等情况,并自动调节电子流量调节阀7的开度,使得两个换热单元的压力降相近,并使出水温度的平均值满足用户的设定温度值。
[0025]在用户热水负荷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控制电磁阀6,只开一个换热单元,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0026]实施例二
[0027]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组换热单元,以增大换热功率。三组换热单元并列设置,相应的,与进水管2和出水管3连接的三通管4改为四通管5,四通管5的进口为所述进水口,四通管5的出口为所述出水口,每组换热单元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0028]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与实施例一原理相同,再次不再详细描述。
[0029]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这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热水器水流量控制装置,包括一进水口、一出水口和设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至少两组换热单元,每组换热单元包括,换热器(1)和与换热器(1)连接的进水管(2)和出水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并列设置,换热单元的进水管(2)均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出水管(3)均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在各进水管(2)上还设有电磁阀(6)和电子流量调节阀(7),在各出水管(3)内设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电子流量调节阀(7)和温度传感器(8)与热水器内控制系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器水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为两组,两组换热单元的进水管(2)和出水管(3)分别在末端通过三通管(4)连接,形成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器水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为三组,三组换热单元的进水管(2)和出水管(3)分别在末端通过四通管(5)连接,形成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热水器水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换热单元进水管(2)的长度和管径相同,出水管(3)的长度和管径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水器水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包括,第一直管(9)、第二直管(10)和L形弯管(11),所述第一直管(9)与三通管(4)或四通管(5)连接,第二直管(10)与换热器(1)连接,L形弯管(11)将第一直管(9)和第二直管(10)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器水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内也设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温度传感器(8)位于电磁阀(6)和电子流量调节阀(7)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水流量控制装置,包括一进水口、一出水口和设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至少两组换热单元,每组换热单元包括,换热器和与换热器连接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换热单元并列设置,其进水管均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出水管均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在各进水管上还设有电磁阀和电子流量调节阀,在各出水管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子流量调节阀和温度传感器与热水器内控制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管路设计,保证了多个换热单元的管路长度、阻力等相接近,使得换热单元的阻力偏差不会过大,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行,增强用户热水使用的舒适性。
【IPC分类】F24H9/20
【公开号】CN205137939
【申请号】CN201520815612
【发明人】卢宪晓, 刘晓伟, 徐洪浩, 侯梅梅, 楚毅
【申请人】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