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锅炉炉管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3144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锅炉炉管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集中供暖领域的设备,涉及SZS型锅炉,尤其是一种大型锅炉炉管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冬季采暖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现有燃气锅炉受到场地环境限制通常是采用小型锅炉配套的小型水冷型节能器。但是,随着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高耗能的小锅炉必将逐步改造淘汰,而具有更加高效节能及更好的环保性能的大型燃气锅炉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0003]SZS型锅炉为下部支撑上、下锅筒结构,上、下锅筒全部是以膜式壁管和换热管(没有大直径下降管)作支撑,随着锅炉容量的提高,炉体外形尺寸大幅度增加,锅炉高度也越来越高,支撑稳定性自然越来越差,这是SZS型锅炉大型化发展的一大屏障。按理说炉体结构强度低、稳定性差,通过加强其结构,增加上锅筒支撑架、增加大口径下降管作支撑应该可行。但如果这样,SZS型锅炉独立下部支撑、向四周及向上自由膨胀的结构特点就会被完全破坏,带来热膨胀问题将更难于解决,因此,对SZS型锅炉简单增加支撑结构提高稳定性的做法不可行。
[0004]随着锅炉大型化,炉体高度不断升高,满水后几十吨重上锅筒完全靠换热管束和膜式水冷壁管支撑,每根管所承受的垂直载荷不断提高,炉体越高上下锅筒间换热管刚度越低更容易失稳,随燃烧器火焰脉动产生振动可能性增大,因此,头重是结构不稳定因素之
O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大型锅炉炉管支撑结构。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种大型锅炉炉管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下锅筒、上锅筒、外水冷壁、中水冷壁、内水冷壁以及换热管,基座上端安装有有一水平纵向设置的下锅筒,在下锅筒上方平行间隔设置有一上锅筒,在上锅筒与下锅筒之间由外向内依次间隔固装有外水冷壁、中水冷壁以及内水冷壁,并且,外水冷壁与中水冷壁之间、中水冷壁以及内水冷壁之间均匀密布安装有多根竖直设置的换热管。
[0008]而且,所述换热管采用Φ 60mm X 4mm换热管。
[0009]而且,所述换热管数量达到1800多根,阵列式均匀安装在下锅筒与上锅筒之间形成换热管组。
[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1]1、本结构的对流受热面增加近20%,耗钢量多出20多吨,但能换来锅炉更稳定运行、更好的换热性能。
[0012]2、采用本结构的锅炉在实际运行中,锅炉稳定性好,排烟温度(炉本体出烟口)控制在120°C左右,超负荷能力更达到近20%。
[0013]3、从市场角度分析用户更愿意购买受热面多、运行负荷足、可靠性高的产品,无形之中为产品市场推广提供了优势条件。
【附图说明】
[0014]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结构视图;
[0015]图2为图I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I的俯视图。
[0017]【附图说明】:I上锅筒,2外水冷壁,3换热管组,4下锅筒,5基座,6换热管,7中水冷壁,8内水冷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9]—种大型锅炉炉管支撑结构,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以附图I所示方向进行描述,包括基座5、下锅筒4、上锅筒I、外水冷壁2、中水冷壁7、内水冷壁8以及换热管6,基座上端安装有有一水平纵向设置的下锅筒,在下锅筒上方平行间隔设置有一上锅筒,在上锅筒与下锅筒之间由外向内依次间隔固装有外水冷壁、中水冷壁以及内水冷壁,并且,外水冷壁与中水冷壁之间、中水冷壁以及内水冷壁之间均匀密布安装有多根竖直设置的换热管;
[0020]上锅筒重量平均地分布到更多换热管上去,减少单根管所受垂直载荷量,本实施的换热管数量达到1800多根,平均每根管所承受重载约13kg,完全在Φ 60管子的承受范围内,且增大每根管的管径和壁厚,用Φ 60mm X 4mm代替Φ 51mm X 3mm的换热管也能提高管子强度和刚度,共同避免管子受力失稳情况的发生。从而解决SZS70MW型炉体高度高、上锅筒重量大的结构问题,而不增加钢架或大口径下降管来支撑上锅筒。
[0021]参见附图3所示,多根换热管阵列式均匀安装在下锅筒与上锅筒之间形成换热管组3,本实施例所示的换热管组水平截面为缺角矩形,根据实际场地安装结构为矩形、梯形或其他不规则多边形。
[0022]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一种大型锅炉炉管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下锅筒、上锅筒、外水冷壁、中水冷壁、内水冷壁以及换热管,基座上端安装有一水平纵向设置的下锅筒,在下锅筒上方平行间隔设置有一上锅筒,在上锅筒与下锅筒之间由外向内依次间隔固装有外水冷壁、中水冷壁以及内水冷壁,并且,外水冷壁与中水冷壁之间、中水冷壁以及内水冷壁之间均匀密布安装有多根竖直设置的换热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型锅炉炉管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采用Φ60mmX 4mm换热管。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型锅炉炉管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数量达到1800多根,阵列式均匀安装在下锅筒与上锅筒之间形成换热管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锅炉炉管支撑结构,包括基座、下锅筒、上锅筒、外水冷壁、中水冷壁、内水冷壁以及换热管,基座上端安装有有一水平纵向设置的下锅筒,在下锅筒上方平行间隔设置有一上锅筒,在上锅筒与下锅筒之间由外向内依次间隔固装有外水冷壁、中水冷壁以及内水冷壁,并且,外水冷壁与中水冷壁之间、中水冷壁以及内水冷壁之间均匀密布安装有多根竖直设置的换热管。本结构的对流受热面增加近20%,耗钢量多出20多吨,但能换来锅炉更稳定运行、更好的换热性能。在实际运行中,锅炉稳定性好,排烟温度(炉本体出烟口)控制在120℃左右,超负荷能力更达到近20%。
【IPC分类】F24H9/06
【公开号】CN205156356
【申请号】CN201520971101
【发明人】韩伟, 李耀荣, 刘蕾, 李少良, 韩圆圆, 邢志敏
【申请人】天津宝成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