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柴半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16255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薪柴半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炉具技术领域,涉及到薪柴半气化炉。
【背景技术】
[0002]在山区使用的半气化炉,大部分以薪柴为燃料,由于氧气供应不足,使薪柴不能充分燃烧,产生大量黑烟,部分没有充分燃烧的薪柴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直接排出,不但降低了薪柴的热转换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而且还会造成空气的污染。另外由于炉膛较浅,装柴较少,需要频繁加柴,而且由于薪柴燃烧时火苗较高,一部分火苗会进入排烟通道内,降低了炉体内的火力,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薪柴半气化炉,薪柴可以充分燃烧,减少了黑烟的形成,高效,清洁,节能环保。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薪柴半气化炉,包括炉体,炉体内设置有炉膛,炉体上端设置有炉台,炉台上开设有与炉膛连通的炉口,炉膛下方设置有炉箅子,炉箅子下方为储灰室,炉体前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灰口,进料口位于炉箅子上方并与炉膛连通,出灰口位于炉箅子下方并与储灰室连通,炉台后部设置有排烟通道,排烟通道的下端与炉台连通,关键是:增设二次进风系统,二次进风系统包括二次出风筒和二次进风管,二次出风筒位于炉膛和炉口之间且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炉体后端侧壁的底部开设有多个二次进风口,二次进风口与二次进风管的底端连通,二次进风管的顶端与二次出风筒上的出风口连通。
[0005]所述的炉台内设置有弧形的挡风板,挡风板位于排烟通道与炉台的连通口处且挡风板的上端面位于连通口上端面的下方。
[0006]所述的炉膛顶部设置有向中间聚拢的楔形面形成聚火口。
[0007]所述的进料口倾斜设置且进口端位于上方,进料口的出口端位于下方并与炉膛连通。
[0008]所述的进料口的进口端设置有盖板,盖板的下端与进料口铰接,盖板的上端与进料口卡接。
[0009]所述的储灰室内设置有清灰抽屉。
[0010]所述的二次进风口的数量为四个,沿水平方向等间隔设置。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设二次进风系统,使得薪柴可以充分燃烧,减少了黑烟的形成,高效,清洁,节能环保。炉膛有聚火效果,使火苗可以快速上升。在不影响排烟效果的前提下,挡风板可以有效降低火苗进入排烟通道的机率,减少热量的浪费,炉体内的火力更强,气化效果更好,热性能较高可以达到19.5%。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中,1、炉体,2、炉膛,3、炉台,4、炉口,5、炉箅子,6、储灰室,7、进料口,8、排烟通道,9、二次出风筒,10、二次进风管,11、二次进风口,12、挡风板,13、聚火口,14、盖板,15、
清灰抽屉。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0015]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薪柴半气化炉,包括炉体I,炉体I内设置有炉膛2,炉体I上端设置有炉台3,炉台3上开设有与炉膛2连通的炉口 4,炉膛2下方设置有炉箅子5,炉箅子5下方为储灰室6,炉体I前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 7和出灰口,进料口 7位于炉箅子5上方并与炉膛2连通,出灰口位于炉箅子5下方并与储灰室6连通,炉台3后部设置有排烟通道8,排烟通道8的下端与炉台3连通,增设二次进风系统,二次进风系统包括二次出风筒9和二次进风管10,二次出风筒9位于炉膛2和炉口4之间且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炉体I后端侧壁的底部开设有多个二次进风口 11,二次进风口 11与二次进风管10的底端连通,二次进风管10的顶端与二次出风筒9上的出风口连通,二次进风口 11的数量优选为四个,沿水平方向等间隔设置,使得薪柴可以充分燃烧,减少了黑烟的形成,高效,清洁,节能环保。
[0016]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炉台3内设置有弧形的挡风板12,挡风板12位于排烟通道8与炉台3的连通口处且挡风板12的上端面位于连通口上端面的下方,挡风板12的高度为8cm,在不影响排烟效果的前提下,挡风板12可以有效降低火苗进入排烟通道的机率,减少热量的浪费,使炉体I内的火力更强,气化效果更好。
[0017]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炉膛2顶部设置有向中间聚拢的楔形面形成聚火口 13,楔形面的长度为7cm,楔形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5°,使火苗可以沿着楔形面快速上升,而且聚火口 13的设置增大了炉膛2的深度,一次性可以装更多的薪柴,减少了加柴次数。
[0018]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进料口7倾斜设置且进口端位于上方,进料口 7的出口端位于下方并与炉膛2连通,进料口7的长度为17cm,宽度为10.5cm,进料口7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45°,倾斜设置的进料口 7使得加柴时更加省时省力,使薪柴可以快速滑落进入炉膛2内。
[0019]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进料口7的进口端设置有盖板14,盖板14的下端与进料口 7铰接,盖板14的上端与进料口 7卡接,将盖板14盖上,可以减缓薪柴的燃烧速度,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0020]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储灰室6内设置有清灰抽屉15,薪柴燃烧后产生的灰尘落入清灰抽屉15内,装满后直接将清灰抽屉15抽出倒掉即可,操作方便快捷,干净卫生。
【主权项】
1.薪柴半气化炉,包括炉体(I),炉体(I)内设置有炉膛(2),炉体(I)上端设置有炉台(3),炉台(3)上开设有与炉膛(2)连通的炉口(4),炉膛(2)下方设置有炉箅子(5),炉箅子(5)下方为储灰室(6),炉体(I)前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7)和出灰口,进料口(7)位于炉箅子(5)上方并与炉膛(2)连通,出灰口位于炉箅子(5)下方并与储灰室(6)连通,炉台(3)后部设置有排烟通道(8),排烟通道(8)的下端与炉台(3)连通,其特征在于:增设二次进风系统,二次进风系统包括二次出风筒(9)和二次进风管(10),二次出风筒(9)位于炉膛(2)和炉口(4)之间且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炉体(I)后端侧壁的底部开设有多个二次进风口(11),二次进风口( 11)与二次进风管(1)的底端连通,二次进风管(1)的顶端与二次出风筒(9)上的出风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薪柴半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台(3)内设置有弧形的挡风板(12),挡风板(12)位于排烟通道(8)与炉台(3)的连通口处且挡风板(12)的上端面位于连通口上端面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薪柴半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膛(2)顶部设置有向中间聚拢的楔形面形成聚火口(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薪柴半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口(7)倾斜设置且进口端位于上方,进料口( 7)的出口端位于下方并与炉膛(2)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薪柴半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口(7)的进口端设置有盖板(14),盖板(14)的下端与进料口( 7)铰接,盖板(14)的上端与进料口( 7)卡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薪柴半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灰室(6)内设置有清灰抽屉(1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薪柴半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进风口(11)的数量为四个,沿水平方向等间隔设置。
【专利摘要】薪柴半气化炉,炉体上端设置有炉台,炉台上开设有与炉膛连通的炉口,炉膛下方设置有炉箅子,炉箅子下方为储灰室,炉体前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灰口,进料口位于炉箅子上方并与炉膛连通,出灰口位于炉箅子下方并与储灰室连通,炉台后部设置有排烟通道,排烟通道的下端与炉台连通,增设二次进风系统,二次进风系统包括二次出风筒和二次进风管,二次出风筒位于炉膛和炉口之间且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炉体后端侧壁的底部开设有多个二次进风口,二次进风口与二次进风管的底端连通,二次进风管的顶端与二次出风筒上的出风口连通。使得薪柴可以充分燃烧,减少了黑烟的形成,高效,清洁,节能环保,热性能较高可以达到19.5%。
【IPC分类】F24B13/00, F24B13/04, F24B1/02
【公开号】CN205227398
【申请号】CN201521053535
【发明人】张金香, 王学勇, 董少韩, 刘建婷, 刘泽勇, 李联地, 刘春鹏
【申请人】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