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取暖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60489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电磁取暖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磁取暖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取暖设备是冬天常用的电器,其中小太阳的运用较为广泛,但小太阳体积大、有强光,存在光污染,同时小太阳只始用于局部的取暖,小太阳采用电热取暖,加热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取暖设备,通过线圈产生交变磁场使发热件发热,并通过空气作为介质散热,加热效率高,由于线圈和发热件为非接触式加热,更加安全,不存在安全隐患。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5]—种电磁取暖设备,包括用于通电产生交变磁场的线圈、发热件、电源和外壳,夕卜壳的底面设置有多个进风孔,外壳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排气孔,线圈和发热件分别与外壳的内壁连接,线圈和发热件间隔设置,线圈与电源电连接。
[000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电磁取暖设备还包括出风机构,出风机构位于外壳内,出风机构与电源电连接。
[0007]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出风机构包括风叶和电机,电机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风叶和电机转动连接,电机与电源电连接。
[0008]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发热件包括第一发热件和第二发热件,第一发热件和第二发热件分别与外壳的内壁连接,线圈位于第一发热件和第二发热件之间,风叶位于第一发热件和第二发热件之间,且位于线圈的下方,电机位于第二发热件的下方,第二发热件上设置有供转动轴穿过的第一通孔。
[0009]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发热件和第二发热件为板状。
[0010]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线圈为平面螺旋状。
[0011]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出风机构还包括聚风壳,风叶设置在聚风壳内,聚风壳设置在第一发热件和第二发热件之间,聚风壳呈喇叭状,聚风壳的横截面为圆形,且沿第二发热件到第一发热件的方向直径逐渐减小。
[0012]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发热件为圆筒状,线圈为立体螺旋状,线圈位于发热件的内部,风叶位于线圈的内部,电机位于发热件的外部,发热件上设置有供转动轴穿过的第二通孔。
[0013]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发热件开设有凹槽,凹槽呈螺旋状。
[0014]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电机串联有热敏电阻。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取暖设备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线圈产生交变磁场使发热件发热,并通过空气作为介质散热,空气从外壳上的进风孔进入外壳内,空气受热后,从排气孔排出,通过空气的流动,将发热件上的热量带出,散热效果好,同时电磁加热效率高,由于线圈和发热件为非接触式加热,更加安全,不存在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取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取暖设备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取暖设备的发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磁取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记分别为:
[0022]电磁取暖设备100、200;
[0023]线圈110、210;电源 111;变阻器 112;
[0024]发热件120、220;第一发热件121;第二发热件122;第一通孔123;第二通孔224;金属层125;空气层126;玻璃层127;
[0025]外壳130;进风孔131;排气孔132;
[0026]出风机构140;风叶141、241;电机142、242;转动轴143、243;聚风壳144;热敏电阻145。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取暖设备是冬天常用的电器,其中小太阳的运用较为广泛,但小太阳体积大、有强光,存在光污染,同时小太阳只始用于局部的取暖,小太阳采用电热取暖,加热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
[0028]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的改革创新,设计了一种电磁取暖设备,通过线圈产生交变磁场使发热件发热,并通过空气作为介质散热,加热效率高,由于线圈和发热件为非接触式加热,更加安全,不存在安全隐患。
[002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一
[0031 ] 参见图1和图2,一种电磁取暖设备100,包括用于通电产生交变磁场的线圈110、发热件120、电源111和外壳130,外壳130的底面设置有多个进风孔131,外壳130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排气孔132,线圈110和发热件120分别与外壳130的内壁连接,线圈110和发热件120间隔设置,线圈110和发热件120具有一定距离,线圈110与电源111电连接。
[0032]电源111向线圈110供电,线圈110产生交变磁场,此时当发热件120放置在线圈110周围时,发热件120表面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发热件120的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发热件120内的金属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发热件120的效果。因为是发热件120自身发热,所以热转化率特别高,最高可达到95 %。
[0033]线圈110与发热件120是非接触式加热,更加安全,同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外壳130内的冷空气受热后,热空气向外膨胀,从而排出外壳130,而外部的冷空气能够从进风孔131进入外壳130内,进行循环,使发热件120的热量不断发散出来。线圈110和发热件120间隔设置,能避免发热件120产生的高温,损坏线圈110,同时也有利于散热。
[0034]本实施例中电磁取暖设备100还包括出风机构140,出风机构140能够帮助冷空气进入外壳130内,也能帮助热空气排出外壳130,使外壳130内的空气循环更顺畅。本实施例中的出风机构140位于外壳130内,出风机构140与电源111电连接,出风机构140与线圈110并联,当电源111为线圈110供电时,同时为出风机构140供电。
[0035]本实施例中出风机构140包括风叶141和电机142,电机142设置有转动轴143,转动轴143的两端分别与风叶141和电机142转动连接,电机142与电源111电连接。并且电机142串联有热敏电阻145。热敏电阻145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低。通过设置热敏电阻145,在电源111为线圈110供电时,最初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发热件120还未发热,此时外壳130内的温度较低,热敏电阻145的阻值大,电机142无法带动风叶141转动;而当发热件120的温度逐渐升高时,热敏电阻145的阻值变小,电机142转动,带动风叶141转动,从而帮助外壳130内的热空气和冷空气循环。热敏电阻145的设置使外壳130内达到一定温度时,电机142才开始转动,避免一开始吹出冷风,设计更加智能,用户体验更好。
[0036]参见图2,在电路的干路上串联一个变阻器112,变阻器112能够调节总电路的电阻,从而调节总电路的电流,当用户需要调节外壳130内出风温度时,可通过调节变阻器112的阻值大小进行调节,调节方便,用户体验更好。
[0037]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的发热件120由金属层125、空气层126以及玻璃层127组成,其中空气层126设置在金属层125和玻璃层127之间,金属层125与玻璃层127平行设置且固定连接,金属层125和玻璃层127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内部为空气层126,发热件120靠近线圈的一侧为玻璃层127,发热件120远离线圈的一侧为金属层125,在金属层125上添加一层玻璃层127,能有效地避免高温损坏线圈,同时中间的空气层有利于散热,散热效果更好。
[0038]参见图1,由于发热件120设置在外壳130内,发热件120只要切割交变磁力线即可产生涡流,从而发热,发热件120的结构有多种,可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