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6056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冷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0002]为了满足机房设备的稳定运行,需要机房内的温度常年温度基本维持不变,因此,需要机房空调需要全年不间断运行。
[0003]但是,室内空气在通过蒸发器时遇冷析出大量的冷凝水,冷凝水中携带大量的冷量,而这些冷凝水会直接排放到室外,从而造成大量的冷量损失。
[0004]因此,如何降低能量损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以降低能量损失。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制冷设备,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其还包括用于收集所述蒸发器析出的冷凝水的冷凝水收集器;
[0008]与所述冷凝水收集器热交换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的冷媒进口连接冷凝器,所述换热装置的冷媒出口连接所述蒸发器。
[0009]优选地,上述的制冷设备中,所述冷凝水收集器通过接水盘收集所述蒸发器的冷凝水。
[0010]优选地,上述的制冷设备中,所述冷凝水收集器的进水口低于所述冷凝水收集器的出水口的高度,所述冷凝水收集器的进水口与所述接水盘相连。
[0011 ]优选地,上述的制冷设备中,所述换热装置与所述蒸发器通过节流装置连接。
[0012]优选地,上述的制冷设备中,所述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
[0013]优选地,上述的制冷设备中,所述冷凝水收集器为收集箱。
[0014]优选地,上述的制冷设备中,所述换热装置位于所述冷凝水收集器内部,所述换热装置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均通过管路连接。
[0015]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其还包括冷凝水收集器和换热装置,其中,冷凝水收集器用于收集蒸发器析出的冷凝水,而换热装置能够与冷凝水收集器进行热交换,以对换热装置中的冷媒进行冷却,具体的,该换热装置的冷媒进口连接冷凝器而冷媒出口连接蒸发器,以将换热装置连入整个制冷系统。工作时,蒸发器析出的冷凝水携带大量的冷能进入冷凝水收集器中,而经过冷凝器冷凝后的冷媒进入换热装置中,并与冷凝水发生热交换,以使冷媒吸收冷凝水中的冷能后进入蒸发器中,向环境中释放冷量。通过上述设置可对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中的冷量进行利用,降低了能量的浪费,而且还可使冷媒获得更大的过冷度,提高了制冷设备的制冷量,提升了制冷设备的能效比。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制冷设备,以降低能量损失。
[00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冷凝器3和蒸发器7,其还包括冷凝水收集器51和换热装置52,其中,冷凝水收集器51用于收集蒸发器7析出的冷凝水,而换热装置52能够与冷凝水收集器51进行热交换,以对换热装置52中的冷媒进行冷却,具体的,该换热装置52的冷媒进口连接冷凝器3而冷媒出口连接蒸发器7,以将换热装置52连入整个制冷系统。工作时,蒸发器7析出的冷凝水携带大量的冷能进入冷凝水收集器51中,而经过冷凝器3冷凝后的冷媒进入换热装置52中,并与冷凝水发生热交换,以使冷媒吸收冷凝水中的冷能后进入蒸发器7中,向环境中释放冷量。通过上述设置可对蒸发器7产生的冷凝水中的冷量进行利用,降低了能量的浪费,而且还可使冷媒获得更大的过冷度,提高了制冷设备的制冷量,提升了制冷设备的能效比。
[0021]具体的实施例中,冷凝水收集器51通过接水盘6收集蒸发器7的冷凝水。具体地,接水盘6位于蒸发器7的下方,蒸发器7析出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入接水盘6中,即对蒸发器7表面的冷凝水进行收集。在实际中,该接水盘6可为制冷设备自身的接水盘,用于对蒸发器7表面的冷凝水进行收集。该接水盘6的出水口与冷凝水收集器51的进水口相连,以将接水盘6中收集的冷凝水排入冷凝水收集器51中。
[0022]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将冷凝水收集器51的进水口设置为低于冷凝水收集器51的出水口的高度,即在冷凝水收集器51正常放置时,出水口位于空间位置的高度高于进水口位置。冷凝水收集器51的进水口与接水盘6相连,以使接水盘6中的冷凝水进入冷凝水收集器51中,并在冷凝水收集器51中的冷凝水的液位达到出水口位置时,通过出水口排出。这种设置方式可延长冷凝水在冷凝水收集器51中存放的时间,从而增大冷凝水收集器51中的冷凝水与换热装置52换热的时间,提高换热效率。
[0023]本申请中公开的换热装置52与蒸发器7通过节流装置相连,以对经过换热装置52的冷媒的压力进行调整,保证蒸发器7的正常使用。对于该节流装置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只要能够实现对从换热装置52排出的冷媒的进行调节即可。
[0024]在实际中将节流装置设定为电子膨胀阀2。电子膨胀阀2属于电子式调节模式,为制冷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提供了条件,控制更为准确。此外,本申请也不仅限定为电子膨胀阀2,其他能够实现节流的装置也在保护范围内。
[002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中公开的冷凝水收集器51为收集箱,即该冷凝水收集器51以箱体的形式存储收集冷凝水,此处只是提供了一种冷凝水收集器51的具体结构,在实际中也可将冷凝水收集器51设定为其他具有收纳功能的结构,且均在保护范围内。
[0026]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冷凝水冷量的最大利用,本申请中将换热装置52设置在冷凝水收集器51内部,并将换热装置52与冷凝器3和蒸发器7均通过管路连接。将换热装置52设置在冷凝水收集器51的内部,可使换热装置52与冷凝水直接接触进行换热,避免了冷凝水与冷凝水收集器51的壁进行热交换后再与换热装置52热交换,降低了能量的损失,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将换热装置52与冷凝器3和蒸发器7均通过管路连接,可便于对换热装置52的位置进行调整,以适用不同的位置情况。
[0027]参考图1所示,具体工作流程如下:稳定运行时,室内空气在通过蒸发器7时,遇冷析出大量的低温冷凝水,接水盘6将冷凝水汇集后,通过管道,从冷凝水收集器51底部进水口进入冷凝水收集器51,实现对冷凝水的收集。冷凝水侧,冷凝水通过浸泡其中的换热装置52实现对冷媒进行降温,释放冷量后的冷凝水从顶部出水口自动排除,并经排水管4排入下水道。冷媒侧,经过冷凝器3冷凝的冷媒,通过管道流入换热装置52,通过换热装置52从冷凝水收集器51中的冷凝水获得较大的过冷度,然后再通过电子膨胀阀2节流,进入蒸发器7,向环境中释放冷量。通过上述流程的循环,实现了对冷凝水中携带冷量的回收,在不增加功耗的情况下,提高机房空调制冷量,提升整机能效比,实现节能减排。理论上,机房空调经过外机散热,节流前的冷媒温度约40°C,而室内空气在通过蒸发器7时遇冷析出大量的冷凝水,温度约12°C,两者温差可以达到28°C。通过换热装置52,用冷凝水给节流前的冷媒降温,提高过冷度,以回收冷凝水中的冷量。
[0028]本申请中公开的制冷设备为机房空调,即放置在机房中的常年处于工作状态的空调。
[0029]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3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冷凝器(3)和蒸发器(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收集所述蒸发器(7)析出的冷凝水的冷凝水收集器(51); 与所述冷凝水收集器(51)热交换的换热装置(52),所述换热装置(52)的冷媒进口连接冷凝器(3),所述换热装置(52)的冷媒出口连接所述蒸发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收集器(51)通过接水盘(6)收集所述蒸发器(7)的冷凝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收集器(51)的进水口低于所述冷凝水收集器(51)的出水口的高度,所述冷凝水收集器(51)的进水口与所述接水盘(6)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52)与所述蒸发器(7)通过节流装置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2)。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收集器(51)为收集箱。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52)位于所述冷凝水收集器(51)内部,所述换热装置(52)与所述冷凝器(3)和所述蒸发器(7)均通过管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还包括冷凝水收集器和换热装置,冷凝水收集器用于收集蒸发器析出的冷凝水,换热装置能够与冷凝水收集器进行热交换,以对换热装置中的冷媒进行冷却,该换热装置的冷媒进口连接冷凝器冷媒出口连接蒸发器,以将换热装置连入整个制冷系统。工作时,蒸发器析出的冷凝水携带大量的冷能进入冷凝水收集器中,而经过冷凝器冷凝后的冷媒进入换热装置中,并与冷凝水发生热交换,以使冷媒吸收冷凝水中的冷能后进入蒸发器中,向环境中释放冷量。上述设置可对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中的冷量进行利用,降低了能量的浪费,而且还可使冷媒获得更大的过冷度,提高了制冷设备的制冷量,提升了制冷设备的能效比。
【IPC分类】F24F13/22, F24F1/00, F24F13/30
【公开号】CN205372794
【申请号】CN201620083376
【发明人】苏培焕, 刘警生, 王芳, 刘灿贤, 周鸣宇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