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节距微倾斜蛇形冷凝盘管的蓄热池式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3913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节距微倾斜蛇形冷凝盘管的蓄热池式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适用于电冰箱、低温箱、电冰柜、冷饮机、冰激凌机及间断式小型制冷机等制冷设备。
传统冰箱的冷凝器是等节距水平蛇形冷凝盘管,上下部散热不均匀。而冷凝盘管放在蓄冷液池内的冷凝器新技术,仍然存在下部冷凝管段温度低而上部管段温度高的现象,一方面,蓄热池内的蓄热液在池上部温度越来越高和池下部越来越低而自始至终阻止池中液体上下自然对流,另一方面,因池上部的冷凝管散热条件不如池下部的条件好,而池上下部冷凝管的放热与周边蓄热液的蓄热不匹配,使整个冷凝器冷凝效果上下不均,最终降低了冷凝器的冷凝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能提高冷凝器散热效率而不增加蓄热池式冷凝器内新部件的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节距微倾斜蛇形冷凝盘管的蓄热池式冷凝器,包括蓄热池和蛇形冷凝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冷凝盘管随着由上至下节距数增加而节距变大,而且冷凝管的直线段向下微倾斜;逐渐变大的节距值在1.05T0到1.50T0之间,T0为最上部起步节距,蛇形冷凝盘管直线段的倾斜角α为2°-10°。
所述蓄热池外壳材料可以是导热塑料。
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


图1本实用新型之前的等节距冷凝盘管的蓄热池式冷凝器。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图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图图中1 蓄热池2蓄热液3 冷凝盘管α冷凝盘管直线段向下倾斜角T 冷凝盘管节距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前蓄热池式冷凝器的结构图。
图1a是其主视图,图2a是其A-A剖视图。等节距T的冷凝盘管3放在蓄热池1内,蓄热池1内充满蓄热液2,蓄热池外壳起到肋板作用。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2a是其主视图,图2b是其B-B剖视图。本实用新型包括蓄热池1和冷凝盘管3,冷凝盘管随着由上至下节距数的增加而节距逐节变大,而且变节距冷凝盘管的直线段向下微倾斜。
制冷介质在冷凝管内的冷凝是气态和液态两相相伴流动的渐变过程。在冷凝过程的末尾,制冷介质全部被液化,两相相伴的液相几乎变成100%。随着制冷介质在冷凝管内盘旋前进,其液态比例在逐步变大,液态对冷凝管壁吸附膜的厚度也逐渐变厚;膜厚起厚,热阻越大。也就是说,每单位长度冷凝管等效放出的热量随冷凝过程进展而逐步减少。这样,冷凝管头部(进口)每单位长度放热总比尾部(出口)放热多。如果采用节距冷凝管结构,则蓄热池的上端就会局部升温比下端为高,冷凝散热上下不均匀,造成冷凝器效率下降。然而,变节距冷凝管能使冷凝放出的热量与蓄热池的蓄热能力相匹配,使整个冷凝器的上下温度几乎一致和散热变得均匀,而能有效提高冷凝效率。节距变化由下式(1)决定。
Ts=(1+SA)T0,s=0-n(1)(1)式中,T0是最上段的起步节距△是递增系数s是节距的节数与此同时,由于冷凝盘管直线段向下微倾,使得冷凝盘管内的制冷介质由气态变液态之后,靠自重迅速下滑,从而也降低冷凝管壁液态吸附膜的厚度而提高了冷凝管的散热效率。
另外,蓄热池外壳可以用塑料制造,能提高抗腐蚀性和降低制冷机总成本。蓄热池外壳的肋化系数可达8到15,这是金属外壳很难达到的数据。蓄热池主要靠外围空气对流散热,更多地取决于蓄热池的外表面积的大小,而与外壳材料传热阻力关系不大,即其所占百分比例变得很小。从而,塑料蓄热池的外壳具有金属蓄热池的外壳几乎同等的效果。
应当指出,冷凝管可以是单根的,也可以由多根并排盘绕。图3画出了3根,3.1、3.2及3.3并排盘绕的冷凝管。
本实用新型优点1.不增加新部件和采用塑料蓄热池外壳而降低了制冷机成本。
2.提高了冷凝器的冷凝效率。
实施例1蛇形冷凝盘管为单根,蛇形冷凝盘管直线段向下倾角2°到10°。
蛇形冷凝盘管由上至下随着节距数增加而节距值递增为1.05T0-1.50T0。
实施例2蛇形冷凝盘管为三根并排盘绕。
实施例3蛇形冷凝盘管为二根并排盘绕。
权利要求1.一种变节距微倾斜蛇形冷凝盘管的蓄热池式冷凝器,包括蓄热池和蛇形冷凝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冷凝盘管随着由上至下节距数增加而节距变大,而且冷凝管的直线段向下微倾斜;逐渐变大的节距值在1.05T0到1.50T0之间,T0为最上部起步节距,蛇形冷凝盘管直线段的倾斜角α为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池外壳材料可以是导热塑料。
专利摘要变节距微倾斜蛇形冷凝盘管的蓄热池式冷凝器涉及制冷技术,适用于电冰箱、低温箱、电冰柜、冷饮机、冰激凌机及间断式小型制冷机等制冷设备。目的在于能提高冷凝器散热效率而不增加蓄热池式冷凝器内新部件的冷凝器。本实用新型包括蓄热池1和冷凝盘管3,冷凝盘管随着由上至下节距数的增加而节距逐节变大,而且变节距冷凝盘管的直线段向下微倾斜。不增加新部件和采用塑料蓄热池外壳而降低了制冷机成本。提高了冷凝器的冷凝效率。
文档编号F25B39/04GK2449159SQ0025805
公开日2001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25日
发明者叶加鼎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低温技术实验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