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323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普通热回收空调机的室外机通过冷热转换器连接室内机,实现室内机可同时制冷 和制热的功能;而普通多联机的室外机则直接连接室内机,实现室内机一起制冷或制热。就这两种空调机而言,分别为不同类型,在使用时也不能实现相互切换,导致现有 的空调机的功能单一,适应性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本实用新型可 以在热回收和多联空调之间进行自由转换,功能更强,提高了空调系统的适应性。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至少两个室内机、节流元件,室外机包括有压缩机、室 外换热器及室外四通阀,各室内机均包括室内换热器、冷热转换器,室外机通过高压气管、 低压气管及液管分别与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的冷热转换器连接,在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设 有节流元件;还包括有高压控制阀及切换四通阀,高压控制阀设于高压气管上,切换四通阀 的第一通口、第二通口与室外机一侧的低压气管连接,第三通口与室内机一侧的低压气管 连接、第四通口与高压气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高压控制阀及切换四通阀,可以控制空调系统中的制冷剂 流向,可以使空调系统在热回收模式、多联空调模式中进行切换,增加了空调系统的功能, 提高了空调系统的适应性。前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细化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冷热转换器包括室内电子膨胀阀及室内四通阀,室内电子膨胀阀设于室内换 热器与液管之间,室内四通阀的第一通口、第二通口与低压气管连接、第三通口与室内换热 器连接、第四通口与所述高压气管连接,在室内四通阀的第一通口与所述低压气管之间设 有室内毛细管。在切换四通阀的第一通口与低压气管之间设有切换毛细管。所述室外机为至少两个,各所述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分别与所述室外四通阀相对 应,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通口、第二通口均与低压气管连接、第三通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 连接、第四通口与所述高压气管连接,在室外换热器的第一通口与低压气管之间设有室外 毛细管。所述室外机还包括有至少两个油分离器,油分离器的进气口、回油口分别与所述 压缩机的高压端、低压端连接,油分离器的出气口与所述高压气管连接;油分离器的回油 口与压缩机低压端之间设有回油毛细管,压缩机低压端与所述低压气管之间设有气液分离
O
3[0013]前述“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至少两个室外机、至少两个油分离器…”是指两个、三 个或更多。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高压控制阀及切换四通 阀,可以控制空调系统中的制冷剂流向,可以使空调系统在热回收模式、多联空调模式中进 行切换,增加了空调系统的功能,提高了空调系统的适应性,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如 下三种工作模式1、热回收模式(主体制冷模式)压缩机1排出的高压气体经过油分离器后分为两路其中一部分通过室外四通 阀,进入室外换热器,换热后流到液管处;另一部分通过室内四通阀进入制热内机(即第一 室内换热器),换热后,经过第一室内电子膨胀阀,流到液管处。这两部分制冷剂在液管汇合 后,经过第二室内电子膨胀阀进入制冷内机(即第二室内换热器),之后,制冷剂经过低压 气管流向气液分离器,再次回到压缩机;2、多联空调制热模式压缩机排出的高压气体经过油分离器后,再经过切换四通阀进入第一室内换热 器、第二室内换热器,通过室内电子膨胀阀后流到液管处,再通过室外电子膨胀阀后进入室 外换热器,换热后流向气液分离器,再次回到压缩机;3、多联空调制冷模式压缩机排出的高压气体经过油分离器,经过室外四通阀进入室外换热器,换热后 流到液管,之后,通过室内电子膨胀阀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室内换热器,流向气液分 离器,再次回到压缩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回收模式下的系统管路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联空调制热模式下的系统管路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联空调制冷模式下的系统管路图;附图标记说明1、压缩机,2、室外换热器,3、第一室内换热器,4、第二室内换热器,5、冷热转换器, 6、高压气管,7、低压气管,8、液管,9、高压控制阀,10、切换四通阀,11、室外电子膨胀阀,12、 室内电子膨胀阀,13、室内四通阀,14、室内毛细管,15、切换毛细管,16、室外四通阀,17、室 外毛细管,18、油分离器,19、回油毛细管,20、气液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至少两个室内机、节流元件,室外机包括 有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2及室外四通阀16,各室内机均包括室内换热器(即第一室内换热 器3及第二室内换热器4)、冷热转换器5,室外机通过高压气管6、低压气管7及液管8分别 与两个室内换热器的冷热转换器5连接,在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设有节流元件;还包括有 高压控制阀9及切换四通阀10,高压控制阀9设于高压气管6上,切换四通阀10的第一通口、第二通口与室外机一侧的低压气管7连接,第三通口与室内机一侧的低压气管7连接、 第四通口与高压气管6连接。其中,所述冷热转换器5包括室内电子膨胀阀12及室内四通阀13,室内电子膨胀 阀12设于室内换热器与液管8之间,室内四通阀13的第一通口、第二通口与低压气管7连 接、第三通口与室内换热器连接、第四通口与高压气管6连接,在室内四通阀13的第一通口 与低压气管7之间设有室内毛细管14,在切换四通阀10的第一通口与低压气管7之间设有 切换毛细管15。所述室外换热器2也为两个,各室外换热器2分别与室外四通阀16相对应,室外 换热器2的第一通口、第二通口均与低压气管7连接、第三通口与室外换热器2连接、第四 通口与高压气管6连接,在室外换热器2的第一通口与低压气管7之间设有室外毛细管17。所述室外机还包括有两个油分离器18,油分离器18的进气口、回油口分别与所述 压缩机1的高压端、低压端连接,油分离器18的出气口与所述高压气管6连接;油分离器18 的回油口与压缩机1低压端之间设有回油毛细管19,压缩机1低压端与所述低压气管7之 间设有气液分离器20。本实施例的优点是,由于设置有高压控制阀9及切换四通阀10,可以控制空调系 统中的制冷剂流向,可以使空调系统在热回收模式、多联空调模式中进行切换,增加了空调 系统的功能,提高了空调系统的适应性,具体而言,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三种工作模式1、热回收模式(主体制冷模式)如图2所示,高压控制阀9打开,压缩机1排出的高压气体经过油分离器18后分 为两路其中一部分通过室外四通阀16,进入室外换热器2,换热后流到液管8处;另一部 分通过室内四通阀13进入制热内机(即第一室内换热器3),换热后,经过第一室内电子膨 胀阀12,流到液管8处。这两部分制冷剂在液管8汇合后,经过第二室内电子膨胀阀12进 入制冷内机(即第二室内换热器4),之后,制冷剂经过低压气管7流向气液分离器20,再次 回到压缩机1 ;2、多联空调制热模式如图3所示为多联空调制热模式,该模式在如图1所示的热回收和多联空调之间 转换的空调系统基础上去掉冷热转换器5,高压控制阀9关闭,室内换热器一端连接管8,另 一端连接管7,压缩机1排出的高压气体经过油分离器18后,再经过切换四通阀10进入第 一室内换热器3、第二室内换热器4,通过室内电子膨胀阀12后流到液管8处,再通过室外 电子膨胀阀11后进入室外换热器2,换热后流向气液分离器20,再次回到压缩机1 ;3、多联空调制冷模式如图4所示为多联空调制冷模式,该模式在如图1所示的热回收和多联空调之间 转换的空调系统基础上去掉冷热转换器5,高压控制阀9关闭,室内换热器一端连接管8,另 一端连接管7,压缩机1排出的高压气体经过油分离器18,经过室外四通阀16进入室外换 热器2,换热后流到液管8,之后,通过室内电子膨胀阀12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3、第二室内 换热器4,流向气液分离器20,再次回到压缩机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 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至少两个室内机、节流元件,室外机包括有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及室外四通阀,各室内机均包括室内换热器、冷热转换器,室外机通过高压气管、低压气管及液管分别与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的冷热转换器连接,在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设有节流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高压控制阀及切换四通阀,高压控制阀设于高压气管上,切换四通阀的第一通口、第二通口与室外机一侧的低压气管连接,第三通口与室内机一侧的低压气管连接、第四通口与高压气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转换器包括室内电子膨胀阀及 室内四通阀,室内电子膨胀阀设于室内换热器与液管之间,室内四通阀的第一通口、第二通 口与低压气管连接、第三通口与室内换热器连接、第四通口与高压气管连接,在室内四通阀 的第一通口与所述低压气管之间设有室内毛细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切换四通阀的第一通口与低压气管之 间设有切换毛细管。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为至少两个,各 所述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分别与所述室外四通阀相对应,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通口、第 二通口均与低压气管连接、第三通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接、第四通口与所述高压气管连 接,在室外换热器的第一通口与低压气管之间设有室外毛细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有至少两个油分离器, 油分离器的进气口、回油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高压端、低压端连接,油分离器的出气口与 所述高压气管连接;油分离器的回油口与压缩机低压端之间设有回油毛细管,压缩机低压 端与所述低压气管之间设有气液分离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至少两个室内机、节流元件,室外机包括有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及室外四通阀,各室内机均包括室内换热器、冷热转换器,室外机通过高压气管、低压气管及液管分别与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的冷热转换器连接,在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设有节流元件;还包括有高压控制阀及切换四通阀,高压控制阀设于高压气管上,切换四通阀的第一通口、第二通口与室外机一侧的低压气管连接,第三通口与室内机一侧的低压气管连接、第四通口与高压气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热回收和多联空调之间进行自由转换,功能更强,提高了空调系统的适应性。
文档编号F25B41/04GK201748698SQ201020209980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4日
发明者刘合心, 刘煜, 宋培刚, 张仕强, 王成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