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结构及其所采用的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4252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结构及其所采用的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热交换器及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结构,属于空气调节技术 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结构中的热交换器都为直板体,整个热交换器 倾斜设置在室内机机壳内(如附图4所示),热交换器2的上端设置在室内机机壳1内前端 的端角处。这样的设置存在如下问题1)热交换器2的进风侧与机壳内壁之间空间较小, 风阻较大,换热效率低,使空调器快速制冷/制热的能力较弱;幻倾斜设置的热交换器2长 度较长,从上方流下来的冷凝水在流动过程中容易跌落到进风侧零部件上,影响空调器的 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 构简单,低成本,换热效率高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少冷凝水跌落到接水盘外、从而保障空调 器性能的热交换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结构,包括竖立设置的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热交换器以 及置于热交换器下方的接水盘,接水盘配置有与机壳的外部连通的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 述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板状部分和第二板状部分,以及连接第一板状部分和第二板状部分的 弧形联结部分,第一板状部分和第二板状部分所在的平面相交呈钝角;第一板状部分顶部 与机壳前端内壁之间保持一定间距,且与机壳前端面的内壁之间形成风道,第二板状部分 的底部位于接水盘的上方。所述第一板状部分保持竖直设置。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板状部分顶部与机壳前端内壁之间的间距不小于40mm。所述热交换器为微通道换热器。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板状部分、弧形联结部分和第二板状部分一体成型。所述钝角的角度范围为135° 17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在机壳内壁的前端面与上端面的交角处设有 弧形倒角。所述热交换器为蒸发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呈板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 第一板状部分和第二板状部分,以及连接第一板状部分和第二板状部分的弧形联结部分; 第一板状部分和第二板状部分所在的平面相交呈钝角。所述热交换器为微通道换热器,所述钝角的角度范围优选为135° 170°。[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热交换器呈弯折形状,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板状部 分、第二板状部分以及设置在第一板状部分和第二板状部分之间的弧形联结部分,第一板 状部分远离机壳内前端与顶部的端角处设置,使得第一板状部分与机壳前端内壁之间保持 一定间距,比原有直板型的热交换器有效的增加了进风侧空间,减小了风阻,提高了换热效 率,提高了空调器快速制冷/制热的能力。更进一步,第一板状部分竖直设置在机壳内上 部,第二板状部分与第一板状部分之间形成钝角关系,第二板状部分底部位于接水盘的上 方,这样的设置缩短了热交换器的倾斜长度,有效防止了冷凝水跌落到进风侧零部件上,确 保了空调器性能;幻呈弯折形状的换热器为微通道换热器,相比翅片管式换热器来说,微 通道换热器具有更好的热交换能力;幻在机壳内壁的前端面与上端面的交角处设有弧形 倒角,便于进风侧气流的流动,减小风阻。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放大图。图3是对应图1的热交换器的总体结构图。图4为现有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结构,包括竖立设置的机壳1、设置在机壳1内 的热交换器2以及置于热交换器2下方的接水盘3,接水盘3配置有与机壳1的外部连通的 出水管31,热交换器2采用呈弯折形状的微通道换热器,由图1、图3可知,热交换器2包括 第一板状部分21、第二板状部分22以及连接第一板状部分21和第二板状部分22之间的弧 形联结部分23,第一板状部分21远离机壳1内上部的端角处设置,即第一板状部分21的顶 部与机壳1前端内壁之间保持一定间距,从而与机壳1前端面的内壁之间形成风道4,因此 比原有直板型的热交换器有效的增加了进风侧空间,减小了风阻(图1中箭头表示风流动 示意方向),提高了换热效率,提高了空调器快速制冷/制热的能力,该间距以不小于40mm 为宜。第一板状部分21竖立设置在机壳1内上部,第二板状部分22与第一板状部分21所 在的平面之间形成钝角关系,第二板状部分22底部靠近接水盘3的上方设置,这样的设置 缩短了热交换器的倾斜长度,有效防止了冷凝水跌落到进风侧零部件上,确保了空调器性 能。第二板状部分22与第一板状部分21所形成的角度在135° 170°之间,相对于固定 尺寸的机壳1,当角度值取较大值时,进风侧空间相对较小,但减少冷凝水跌落到进风侧零 部件上的效果较好;当角度值取较小时,进风侧空间相对较大,换热效果好,但减少冷凝水 跌落到进风侧零部件上的效果较差。由图2可知,在机壳1内壁的前端面与上端面的交角处(即机壳1内上部的端角 处、靠近进风侧)设有弧形倒角11,便于热交换器2进风侧气流的流动,减小风阻(图中箭 头表示风流动示意方向)。呈弯折形状的热交换器为微通道换热器;第二板状部分22与第一板状部分21之 间的角度范围为135° 170°,最佳角度是169° ;热交换器由第一板状部分21、弧形联结部分23和第二板状部分22 —体成型。热交换器2为蒸发器。
权利要求1.一种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结构,包括竖立设置的机壳(1)、设置在机壳(1)内的热交换 器O)以及置于热交换器( 下方的接水盘(3),接水盘C3)配置有与机壳(1)的外部连 通的出水管(3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 包括第一板状部分和第二板状部分 (22),以及连接第一板状部分和第二板状部分0 的弧形联结部分(23),第一板状部 分和第二板状部分0 所在的平面相交呈钝角;第一板状部分顶部与机壳(1) 前端内壁之间保持一定间距,且与机壳(1)前端面的内壁之间形成风道G),第二板状部分 (22)的底部位于接水盘(3)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状部分 (21)保持竖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 板状部分顶部与机壳(1)前端内壁之间的间距不小于4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 器为微通道换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的 第一板状部分(21)、弧形联结部分和第二板状部分0 —体成型。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钝角的 角度范围为135° 17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机壳 (1)内壁的前端面与上端面的交角处设有弧形倒角(11)。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 器⑵为蒸发器。
9.一种热交换器,呈板状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板状部分和第二板状部分,以 及连接第一板状部分和第二板状部分的弧形联结部分,第一板状部分和第二板状部分所在 的平面相交呈钝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为微通道热交换器, 所述钝角的角度范围为135° 17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结构及所采用的热交换器,该室内机包括竖立设置的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热交换器以及置于热交换器下方的接水盘,接水盘配置有与机壳的外部连通的出水管,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板状部分和第二板状部分,以及连接第一板状部分和第二板状部分的弧形联结部分,第一板状部分和第二板状部分所在的平面相交呈钝角;第一板状部分顶部与机壳前端内壁之间保持一定间距,且与机壳前端面的内壁之间形成风道,第二板状部分的底部位于接水盘的上方。通过有效增加进风侧空间,减小了风阻,提高了换热效率,提高了空调器快速制冷/制热的能力。
文档编号F25B39/00GK201875812SQ20102058162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6日
发明者任志洁, 佐藤宪一郎, 徐绍勇, 覃健聪 申请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