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配重牵引埋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0769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配重牵引埋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源热泵施工用的换热器埋设装置,尤其是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配重牵引埋设装置。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并提供生活热水的一种节能环保的先进技术。采用热泵技术为建筑物供热可大大降低供热的燃料消耗,不仅节能,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燃烧矿物燃料而引起的CO2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在节能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正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地下换热器的安装是地源热泵系统施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安装的成功与否以及安装质量好坏是地源热泵系统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所在。目前埋设换热器的方式主要有人力埋设和机械埋设。人力埋设,主要靠人对换热器管作用力使管下入井中;机械埋设,主要利用钻机动力头对钻杆作用,钻杆给进力作用在换热器尾部接头处,将换热器顶入井中。两种埋设换热器的方式缺点都很明显,人力埋设需要大量人力,速度慢,施工时间长,容易造成井内事故,埋设的深度无法保证。机械埋设会借助于钻机和钻杆,无法精确施加作用力,容易造成换热器的破坏。已有的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埋设装置,如CN1546894公开的“一种地源热泵的竖埋管铺设方法”,装置由扁钢制成的护笼、侧护板、固定管构成,护笼由外护板、内护板、紧固件组成。护笼的外护板设置在U形管(即地下换热器)弯管的外侧,其内护板设置在U形管弯管的内侧,内外护板的两端,分别紧固件连接,侧护板装设在U形管弯管的前后两侧,固定管焊接在侧护板之间的内护板上,钻机的钻杆套入其中,利用钻孔机将U形管地下换热器送入地下钻好的孔中。CN101446444公开的“一种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埋设装置”,主要由支架、圆弧槽辊轴、手柄、主动轮、从动轮,支撑架等组成。人员握住手柄用力驱动主动轮旋转,并带动两从动轮旋转,再带动圆弧槽辊轴旋转,将U形管送入地下钻井中。如果三角皮带松动,可以调节张紧机构进行张紧增大三角带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摩擦力,从而三角带通过摩擦力的作用带动两个从动轮,然后带动与从动轮相连的两根圆弧槽棍轴转动,辊轴的圆弧槽紧抱地埋管,在圆弧槽辊轴转动时,依靠摩擦力将地埋管送入钻井中。两种埋设装置均是从上向下用力,换热器既是力的载体也是力的被作用者,容易造成换热器弯、折、破等损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配重牵引埋设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配重牵引埋设装置,地表之上固定有换热管卷筒1、固定支架4和钢索卷筒3,地表下的换热孔中装有钢护筒5和配重13,钢护筒5的底部装有设有钢索卡扣10的钢索固定块11和与钢索卡扣10连接的钢索8,中部装有与换热器管2成一体的换热器U形管头6,钢护筒5内的其余空间和换热器U形管头6的上部填充混凝土 7,换热管卷筒I上平行绕有两根或四根换热器管2,换热器管2通过固定支架4上的滚动轴将钢护筒5放入井内,钢护筒5的底端通过钢索8与配重13上部设有的配重连接环12连接,配重13上端设有两个滚轮座9,提拽钢索14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支架4上,另一端穿过两个滚轮座9绕在钢索卷筒3上构成。配重13的底端做成半球形,钢护筒5底端做成渐缩径。将换热器U形管头6,钢索固定块11,钢索卡扣10,钢索8预先放入钢护筒5内,然后浇筑混凝土 7。下管前,再将钢索8固定在配重套环12上,使上端的U型换热器固定装置和下端的井内配重牵引装置连为一体,然后提拽钢索14穿过焊接于配重13上端两侧的滚轮座9,使换热器在可控的条件下实现埋设。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前端配重牵引,克服了换热器埋设过程中从上往下用力的不足的缺点;前端配重牵引不直接对换热器作用,换热器上承受的力仅等同于浮力的大小,避免了上部作用力造成的换热器弯折、损坏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省时省力。

图1为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配重牵引埋设装置结构图;图2为图1中井内部分放大图。I换热管卷筒,2换热器管,3钢索卷筒,4固定支架,5钢护筒,6换热器U形管头,7混凝土,8钢索,9滚轮座,10钢索卡扣,11钢索固定块,12配重连接环,13配重,14提拽钢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配重牵引埋设装置,地表之上固定有换热管卷筒1、固定支架4和钢索卷筒3,地表下的换热孔中装有钢护筒5和配重13,钢护筒5的底部装有设有钢索卡扣10的钢索固定块11和与钢索卡扣10连接的钢索8,中部装有与换热器管2成一体的换热器U形管头6,钢护筒5内的其余空间和换热器U形管头6的上部填充混凝土 7,换热管卷筒I上平行绕有两根或四根换热器管2,换热器管2通过固定支架4上的滚动轴将钢护筒5放入井内,钢护筒5的底端通过钢索8与配重13上部设有的配重连接环12连接,配重13上端设有两个滚轮座9,提拽钢索14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支架4上,另一端穿过两个滚轮座9绕在钢索卷筒3上构成。配重13的底端做成半球形,钢护筒5底端做成渐缩径。首先计算出合适的配置牵引装置的重量,可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G=F1-G1-GdlOON,其中G表示配重13的重量,F1表示换热器下到设计深度时的浮力,G1表示换热器换热器2和混凝土 7的重量和,G2表示换热器2中所注入水的重量。先将钢索固定块11设有的钢索卡扣10与钢索8连接好,置于钢护筒5内,钢索8从钢护筒5缩径端溜出,再将换热器U型管头6放入钢护筒5内,用混凝土浇注实,养护到一定强度。将换热器管2盘于换热管卷筒I之上,若是单U管可将两盘管并排置于滚筒上,若是双U管,则依次将四盘管置于换热器滚筒上,换热器管2通过固定支架4上所设的滚动轴与将钢护筒5放入井内。然后,将钢护筒5底端的钢索8与配重13上的配重连接环12连接牢固。从钢索卷筒3上将提拽钢索14牵出,依次经过固定支架上的滚动轴、配重13上的两个滚轮座9固定于固定支架4上。此时将配重13、换热器U形管头6随钢护筒5 —同放入井中,钢索卷筒3逐渐放出提拽钢索14,在配重13的重力牵引下,装有换热器U形管头6的钢护筒5平稳的牵引进入井中,完成一次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配重牵引埋设。
权利要求1.一种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配重牵引埋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地表之上固定有换热管卷筒(I)、固定支架(4)和钢索卷筒(3),地表下的换热孔中装有钢护筒(5)和配重(13),钢护筒(5)的底部装有设有钢索卡扣(10)的钢索固定块(11)和与钢索卡扣(10)连接的钢索(8),中部装有与换热器管(2)成一体的换热器U形管头(6),钢护筒(5)内的其余空间和换热器U形管头¢)的上部填充混凝土(7),换热管卷筒(I)上平行绕有两根或四根换热器管(2),换热器管(2)通过固定支架(4)上的滚动轴将钢护筒(5)放入井内,钢护筒(5)的底端通过钢索(8)与配重(13)上部设有的配重连接环(12)连接,配重(13)上端设有两个滚轮座(9),提拽钢索(14)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支架(4)上,另一端穿过两个滚轮座(9)绕在钢索卷筒(3)上构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配重牵引埋设装置,其特征在于,配重(13)的底端做成半球 形,钢护筒(5)底端做成渐缩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配重牵引埋设装置。地表之上固定有换热管卷筒、固定支架和钢索卷筒,地表下的换热孔中装有钢护筒和配重,钢护筒的底部装有钢索卡扣、钢索固定块和、钢索,中部装有换热器U形管头,钢护筒内填充混凝土,换热管卷筒上绕有的换热器管通过固定支架滚动轴将钢护筒放入井内,钢护筒通过钢索与配重连接,提拽钢索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另一端穿过两个滚轮座绕在钢索卷筒上构成。克服了换热器埋设过程中从上往下用力的不足的缺点;前端配重牵引不直接对换热器作用,换热器上承受的力仅等同于浮力的大小,避免了上部作用力造成的换热器弯折、损坏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省时省力。
文档编号F25B30/06GK203163343SQ2013201618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日
发明者王庆华, 董加柱, 孙友宏, 李强, 封叶 申请人:吉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