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冰冷冻处理输送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0670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冰冷冻处理输送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线,尤其是指一种干冰冷冻处理输送线。



背景技术:

在一些领域,需要进行冷冻处理,如在水产领域,需要将水产在冷冻处理后再行进行远程运输,以此达到保质保鲜的效果。目前,经常采用的做法是将需要冷冻处理的物品放置在冰块中或者放置在冷库内,这样虽然能够将物品降低至较低温度,但是受冰块自身温度的影响,由冰块冷冻处理后的物品难以下降至更低的温度,而且降温效果不明显,降温过程需要耗费过长的时间,既难以提高冷冻的处理速度,又因为物品无法快速降温而导致影响物品的质感、鲜度和口感;其次,采用冰块降温处理的方式使得冷冻处理区域时常积水,污染处理环节,采用冷库降温处理的方式又存在着成本高、浪费能源等弊端。

目前,在很多领域采用了干冰冷冻的方式来进行冷冻处理,如将干冰覆盖于被冷冻物料表面,或将干冰放置于被冷冻物料的底层或周边,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上述的简单的干冰冷冻方式,并不能达到理想的、预期的效果,贴合于干冰部分的物料已经被干冰冷冻,但是未能贴合干冰的部分,并不能达到很好的冷冻降温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干冰冷冻处理输送线,其能够一体化地完成物料的干冰冷冻处理和输送,而且可使干冰和物料充分贴合,使得干冰冷冻处理快速彻底无死角,结构合理,方便高效。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干冰冷冻处理输送线,包括有一可螺旋旋转体,以及用于驱动可螺旋旋转体旋转的旋转驱动体;所述可螺旋旋转体依据其旋转方向确定其一端为螺旋旋转始端,另一端为螺旋旋转末端;还包括有物料进料口和干冰进料口,所述的物料进料口和干冰进料口可供给若干物料和若干干冰经螺旋旋转始端进入到可螺旋旋转体上并混合;在所述可螺旋旋转体上还设有干冰筛漏装置,其可在可螺旋旋转体旋转过程中将干冰筛漏使其始终处于可螺旋旋转体上而无法与物料同步输送至螺旋旋转末端。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的可螺旋旋转体包括有两端开口,其内设有空腔的可滚动体,所述可滚动体的一端开口经其内的空腔贯穿联通至另一端开口;在所述可滚动体的内壁上沿其一端开口至另一端开口螺旋地设置有螺旋叶片以至于在可滚动体的空腔内形成螺旋推进输送线;所述的旋转驱动体可驱动可滚动体旋转并依其旋转方向将可滚动体的一端确立为螺旋旋转始端,另一端为螺旋旋转末端;所述的物料进料口和干冰进料口设置于螺旋旋转始端处并与该处的开口导通;所述的干冰筛漏装置为设于螺旋叶片上的筛孔,所述筛孔的大小大于干冰的体积但小于物料的体积。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的可螺旋旋转体包括有两端开口,其内设有空腔的推进输送箱,所述推进输送箱的一端开口经其内的空腔贯穿联通至另一端开口,还包括有可旋转中轴,其设置于推进输送箱的空腔中部;在所述可旋转中轴上沿其一端至另一端螺旋地设置有螺旋叶片以至于在推进输送箱的空腔内形成螺旋推进输送线;所述的旋转驱动体可驱动可旋转中轴旋转并依其旋转方向将推进输送箱的一端开口确立为螺旋旋转始端,另一端开口为螺旋旋转末端;所述的物料进料口和干冰进料口设置于螺旋旋转始端处并与该处的开口导通;所述的干冰筛漏装置为设于螺旋叶片上的筛孔,所述筛孔的大小大于干冰的体积但小于物料的体积。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的可螺旋旋转体为滚筒式结构;还包括有辅助滚动辊,所述的辅助滚动辊设置于可螺旋旋转体的侧方并与可螺旋旋转体相切。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的物料进料口和干冰进料口设于可螺旋旋转体的螺旋旋转始端的前端。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的物料进料口和干冰进料口设于可螺旋旋转体的螺旋旋转始端的上端。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可滚动体的壁体包括有内壁和外壁,在所述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层。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推进输送箱的壁体包括有内壁和外壁,在所述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旋转驱动体驱动驱动可螺旋旋转体旋转,在可螺旋旋转体上投放干冰和物料,使干冰和物料在可螺旋旋转体的旋转过程中充分混合和推进输送,而且随着可螺旋旋转体的旋转,物料被干冰冷冻处理,而干冰在干冰筛漏装置的干预下无法被推送出来,始终滞留于可螺旋旋转体上,本发明能够一体化地完成物料的干冰冷冻处理和输送,而且可使干冰和物料充分贴合,使得干冰冷冻处理快速彻底无死角,结构合理,方便高效。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干冰冷冻处理输送线,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有一可螺旋旋转体,以及用于驱动可螺旋旋转体旋转的旋转驱动体;所述可螺旋旋转体依据其旋转方向确定其一端为螺旋旋转始端,另一端为螺旋旋转末端;还包括有物料进料口和干冰进料口,所述的物料进料口和干冰进料口可供给若干物料和若干干冰经螺旋旋转始端进入到可螺旋旋转体上并混合;在所述可螺旋旋转体上还设有干冰筛漏装置,其可在可螺旋旋转体旋转过程中将干冰筛漏使其始终处于可螺旋旋转体上而无法与物料同步输送至螺旋旋转末端。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可螺旋旋转体为无轴螺旋旋转结构,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可螺旋旋转体包括有两端开口,其内设有空腔20的可滚动体10,所述可滚动体10的一端开口经其内的空腔20贯穿联通至另一端开口;在所述可滚动体10的内壁上沿其一端开口至另一端开口螺旋地设置有螺旋叶片30以至于在可滚动体10的空腔20内形成螺旋推进输送线;所述的旋转驱动体(在此,旋转驱动体为摩擦带动辊)可驱动可滚动体10旋转并依其旋转方向将可滚动体10的一端确立为螺旋旋转始端,另一端为螺旋旋转末端;所述的物料进料口40和干冰进料口50设置于螺旋旋转始端处并与该处的开口导通;所述的干冰筛漏装置为设于螺旋叶片30上的筛孔60,所述筛孔60的大小大于干冰的体积但小于物料的体积。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的物料进料口40和干冰进料口50设于可螺旋旋转体的螺旋旋转始端的前端;当然,所述的物料进料口50和干冰进料口60也可设于可螺旋旋转体的螺旋旋转始端的上端,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二即是如此。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依上述的无轴螺旋旋转结构为例:首先使旋转驱动体驱动可滚动体旋转,然后通过物料进料口和干冰进料口将物料和干冰投放至可滚动体的空腔内,这样干冰和物料就在可滚动体旋转下进行混合并且开始由螺旋旋转始端朝螺旋旋转末端方向推进,在螺旋旋转推进过程中,干冰和物料能够得到充分的混合,这样若干干冰就能够充分地与若干物料贴合,将物料迅速降温冷冻处理,物料在可滚动体的内腔内逐步推进(被螺旋叶片带动推进)并最后到达螺旋旋转末端,这样就完成了物料的干冰冷冻处理,而干冰在可滚动体的内腔内逐步推进过程中,由设置于螺旋叶片上的筛孔(即干冰筛漏装置)筛漏,也就是在被螺旋叶片带动的过程中,卷入到下一层螺旋叶片上后,即被该层的螺旋叶片上的筛孔筛漏回送至上一层的螺旋叶片上,因此,干冰始终处于可滚动体的内腔内而无法到达螺旋旋转末端。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通过旋转驱动体驱动驱动可螺旋旋转体旋转,在可螺旋旋转体上投放干冰和物料,使干冰和物料在可螺旋旋转体的旋转过程中充分混合和推进输送,而且随着可螺旋旋转体的旋转,物料被干冰冷冻处理,而干冰在干冰筛漏装置的干预下无法被推送出来,始终滞留于可螺旋旋转体上,本发明能够一体化地完成物料的干冰冷冻处理和输送,而且可使干冰和物料充分贴合,使得干冰冷冻处理快速彻底无死角,结构合理,方便高效。

当然,可螺旋旋转体也可以为无轴螺旋旋转结构,所述的可螺旋旋转体包括有两端开口,其内设有空腔的推进输送箱,所述推进输送箱的一端开口经其内的空腔贯穿联通至另一端开口,还包括有可旋转中轴,其设置于推进输送箱的空腔中部;在所述可旋转中轴上沿其一端至另一端螺旋地设置有螺旋叶片以至于在推进输送箱的空腔内形成螺旋推进输送线;所述的旋转驱动体(在此,旋转驱动体为电机)可驱动可旋转中轴旋转并依其旋转方向将推进输送箱的一端开口确立为螺旋旋转始端,另一端开口为螺旋旋转末端;所述的物料进料口和干冰进料口设置于螺旋旋转始端处并与该处的开口导通;所述的干冰筛漏装置为设于螺旋叶片上的筛孔,所述筛孔的大小大于干冰的体积但小于物料的体积。

上述无轴螺旋旋转结构或有轴螺旋旋转结构的可螺旋旋转体均为滚筒式结构;为了使物料和干冰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在可滚动体10或推进输送箱的空腔20内进行充分混合,以使得干冰能够最大程度地对物料进行降温冷冻处理,因此,可螺旋旋转体的旋转速度需要足够慢,为了能够进一步削弱可螺旋旋转体的旋转速度,本发明还包括有辅助滚动辊70,所述的辅助滚动辊70设置于可螺旋旋转体的侧方(上、下、左、右任意一个方位)并与可螺旋旋转体的外壁相切,且该辅助滚动辊70的旋转方向与可螺旋旋转体的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可滚动体10的壁体包括有内壁12和外壁11,所述推进输送箱的壁体包括有内壁和外壁,为了使位于可滚动体10或推进输送箱的空腔20内的干冰能够充分对物料进行降温,防止可滚动体10或推进输送箱的空腔20内的温度与外界温度进行热交换,在所述的内壁12和外壁11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层80。

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