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用的保温门封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3754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冰箱用的保温门封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箱用的保温门封条。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用冰箱对能耗的要求越来越高,冰箱节能技术不断发展,对冰箱门封条的保温要求也随之提高。现有门封条设计主要是针对外观及生产安装工艺,较少顾及门封条保温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冰箱用的保温门封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冰箱用的保温门封条,包括本体部和位于本体部下方的插接部,所述本体部内设有磁条装配囊、设于所述磁条装配囊右侧的副气囊、设于所述磁条装配囊和副气囊下侧的主气囊,所述主气囊和副气囊的空腔内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隔条组,所述隔条组包括上下相对的上隔条和下隔条,且当所述主气囊和副气囊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隔条组内的上隔条和下隔条之间留有间隙,当所述主气囊和副气囊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隔条组内的上隔条和下隔条连接在一起。

所述上隔条的高度为其所在气囊高度的1/4~1/2,所述下隔条的高度为其所在气囊高度的1/4~1/2。

所述磁条装配囊内安装有磁条,所述磁条的宽度为6.3mm~8.1mm。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冰箱用的保温门封条,其在主气囊和副气囊的空腔内分别设置有隔条组,可降低主气囊和副气囊内的空气热对流,从而提高门封保温性能,同时不影响门封条垂直方向上的补偿性。同时,其磁条采用窄磁条,可有效避免因门封吸合状态不理想造成热传导效率提高,进而提高了门封条的保温性能,同时不影响门封吸合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与门体装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插接部,2磁条装配囊,3副气囊,4主气囊,5上隔条,6下隔条,7箱体,8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冰箱用的保温门封条,冰箱包括箱体7和门体8,门封条安装在门体8上。门封条包括本体部和位于本体部下方的插接部1,本体部内设有磁条装配囊2、设于磁条装配囊2右侧的副气囊3、设于磁条装配囊2和副气囊3下侧的主气囊4,主气囊4和副气囊3的空腔内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隔条组,隔条组包括上下相对的上隔条5和下隔条6,且当主气囊4和副气囊3处于自然状态时,隔条组内的上隔条5和下隔条6之间留有间隙,当主气囊4和副气囊3处于压缩状态时,隔条组内的上隔条5和下隔条6连接在一起。

其中,上隔条5的高度为其所在气囊高度的1/4~1/2,下隔条6的高度为其所在气囊高度的1/4~1/2。

冰箱开门时,门封条的主气囊4和副气囊3处于自然状态,因此隔条组内的上隔条5和下隔条6处于不连接的状态。冰箱关门后,门封条的主气囊4和副气囊3处于压缩状态,使隔条组内的上隔条5和下隔条6处于连接状态,将主气囊4和副气囊3内部分别分割成多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当热量从外界向冰箱间室内传递,通过主气囊4或副气囊3,需要穿过多个独立的空间,相较于穿过1个大空间,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可有效降低空气的热对流,从而降低热量传递效率,最终达到提高门封条的保温性能的目的。如若采用连接式的隔条组设计也能达到上述降低空气热对流的目的,但将会严重影响门封条截面垂直方向的伸缩性能,降低门封条垂直方向的补偿性,从而会造成门封密封不严,致使冰箱间室漏冷。本实用新型然而采用不连接的隔条组设计,既提高了门封条的保温性能,同时也不影响门封条垂直方向的补偿性。

磁条装配囊2内安装有磁条,磁条的宽度为6.3mm~8.1mm,该磁条采用窄磁条,磁条宽度为原磁条宽度的70%~90%(冰箱通用的门封磁条宽度为9mm),磁条与门封边缘齐平,磁条吸力保持不变。冰箱的箱体7外壳通常为PCM板、热导率为58w/mk,间室内胆为ABS/HIPS塑料、热导率为0.19w/mk,门封材质为软质PVC/TPE塑料、热导率为0.35w/mk,门封磁条热导率为10w/mk。门封条在吸合理想状态下,磁条透过磁条装配囊2吸合在冰箱的金属外壳上,副气囊3与冰箱间室内胆衬口贴合。因冰箱经过发泡等工装将会产生误差,门封条可能会产生吸合不理想的状态,比较常见的是磁条吸合在金属外壳与间室内胆衬口之间。理想状态下外界热量传导至间室内部,路径为冰箱外壳至门封塑料再至内胆塑料;该状态的热传导状态传递路径为:冰箱外壳至门封塑料与磁条再至内胆塑料。由于磁条的热导率远高于间室内胆和门封塑料材质,因此该状态将会大幅提高热传导效率,影响门封条保温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窄磁条,可有效避免该状态的发生,进而有利于门封条保温性能。由于磁条吸力保持不变,并不影响门封吸合性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