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回路运输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6184发布日期:2019-02-15 22:3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双回路运输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双回路运输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双回路运输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制冷设备,是指主要用于船员食物冷藏、各类货物冷藏及暑天的舱室空气调节的设备。主要由压缩机、膨胀阀、蒸发器、冷凝器和附件、管路组成。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压缩制冷设备、吸收制冷设备、蒸汽喷射制冷设备、热泵制冷设备和电热制冷装置等。目前船舶上应用最普遍的是压缩制冷设备。通过设备的工作循环将物体及其周围的热量移出,造成并维持一定的低温状态。目前所用的制冷剂主要是氟里昂和氨,尤以氟里昂使用最多。但由于氟里昂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已经开始受到环保条例的制约。氨及其他新型冷剂正被重新采用和试制中。在双回路运输时,回风口与出风口相互循环,为蒸发器提供温度交换,现技术在鼓风机进行回风口速率调整时无法同步调整压缩机功率,制冷剂气体的绝对压力值就会出现过高的情况,长期使用就造成压缩机寿命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双回路运输制冷设备,其结构包括固定底座、散热槽、检修门、制冷主机、电控柜、冷藏室,所述冷藏室设于制冷主机右端,所述制冷主机底部与固定底座上端相扣合,所述固定底座为矩形结构,且四个角为直角,所述散热槽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设于制冷主机前端,所述制冷主机左侧设有两个以上检修门,所述电控柜为矩形结构,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制冷主机右上端,所述制冷主机包括鼓风装置、主传动机构、主机外壳、联动机构、调节装置、压缩机、第二传动机构、蒸发器,所述蒸发器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主机外壳右下端,且上端主机外壳右侧中部与冷藏室相连接,所述压缩机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主机外壳左下端,所述主机外壳顶部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左端与主机外壳左侧中部相连接,所述鼓风装置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主机外壳右上端,所述主机外壳上端设有主传动机构,且右端与鼓风装置相连接,所述联动机构与主传动机构下端相连接,且底部与第二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下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蒸发器左端,且与调节装置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鼓风装置包括一号传动绳、一号联动轮、二号联动轮、鼓风机控制器、调节旋钮、控制主机、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于主机外壳右上端,且顶部设有控制主机,所述鼓风机控制器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控制主机表面右上端,所述调节旋钮通过扣合方式与鼓风机控制器右端相连接,所述二号联动轮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控制主机左下端,所述一号联动轮上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主机外壳顶部右端,所述一号传动绳右端与调节旋钮相连接,且左端绕过一号联动轮、二号联动轮与主传动机构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一号弹簧、传动齿条、一号导套、二号导套,所述一号导套、二号导套顶部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主机外壳顶端中部,所述传动齿条通过扣合方式与一号导套、二号导套下端相连接,且左端通过一号弹簧与主机外壳左上端相连接,所述传动齿条下端与联动机构啮合连接,且右端与一号传动绳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传动拨杆、移动螺套、螺杆、啮合轮,所述螺杆左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主机外壳左上端的三分之一处,且中部与移动螺套螺纹连接,所述移动螺套上端通过啮合轮与传动齿条下端相连接,所述传动拨杆顶部与移动螺套表面右端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且中部与第二传动机构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二号传动绳、卷线轮、传动轴、传动皮带,所述传动轴左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主机外壳左上端的三分之二处,且左端设有卷线轮,所述卷线轮通过二号传动绳与压缩机相连接,所述传动皮带上端与传动轴右端啮合连接,且下端与第二传动机构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压缩机包括冷凝管、压缩机主体、调节器、调节阀,所述压缩机主体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主机外壳左下端,且上端设有调节器,所述调节阀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调节器中部,且表面与二号传动绳下端扣合连接,所述压缩机主体表面通过两个冷凝管与蒸发器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联动轴支架、联动轴、轴套、升降推杆、摆动杆支座、摆动杆,所述联动轴支架右端通过焊接方式安装于蒸发器左上端,且中部设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左端通过轴套与传动皮带下端啮合连接,所述联动轴右端与升降推杆啮合连接,所述升降推杆背面设有与联动轴啮合的锯齿面,且顶端贯穿摆动杆支座与摆动杆顶端相扣合,所述摆动杆下端与摆动杆支座左端通过旋钮相扣合,且中部与传动拨杆相贴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蒸发器包括回风管、冷风管、蒸发器主体、主体支架、集水槽,所述蒸发器主体底部通过主体支架安装于主机外壳底部右端,所述集水槽设于主体支架中部,所述冷风管设于蒸发器主体顶部右端,且与冷藏室相连接,所述冷藏室通过回风管与蒸发器主体顶部左端相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双回路运输制冷设备,设有的制冷主机通过调节旋钮升降控制来调节鼓风机控制器,进而使控制主机能够改变鼓风机的双回路风力,而后调节旋钮下降调节时,释放一号传动绳右端,使传动齿条左端一号弹簧的弹性得到释放,进而拖动一号传动绳,并且与啮合轮啮合,设有的啮合轮下端则与螺杆啮合,螺杆转动起来后移动螺套根据螺纹的转向进行移动,并通过传动拨杆向左端带动摆动杆翘起,设有的摆动杆顶端与升降推杆活动扣合,就能够带动升降推杆提升,升降推杆在提升的过程中后面与联动轴啮合连接,使联动轴转动起来,且左端同步带动传动皮带啮合传动轴,最终达到了驱动卷线轮的目的,就能够使二号传动绳将调节阀拖动上升,并控制压缩机主体进行功率调整,从而达到功率同步作用。

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设有的制冷主机在进行鼓风装置的调整时,通过主传动机构带动联动机构控制第二传动机构上的升降推杆移动,再由升降推杆驱动调节装置,最终控制压缩机进行功率调整,避免鼓风装置在双回路风力降低的情况下,压缩机内制冷剂气体的绝对压力值过高,有效提高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双回路运输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制冷主机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制冷主机的第二形态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固定底座-1、散热槽-2、检修门-3、制冷主机-4、电控柜-5、冷藏室-6、鼓风装置-401、主传动机构-402、主机外壳-403、联动机构-404、调节装置-405、压缩机-406、第二传动机构-407、蒸发器-408、一号传动绳-4011、一号联动轮-4012、二号联动轮-4013、鼓风机控制器-4014、调节旋钮-4015、控制主机-4016、鼓风机-4017、一号弹簧-4021、传动齿条-4022、一号导套-4023、二号导套-4024、传动拨杆-4041、移动螺套-4042、螺杆-4043、啮合轮-4044、二号传动绳-4051、卷线轮-4052、传动轴-4053、传动皮带-4054、冷凝管-4061、压缩机主体-4062、调节器-4063、调节阀-4064、联动轴支架-4071、联动轴-4072、轴套-4073、升降推杆-4074、摆动杆支座-4075、摆动杆-4076、回风管-4081、冷风管-4082、蒸发器主体-4083、主体支架-4084、集水槽-408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双回路运输制冷设备,其结构包括固定底座1、散热槽2、检修门3、制冷主机4、电控柜5、冷藏室6,所述冷藏室6设于制冷主机4右端,所述制冷主机4底部与固定底座1上端相扣合,所述固定底座1为矩形结构,且四个角为直角,所述散热槽2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设于制冷主机4前端,所述制冷主机4左侧设有两个以上检修门3,所述电控柜5为矩形结构,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制冷主机4右上端,所述制冷主机4包括鼓风装置401、主传动机构402、主机外壳403、联动机构404、调节装置405、压缩机406、第二传动机构407、蒸发器408,所述蒸发器408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主机外壳403右下端,且上端主机外壳403右侧中部与冷藏室6相连接,所述压缩机406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主机外壳403左下端,所述主机外壳403顶部设有调节装置405,所述调节装置405左端与主机外壳403左侧中部相连接,所述鼓风装置401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主机外壳403右上端,所述主机外壳403上端设有主传动机构402,且右端与鼓风装置401相连接,所述联动机构404与主传动机构402下端相连接,且底部与第二传动机构407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407下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蒸发器408左端,且与调节装置405相连接,所述鼓风装置401包括一号传动绳4011、一号联动轮4012、二号联动轮4013、鼓风机控制器4014、调节旋钮4015、控制主机4016、鼓风机4017,所述鼓风机4017设于主机外壳403右上端,且顶部设有控制主机4016,所述鼓风机控制器4014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控制主机4016表面右上端,所述调节旋钮4015通过扣合方式与鼓风机控制器4014右端相连接,所述二号联动轮4013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控制主机4016左下端,所述一号联动轮4012上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主机外壳403顶部右端,所述一号传动绳4011右端与调节旋钮4015相连接,且左端绕过一号联动轮4012、二号联动轮4013与主传动机构402相连接,所述主传动机构402包括一号弹簧4021、传动齿条4022、一号导套4023、二号导套4024,所述一号导套4023、二号导套4024顶部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主机外壳403顶端中部,所述传动齿条4022通过扣合方式与一号导套4023、二号导套4024下端相连接,且左端通过一号弹簧4021与主机外壳403左上端相连接,所述传动齿条4022下端与联动机构404啮合连接,且右端与一号传动绳4011相连接,所述联动机构404包括传动拨杆4041、移动螺套4042、螺杆4043、啮合轮4044,所述螺杆4043左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主机外壳403左上端的三分之一处,且中部与移动螺套4042螺纹连接,所述移动螺套4042上端通过啮合轮4044与传动齿条4022下端相连接,所述传动拨杆4041顶部与移动螺套4042表面右端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且中部与第二传动机构407相连接,所述调节装置405包括二号传动绳4051、卷线轮4052、传动轴4053、传动皮带4054,所述传动轴4053左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主机外壳403左上端的三分之二处,且左端设有卷线轮4052,所述卷线轮4052通过二号传动绳4051与压缩机406相连接,所述传动皮带4054上端与传动轴4053右端啮合连接,且下端与第二传动机构407相连接,所述压缩机406包括冷凝管4061、压缩机主体4062、调节器4063、调节阀4064,所述压缩机主体4062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主机外壳403左下端,且上端设有调节器4063,所述调节阀4064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调节器4063中部,且表面与二号传动绳4051下端扣合连接,所述压缩机主体4062表面通过两个冷凝管4061与蒸发器408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407包括联动轴支架4071、联动轴4072、轴套4073、升降推杆4074、摆动杆支座4075、摆动杆4076,所述联动轴支架4071右端通过焊接方式安装于蒸发器408左上端,且中部设有联动轴4072,所述联动轴4072左端通过轴套4073与传动皮带4054下端啮合连接,所述联动轴4072右端与升降推杆4074啮合连接,所述升降推杆4074背面设有与联动轴4072啮合的锯齿面,且顶端贯穿摆动杆支座4075与摆动杆4076顶端相扣合,所述摆动杆4076下端与摆动杆支座4075左端通过旋钮相扣合,且中部与传动拨杆4041相贴合,所述蒸发器408包括回风管4081、冷风管4082、蒸发器主体4083、主体支架4084、集水槽4085,所述蒸发器主体4083底部通过主体支架4084安装于主机外壳403底部右端,所述集水槽4085设于主体支架4084中部,所述冷风管4082设于蒸发器主体4083顶部右端,且与冷藏室6相连接,所述冷藏室6通过回风管4081与蒸发器主体4083顶部左端相连接。

本发明的原理:设有的制冷主机4通过调节旋钮4015升降控制来调节鼓风机控制器4014,进而使控制主机4016能够改变鼓风机4017的双回路风力,而后调节旋钮4015下降调节时,释放一号传动绳4011右端,使传动齿条4022左端一号弹簧4021的弹性得到释放,进而拖动一号传动绳4011,并且与啮合轮4044啮合,设有的啮合轮4044下端则与螺杆4043啮合,螺杆4043转动起来后移动螺套4042根据螺纹的转向进行移动,并通过传动拨杆4041向左端带动摆动杆4076翘起,设有的摆动杆4076顶端与升降推杆4074活动扣合,就能够带动升降推杆4074提升,升降推杆4074在提升的过程中后面与联动轴4072啮合连接,使联动轴4072转动起来,且左端同步带动传动皮带4054啮合传动轴4053,最终达到了驱动卷线轮4052的目的,就能够使二号传动绳4051将调节阀4064拖动上升,并控制压缩机主体4062进行功率调整,从而达到功率同步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压缩机406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技术在鼓风机进行回风口速率调整时无法同步调整压缩机功率,制冷剂气体的绝对压力值就会出现过高的情况,长期使用就造成压缩机寿命受到影响,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最终控制压缩机进行功率调整,避免鼓风装置在双回路风力降低的情况下,压缩机内制冷剂气体的绝对压力值过高,有效提高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