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用储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1839发布日期:2019-04-17 03:3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机用储液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用储液器。



背景技术:

当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较多时,制冷剂在蒸发器里不能完全蒸发,导致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混合进入压缩机。储液器的作用是将气态制冷剂与液态制冷剂分离,防止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储液器中具有储存液态制冷剂的储液空间,目前储液器的储液量有待于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用储液器,提高了储液器的储液量。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用储液器,包括具有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包括用于储存液态制冷剂的储液空间,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均设置于所述储液空间的上方,所述壳体内还包括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设置于所述储液空间与所述进气管、所述出气管之间,所述第一过滤器分别与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器过滤出液态制冷剂并使其进入所述储液空间。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器为管状且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过滤器的下表面设置多个第一通孔。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分布区域的高度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直径之比为0.8:1~1:1。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内部设置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用于将未进入所述储液空间的液态制冷剂再次进行分离。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器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垂直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轴向,所述隔板上设置第二通孔。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器靠近所述出气管。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器的上表面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连接进气管,所述出气口用于连接出气管,所述进气口靠近所述第一过滤器的一端,所述出气口靠近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另一端。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的管径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管径之比为0.2:1~0.4:1。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为竖直设置。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材质为耐腐蚀金属。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第一过滤器、进气管和出气管均设置于壳体的上部,不占用储液器的储液空间,相对于被各种管路穿过储液空间的储液器来说,增加了储液器的储液量,且制冷剂经过进气管、壳体内部、出气管时,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储液器对制冷剂形成缓冲作用,使其流动速度降低,从而降低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后产生的振动噪音。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压缩机用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压缩机用储液器的俯视透视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压缩机用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进气管;3、出气管;4、储液空间;5、第一过滤器;51、第一通孔;52、第一段;53、第二段;54、第三段;6、第二过滤器;61、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发明”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发明,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发明或发明构思。

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被用来将一个元素与另一个元素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元素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实际上第一元素也能够被称为第二元素,反之亦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的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文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文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本文中,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压缩机用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压缩机用储液器的俯视透视图。

如图1、2所示,一种压缩机用储液器,包括具有进气管2和出气管3壳体1,壳体1内部包括用于储存液态制冷剂的储液空间4,进气管2和出气管3均设置于储液空间4的上方,壳体1内还包括第一过滤器5,第一过滤器5设置于储液空间4与所述进气管2、所述出气管3之间,第一过滤器5分别与进气管2、出气管3连通,第一过滤器5过滤出液态制冷剂并使其进入储液空间4。

在本实施例中,制冷剂由进气管2进入壳体1,经过第一过滤器5,从出气管3排出。第一过滤器5将液态制冷剂从制冷剂中过滤出,并使其落入储液空间4暂时储存,气态制冷剂从出气管3排出。储液空间4内的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时间后,挥发成为气态制冷剂,由出气管3排出。由于进气管2、出气管3、第一过滤器5均设置于储液空间4上方,不占用储液空间4,故相对于被各种管路穿过储液空间4的储液器来说,本发明储液器的储液量增大。

可选地,第一过滤器5的长度为第一过滤器直径的2~4倍。如此,能够充分过滤液态制冷剂。

可选地,储液空间4的高度为壳体1高度的0.75~0.80。如此,具有足够的储液空间,且能够合理设置第一过滤器5,对制冷剂进行处理。

可选地,壳体1的材质为铸铁或碳钢。

可选地,第一过滤器5为管状且水平设置,第一过滤器5的下表面设置多个第一通孔51。第一通孔51用于将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分离。当制冷剂接触到第一过滤器5的下表面时,液态制冷剂能够附着于第一过滤器5的下表面,或通过第一通孔51流动至第一过滤器5的下方,受重力作用滴落于储液空间4内,气态制冷剂仍然沿第一过滤器5流动并排出。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过滤器5为直管。

可选地,进气管2、出气管3均为竖直设置。

当第一过滤器5为直管时,制冷剂进入进气管2垂直向下流动,进入第一过滤器5后对第一过滤器5的下表面产生冲击,在冲击力的作用下,液态制冷剂更易被第一通孔51分离,然后制冷剂在第一过滤器5内变为水平流动,由于液态制冷剂重于气态制冷剂,故主要分布于第一过滤器5的下部,在流动的过程中,液态制冷剂穿过第一通孔51落到储液空间4内,气态制冷剂进入出气管3垂直向上流动排出。该实施例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储液器对制冷剂产生缓冲作用,使其流动速度降低,从而降低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后产生的振动噪音。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压缩机用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过滤器5为弯管。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第一过滤器5包括:第一段52、第二段53和第三段54,第一段52与进气管2连接,第三段54与出气管3连接,第一段52与第三段54均为水平设置,第三段54的位置高于第一段52,第二段53设置于第一段52和第三段54之间,第二段53为弧形。

当第一过滤器5为弯管时,制冷剂进入第一段52为水平流动,流动至第二段53,沿着弧形的管道向斜上方流动,此时,制冷剂由水平流动转变为向斜上方流动,制冷剂对第二段53上的第一通孔51产生冲击,更多的液态制冷剂穿过第一通孔51或附着于第二段53的管壁上,增强了对液态制冷剂的分离效果,制冷剂进入第三段54转变为水平流动,最后经排气管3流出。该实施例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储液器对制冷剂产生缓冲作用,使其流动速度降低,从而降低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后产生的振动噪音。

可选地,进气管2、出气管3与壳体1连接处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如此,使进气管2和出气管3的更加稳定,减少制冷剂在管路中流动引起的管路振动,降低制冷剂产生的噪音。

可选地,第一过滤器5的上表面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用于连接进气管2,出气口用于连接出气管3,进气口靠近第一过滤器5的一端,出气口靠近第一过滤器5的另一端。如此,能够将进气管2、出气管3与第一过滤器5连通。

可选地,进气口设置于第一段52,出气口设置于第三段54。如此,使制冷剂在第一过滤器5内充分流通。

可选地,第一过滤器5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如此,使第一过滤器5固定于壳体1内部,更加稳定。

可选地,第一过滤器5为金属材质。考虑到部分制冷剂为液态,故金属材质中选择耐腐蚀材质,以防止被液态制冷剂腐蚀。可选地,耐腐蚀材质为不锈钢。

可选地,第一通孔51的分布区域的高度与第一过滤器5的直径之比为0.8:1~1:1。

当制冷剂在第一过滤器5内部流动时,制冷剂与第一过滤器5的第一通孔51持续接触,将其中液态制冷剂分离,第一过滤器5的上表面能够使气态制冷剂沿水平方向的流动,避免气态制冷剂过多地流出第一过滤器5,降低排放速度,通过该实施例,能够使气态制冷剂保持水平流动,并将液态制冷剂分离。

可选地,第一过滤器5上部的内壁上设置凸起。当制冷剂流经第一过滤器5时,分布于第一过滤器5上部的液态制冷剂能够附着在凸起上,液态制冷剂积聚到一定量后向下滴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过滤器5的内部设置第二过滤器6,第二过滤器6用于将未进入储液空间4的液态制冷剂再次进行分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滤器6也未进入储液空间4的液态制冷剂进行过滤分离,增强过滤效果。

可选地,如图5所示,第二过滤器6包括隔板,隔板垂直于第一过滤器5的轴向,隔板上设置第二通孔61。制冷剂从第一过滤器5流过,一部分液态制冷剂通过第一通孔51过滤分离,另一部分液态制冷剂则通过第二通孔61过滤分离。

可选地,隔板的厚度为2~5mm。

可选地,隔板与第一过滤器5的内壁固定连接。可选地,固定连接为焊接。

可选地,隔板的材质为金属材质。考虑到制冷剂中存在液态制冷剂,故应在金属材质中选择耐腐蚀材质,以防止被液态制冷剂腐蚀。可选地,耐腐蚀材质为不锈钢。

可选地,第二通孔61的孔径为3~5mm。如此能够过滤分离液态制冷剂并使气态制冷剂流通顺畅。

可选地,第二过滤器6位于出气管3与进气管2之间且靠近出气管3。如此,经过第一过滤器5的充分过滤后,制冷剂再通过第二过滤器6进行过滤,然后进入出气管3被排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气管2的管径与第一过滤器5的管径之比为0.2:1~0.4:1。可选地,进气管2的直径与出气管3的直径相同。如此,使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在第一过滤器5内被有效分离。

可选地,进气管2的管径为6mm~13mm。具体地,进气管2的管径为6.35mm、7.94mm、9.52mm或12.7mm。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机构或组件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机构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机构或组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机构或组件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机构或组件,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机构或组件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机构或组件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机构或组件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机构或组件中,也可以是各个机构或组件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机构或组件集成在一个机构或组件中。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