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控温系统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7375发布日期:2018-10-16 20:12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体控温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医用人体控温系统结合体温监测技术,根据实时监测患者体温参数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调节“温度交换介质”的温度,进而达到控温效果,通常采用核心单体温或核心、体表双体温监测技术。

(1)从“核心体温”这一生命体征监测参数上,仅能显示当前一个核心部位的真实温度,能够提供给临床的数据极其有限。

(2)从系统安全措施上,在使用过程中,当核心温度传感器监测功能异常(脱落或故障)时,系统进行一系列提示或报警,停止当前温度控制的工作状态,终止治疗,直至医护人员或工程人员处理后,重新启动程序,再次开始治疗,防止系统在“非期望”状态下工作对患者造成冻伤、烫伤等伤害。

该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避免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受到不必要的损伤,避免了系统误动作进行与治疗预期相悖的工作状态。但是影响了整个治疗的连续性,若故障处理不及时,患者体温不受控,进行自主复温或丧失自主体温调节功能,轻则延长治疗周期,重则影响整个治疗方案,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人体控温系统及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人体控温系统及装置,包括含有两个核心温度传感器的温度采集模块、水循环系统、控温模块、下位机、上位机、报警装置和控温服;所述水循环系统的回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控温服内水循环管路的两端连接并连通;所述下位机与所述上位机通过电路连接,所述温度采集模块、水循环系统、控温模块和报警装置分别与所述下位机通过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核心温度传感器,能够提供两个不同监测部位的核心体温数据;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或减少了温度传感器监测异常时系统停止对整个治疗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保证了临床治疗过程的连续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做了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由管路依次顺序连接形成水循环回路的蓄水箱、过滤器、水泵、铜制水箱组件、电磁阀;所述回水口开设在所述蓄水箱上,所述电磁阀一端为所述出水口;

所述电磁阀的进口与所述铜制水箱组件相连通,所述电磁阀的常闭出口与所述蓄水箱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电磁阀的常开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控温服内水循环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控温服内水循环管路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回水口相连通;

所述铜制水箱组件包括多个串联设置的铜制水箱,所述控温模块包含多个并联设置的半导体片;多个所述半导体片通过电路与所述下位机连接,多个所述半导体片通过导热硅胶与多个所述铜制水箱一一对应粘连。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当水温值在预设水温范围内时,水循环经过外部的控温服,与患者进行热量交换;当水温值超出预设水温范围时,下位机激活电磁阀,使得与控温服连通的水循环回路切断,开启常规的水循环回路,或者直接停止水循环系统和控温模块的工作状态,避免超出预设水温范围的水和患者进行热量交换,有效避免了烫伤和冻伤,进而起到对患者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在所述电磁阀进口前端和所述蓄水箱之间的管路内、以及所述回水口前端的管路内均安装有水温传感器;所述电磁阀、水泵、水温传感器和半导体片分别与所述下位机通过电路连接。

进一步,所述温度采集模块还包括若干体表温度传感器和若干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体表温度传感器和环境温度传感器均通过电路与所述下位机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体表温度传感器和环境温度传感器,方便对体表温度和环境温度进行随时监测。

一种人体控温装置,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壳体和如上述的人体控温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上位机、下位机和报警装置均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开设有一安装孔,所述上位机的显示屏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多个所述核心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壳体前侧壁上且靠近所述显示屏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控温装置,通过将水循环系统、上位机、下位机和报警装置都集成在一个壳体内,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支架,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壁靠下的位置均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顶壁以及左右两侧壁靠上的位置均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壳体的后侧壁上设有串口、电源插座和预留网口;所述壳体的前侧壁上设有USB插口、开关按钮以及两个通孔,所述开关按钮与所述下位机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水循环装置的回水口和出水口与两个所述通孔一一对应布置;

所述壳体前侧壁上开设有向所述水循环系统内注水的注水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底座支架可使壳体支撑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设置方便风扇对控温模块进行散热;壳体上串口、预留网口以及USB插口的设置,方便控温装置内数据的导出。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上设有传感器挂钩,所述传感器挂钩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上,所述传感器挂钩的另一端弯折并向上延伸。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挂钩,方便将各个温度传感器在不用的时候都可挂置,避免线路混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控温系统的连接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温度采集模块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温模块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温度传感器检测流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循环系统的循环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控温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控温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控温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控温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控温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控温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温度采集模块;101核心温度传感器;102、体表温度传感器;103、水温传感器;104、环境温度传感器;

200、控温模块;201、铜制水箱;202、铜制水箱组件;203、半导体片;204、半导体组件;205、风扇;

300、水循环系统;301、蓄水箱;302、过滤器;303、水泵;304、电磁阀;305、出水口;306回水口;307、液位传感器;

400、壳体;401、底座支架;402、进风口;403、出风口;404、串口;405、电源插座;406、预留网口;407、USB插口;408、开关按钮;409、注水口;410、传感器挂钩;411、手拧螺丝;

500、下位机;

600、上位机;

700、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人体控温系统,包括含有两个核心温度传感器101的温度采集模块100、水循环系统300、控温模块200、下位机500、上位机600、报警装置和控温服,所述水循环系统的回水口306和出水口305分别与控温服内的水循环管路的两端连接并连通;所述下位机500与上位机600通过电路连接,所述含有多个核心温度传感器101的温度采集模块100、所述水循环系统300、控温模块200和报警装置分别与下位机500通过电路连接;

所述下位机500用于将温度采集模块100采集的两个核心温度信号整合成温度值发送至所述上位机600;

所述上位机600用于对两个所述第一温度值进行数据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显示,同时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下位机500;

所述下位机500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水循环系统300和控温模块200的工作状态或控制所述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核心温度传感器101,能够提供至少两个不同监测部位的核心体温数据,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或减少了温度传感器监测异常时系统停止对整个治疗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保证了临床治疗过程的连续性。本实施例的下位机500是将核心温度传感器101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反馈给上位机600进行数据处理。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上位机600按照插入检测、故障检测和脱落检测的优先级对所述人体控温系统中的两个所述核心温度传感器101工作状态进行判断,并根据不同的所述工作状态,发送不同的控制指令至所述下位机。上位机600按照不同的优先级对两个核心温度传感器101工作状态进行判断,可根据不同的工作状态,来控制下位机500执行不同的控制指令。插入检测判断的是核心温度传感器插入设备的一端是否插接牢固,脱落检测是检测核心温度传感器与人体接触的一端是否从人体上脱落;故障检测是为了检测核心温度传感器是否存在故障。

具体的,所述根据不同的所述工作状态,发送不同的控制指令至所述下位机包括:当两个所述核心温度传感器101工作状态均正常时,则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至所述下位机500;当两个所述核心温度传感器101中的一个异常,且另一个在插入检测、故障检测和脱落检测时均正常,则发送第二控制指令至所述下位机500;所述下位机50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控温模块200进行升降温,以便所述控温模块200对所述水循环系统中的循环水温进行温度调控;所述下位机50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同时控制所述控温模块200进行升降温。

通过对每个所述核心温度传感器101的工作状态进行判断:当两个所述核心温度传感器101均正常工作时,所述系统正常运行;当只有一个所述核心温度传感器101发生异常时,所述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异常的所述核心温度传感器101采集的温度信号不再参与后续的温控过程,其他正常线路仍然能够独自完成预期工作。

具体的,所述根据不同的所述工作状态,发送不同的控制指令至所述下位机500还包括:当两个所述核心温度传感器101中一个在所述插入检测时异常,且另一个在插入检测、故障检测和脱落检测时均正常,则发送第三控制指令至所述下位机500;当两个所述核心温度传感器101中一个在所述插入检测时异常,且另一个在插入检测和故障检测时正常,在脱落检测时异常,则发送第四控制指令至所述下位机500;当两个所述核心温度传感器101中一个在所述插入检测时异常,且另一个在插入检测时正常,在故障检测时异常,则发送第五控制指令至所述下位机500;当两个所述核心温度传感器101中在所述插入检测时均正常,且在故障检测时均异常,则发送第六控制指令至所述下位机500;当两个所述核心温度传感器101在所述插入检测时均异常,则发送第七控制指令至所述下位机500;当两个所述核心温度传感器101中一个在所述故障检测时异常,且另一个在脱落检测时异常,则发送第八控制指令至所述下位机500;当两个所述核心温度传感器101在插入检测和故障检测均正常,且脱落检测时均异常,则发送第九控制指令至所述下位机500;当两个所述核心温度传感器101在插入检测和故障检测时均正常,且脱落检测时一个异常,则发送第十控制指令至所述下位机500;所述下位机50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和十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同时控制所述水循环系统停止工作或切换水循环回路。

当所有的所述核心温度传感器101均异常时,所述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同时控制水循环系统停止工作或切换水循环回路,并控制控温模块200停止运行,整个系统终止治疗,等待故障处理;这样就为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由管路依次顺序连接形成水循环回路的蓄水箱301、过滤器302、水泵303、铜制水箱组件202、电磁阀304;所述回水口306开设在所述蓄水箱301上,所述电磁阀304一端为所述出水口305;本实施例的所述电磁阀304选用两位三通阀;所述电磁阀304的进口与所述铜制水箱组件202相连通,所述电磁阀304的常闭出口与所述蓄水箱301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电磁阀304的常开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控温服内水循环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控温服内水循环管路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回水口306相连通;所述铜制水箱组件202包括多个串联设置的铜制水箱201,所述控温模块200包含多个并联设置的半导体片203;多个所述半导体片203通过电路与所述下位机500连接,多个所述半导体片203通过导热硅胶与多个所述铜制水箱201一一对应粘连。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当水温值在预设水温范围内时,水循环经过外部的控温服,与患者进行热量交换;当水温值超出预设水温范围时,下位机500激活电磁阀304,使得与控温服连通的水循环回路切断,开启常规的水循环回路,或者直接停止水循环系统和控温模块200的工作状态,避免超出预设水温范围的水和患者进行热量交换,有效避免了烫伤和冻伤,进而起到对患者的保护作用。

其中,所述蓄水箱301、过滤器302、水泵303、铜制水箱组件202、电磁阀304和蓄水箱301依次连接构成第一水循环回路,所述蓄水箱301、过滤器302、水泵303、铜制水箱组件202、电磁阀304、控温服和蓄水箱301依次连接构成第二水循环回路。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水循环回路中水的循环流动方向为:蓄水箱301→过滤器302→水泵303→铜制水箱组件202→电磁阀304→蓄水箱301;所述第二水循环回路中水的循环流动方向为:蓄水箱301→过滤器302→水泵303→铜制水箱组件202→电磁阀304→控温服→蓄水箱301。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所述电磁阀304进口前端和所述蓄水箱301之间的管路内、以及所述回水口306前端的管路内均安装有水温传感器103;所述电磁阀304、水泵303、水温传感器103和半导体片203分别与所述下位机500通过电路连接;所述下位机500还用于控制所述水温传感器103检测所述电磁阀304的进口前端管路内的出水水温和所述回水口306前端管路内的回水水温,并将所述出水水温和所述回水水温整合成水温值发送至所述上位机600;所述上位机600还用于判断所述水温值是否超出预设水温范围,当实际水温超出预设水温范围时,发送保护指令至所述下位机500;所述下位机500根据所述保护指令控制所述电磁阀304由常开出口切换到常闭出口。

当整个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当水温值在预设水温范围内时,水循环经过外部的控温服,与患者进行热量交换,使用第二水循环回路;当水温值超出预设水温范围时,下位机500激活电磁阀304,使得第二水循环回路切断,开启第一水循环回路,或者直接停止水循环系统300和控温模块200的工作状态,避免超出预设水温范围的水和患者进行热量交换,有效避免了烫伤和冻伤,进而起到对患者的保护作用。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水循环系统300还包括液位传感器307,所述液位传感器307安装在所述蓄水箱301的外壁上并通过电路与所述下位机500相连接。所述控温模块200还包括风扇205,所述风扇205与所述下位机500通过电路连接并对所述控温模块200进行散热。通过设置液位传感器307,可对蓄水箱301内的液位进行观测,及时提醒用户向蓄水箱301注水,避免因缺水原因造成水循环系统300故障的发生;通过设置风扇205,有效的对控温模块200进行散热,避免过热造成器件损坏。

如图2所示,所述温度采集模块100还包括若干体表温度传感器102和环境温度传感器104;所述体表温度传感器102和环境温度传感器104均通过电路与所述下位机500相连接;所述下位机500还用于将所述体表温度传感器102和环境温度传感器104检测的信号分别整合成第二温度值和第三温度值,并将所述第二温度值和第三温度值分别发送至所述上位机600进行显示。通过设置体表温度传感器102和环境温度传感器104,方便对体表温度和环境温度进行随时监测。

实施例2

如图6-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人体控温装置,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壳体400和如上述的人体控温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上位机600、下位机500和报警装置均安装在所述壳体400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壳体400的前侧壁开设有一安装孔,所述上位机600的显示屏700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多个所述核心温度传感器101安装在所述壳体400前侧壁上且靠近所述显示屏700设置。本实施例的控温装置,通过将水循环系统300、上位机600、下位机500和报警装置都集成在一个壳体内,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所述显示屏700为液晶触摸显示屏。

如图6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壳体400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支架401,所述壳体400的左右两侧壁靠下的位置均开设有进风口402,所述壳体400顶壁以及左右两侧壁靠上的位置均开设有出风口403;所述壳体400的后侧壁上设有均与上位机通过导线连接的串口404、电源插座405和预留网口406;所述壳体400的前侧壁上设有USB插口407和开关按钮408以及两个通孔,所述开关按钮408和USB插口407均与所述下位机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水循环系统300的出水口305和回水口306与两个所述通孔一一对应布置;底座支架401可使壳体400支撑设置,进风口402和出风口403的设置方便风扇205对控温模块200进行散热;壳体400上串口404、预留网口406以及USB插口407的设置,方便控温装置内数据的导出。所述USB插口407和通孔均位于所述壳体400前侧壁的右侧。

如图6所示,所述壳体400顶壁上开设有向所述水循环系统300内注水的注水口409,注水口409与蓄水箱301相连通,可方便向水箱301内注水。所述注水口409位于所述壳体400的左侧。所述壳体400的前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安装通孔,多个所述安装通孔位于所述显示屏700的下方,多个所述核心温度传感器101和多个所述体表温度传感器102一一对应的安装在所述安装通孔内并穿出所述壳体400。所述壳体400底部旋接有调整壳体400平稳性的手拧螺丝411。

如图6至图9所示,所述壳体400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上设有传感器挂钩410,所述传感器挂钩41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400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上,所述传感器挂钩410的另一端弯折并向上延伸,当各个温度传感器都不用的时候可挂在传感器挂钩410上进行挂置,避免线路紊乱。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