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联络通道冷冻水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3099发布日期:2019-08-23 22:59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施工联络通道冷冻水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施工联络通道冷冻水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或者在山体中,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这三类隧道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岭隧道;

在地铁区间隧道施工中,区间隧道联络通道在软土地层通常采用冻结法加固土体,然后矿山暗挖法开挖及结构施工,现在冻结法加固土体通常采用冷冻机制冷。冷冻机在制冷过程中,冷冻机要用清水进行冷却,现有技术是采用的是清水箱,在清水箱上架设冷却塔冷却由冷冻机排出的水,将冷冻机排出的较高温度的水经冷却塔冷却后再由清水泵抽入冷冻机,现有技术中的清水箱和冷却塔的架设难度大,造价高,且清水的冷却速度较慢,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隧道施工联络通道冷冻水降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隧道施工联络通道冷冻水降温装置,包括隧道、总回路清水管道、清水泵、总去路清水管道和清水池,所述清水池位于所述隧道内部下方,所述清水泵通过机架螺栓固定在所述隧道底板上,所述清水泵位于所述清水池一侧,且所述清水泵与所述清水池连通,所述总去路清水管道通过支架B焊接在所述隧道底板上方,所述总去路清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清水泵连接,所述总回路清水管道通过卡扣固定在所述隧道内壁,所述清水池与两个月牙板焊接在所述隧道内壁构成,两个所述月牙板顶部之间焊接有横梁架板,所述横梁架板顶部焊接有限位卡夹,所述限位卡夹上方卡接有钢管,所述钢管的一端通过连接套与所述总回路清水管道连接,所述钢管上表面开设有透水孔。

其中,所述清水池中远离所述清水泵的月牙板内侧焊接有支架A,所述支架A的顶部螺栓固定有两个风机,所述风机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钢管的水平高度。

其中,所述钢管的自由端为密封结构,所述总回路清水管道的自由端为密封结构。

其中,所述钢管共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钢管两两之间相互平行、间距相等,间距大小为400-600mm,钢管的直径为40mm,所述钢管的壁厚为3mm,所述钢管的长度为1500-2000mm。

其中,所述限位卡夹上表面为半圆形结构,且限位卡夹上表面铺设有弹性垫片。

其中,所述透水孔的直径为5mm。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通过在钢管上设置透水孔,冷冻水进入钢管后形成水柱从钢管上方喷出,同时风机对水柱进行风冷降温,这种方式比现有技术中通过冷却塔进行降温更加节省材料、人工好成本费用,且冷却速度更快。

2、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将现有技术中清水箱替换为由两个月牙板和隧道本身形成的清水池,这样使得冷冻水在清水池内部降温更快,且比起现有技术中的清水箱造价更低,架设的难度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卡夹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风机;2、隧道;3、支架A;4、总回路清水管道;5、支架B;6、清水泵;7、机架;8、总去路清水管道;9、月牙板;10、卡扣;11、透水孔;12、连接套;13、横梁架板;14、钢管;15、限位卡夹;16、清水池;17、弹性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3,一种隧道施工联络通道冷冻水降温装置,包括隧道2、总回路清水管道4、清水泵6、总去路清水管道8和清水池16,清水池16位于隧道2内部下方,清水泵6通过机架7螺栓固定在隧道2底板上,清水泵6位于清水池16一侧,且清水泵6与清水池16连通,总去路清水管道8通过支架B5焊接在隧道2底板上方,总去路清水管道8的一端与清水泵6连接,总回路清水管道4通过卡扣10固定在隧道2内壁,清水池16与两个月牙板9焊接在隧道2内壁构成,两个月牙板9顶部之间焊接有横梁架板13,横梁架板13顶部焊接有限位卡夹15,限位卡夹15上方卡接有钢管14,钢管14的一端通过连接套12与总回路清水管道4连接,钢管14上表面开设有透水孔11,透水孔11的直径为5mm。

钢管14的自由端为密封结构,总回路清水管道4的自由端为密封结构,这样使得清水可以从总回路清水管道4进入钢管14内,并由钢管14顶部的透水孔11喷出。

钢管14共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钢管14两两之间相互平行、间距相等,间距大小为400-600mm,钢管14的直径为40mm,钢管14的壁厚为3mm,钢管14的长度为1500-2000mm,这样可以增加回流清水的发散性,使清水的冷却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限位卡夹15上表面为半圆形结构,且限位卡夹15上表面铺设有弹性垫片17,通过限位卡夹15可以防止钢管14在使用时出现晃动,导致钢管14与总回路清水管道4连接不紧漏水的现象。

清水池16中远离清水泵6的月牙板9内侧焊接有支架A3,支架A3的顶部螺栓固定有两个风机1,风机1的水平高度高于钢管14的水平高度,通过风机1可以对钢管14中喷出的水柱进行风冷降温处理,加快清水的冷却速度。

工作原理,参照图1-3,该装置在安装时,首先将隧道2内部设置清水池16的区域清洗感觉,再将两个月牙板9焊接在隧道2内壁底板上,形成一个可以蓄水的清水池16,在其中一个月牙板9外侧设置有清水泵6,清水泵6泵管与清水池16连通,同时再通过总去路清水管道8将清水泵6与冷冻机进行连接,然后再通过卡扣10将总回路清水管道4安装在隧道2侧壁,其高度高于月牙板9,然后在两个月牙板9顶部焊接横梁架板13,然后分别将开设有透水孔11的钢管14转动连接在总回路清水管道4上的连接套12上,然后通过支架A3将风机1安装在清水池16上方,完成该装置的安装,使用时,连接电源,清水泵6将清水池16内部的清水从总去路清水管道8泵入冷冻机中,冷冻机中返回的高温水由总回路清水管道4进入钢管14内,再由钢管14上方的透水孔11喷出,形成水柱,同时风机1运行对水柱进行风冷降温,然后水柱重新汇入清水池16内,形成一个循环,完成对冷冻水的降温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