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89910发布日期:2020-06-12 17:0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空调装置中,在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开始时,为了防止液体返回压缩机,进行在压缩机启动后在整个规定时间降低压缩机的运转频率的启动运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34172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开始时,不一定产生液体返回压缩机的情况。即,根据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开始时的压缩机的周围环境,有时液体返回压缩机的可能性较小。当在这种情况下也进行降低压缩机的运转频率的启动运转时,从启动压缩机后到室内温度成为设定温度为止的时间变长,很难加快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启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加快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启动的空调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解决该课题的空调装置包含:压缩机,其能够进行运转频率的变更;以及控制部,其在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开始时,执行使所述压缩机的运转频率上升到成为必要运转频率为止的压缩机保护控制。所述压缩机保护控制具有第1保护控制和第2保护控制。所述第1保护控制以使得从所述压缩机的启动到所述运转频率达到所述必要运转频率为止的时间相对较长的方式对所述压缩机的运转频率进行控制。所述第2保护控制以使得从所述压缩机的启动到所述运转频率达到所述必要运转频率为止的时间相对较短的方式对所述压缩机的运转频率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在执行所述压缩机保护控制时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第2保护控制。

根据该结构,在执行压缩机保护控制时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执行第2保护控制,由此,从压缩机启动到压缩机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为止的时间变短。由此,能够缩短从开始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到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为止的时间,能够加快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启动。

这里,规定条件是指如下条件:在压缩机的启动时急剧提高压缩机的运转频率,由此产生压缩机内的液面的下降或制冷剂返回引起的稀释度进展、液体返回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中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器的结冰、压缩机的吸入侧成为负压等压缩机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降低。

优选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压缩机保护控制中,设定第1目标频率和比所述第1目标频率大且比所述必要运转频率小的第2目标频率。所述控制部在整个第1期间使所述运转频率维持所述第1目标频率,在整个第2期间使所述运转频率维持所述第2目标频率,由此,使所述压缩机的运转频率阶段性地上升。所述第2保护控制中的所述第1目标频率比所述第1保护控制中的所述第1目标频率大。所述第2保护控制中的所述第2目标频率比所述第1保护控制中的所述第2目标频率大。

根据该结构,通过第2保护控制,从压缩机启动到压缩机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为止的时间变短。因此,能够加快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启动。

优选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压缩机保护控制中,设定第1目标频率和比所述第1目标频率大且比所述必要运转频率小的第2目标频率。所述控制部在整个第1期间使所述运转频率维持所述第1目标频率,在整个第2期间使所述运转频率维持所述第2目标频率,由此,使所述压缩机的运转频率阶段性地上升。所述第2保护控制中的所述第1期间比所述第1保护控制中的所述第1期间短。所述第2保护控制中的所述第2期间比所述第2保护控制中的所述第2期间短。

根据该结构,通过第2保护控制,从压缩机启动到压缩机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为止的时间变短。因此,能够加快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启动。

优选所述制热运转时的所述规定条件和所述制冷运转时的所述规定条件不同。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时适当地执行第2保护控制。

优选所述规定条件包含室内空气的温度、室外空气的温度和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与所述室外空气的温度的温度差。

优选所述制热运转时的所述规定条件是: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为室温阈值以下,所述室外空气的温度为外气温度阈值以上,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与所述室外空气的温度的温度差为温度差阈值以下。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用容易作为空调装置的信息而取得的室内空气的温度和室外空气的温度,设定能够抑制在压缩机保护控制中产生液体返回压缩机等压缩机的不良情况的条件。

优选所述规定条件包含所述压缩机的排出管的温度和室外空气的温度。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制冷或制热运转时更加适当地执行第2保护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概念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空调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压缩机保护控制中的压缩机的运转频率的推移的曲线图。

图4是示出室内温度、外气温度及室内温度与外气温度的温度差和压缩机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5是用于选择制热运转时的第1保护控制和第2保护控制的图。

图6是用于选择制冷运转时的第1保护控制和第2保护控制的图。

图7是示出空调装置执行的第1启动控制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中的第2启动控制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变形例的空调装置中的压缩机的排出管的温度与外气温度之间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空调装置1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空调装置1具有制冷剂回路40。制冷剂回路40包含使制冷剂在室外机10与室内机20之间循环的制冷剂配管30。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具有利用制冷剂配管30连接设置于室外的室外机10和安装于室内的壁面等的壁挂型室内机20而形成的制冷剂回路40。

室外机10具有能够进行运转频率的变更的压缩机11、四路切换阀12、室外热交换器13、膨胀阀14、室外送风机15和室外控制装置16等。室外送风机15具有作为驱动源的能够变更旋转速度的马达15a、以及与马达15a的输出轴连接的叶轮15b。叶轮15b的一例是螺旋桨式风扇。

压缩机11例如是摆动活塞型的压缩机,具有压缩机构、马达、以及将马达的驱动力传递到压缩机构的曲轴(均省略图示)等。压缩机11具有用于对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器11a。马达的一例是3相无刷马达。膨胀阀14例如是电子膨胀阀。室外送风机15通过马达15a使叶轮15b旋转,以促进室外热交换器13的传热管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由此,室外送风机15产生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3的室外空气的气流。室外控制装置16与压缩机11的马达、四路切换阀12、膨胀阀14和室外送风机15的马达15a电连接。

室内机20具有室内热交换器21、室内送风机22和室内控制装置23等。室内送风机22具有作为驱动源的能够变更旋转速度的马达22a、以及与马达22a的输出轴连接的叶轮(省略图示)。叶轮的一例是横流风扇。室内送风机22通过马达22a使叶轮旋转,以促进室内热交换器21的传热管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由此,室内送风机22产生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1的室内空气的气流。室内控制装置23与室内送风机22的马达22a电连接。室内控制装置23例如构成为能够通过红外线等而与空调装置1的遥控器51(参照图2)进行无线通信。室内控制装置23构成为能够通过信号线而与室外控制装置16进行有线通信。由此,根据遥控器51的运转指示,室内控制装置23对室内机20进行控制,室外控制装置16对室外机10进行控制。

制冷剂回路40是利用制冷剂配管30呈环状连接压缩机11、四路切换阀12、室外热交换器13、膨胀阀14和室内热交换器21而成的。制冷剂回路40通过切换四路切换阀12,能够执行使制冷剂可逆地循环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即,通过将四路切换阀12被切换为制冷模式连接状态(图示实线的状态),由此,在制冷剂回路40中,形成供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1、四路切换阀12、室外热交换器13、膨胀阀14、室内热交换器21、四路切换阀12和压缩机11的顺序循环的制冷循环。由此,在空调装置1中,进行使室外热交换器13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使室内热交换器2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制冷运转。此外,通过将四路切换阀12切换为制热模式连接状态(图示虚线的状态),由此,在制冷剂回路40中,形成供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1、四路切换阀12、室内热交换器21、膨胀阀14、室外热交换器13、四路切换阀12和压缩机11的顺序循环的制热循环。由此,在空调装置1中,进行使室内热交换器21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使室外热交换器13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制热运转。

如图2所示,对空调装置1进行控制的控制部50构成为包含室外控制装置16和室内控制装置23。室外控制装置16和室内控制装置23分别包含例如执行预定的控制程序的运算处理装置和存储部。运算处理装置例如包含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或mpu(microprocessingunit:微处理单元)。在存储部中存储有各种控制程序和各种控制处理中使用的信息。存储部例如包含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易失性存储器。

遥控器51、室内温度传感器52、室外温度传感器53和排出管温度传感器54以能够通信的方式与控制部50连接。

更详细地讲,控制部50构成为例如能够通过红外线等而与遥控器51(参照图3)进行无线通信。即,遥控器51的运转指示(制冷运转、制热运转等指示)或运转停止指示的信号被输出到控制部50。室内温度传感器52、室外温度传感器53和排出管温度传感器54与控制部50电连接。室内温度传感器52是用于测定室内空气的温度(室内温度)的传感器,例如设置于室内机20的吸入口附近。室内温度传感器52将与室内温度对应的信号输出到控制部50。室外温度传感器53是用于测定室外空气的温度(室外温度)的传感器,例如设置于室外机10的吸入口附近。室外温度传感器53将与室外温度对应的信号输出到控制部50。排出管温度传感器54是用于测定压缩机11的排出管的温度、即从压缩机11排出的排出气体制冷剂的温度的传感器。排出管温度传感器54安装于压缩机11的排出管。排出管温度传感器54将与压缩机11的排出气体制冷剂的温度对应的信号输出到控制部50。这样,从遥控器51、室内温度传感器52、室外温度传感器53和排出管温度传感器54向控制部50输入各种信号(运转指示或测定信息)。然后,控制部50根据室内温度传感器52的测定信息取得室内温度(以下为“室内温度da”),根据室外温度传感器53的测定信息取得室外温度(以下为“外气温度doa”),根据排出管温度传感器54的测定信息取得压缩机11的排出管的温度df(排出气体制冷剂的温度)。

此外,室内控制装置23和室外控制装置16电连接,因此,室内控制装置23能够将接收到的运转指示和室内温度da输出到室外控制装置16。此外,室外控制装置16能够将接收到的外气温度doa和压缩机11的排出管的温度df输出到室内控制装置23。

室内控制装置23根据遥控器51的运转指示或测定信息对室内送风机22的马达22a的旋转速度进行控制。

室外控制装置16根据遥控器51的运转指示或测定信息,对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四路切换阀12的制冷模式连接状态和制热模式连接状态的切换、膨胀阀14的开度以及室外送风机15的马达15a的旋转速度进行控制。

控制部50通过室内控制装置23和室外控制装置16,根据遥控器51的运转指示和测定信息执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控制部50在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中,以使得成为由遥控器51设定的室内温度的方式对压缩机11、膨胀阀14、室外送风机15和室内送风机22进行控制。

控制部50在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中,以使得使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上升时的上升速度和使运转频率下降时的下降速度彼此相等的方式设定相同上升速度和相同下降速度。这些上升速度和下降速度这样的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中的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的变更速度的一例是每秒2hz。

此外,控制部50在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运转开始时的压缩机11的启动时,使压缩机11的较低的运转频率上升,以使其达到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所需要的运转频率(以下为“必要运转频率fn”)。该情况下,控制部50在压缩机11的启动时执行压缩机保护控制。在压缩机保护控制中,以避免压缩机11的不良情况为目的,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以较低的运转频率开始,随着时间的经过而阶段性地上升,直到达到压缩机11的稳定运转所需要的必要运转频率fn为止。另外,作为压缩机11的不良情况,举出在压缩机11的启动时急剧提高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而产生压缩机11内的液面的下降或制冷剂返回引起的稀释度进展、产生液体返回压缩机11、产生室外热交换器13和室内热交换器21中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器的结冰、压缩机11的吸入侧成为负压的情况。

图3的虚线所示的曲线图gx是用于说明一般的压缩机保护控制的示意性曲线图。

如图3的曲线图gx所示,在压缩机保护控制中,以如下方式变更:在整个规定时间维持多个阶段的目标频率,直到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fn为止。详细叙述,控制部50在压缩机保护控制中,存储第1目标频率fx1、比第1目标频率fx1高的第2目标频率fx2、比第2目标频率fx2高的第3目标频率fx3和比第3目标频率fx3高的第4目标频率fx4。控制部50在时刻t1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成为第1目标频率fx1的方式对压缩机11进行驱动,在时刻t1~时刻t3的期间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维持第1目标频率fx1的方式对压缩机11进行驱动。控制部50在时刻t3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从第1目标频率fx1成为第2目标频率fx2的方式对压缩机11进行驱动,在时刻t3~时刻t5的期间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维持第2目标频率fx2的方式对压缩机11进行驱动。控制部50在时刻t5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从第2目标频率fx2成为第3目标频率fx3的方式对压缩机11进行驱动,在时刻t5~时刻t6的期间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维持第3目标频率fx3的方式对压缩机11进行驱动。控制部50在时刻t6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从第3目标频率fx3成为第4目标频率fx4的方式对压缩机11进行驱动,在时刻t6~时刻t7的期间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维持第4目标频率fx4的方式对压缩机11进行驱动。控制部50在时刻t7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从第4目标频率fx4成为必要运转频率fn的方式对压缩机进行驱动。

另外,在图3的曲线图gx中,第2目标频率fx2与第1目标频率fx1之差(fx2-fx1)、第3目标频率fx3与第2目标频率fx2之差(fx3-fx2)、以及第4目标频率fx4与第3目标频率fx3之差(fx4-fx3)彼此相等。此外,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维持第1目标频率fx1的第1期间tx1、维持第2目标频率fx2的第2期间tx2、维持第3目标频率fx3的第3期间tx3、以及维持第4目标频率fx4的第4期间tx4彼此相等。

但是,在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运转开始时执行压缩机保护控制的情况下,能够避免压缩机11的不良情况,另一方面,如图3的曲线图gx那样使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逐渐上升,因此,从用户利用遥控器51指示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到室内空气的温度成为设定温度为止的时间变长。即,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运转开始时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启动困难,其结果是,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运转开始时的制冷能力或制热能力下降。

另一方面,根据压缩机11的周围环境(室外空气的温度或室内空气的温度),有时产生压缩机11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较低。在产生压缩机11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较低的情况下也执行图3的曲线图gx所示的压缩机保护控制时,虽然不容易产生压缩机11的不良情况,但是,执行制冷能力或制热能力下降的压缩机11的运转。

鉴于这点,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0根据产生压缩机11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是高还是低,执行对压缩机保护控制的控制形式进行变更的第1启动控制。具体而言,控制部50在产生压缩机11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较高的情况下,执行图3的曲线图gx所示的压缩机保护控制即第1保护控制。另一方面,控制部50在产生压缩机11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较低的情况下,执行与图3的曲线图gx所示的压缩机保护控制(第1保护控制)相比使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快速上升到必要运转频率fn的第2保护控制。

对第2保护控制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第2保护控制具有第1目标频率fa1和第2目标频率fa2。即,第2保护控制的目标频率的数量比第1保护控制的目标频率的数量少。第1目标频率fa1比第1保护控制的第1目标频率fx1大。本实施方式的第1目标频率fa1与曲线图gx的第2目标频率fx2相等。第2目标频率fa2比第1保护控制的第2目标频率fx2大。本实施方式的第2目标频率fa2比曲线图gx的第4目标频率fx4大,并且比必要运转频率fn小。第1目标频率fa1和第2目标频率fa2与第1目标频率fa1之差(fa2-fa1)彼此相等。第2目标频率fa2与第1目标频率fa1之差(fa2-fa1)比必要运转频率fn与第2目标频率fa2之差(fn-fa2)大。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维持第1目标频率fa1的第1期间ta1和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维持第2目标频率fa2的第2期间ta2彼此相等。

控制部50在第2保护控制中,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成为第1目标频率fa1的方式进行控制后,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在整个规定时间维持第1目标频率fa1的方式进行控制。然后,控制部50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从第1目标频率fa1成为第2目标频率fa2的方式进行控制,并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在整个规定时间维持第2目标频率fa2的方式进行控制后,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从第2目标频率fa2成为必要运转频率fn的方式进行控制。在第2保护控制中,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维持第1目标频率fa1的方式进行控制的第1期间ta1比第1保护控制中的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维持第1目标频率fx1的方式进行控制的第1期间tx1短。此外,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维持第2目标频率fa2的方式进行控制的第2期间ta2比第1保护控制中的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维持第2目标频率fx2的方式进行控制的第2期间tx2短。

图3的曲线图ga示出基于第2保护控制引起的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的推移。如曲线图ga所示,控制部50在时刻t1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成为第1目标频率fa1的方式对压缩机11进行驱动,在时刻t1~时刻t2的期间(期间ta1)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维持第1目标频率fa1的方式对压缩机11进行驱动。然后,控制部50在时刻t2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从第1目标频率fa1成为第2目标频率fa2的方式对压缩机11进行驱动,在时刻t2~时刻t4的期间(期间ta2)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维持第2目标频率fa2的方式对压缩机11进行驱动。然后,控制部50在时刻t4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从第2目标频率fa2成为必要运转频率fn的方式对压缩机11进行驱动。这样,第2保护控制中从压缩机11启动到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fn为止的期间ta(时刻t1~时刻t4的期间)比第1保护控制中从压缩机11启动到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fn为止的期间tx(时刻t1~时刻t8的期间)短。

接着,对产生压缩机11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进行说明。

可以使用室内空气的温度(室内温度)和室外空气的温度(室外温度)估计产生压缩机11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更详细地讲,可以根据室内温度da、外气温度doa和室内温度da与外气温度doa的温度差来估计产生压缩机11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本申请发明人通过试验等发现了制热运转的开始时产生压缩机11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较低的温度条件、以及制冷运转的开始时产生压缩机11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较低的温度条件。

但是,在制热运转的开始时,在室内温度da较高的情况下,快速提高室内温度da的必要性较低,即提高制热能力的必要性较低。此外,在制冷运转的开始时,在室内温度da较低的情况下,快速降低室内温度da的必要性较低,即提高制冷能力的必要性较低。这样,在提高制热能力或制冷能力的必要性较低的情况下,执行第1保护控制作为压缩机保护控制,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避免压缩机11的不良情况。

图4是本申请发明人对在变更了室内温度da、外气温度doa和室内温度da与外气温度doa的温度差的情况下的制热运转的开始时执行了压缩机保护控制的第2保护控制时、在压缩机11中是否产生不良情况进行了试验的结果的一例。图4的纵轴示出室内温度da,横轴示出外气温度doa。该温度图中的斜线示出室内温度da与外气温度doa的温度差(da-doa)即内外温度差。图4的温度图中的网点部分示出制热运转的开始时产生压缩机11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较低、提高制热能力的必要性较高的温度区域(以下为“温度区域rl”)的一例。温度区域rl是由室内温度da为20℃以下、外气温度doa为0℃以上、内外温度差x5以下的条件包围的温度区域。内外温度差x5的一例是10℃。详细地讲,如果外气温度doa为0℃以上、且内外温度差为10℃以下,则在制热运转的开始时执行压缩机保护控制的第2保护控制时,在压缩机11中产生不良情况的可能性较低。换言之,在外气温度doa小于0℃、或内外温度差大于10℃的情况下,在制热运转的开始时执行压缩机保护控制的第2保护控制时,在压缩机11中产生不良情况的可能性较高。另一方面,在室内温度da大于20℃、内外温度差为10℃以下的情况下,在制热运转的开始时执行压缩机保护控制的第2保护控制时,在压缩机11中产生不良情况的可能性较低,但是,不需要提高制热能力。

此外,虽然没有图示,但是,制冷运转与制热运转同样,本申请发明人对在变更了室内温度da、外气温度doa和室内温度da与外气温度doa的温度差的情况下的制冷运转的开始时执行压缩机保护控制的第2保护控制时、在压缩机11中是否产生不良情况进行了试验。根据这种试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开始时产生压缩机11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较低、提高制冷或制热能力的必要性较高的温度条件如下。这种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中的温度条件例如作为图5中的制热运转中的图mp1和图6中的制冷运转中的图mp2存储在控制部50中。

〔制热运转〕(a1)室内温度da为第1判定温度(室温阈值)dax1以下(da≤dax1)。(a2)外气温度doa处于第1温度范围内(doal1≤doa≤doah1)。另外,doal1表示第1温度范围的下限值,doah1表示第1温度范围的上限值。(a3)室内温度da与外气温度doa的温度差为第1判定温度差(温度差阈值)ddx1以下(da-doa≤ddx)。

这里,第1判定温度dax1是判定是否需要提高制热能力的室内温度的判定值。第1判定温度dax1的一例是13℃。第1温度范围的下限值doal1是判定制热运转的运转开始时产生压缩机11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是否较低的外气温度的判定值。下限值doal1的一例是0℃。第1温度范围的上限值doah1是判定是否需要提高制热能力的外气温度的判定值。上限值doah1的一例是24℃。第1判定温度差ddx1是判定制热运转的运转开始时产生压缩机11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是否较低的内外温度差的判定值。第1判定温度差ddx1的一例是10℃。

〔制冷运转〕(b1)室内温度da为第2判定温度(室温阈值)dax2以上(da≥dax2)。(b2)外气温度doa处于第2温度范围内(doal2≤doa≤doah2)。另外,doal2表示第2温度范围的下限值,doah2表示第2温度范围的上限值。(b3)室内温度da与外气温度doa的温度差为第2判定温度差(温度差阈值)ddx2以下(da-doa≤ddx2)。

这里,第2判定温度dax2是判定是否需要提高制冷能力的室内温度的判定值。第2判定温度dax2的一例是25℃。第2温度范围的下限值doal2是判定是否需要提高制冷能力的外气温度的判定值。下限值doal2的一例是25℃。第2温度范围的上限值doah2是判定制冷运转的运转开始时产生压缩机11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是否较低的外气温度的判定值。上限值doah2的一例是45℃。第2判定温度差ddx2是判定制冷运转的运转开始时产生压缩机11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是否较低的内外温度差的判定值。第2判定温度差ddx2的一例是-10℃。

控制部50根据制热运转的温度条件a1、a2、a3,为了选择制热运转的开始时的第1保护控制和第2保护控制而使用图mp1。控制部50根据制冷运转的温度条件b1、b2、b3,为了选择制冷运转的开始时的第1保护控制和第2保护控制而使用图mp2。

图mp1的纵轴示出室内温度da,横轴示出外气温度doa。此外,图mp1中倾斜的线示出内外温度差的边界条件。在图mp1中,利用网点示出满足全部温度条件a1、a2、a3的温度区域r1。即,温度区域r1是选择第2保护控制的区域,温度区域r1以外的区域是选择第1保护控制的区域。

另外,图mp1的温度区域r1也可以是与图4的温度区域rl相同的区域。即,也可以设制热运转的温度条件a1、a2、a3中的第1判定温度dax1为20℃,设第1温度范围的下限值doal1为0℃,设上限值doah1为30℃,设第1判定温度差ddx1为10℃。

图mp2的纵轴示出室内温度da,横轴示出外气温度doa。此外,图mp2中倾斜的线示出内外温度差的边界条件。在图mp2中,利用网点示出满足全部温度条件b1、b2、b3的温度区域r2。即,温度区域r2是选择第2保护控制的区域,温度区域r2以外的区域是选择第1保护控制的区域。

控制部50在第1启动控制中,在制热运转的开始时使用图mp1选择第1保护控制和第2保护控制中的一方,在制冷运转的开始时使用图mp2选择第1保护控制和第2保护控制中的一方。

使用图7对第1启动控制的处理步骤进行说明。

控制部50在步骤s11中判定是否指示了制热运转。例如根据控制部50是否接收到来自遥控器51的制热运转的指令,进行步骤s11的判定。控制部50在步骤s11中判定为指示了制热运转的情况下(步骤s11:是),在步骤s12中选择图mp1。然后,控制部50在步骤s13中判定由室内温度da和外气温度doa规定的坐标是否处于图mp1中的温度区域r1的范围内。控制部50在判定为由室内温度da和外气温度doa规定的坐标处于温度区域r1的范围内的情况下(步骤s13:是)、即判定为满足全部温度条件a1~a3的情况下,在步骤s14中选择第2保护控制。另一方面,控制部50在判定为由室内温度da和外气温度doa规定的坐标处于温度区域r1的范围外的情况下(步骤s13:否)、即判定为不满足温度条件a1~a3中的至少一个的情况下,在步骤s15中选择第1保护控制。

此外,控制部50在步骤s11中判定为未指示制热运转的情况下(步骤s11:否),在步骤s16中判定是否指示了制冷运转。例如根据控制部50是否接收到来自遥控器51的制冷运转的指令,进行步骤s16的判定。控制部50在步骤s16中判定为指示了制冷运转的情况下(步骤s16:是),在步骤s17中选择图mp2。然后,控制部50在步骤s18中判定由室内温度da和外气温度doa规定的坐标是否处于图mp2中的温度区域r2的范围内。控制部50在判定为由室内温度da和外气温度doa规定的坐标处于温度区域r2的范围内的情况下(步骤s18:是)、即判定为满足全部温度条件b1~b3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4。即,控制部50选择第2保护控制。另一方面,控制部50在判定为由室内温度da和外气温度doa规定的坐标处于温度区域r2的范围外的情况下(步骤s18:否)、即判定为不满足温度条件b1~b3中的至少一个的情况下,在步骤s19中选择第1保护控制。

另外,控制部50在步骤s16中判定为未指示制冷运转的情况下,结束第1启动控制。该情况下,作为制热运转和制冷运转以外的运转,例如举出除湿运转。

根据本实施方式,得到以下的有利效果。

(1-1)控制部50在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时使用图mp1或图mp2执行第1保护控制和第2保护控制中的任意一方。第2保护控制中的从压缩机11启动到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fn为止的时间比第1保护控制中的从压缩机11启动到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fn为止的时间短。根据该结构,通过执行第2保护控制,从压缩机11启动到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fn为止的时间变短。由此,能够加快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启动。其结果是,从开始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到室内温度da达到设定温度为止的时间能够变短,因此,能够提高制热能力或制冷能力。

(1-2)第2保护控制中的第1目标频率fa1比第1保护控制中的第1目标频率fx1大,第2保护控制中的第2目标频率fa2比第1保护控制中的第2目标频率fx2大。根据该结构,第2保护控制中从压缩机11启动到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fn为止所设定的目标频率的数量比第1保护控制中从压缩机11启动到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fn为止所设定的目标频率的数量少。因此,通过第2保护控制,从压缩机11启动到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fn为止的时间变短,因此,能够加快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启动。

(1-3)第2保护控制中的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维持第1目标频率fa1的方式进行控制的第1期间ta1比第1保护控制中的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维持第1目标频率fx1的方式进行控制的第1期间tx1短。第2保护控制中的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维持第2目标频率fa2的方式进行控制的第2期间ta2比第1保护控制中的以使得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维持第2目标频率fx2的方式进行控制的第2期间tx2短。根据该结构,第2保护控制中从压缩机11启动到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fn为止所设定的目标频率的数量比第1保护控制中从压缩机11启动到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fn为止所设定的目标频率的数量少。因此,通过第2保护控制,从压缩机11启动到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fn为止的时间变短,因此,能够加快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启动。

(1-4)控制部50在制冷运转时使用图mp1选择第1保护控制和第2保护控制中的一方,在制热运转时使用图mp2选择第1保护控制和第2保护控制中的一方。这样,制冷运转时执行第2保护控制的条件和制热运转时执行第2保护控制的条件相互不同。即,在制冷运转时和制热运转时单独设定这些条件。因此,控制部50能够在制冷运转时或制热运转时适当地执行第2保护控制。

(1-5)图mp1和图mp2中的用于执行第2保护控制的条件由室内温度da、外气温度doa和内外温度差来决定。这样,使用空调装置1中标准设置的室内温度传感器52和室外温度传感器53,设定用于执行第2保护控制的条件。因此,使用作为空调装置1的信息而容易取得的室内温度da和外气温度doa,因此,不需要具有专用的传感器以设定用于执行第2保护控制的条件。因此,能够抑制空调装置1的成本的增加。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8对第2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与第1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相比,第1启动控制的内容不同。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空调装置1的结构要素示出图1的空调装置1的结构要素。

在空调装置1的运转停止的情况下,有时制冷剂冷凝并聚积在室内空气的温度和室外空气的温度中的温度较低的一方。在室外空气的温度比室内空气的温度低的情况下,产生液体制冷剂溶解并聚积在压缩机11内的润滑油中、或者液体制冷剂聚积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的所谓停滞现象。在产生了该停滞现象的状态下通过制热运转使压缩机11启动的情况下,当加快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的上升速度时,容易在压缩机11中产生油起沫,成为压缩机11的故障的原因。此外,在产生了停滞现象的状态下通过制冷运转使压缩机11启动的情况下,也与制热运转时同样,当加快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的上升速度时,容易在压缩机11中产生油起沫。

因此,控制部50执行制冷剂排出启动运转,以避免由于停滞现象而在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开始时压缩机11故障。在制热运转的开始时的制冷剂排出启动运转中,控制部50在伴随着制热运转的运转开始的压缩机11的启动时,在整个规定时间(例如1分钟)将四路切换阀12切换为逆循环(制冷模式连接状态)的状态下使压缩机11运转。由此,使聚积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的液体制冷剂向室内热交换器21流通。室内热交换器21的液体制冷剂在制冷剂排出启动运转时借助室内热交换器21蒸发而成为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到压缩机11。由此,能够抑制压缩机11的油起沫的产生。此外,在制冷运转的开始时的制冷剂排出启动运转中,控制部50在伴随着制冷运转的运转开始的压缩机11的启动时,在整个规定时间(例如1分钟)将四路切换阀12切换为逆循环(制热模式连接状态)的状态下使压缩机11运转。由此,使聚积在室内热交换器21中的液体制冷剂向室外热交换器13流通。室外热交换器13的液体制冷剂在制冷剂排出启动运转时借助室外热交换器13蒸发而成为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到压缩机11。由此,能够抑制压缩机11的油起沫的产生。这样,当在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开始时执行制冷剂排出启动运转时,产生压缩机11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变低。

鉴于这点,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0在进行了制冷剂排出启动运转的情况下,在制冷剂排出启动运转后执行选择第2保护控制的第2启动控制。使用图8对该第2启动控制的处理步骤进行说明。

控制部50在步骤s21中判定是否执行了制冷剂排出启动运转。控制部50在步骤s21中判定为执行了制冷剂排出启动运转的情况下(步骤s21:是),在步骤s22中判定制冷剂排出启动运转是否结束。控制部50在步骤s22中判定为制冷剂排出启动运转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22:是),在步骤s23中选择第2保护控制。另一方面,控制部50在步骤s22中判定为制冷剂排出启动运转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22:否),再次转移到步骤s22的判定。

另一方面,控制部50在步骤s21中判定为未执行制冷剂排出启动运转的情况下(步骤s21:否),在步骤s24中转移到第1启动控制。然后,控制部50根据第1启动控制,选择第1保护控制和第2保护控制中的一方。

根据本实施方式,得到以下的有利效果。

(2-1)控制部50在执行了制冷剂排出启动运转的情况下,执行第2保护控制。在制冷剂排出启动运转结束后,产生压缩机11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变低。因此,在制冷剂排出启动运转后执行第2保护控制,由此,在制冷剂排出启动运转后,能够快速地使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fn。因此,能够加快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启动。

(变形例)

与上述各实施方式有关的说明是基于本发明的空调装置能够采取的形式的例示,并不意图限制其形式。基于本发明的空调装置能够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外采取例如以下所示的变形例和组合了相互不矛盾的至少2个变形例的形式。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第2保护控制中的使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上升到必要运转频率fn时的压缩机11的控制能够任意变更。即,该控制能够在第2保护控制中的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fn为止的时间比第1保护控制中的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fn为止的时间短的条件下任意变更。第2保护控制例如能够如以下的(a)~(f)那样变更。(a)第1目标频率fa1和第2目标频率fa2能够任意变更。例如第1目标频率fa1可以是与第2目标频率fx2不同的值。在一例中,第1目标频率fa1可以是比第2目标频率fx2大、且比第3目标频率fx3小的值。此外,例如第2目标频率fa2可以与第4目标频率fx4相等。(b)压缩机11维持第1目标频率fa1的第1期间ta1和维持第2目标频率fa2的第2期间ta2可以与第1保护控制的第1~第4期间tx1~tx4相等,或者比第1~第4期间tx1~tx4长。(c)压缩机11维持第1目标频率fa1的第1期间ta1和维持第2目标频率fa2的第2期间ta2能够任意变更。例如第1期间ta1和第2期间ta2可以相互不同。即,第1期间ta1和第2期间ta2能够单独设定。(d)第2保护控制中的目标频率的数量不限于2个,能够任意变更。即,第2保护控制中的目标频率的数量可以是1个或3个以上。(e)可以使上述(a)~(d)的内容相互组合。(f)可以在第2保护控制的开始时将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设定为必要运转频率fn。即,可以省略第1目标频率fa1等。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如可以如下那样变更第1保护控制中的使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上升到必要运转频率fn时的压缩机11的控制。(g)第1~第4目标频率fx1~fx4分别能够任意变更。例如第2目标频率fx2与第1目标频率fx1之差和第3目标频率fx3与第2目标频率fx2之差可以相互不同。第4目标频率fx4与第3目标频率fx3之差和第3目标频率fx3与第2目标频率fx2之差可以相互不同。(h)压缩机11维持第1~第4目标频率fx1~fx4的各个期间即第1~第4期间tx1~tx4分别能够任意变更。例如,第1~第4期间tx1~tx4中的一部分可以与第1~第4期间tx1~tx4中的其余部分不同。(i)第1保护控制中的目标频率的数量不限于4个,能够任意变更。即,第1保护控制中的目标频率的数量可以是3个或5个以上。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用于选择第1保护控制和第2保护控制的条件中追加压缩机11的排出管的温度df和外气温度doa。(c1)排出管的温度df为温度阈值dfx以上(df≥dfx)。(c2)外气温度doa为判定温度阈值doay以上(doa≥doay)。(c3)排出管的温度df与外气温度doa的温度差为温度差阈值ddy以上(df-doa≥ddy)。

另外,温度阈值dfx是限制了用于转移到图mp1、mp2的条件的阈值,通过试验等预先设定。温度阈值dfx的一例是-3℃。判定温度阈值doay是限制了用于转移到图mp1、mp2的条件的判定值,通过试验等预先设定。判定温度阈值doay的一例是-15℃。温度差阈值ddy是限制了用于转移到图mp1、mp2的条件的阈值,通过试验等预先设定。

在控制部50中存储有表示用于选择第1保护控制和第2保护控制的压缩机11的排出管的温度df与外气温度doa之间的关系的图mp3。图9示出图mp3的一例。图mp3的纵轴示出压缩机11的排出管的温度df,横轴示出外气温度doa。此外,图mp3中倾斜的线示出排出管的温度df与外气温度doa的温度差的边界条件。在图mp3中,利用白底(白抜き)表示满足全部温度条件c1、c2、c3的温度区域r3。

控制部50在第1启动控制中,在步骤s11的判定或步骤s16的判定后,在判定为存在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指示的情况下,判定排出管的温度df和外气温度doa是否处于温度区域r3内。详细叙述,控制部50判定压缩机11的排出管的温度df和外气温度doa是否位于温度区域r3内。在判定为位于温度区域r3内的情况下、即判定为满足温度条件c1、c2、c3的情况下,控制部50在制热运转的运转开始时的情况下,使用图mp1选择第1保护控制和第2保护控制中的一方,在制冷运转的运转开始时的情况下,使用图mp2选择第1保护控制和第2保护控制中的一方。另一方面,控制部50在判定为排出管的温度df和外气温度doa处于温度区域r3以外的区域的情况下、即不满足温度条件c1、c2、c3中的至少一个的情况下,执行第1保护控制。这样,作为用于执行第2保护控制的条件,追加压缩机11的排出管的温度df与外气温度doa之间的关系,由此,能够在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时更加适当地执行第2保护控制。

·在图9的图mp3中,在外气温度doa小于判定温度阈值doay的温度区域r4的情况下,作为压缩机保护控制,也可以执行与第1保护控制和第2保护控制不同的第3保护控制。作为第3保护控制的一例,控制部50以使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fn为止的时间比第1保护控制中的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fn为止的时间(期间tx)长的方式对压缩机11进行控制。

·在图9的图mp3中,在外气温度doa为判定温度阈值doay以上且小于比判定温度阈值doay高的判定温度阈值doaz(doaz>doay)、并且压缩机11的排出管的温度df小于温度阈值dfx的温度区域r5中,作为压缩机保护控制,也可以执行与第1保护控制和第2保护控制不同的第4保护控制。作为第4保护控制的一例,控制部50以使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fn为止的时间比第1保护控制中的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fn为止的时间(期间tx)长、且比第3保护控制中的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fn为止的时间短的方式对压缩机11进行控制。

·在图9的图mp3中,在外气温度doa为判定温度阈值doaz以上、并且排出管的温度df与外气温度doa的温度差小于温度差阈值ddy的温度区域r6中,作为压缩机保护控制,也可以执行与第1保护控制和第2保护控制不同的第5保护控制。作为第5保护控制的一例,控制部50以使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fn为止的时间比第1保护控制中的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fn为止的时间(期间tx)长、且比第4保护控制中的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必要运转频率fn为止的时间短的方式对压缩机11进行控制。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第1启动控制中的制热运转时的温度条件a1和制冷运转时的温度条件b1中的至少一方。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室外控制装置16和室内控制装置23中的任意一方。例如在省略了室内控制装置23的情况下,室内温度传感器52以有线或无线方式与室外控制装置16连接。此外,室内送风机22以有线方式与室外控制装置16连接。该情况下,室外控制装置16相当于控制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