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冰盒及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56567发布日期:2021-06-22 15:20阅读:98来源:国知局
制冰盒及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冰盒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家电市场的冰箱种类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全面,其中制冰功能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功能,目前市场上冰箱的制冰工具仅仅为简单的冰盒装水冷冻,这种简单的制冰方法的制冰过程常常与冰箱内的其他物品混合放置,容易串味,使得冰块受到污染,而且不便于冰块储存取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些冰箱设计了一种单独的制冰结构,但是这种制冰结构只是简单的将制冰装置独立出来,取冰还是需要人为操作,不便于冰块储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冰盒及制冷设备,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制冰盒包括上盒体、下盒体以及中框壳体,所述下盒体包括第一底板、环绕所述第一底板外缘设置的第一边框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上的格栅,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一底板围成容纳腔,所述格栅内形成有多个第一冰格,所述上盒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冰格,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下盒体对接以使多个所述第一冰格和多个所述第二冰格一一对应连通,以形成冰腔,所述中框壳体呈环状,所述中框壳体套装在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下盒体的外壁面,所述中框壳体上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冰格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格栅包括多块阻挡片,所述第一底板面对所述格栅的壁面上开设有多行多列卡槽,所述阻挡片的端部卡持于所述卡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槽的口径小于所述阻挡片厚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框自所述第一底板朝外侧呈渐缩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盒体包括第二底板以及环绕所述第二底板外缘设置的第二边框,所述第二边框沿远离下盒体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底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冰格,多个所述第二冰格与多个所述第一冰格一一对应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自所述第二边框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朝所述第一底板的方向,所述第二边框呈渐缩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自所述中框壳体的两端朝向其中部的方向,所述中框壳体呈渐缩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冰盒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能够盖设在所述连通孔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下盒体彼此远离的壁面上均设置有拉手。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制冰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该制冰盒包括上盒体、下盒体以及中框壳体,下盒体包括第一底板、环绕第一底板外缘设置的第一边框以及设置于第一底板上的格栅,第一边框和第一底板围成容纳腔,格栅内形成有多个第一冰格,上盒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冰格,上盒体和下盒体对接以使多个第一冰格和多个第二冰格一一对应连通,以形成冰腔,因此在使用该制冰盒时,将上盒体和下盒体对接后第一冰格和第二冰格连通从而形成冰腔,随后将中框壳体套装在上盒体和下盒体的外壁面上对上盒体和下盒体进行固定,随后通过连通孔注入水,水则会流入冰腔中,随后将制冰盒放入冰箱中进行冰冻即可制冰,因此在制冰时,不会与冰箱内的其他物品混合放置,防止串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冰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0、中框壳体;20、下盒体;21、第一底板;22、第一边框;23、格栅;24、第一冰格;30、上盒体;31、第二底板;32、第二边框;33、第二冰格;40、拉手。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冰盒。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冰盒包括上盒体30、下盒体20以及中框壳体:10,所述下盒体20包括第一底板21、环绕所述第一底板21外缘设置的第一边框2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21上的格栅23,所述第一边框22和所述第一底板21围成容纳腔,所述格栅23内形成有多个第一冰格24,所述上盒体30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冰格33,所述上盒体30和所述下盒体20对接以使多个所述第一冰格24和多个所述第二冰格33一一对应连通,以形成冰腔,所述中框壳体:10呈环状,所述中框壳体:10套装在所述上盒体30和所述下盒体20的外壁面,所述中框壳体:10上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冰格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该制冰盒包括上盒体30、下盒体20以及中框壳体:10,下盒体20包括第一底板21、环绕第一底板21外缘设置的第一边框22以及设置于第一底板21上的格栅23,第一边框22和第一底板21围成容纳腔,格栅23内形成有多个第一冰格24,上盒体30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冰格33,上盒体30和下盒体20对接以使多个第一冰格24和多个第二冰格33一一对应连通,以形成冰腔,所述上盒体30包括第二底板31以及环绕所述第二底板31外缘设置的第二边框32,所述第二边框32沿远离下盒体20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底板31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冰格33,多个所述第二冰格33与多个所述第一冰格24一一对应连通。因此在使用该制冰盒时,将上盒体30和下盒体20对接后第一冰格24和第二冰格33连通从而形成冰腔,随后将中框壳体:10套装在上盒体30和下盒体20的外壁面上对上盒体30和下盒体20进行固定,随后通过连通孔注入水,水则会流入冰腔中,随后将制冰盒放入冰箱中进行冰冻即可制冰,因此在制冰时,不会与冰箱内的其他物品混合放置,防止串味。

并且,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盒体30和所述下盒体20彼此远离的壁面上均设置有拉手40,因而当制冰完成后,可通过两个拉手40将上盒体30和下盒体20进行拉扯而彼此远离,而并未脱离中框壳体:10,因此制备好的冰块会掉落在中框壳体:10、上盒体30和下盒体20围成的腔室中,随后再通过连通孔对冰块进行倾倒即可,从而提升了冰块的取出效率。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格栅23包括多块阻挡片,所述第一底板21面对所述格栅23的壁面上开设有多行多列卡槽,所述阻挡片的端部卡持于所述卡槽内。即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阻挡片以形成第一冰格24,因此可通过设置不同数量的阻挡片以形成不同形状的冰块,提高兼容性。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口径小于所述阻挡片厚度,因此在阻挡片卡持在卡槽内时,两者能够紧密连接,防止脱离。

同时,所述第一边框22自所述第一底板21朝外侧呈渐缩设置,自所述第二边框32远离所述第一底板21的一端朝所述第一底板21的方向,所述第二边框32呈渐缩设置,自所述中框壳体:10的两端朝向其中部的方向,所述中框壳体:10呈渐缩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三者的形状进行适配,使得位于其中的水不会流失,提升其密封性,并且在拉扯上盒体30和下盒体20时,能够防止其完全拉出,导致冰块掉落的现象发生,而当在需要清洗时,需要加大力度拉扯,则能够将上盒体30和下盒体20与中框壳体:10进行脱离。

其中,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制冰盒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能够盖设在所述连通孔上,当在制冰盒内灌满水后,可将盖体盖在连通孔上以对连通孔进行封闭,进一步防止水泄露。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且该制冷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制冰盒。在可选地实施例中,制冷设备可以为冰箱、冰柜、冷柜等具有制冷作用的设备,在此不再叙述。

由于该直制冷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