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分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51535发布日期:2021-11-18 00:57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空调分流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流器,特别是一种空调分流器。


背景技术:

2.分流器是一种将一路流体分成多路的设备,其是空调重要部件。
3.现有的分流器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空调机组用分流器(申请号:201510140586.6)包括分流头和主流管,所述分流头外端设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分流孔、内端设有内凹且与多个分流孔连通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头的空腔中心设有沿轴向凸出的导流锥,所述导流锥由内向外由依次相连接的圆柱、圆台和圆锥三部分堆积而成,所述圆台沿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小于圆锥沿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所述主流管沿着长度方向上分为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一段和第四段均为直管段且第一段直径大于第四段直径,所述第二段和第三段均为倾斜段,且所述第二段沿着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三段沿着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所述主流管通过其第一段外侧面与所述分流头的空腔内侧面相配合从而与分流头装配为一体,且所述主流管与分流头装配为一体后,所述主流管的第四段为进口端,所述分流头的外端为出口端,所述分流头的导流锥依次穿过所述主流管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内,且所述分流头的导流锥与所述主流管之间形成供流体流动的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具有一个狭小的环形截面,所述分流头的多个分流孔的内端分别与所述混合腔相连通;所述导流锥的圆台和圆锥的交接线位于所述主流管的第二段内且靠近第三段。
4.上述分流器存在两个问题:1、适用于分流孔较多场合下使用,分流排出量较小;2、不存在过滤拦截功能,导致混在流体中的杂质分流进入更小的管路,加大堵塞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空调分流器,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分流排出量。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空调分流器,包括呈柱状的主体,主体两端内分别设有进流孔和分流孔,主体中部内设有集流孔,其特征在于,集流孔和进流孔同轴,分流孔有多个并围绕集流孔中心轴线均布;集流孔和分流孔均为盲孔,集流孔的开口连通进流孔,集流孔底面为直径由进流孔向分流孔方向逐渐变小的锥面一;分流孔的底面靠近集流孔开口,每个分流孔的孔壁上均设有呈长条形的导流口,且分流孔通过导流口连通集流孔,导流口长度沿进流孔轴向延伸,且导流口两端分别延伸至锥面一和分流孔底面。
7.长条形导流口设置在分流孔一侧且两端分别延伸至锥面一和分流孔底面,以最大程度上扩大导流口长度和宽度,有效扩大集流孔和分流孔的流通面积,使集流孔的流体一次性大量流入分流孔,排出量较多。
8.在上述的空调分流器中,集流孔内设有呈筒形的滤网,且滤网和进流孔同轴,导流
口处于滤网外侧,且自进流孔排入的流体经滤网网孔流入导流口。流体经滤网过滤,以拦截杂质,避免杂质经分流流入更小的管路增加堵塞风险,来提高空调工作稳定性。
9.在上述的空调分流器中,滤网为一体式结构,该滤网由环体和呈筒形的本体组成,且滤网的网孔成型在本体上,本体位于环体和锥面一之间,本体一端连接环体,本体另一端端面为与锥面一匹配的锥面二,且锥面一和锥面二贴靠形成密封,集流孔内壁上设有与环体外侧壁匹配的环形接触面,且环形接触面与环体外侧壁贴靠形成密封。使用时,装入进流孔的进液管压在环体内侧壁上,以定位滤网。
10.在上述的空调分流器中,环形接触面和环体外侧壁呈相互匹配的锥形,来提高滤网定位稳定性。
11.在上述的空调分流器中,进流孔呈圆形,环体包括外侧壁、内侧壁以及用于连接外侧壁和内侧壁的圆周面,且圆周面和进流孔孔壁紧密接触,在实现滤网预定位同时,又可增加环体与主体之间形成的密封效果,确保流体完全经滤网排入导流口,过滤效果较好。
12.在上述的空调分流器中,分流孔的底面为锥面三,且锥面三的直径自进流孔向分流孔方向逐渐变大。
13.在上述的空调分流器中,主体为一体式结构,且采用黄铜材料制成,使分流器具备较高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能。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空调分流器具有以下优点:
15.1、长条形导流口设置在分流孔一侧且两端分别延伸至锥面一和分流孔底面,以最大程度上扩大导流口长度和宽度,有效扩大集流孔和分流孔的流通面积,使集流孔的流体一次性大量流入分流孔,排出量较多。
16.2、流体经滤网过滤,以拦截杂质,避免杂质经分流流入更小的管路增加堵塞风险,来提高空调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图1是空调分流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空调分流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主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滤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主体;1a、进流孔;1b、分流孔;1b1、锥面三;1c、集流孔;1c1、锥面一;1c2、环形接触面;1d、导流口;2、滤网;2a、环体;2a1、外侧壁;2a2、内侧壁;2a3、圆周面;2b、本体;2b1、锥面二。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4.如图1所示,本空调分流器包括呈柱状的主体1,优选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且采用黄铜材料制成,使其具备较高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能。
25.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主体1两端内分别设有进流孔1a和分流孔1b,主体1中部内
设有集流孔1c。其中,进流孔1a为通孔,且进流孔1a和主体1两者轴线共线;集流孔1c和进流孔1a同轴,分流孔1b有多个并围绕集流孔1c中心轴线均布。在本实施例中,分流孔1b的数量为4个。如图1所示,集流孔1c和分流孔1b均为盲孔,集流孔1c的开口位于集流孔1c底面和进流孔1a之间,且集流孔1c的开口连通进流孔1a,集流孔1c底面为直径由进流孔1a向分流孔1b方向逐渐变小的锥面一1c1;分流孔1b的开口设置在主体1远离进流孔1a的端面上,且分流孔1b的底面靠近集流孔1c开口,即此时,分流孔1b延伸至集流孔1c开口处。每个分流孔1b的孔壁上均设有呈长条形的导流口1d,且分流孔1b通过对应导流口1d连通集流孔1c,导流口1d长度沿进流孔1a轴向延伸,且导流口1d两端分别延伸至锥面一1c1和分流孔1b底面。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分流孔1b的底面为锥面三1b1,且锥面三1b1的直径自进流孔1a向分流孔1b方向逐渐变大。
26.进一步说明,如图3和图5所示,集流孔1c内设有呈筒形的滤网2,且滤网2和进流孔1a同轴。导流口1d处于滤网2外侧,且自进流孔1a排入的流体经滤网2网孔流入导流口1d。流体经滤网2过滤,以拦截杂质,避免杂质经分流流入更小的管路增加堵塞风险,来提高空调工作稳定性。
27.在本实施例中,滤网2安装方式如下:如图3和图5所示,滤网2为一体式结构,该滤网2由环体2a和呈筒形的本体2b组成,环体2a和本体2b同轴,且滤网2的网孔成型在本体2b上。本体2b位于环体2a和锥面一1c1之间,本体2b一端连接环体2a,本体2b另一端端面为与锥面一1c1匹配的锥面二2b1,且锥面一1c1和锥面二2b1贴靠形成密封,集流孔1c内壁上设有与环体2a外侧壁2a1匹配的环形接触面1c2,且环形接触面1c2与环体2a外侧壁2a1贴靠形成密封。进一步说明,环形接触面1c2和环体2a外侧壁2a1呈相互匹配的锥形;进流孔1a呈圆形,环体2a包括外侧壁2a1、内侧壁2a2以及用于连接外侧壁2a1和内侧壁2a2的圆周面2a3,且圆周面2a3和进流孔1a孔壁紧密接触,在实现滤网2预定位同时,又可增加环体2a与主体1之间形成的密封效果,确保流体完全经滤网2排入导流口1d,过滤效果较好。使用时,装入进流孔1a的进液管压在环体2a内侧壁2a2上,以进一步定位滤网2。
28.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