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阻高效干燥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92543发布日期:2022-03-17 01:3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阻高效干燥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制冷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与大型制冷系统、特别是蒸发式冷凝机组配合使用的低阻高效干燥过滤器。


背景技术:

2.干燥过滤器作为空调制冷系统的重要部件辅件,通常设置于制冷系统液体管路中,对节流前的液态制冷剂起到过滤杂质和吸收水分的作用,对制冷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膨胀阀的有效调节提供了有效保障,从而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并有效的保证制冷效果。
3.在大型的螺杆和离心式主机制冷剂循环系统中,制冷剂循流量大,为防止制冷剂流经干燥过滤器时因压降过大导致液态制冷剂闪发而影响系统稳定性,通常需要采用多个干燥过滤器并联使用或者干燥过滤器与过滤器并联使用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均存在成本高、管路复杂、布局困难以及维护不便等不足。
4.特别在采用蒸发式冷凝器的制冷系统中,机组的冷凝温度较低,且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管径相对较粗以便于排液,故蒸发式冷凝器出口的高压液体过冷度近似为零。而从储液器出来的高压饱和液体经过干燥过滤器、截止阀、电磁阀和高压液管时不可避免产生局部阻力和沿程阻力,故饱和液体很容易产生闪蒸现象,部分饱和液体变成饱和气体。由于饱和气体的体积是饱和液体的40倍左右,高压液体中夹带的气体制冷剂一旦进入节流装置,将严重影响制冷剂流量,导致机组蒸发温度的降低,及制冷量和制冷能效的严重衰减;同时,闪蒸气体也会造成从节流装置供给蒸发器的液体制冷剂流量不稳定,甚至产生断续供液问题,给机组性能和压缩机运行可靠性产生较大风险,导致机组稳定性较差,因此对干燥过滤器的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现有技术zl202021126881.9,名称:一种干燥过滤器,其公布的过滤器内设滤芯、压缩弹簧、多孔挡板、干燥剂和密纹网挡板等组件,通过将干燥作用与过滤作用的组件串联设置,从而起到多重过滤作用,但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局部阻力,从而容易引起饱和液体闪蒸,导致机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任务是克服现有干燥过滤器在大型制冷系统、特别是在采用蒸发式冷凝器的制冷系统中因冷凝器出口的高压液体过冷度太低,经过干燥过滤器时因阻力容易引起闪蒸而影响机组性能和运行可靠性问题,提供一种阻力小、结构简单的干燥过滤器。
7.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低阻高效干燥过滤器,包括圆柱形筒身,所述筒身两端设端盖以密封筒身,其中一端盖上开设有制冷剂出口,筒身开设制冷剂进口,筒身沿长度方向至少划分为两个区段,所述筒身的区段内设过滤芯与干燥过滤芯,过滤芯和干燥过滤芯的外径小于筒身的内径,过滤芯与干燥过滤芯由设于筒身内的滤芯固定框架组件固定,过滤芯和干燥过滤芯与筒身内壁的间隙为空腔流道。
8.另外,根据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9.具体的,所述筒身沿长度方向划分两至六个区段,干燥过滤芯与过滤芯的总数量为两至六个,干燥过滤芯与过滤芯的占比任意组合。
10.具体的,所述筒身沿长度方向划分为三个区段,干燥过滤芯与过滤芯的总数量为三个,近制冷剂出口的筒身区段内设干燥过滤芯,远离制冷剂出口的筒身区段内设过滤芯,干燥过滤芯数量为两个。
11.具体的,远离制冷剂出口的筒身开设制冷剂进口。
12.具体的,所述过滤芯由端盖、骨架、滤材组成,滤材为不锈钢金属网、多层不锈钢烧结网、无纺布、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或聚酯纤维,过滤芯的结构形式为平网式或百褶式,过滤芯的过滤精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13.具体的,所述干燥过滤芯的芯体成分为100%分子筛。
14.具体的,所述筒身与端盖间可采用拆卸结构或不可拆卸结构。
15.具体的,开设有制冷剂出口的端盖为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筒身间采用不可拆卸结构,远离制冷剂出口的另一端盖为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与筒身间采用可拆卸结构,第二端盖与筒身间设有端盖密封垫。
16.具体的,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阀门。
17.具体的,所述滤芯固定框架组件包括由固定串杆串接的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以及若干中间固定板,固定串杆由后固定板的中心贯穿突出,突出部分为紧固螺杆,紧固螺杆与一端盖螺接固定,所述后固定板与临近的端盖间设一压紧弹簧,干燥过滤芯和过滤芯分别与滤芯固定框架组件的固定板间设有密封垫。
18.本技术一种低阻高效干燥过滤器,通过在干燥过滤筒中,根据项目特性同时放置干燥过滤芯与过滤芯,充分利用了干燥过滤芯的干燥作用与过滤芯的低阻力特性,既能保证干燥、过滤的功能需求,同时又能将阻力控制在最小,避免因阻力过大引起制冷剂闪蒸而影响机组性能和运行可靠性,确保系统高效运行。
附图说明
19.图1本技术的一种低阻高效干燥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20.图2本技术的一种低阻高效干燥过滤器滤芯固定框架组件示意图。
21.其中,1-筒身;2-第二端盖;3-端盖密封垫;4-制冷剂进口;5-制冷剂出口;6-滤芯固定框架组件;61-前固定板;62-固定串杆;63-第一中间固定板;64-后固定板;65-压紧弹簧;66-紧固螺杆;67-第二中间固定板;7-密封垫;8-过滤芯;9-干燥过滤芯;10-阀门;11-第一端盖;12-空腔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发明构思。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中心”、“宽度”、“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23.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术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4.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25.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些实施例中”或“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26.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低阻高效干燥过滤器包括圆柱形筒身1,所述筒身1两端设有第一端盖11和第二端盖2。所述筒身1由第二端盖2至第一端盖11方向上至少分为两个区段,区段内设过滤芯8与干燥过滤芯9。所述过滤芯8和干燥过滤芯9的外径小于筒身1的内径,过滤芯8与干燥过滤芯9由设于筒身1内的滤芯固定框架组件6固定,过滤芯8和干燥过滤芯9与筒身1内壁的间隙为供制冷剂流动的空腔流道12。第一端盖11上开设制冷剂出口5,远离制冷剂出口5的筒身开设制冷剂进口4。
2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过滤芯8与干燥过滤芯9采用标准化模块设计。过滤芯8两端分别为上盖和下盖,所述上、下盖间设支撑骨架,骨架支撑滤材,滤材可以是不锈钢金属网、多层不锈钢烧结网、无纺布、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等,用于过滤压缩气体中的油分和水分。所述过滤芯8的结构形式可以是平网式、百褶式等多种结构;过滤芯8的过滤精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干燥过滤芯9两端分别为上盖和下盖,所述上、下盖间设支撑体,支撑体固定所述干燥过滤芯9的芯体,芯体成分可以是100%分子筛,也可以是分子筛与活性铝以一定比例构成。
2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身1由第二端盖2至第一端盖11方向划分两至六个区段,相应的,过滤芯8与干燥过滤芯9的总数量为两至六个,过滤芯8与干燥过滤芯9的数量占比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任意组合。例如,过滤芯8与干燥过滤芯9总数量为两个时,为一个过滤芯8与一个干燥过滤芯9组合。过滤芯8与干燥过滤芯9总数量为三个时,可以是两个过滤芯8与一个干燥过滤芯9组合,也可以是一个过滤芯8与两个干燥过滤芯9组合。过滤芯8与干燥过滤芯9总数量为四个时,可以是一个过滤芯8与三个干燥过滤芯9组合,两个过滤芯8与两个干燥过滤芯9组合,三个过滤芯8与一个干燥过滤芯9组合。
2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近第二端盖2的区段内设过滤芯8,其余区段内可设干燥过滤芯9和/或过滤芯8。
3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滤芯固定框架组件6包括由固定串杆62串接的前固定板61和后固定板64以及若干中间固定板。固定串杆62由后固定板64的中心贯穿突出,突出部分为紧固螺杆66,紧固螺杆66与第二端盖2螺接固定。
31.根据过滤芯8与干燥过滤芯9的总数量,所述前固定板61和后固定板64间还设有若干中间固定板。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由第二端盖2至第一端盖11方向分为三个区段,区段内依次设有一个过滤芯8和两个干燥过滤芯9,则前固定板61和后固定板64间需设第一中间固定板63和第二中间固定板65。当过滤芯8与干燥过滤芯9为其他数量时,滤芯固定框架组件6的中间固定板数量做相应调整。
32.所述后固定板64与第二端盖2间设一压紧弹簧65。干燥过滤芯9和过滤芯8分别与滤芯固定框架组件6的固定板间设有密封垫7。
3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盖11、第二端盖2与筒身1之间可以为不可拆卸结构或可拆卸结构。当为可拆卸结构时,端盖与筒身1之间设有端盖密封垫3。所述第二端盖2外表面上可设有阀门10。
34.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低阻高效干燥过滤器包括圆柱形筒身1,所述筒身1两端设有第一端盖11和第二端盖2。所述第一端盖11与筒身1之间为不可拆卸结构,第二端盖2与筒身1之间为可拆卸结构,第二端盖2与筒身1之间设有端盖密封垫3,第二端盖2设有阀门10,用以控制筒体1内部的压力。
35.所述干燥过滤器由第二端盖2至第一端盖11方向分为三个区段,近第二端盖2的区段内设有过滤芯8,近第一端盖11的另外两区段内分别设有干燥过滤芯9。所述过滤芯8和干燥过滤芯9的外径小于筒身1的内径,过滤芯8和干燥过滤芯9与筒身1间的间隙为空腔流道12,制冷剂进口4开设于过滤芯8段的筒身1上。
36.所述过滤芯8和干燥过滤芯9由滤芯固定框架组件6固定于筒身1内,所述滤芯固定框架组件6包括由固定串杆62串接的前固定板61和后固定板64,以及位于前固定板61和后固定板64间的第一中间固定板63和第二中间固定板67。固定串杆62由后固定板64的中心贯穿突出,突出部分为紧固螺杆66,紧固螺杆66与第二端盖2螺接固定。所述后固定板64与第二端盖2间设一压紧弹簧65。干燥过滤芯9和过滤芯8与滤芯固定框架组件6的各固定板之间设有密封垫7。
37.本技术的制冷剂具体流程如下:制冷剂经制冷剂进口4进入筒身1内的空腔流道12,部分制冷剂流经干燥过滤芯9被吸收水分及过滤杂质后进入芯体内部空腔,另一部分制冷剂流经过滤芯8被过滤杂质后进入芯体内部空腔;流经干燥过滤芯9的制冷剂与流经滤芯8的制冷剂混合后通过制冷剂出口5流出,从而实现对制冷剂的干燥过滤。
38.本技术的干燥过滤器,干燥过滤芯9与过滤芯8采用并联设计,因为过滤芯8的阻力远小于干燥过滤芯9的阻力,因此有效的降低了制冷剂流经干燥过滤器时因过滤器阻力引起闪蒸的风险,提升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39.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