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8556290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空调系统在运行制热模式时,室外温度一般较低。而室外换热器还需要吸收热量,这就使得室外换热器的表面容易出现结霜的情况。因此,现有的空调系统中,室外机运行制热模式一段时间后,通常都要通过切换四通阀状态控制空调系统进入除霜模式,对室外换热器进行化霜。待化霜结束后再通过切换四通阀状态控制空调系统进入制热模式继续进行制热。但是,通过切换四通阀状态对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进行直接切换很容易导致化霜结束后,室外换热器内大量的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的吸气侧,造成压缩机湿运行,从而损坏压缩机,影响空调系统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发明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空调系统由除霜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时,容易导致室外换热器大量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吸气侧,造成压缩机湿运行,影响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问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4]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压缩机、换向阀、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部件、第二节流部件和室内换热器;
[0005]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节流部件之间设置有冷媒转移支路;所述冷媒转移支路包括化霜储液罐、冷媒流向控制子支路、排气子支路和加压子支路;
[0006]所述冷媒流向控制子支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节流部件之间的管道上,另一端连接所述化霜储液罐;
[0007]所述排气子支路连接在所述化霜储液罐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
[0008]所述加压子支路连接在所述化霜储液罐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之间。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媒流向控制子支路包括储液调节阀;
[0010]所述储液调节阀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节流部件之间的管道上,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化霜储液罐的进出液管。
[0011 ]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子支路包括排气管和设置在所述排气管上的排气阀;
[0012]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化霜储液罐上;且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与所述换向阀之间的低压管路。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压子支路包括进气管和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的加压阀;
[0014]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化霜储液罐上;且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换向阀之间的高压管路。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向阀为四通阀;且所述四通阀包括第一管口、第二管口、第三管口和第四管口 ;
[0016]所述第一管口通过管路连接压缩机的吸气口 ;第二管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第三管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 ;第四管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调节阀为电子膨胀阀、截止阀或电磁阀。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和所述第二节流部件为电子膨胀阀、毛细管或热力膨胀阀。
[0019]相应的,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实时检测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
[0021]当检测到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为除霜结束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继续运行制冷模式预设时间,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冷媒转移支路中的储液调节阀和排气阀打开,加压阀关闭,使所述空调系统中的室外换热器中的液态冷媒流到所述冷媒转移支路上的化霜储液鍾中;
[0022]其中,所述储液调节阀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在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外换热器与第一节流部件之间的管道上,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化霜储液罐的进出液管;
[0023]所述化霜储液罐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的吸气口与换向阀之间的低压管路;且所述排气阀设置在所述排气管上;
[0024]所述化霜储液罐还设置有进气管,所述吸气管连通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换向阀之间的高压管路;且所述加压阀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0026]当检测到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为开始除霜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所述制冷模式,并控制所述储液调节阀、所述排气阀和所述加压阀均关闭。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0028]当检测到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为除霜结束且运行所述制冷模式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由所述制冷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并控制所述储液调节阀自动调节,控制所述排气阀关闭,所述加压阀开启。
[0029]上述空调系统的有益效果:
[0030]其通过在空调系统中的室外换热器与第一节流部件之间的管路上增设冷媒转移支路,其中冷媒转移支路包括化霜储液罐、冷媒流向控制子支路、排气子支路和加压子支路。冷媒流向子支路的一端连接室外换热器与第一节流部件之间的管路,另一端连接化霜储液罐,从而当空调系统除霜结束后由制冷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之前,首先由冷媒流向控制子支路将积存在室外换热器的冷媒转移至冷媒转移支路中的化霜储液罐中,避免了空调系统切换为制热模式后积存在室外换热器的液态冷媒直接进入压缩机的低压吸气侧的现象,从而避免了压缩机的湿运行,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可靠性。最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空调系统由除霜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时,容易导致室外换热器大量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吸气侦牝造成压缩机湿运行,影响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问题。
[0031]并且,还通过在冷媒转移支路中设置加压子支路,加压子支路连接在化霜储液罐与压缩机的排气口之间,使得当空调系统结束除霜并完成储液动作(即将积存在室外换热器的冷媒转移至化霜储液罐中)后,由制冷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时,通过加压子支路将由压缩机的排气口排出的高压气体导流至化霜储液罐中,使得化霜储液罐中存储的液态冷媒通过冷媒流向控制子支路流入至室外换热器。这样既可以快速转移液态冷媒,同时还避免了空调系统运行制热模式时,液态冷媒节流后不经过蒸发器直接进入压缩机吸气侧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和制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一具体实施例中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为进入除霜模式时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0034]图3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一具体实施例中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为结束除霜并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0035]图4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一具体实施例中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为结束除霜并运行制热模式时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参见图1,作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的一具体实施例,其包括依次管路连接的压缩机100、换向阀300、室外换热器400、第一节流部件500、第二节流部件600和室内换热器700。其中,压缩机100的排气口 120与换向阀300之间的高压管路可采用高压气管200连接。
[0038]并且,室外换热器400与第一节流部件500之间设置有冷媒转移支路。冷媒转移支路包括化霜储液罐800、冷媒流向控制子支路、排气子支路和加压子支路。其中,冷媒流向控制子支路的一端连接在室外换热器400与第一节流部件500之间的管道上,另一端连接化霜储液罐800。从而当空调系统结束除霜后,再由制冷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之前,首先由该冷媒流向控制子支路将积存在室外换热器的液态冷媒导流至化霜储液罐800中,避免了空调系统切换为制热模式后积存在室外换热器的液态冷媒直接进入压缩机的低压吸气侧的现象,从而避免了压缩机的湿运行,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可靠性。
[0039]同时,还通过设置排气子支路连接在化霜储液罐800与压缩机100的吸气口 110之间,并设置加压子支路连接在化霜储液罐800与压缩机100的排气口 120之间。使得当空调系统除霜结束并完成储液动作(即将积存在室外换热器400的冷媒转移至化霜储液罐800中)后,空调系统由制冷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时,通过加压子支路将由压缩机100的排气口 120排出的高压气体导流至化霜储液罐800中,从而使得化霜储液罐800中存储的液态冷媒由冷媒流向控制子支路流入室外换热器中,这样既可以在空调系统化霜结束后快速转移液态冷媒,还可以避免液态冷媒节流后不经过蒸发器直接进入压缩机100的吸气侧的现象,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和制热效果。
[0040]具体的,作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的一具体实施例,参见图1,冷媒流向控制子支路包括储液调节阀900。储液调节阀900 —端管路连接在室外换热器400与第一节流部件500之间的管道上,另一端管路连接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