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冻冷藏的高效喷射吸收制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4772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冷冻冷藏的高效喷射吸收制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具体来讲是一种用于冷冻冷藏的高效喷射吸收制冷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生物工程、制药、食品加工和化工等生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废热余热,这种废热、余热资源充足,但能量密度低,能量可直接利用率低,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传统的制冷系统中,被加压的制冷工质经过冷凝器后通过节流阀进行膨胀,在蒸发器中吸热产生制冷效果。节流阀对于液体节流具有较优性能,但是,对于气体节流,其工作效率较低,造成制冷工质为气体的制冷设备的性能下降,因此无法利用废热、余热等低品位能源来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吸收制冷技术被研发出来,吸收制冷技术是利用某些具有特殊性质的工质对,通过一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的吸收和释放,产生物质的状态变化,从而伴随吸热和放热过程,该循环具有较高的热转换效率,可有效利用太阳能热、地热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余热废热等低品位能源制取所需冷量,可有效节省高品位电能;然而传统吸收制冷系统存在制冷效率低、热源不足时运行不稳定等缺陷。涡流管制冷是一种利用低品位热源驱动的制冷方式,可有效利用太阳能热、地热及工业余热、废热等低品位热源;涡流管制冷可采用水蒸汽、氮气、二氧化碳或者氢氟烃类物质做制冷工质,所以涡流管制冷具有节能环保等特点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涡流管制冷由法国冶金工程师Ranque设计发明,于1932年申请美国专利。1933年,他在法国工程热物理会议上做了有关涡流管装置及其涡旋温度分离效应的报告,由于该报告将流体滞止温度(总温)与静温的概念混淆,受到与会者的普遍质疑,当时涡流管并未引起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1946年,德国物理学家R.Hilsch从物理结构和工况条件等多方面对涡流管进行研究,证明涡流管确实存在能量分离效应,并提出初步定义制冷效应和制热效应的方法,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0003]浙江大学王征等人提出一种利用喷射器提高涡流管制冷效率的新型制冷系统,申请号为201110191813.X,在申请材料中,申请人对该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引入喷射器和涡流管的新型制冷系统性能优于引入喷射器的普通制冷系统和闪蒸气旁通两级压缩制冷系统,但是从文件中不难看出,上述涡流管压缩式制冷循环获得的低温完全以消耗高品位机械能为代价且制冷系统大多是开式系统。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实现的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冷冻冷藏的高效喷射吸收制冷机,通过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循环来创造生产过程所需的低温环境,既提尚能源利用效率又节省尚品位电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冷冻冷藏的高效喷射吸收制冷机,包括发生器,冷凝器,气液分离器,过冷回热器,蒸发器,喷射器,涡流管,吸收器,溶液热交换器;发生器的一个出口分为至少两路,第一路与喷射器连通,第二路依次与冷凝器、气液分离器、过冷回热器、蒸发器、吸收器顺序串连;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依次与喷射器、涡流管进口顺序串连,涡流管热端出口依次与溶液热交换器、吸收器顺序串连,涡流管冷端出口依次与过冷回热器、溶液热交换器、吸收器顺序串连,所述吸收器、溶液热交换器、发生器、溶液热交换器、吸收器顺序串连。
[0006]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
[0007]进一步的,发生器的第一出口分为两路,第一路与喷射器第一进口相连,第二路与冷凝器第一进口相连,冷凝器第一出口与气液分离器进口相连,气液分离器的第一出口与过冷回热器第一进口相连,过冷回热器第一出口与蒸发器进口相连,蒸发器出口与吸收器第一进口相连,气液分离器第二出口与喷射器第二进口相连,喷射器出口与涡流管进口相连,涡流管热端出口与溶液热交换器的第一进口相连,溶液交换器第一出口与吸收器第四进口相连,涡流管冷端出口与过冷回热器第二进口相连,过冷回热器第二出口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进口相连,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出口与吸收器第二进口相连,吸收器的第一出口与溶液热交换器第三进口相连,溶液热交换器的第三出口与发生器进口相连,发生器第二出口与溶液热交换器第四进口相连,溶液热交换器第四出口与吸收器第三进口相连。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溶液栗,第一溶液调节阀,第二节流阀,吸收器的第一出口与溶液栗的进口相连,溶液栗出口与溶液热交换器第三进口相连,溶液热交换器第四出口与第一溶液调节阀进口相连,第一溶液调节阀出口与吸收器第三进口相连;过冷回热器第一出口与第二节流阀进口相连,第二节流阀出口与蒸发器进口相连。
[0009]本发明公开了另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发生器,冷凝器,气液分离器,过冷回热器,蒸发器,喷射器,涡流管,吸收器,溶液热交换器;发生器的一个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喷射器连通,另一路依次与冷凝器、气液分离器、过冷回热器、蒸发器、吸收器顺序串连;气液分离器与蒸发器并联汇入喷射器;喷射器出口依次与涡流管相连;涡流管热端出口与溶液热交换器、吸收器顺序串连,涡流管冷端出口与过冷回热器、溶液热交换器、吸收器顺序串连,所述吸收器、溶液热交换器、发生器、溶液热交换器、吸收器顺序串连。
[0010]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
[0011 ] 进一步的,发生器的第一出口分为两路,第一路与喷射器第一进口相连,第二路与冷凝器第一进口相连,冷凝器第一出口与气液分离器进口相连,汽液分离器的第一出口与过冷回热器第一进口相连,过冷回热器第一出口与蒸发器进口相连,蒸发器第一出口与吸收器第一进口相连,蒸发器第二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第二出口汇合后与喷射器第二进口相连,喷射器出口与涡流管进口相连,涡流管热端出口与溶液热交换器的第一进口相连,溶液交换器第一出口与吸收器第四进口相连,涡流管冷端出口与过冷回热器第二进口相连,过冷回热器第二出口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进口相连,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出口与吸收器第二进口相连,吸收器的第一出口与溶液热交换器第三进口相连,溶液热交换器的第三出口与发生器进口相连,发生器第二出口与溶液热交换器第四进口相连,溶液热交换器第四出口与吸收器第三进口相连。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溶液栗、第一溶液调节阀,第二节流阀和第三节流阀,吸收器的第一出口与溶液栗的进口相连,溶液栗出口与溶液热交换器第三进口相连;溶液热交换器第四出口与第一溶液调节阀进口相连,第一溶液调节阀出口与吸收器第三进口相连;过冷回热器第一出口与第二节流阀进口相连,第二节流阀出口与蒸发器进口相连;气液分离器第二出口与第三节流阀进口相连,第三节流阀出口与蒸发器第二出口汇合后与喷射器第二进口相连。
[0013]本发明中,本发明制冷系统可米用CO2-呙子液体、co2-mdea、氟利昂-吸收剂(例如R134a-DMF)、氨水中的一种。
[0014]进一步的,冷却器⑵为气体冷却器。
[0015]涡流管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能量分离装置,是有效利用低品位热源的理想方式之一,其制冷与机械压缩制冷循环、吸收制冷循环机理完全不同;鉴于涡流管具有显著的能量分离特性,国内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