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44412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制冷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包括具有改进的热交换效率的冷凝器的制冷器。
【背景技术】
[0002]—般来说,制冷器是用于储藏新鲜食物的家用电器,其包括用于储藏食物的储藏室和用于向储藏室供应冷空气的冷空气产生单元。
[0003]冷空气产生单元驱动冷冻循环并且向储藏室供应冷空气。冷空气产生单元包括:用于将气相制冷剂压缩到高温和高压下的压缩机;用于将压缩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的冷凝器;用于使冷凝的制冷剂膨胀的膨胀器;以及用于通过使液相制冷剂蒸发而产生冷空气的蒸发器。
[0004]冷凝器向外耗散热量,同时将压缩到高温和高压下的气相制冷剂冷凝成液相。由于冷凝器的热耗散,冷凝器周围空气的温度增加。因此,冷空气产生单元还包括鼓风机,用于排出冷凝器周围的热空气并且不断地允许外部空气流入冷凝器中。
[0005]由于制冷器中用于冷凝器的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已开发出处于不同位置和呈不同形状的冷凝器。一般来说,冷凝器安装在与储藏室分离且隔开的机器室中。然而,在流入机器室的空气穿过冷凝器时,冷凝器的热交换效率可由于空气压力和空气阻力的下降而降低。

【发明内容】

[0006]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结构以提高冷空气产生单元的效率的制冷器。
[0007]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结构以提高冷凝器的热交换效率的制冷器。
[0008]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结构以防止热交换翅片损坏或变形并且同时提高其热交换效率的制冷器。
[0009]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结构以便有效利用冷凝器设置在其中的机器室的空间的制冷器。
[0010]本发明的另外的方面将部分地在随后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或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习得。
[001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一种制冷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其中的储藏室;机器室,所述机器室形成于主体中并且与储藏室分离;以及冷空气产生单元,所述冷空气产生单元包括布置在机器室内的压缩机和冷凝器并且被构造用于向储藏室提供冷空气,其中所述冷凝器包括面向机器室的后表面的第一冷凝部分和从第一冷凝部分弯曲并且面向机器室的第一侧的第二冷凝部分。
[0012]所述机器室可包括空气在后表面中流入其中的第一入口,并且所述第一入口可设置在从后视图来看至少部分地由第一冷凝部分重叠的区域中。所述冷凝器还可包括第三冷凝部分,所述第三冷凝部分从第二冷凝部分延伸并且设置成与机器室的前表面平行。所述机器室可包括空气在底部前表面中流入其中的第二入口,并且所述第二入口可设置成部分地面向第三冷凝部分。
[0013]所述压缩机可设置在面向机器室的第二侧的位置中,并且所述冷空气产生单元还可包括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安装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并且沿从第一侧到第二侧的方向传送空气。所述压缩机可设置在第一冷凝部分与第二冷凝部分之间,并且所述冷空气产生单元还可包括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安装在冷凝器的横向侧上并且围绕冷凝器向另一侧传送空气。
[0014]所述机器室可包括将冷凝器固定到底部表面的固定构件,并且所述固定构件可包括冷凝器的一侧固定地插入其中的固定沟槽。所述固定构件可包括将冷凝器夹持在固定沟槽中的固定部分。
[0015]所述机器室可包括储藏室中产生的解冻水移动穿过的解冻水管,并且所述固定构件可提供来防止冷凝器与移动穿过解冻水管的解冻水接触。
[0016]所述固定构件可包括解冻水流动通道,所述解冻水流动通道设置成允许解冻水从固定构件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冷凝器可提供为并流冷凝器。
[001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一种制冷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形成于其中的储藏室;机器室,所述机器室形成于主体中并且与储藏室分离;以及冷空气产生单元,所述冷空气产生单元包括设置在机器室内的冷凝器并且向储藏室提供冷空气。此处,所述冷凝器包括:总管,所述总管包括制冷剂流入和流出的入口管和出口管;多个导管,所述多个导管将入口管与出口管连接以允许制冷剂移动并且设置成与总管的纵向方向平行;以及热交换翅片,所述热交换翅片安装在所述多个导管之间以便与其接触。此处,布置在所述多个导管两端上的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等于或大于热交换翅片的宽度的宽度。此处,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管与所述第二导管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三导管具有小于热交换翅片的宽度的宽度。
[0018]所述冷凝器可包括:第一热交换部分,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分设置成面向形成于机器室后部中的外部空气入口部分;第二热交换部分,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分设置成面向机器室前部中的外部空气入口部分;以及第三热交换部分,所述第三热交换部分具有弯曲形状以连接第一热交换部分与第二热交换部分。所述外部空气入口部分可包括形成于机器室的后表面一侧中的第一入口。
[0019]所述机器室可包括划分主体内的机器室的前盖、与前盖联接并且形成机器室的后表面的后盖、以及从后盖底部的一侧延伸到前盖的底板,并且所述外部空气入口部分可包括设置在前盖与底板之间的空间中的第二入口部分。
[0020]所述外部空气入口部分还可包括第三入口部分,所述第三入口部分包括形成于底板前部的一侧中的多个孔。所述冷空气产生单元还可包括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和安装在机器室内的鼓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可设置成彼此相对,并且所述鼓风机可设置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
[0021]所述制冷器还可包括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支撑冷凝器以便与机器室的底部表面以特定间距间隔开。所述支撑构件可包括连接冷凝器的内部和外部的至少一个连接部分。
[0022]所述制冷器还可包括总联接部分,所述总联接部分安装在支撑构件中以便固定地插入入口管和出口管,所述总联接部分可包括总管插入其中的内部空间、形成于一侧上以允许设置第三导管的开口、以及形成以允许设置在第三导管下方的第二导管插入的固定狭缝。所述总联接部分可以由具有恢复力的材料形成。所述制冷器还可包括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安装在支撑构件中以便将冷凝器的一部分夹持并固定在多个总联接部分之间。
[0023]附图简述
[0024]根据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更加明显并且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0025]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冷器的前部透视图;
[0026]图2是示出图1的制冷器的机器室和冷空气产生单元的构造的后部分解透视图;
[0027]图3是示出设置在图2的机器室内的冷空气产生单元的构造的分解透视图;
[0028]图4是示出冷空气产生单元联接在图2的机器室内的状态的透视图;
[0029]图5是联接在图4的机器室内的冷空气产生单元的顶视图;
[0030]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凝器的透视图;
[0031]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固定冷凝器的固定构件的视图;
[0032]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修改的实施例的固定冷凝器的冷凝器支撑构件的视图;
[0033]图9是示出冷凝器与图8的冷凝器支撑构件联接的状态的视图;
[0034]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出图1的制冷器的机器室和冷空气产生单元的构造的后部分解透视图;
[0035]图11是示出设置在图10的机器室内的冷空气产生单元的构造的透视图;
[0036]图12是图11的机器室和冷空气产生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0037]图13是图11的机器室和冷空气产生单元的顶视图;
[0038]图14是包括冷凝器的机器室的截面图,其示出沿图11的线A-A’所截取的部分;
[0039]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图11的冷空气产生单元的冷凝器的视图;
[0040]图16是示出图14的X区域的放大视图;
[0041]图17是示出图15的冷凝器的修改的实例的视图;
[0042]图18是图17的冷凝器的放大的截面图;
[0043]图19是总联接部分和固定图11的冷空气产生单元的冷凝器的固定构件的视图;
[0044]图20是示出由图19的支撑构件支撑的冷凝器与总联接部分联接的状态的放大视图;
[0045]图21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修改的实施例的示出机器室和冷空气产生单元的构造的透视图;
[0046]图22是图21的机器室和冷空气产生单元的顶视图;
[0047]图23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修改的实施例的示出机器室和冷空气产生单元的构造的透视图;并且
[0048]图24是图23的机器室和冷空气产生单元的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现将详细参考本公开的实施例,其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数字全部指代相同的元件。
[0050]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0051]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冷器1的前部透视图。参照图1,制冷器1包括主体10、储藏室20和门30。
[0052]主体10包括外侧11和内侧13。外侧11形成主体10的外部。外侧11可以有具有极好的耐久性且美观的金属材料形成。
[0053]内侧13位于外侧11内。内侧13形成储藏室20的外部。内侧13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并且可以是整体地注塑成型的。绝缘体在外侧11与内侧13之间发泡以阻止储藏室20内的冷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