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化园艺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8293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化园艺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艺喷雾器,特别是一种磁化园艺喷雾器。
现有的园艺喷雾器种类很多,喷雾头有单个的和多个的(如双头),加压装置有气桶注气式的和手压弹簧式的,有水容量只有100-200毫升的和1-2毫升的。它们虽然形式各异,但基本原理和部件大致都是相同的,通常由雾化头、增压装置、盛水器、喷杆、吸管及过滤器等部件构成。这种构造的喷雾器,只是完成了把水变成水雾的过程,并未考虑给水和水雾赋予其它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带磁化装置的磁化园艺喷雾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三个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一本实用新型包括雾化头、增压装置、盛水器、喷杆、吸管及过滤器,在雾化头和增压装置之间还设有一个磁化装置。
技术方案二本实用新型包括雾化头、增压装置、盛水器、喷杆、吸管及过滤器,在增压装置和过滤器之间还设有一个磁化装置。
技术方案三本实用新型包括雾化头、增压装置、盛水器、喷杆、吸管及过滤器,在雾化头和增压装置之间以及增压装置和过滤器之间各设有一个磁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能将原来的普通水变成活性短链水,提高植物对水和其它养分的吸收和利用,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性能。
下面结构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种的磁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采用的是技术方案三。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成与现有技术相同,也包括雾化头(1)、增压装置(3)、盛水器(5)、喷杆(2)、吸管(4)及过滤器(6),不同的是在雾化头(1)和增压装置(3)之间以及增压装置(3)和过滤器(6)之间各设有一个磁化装置(15)。
如图2所示,在雾化头(1)和增压装置(3)之间的磁化装置(15)由外壳(7)、永磁体(8)、不导磁水管(9)和约束板(10)构成。外壳(7)呈方管状,材料为铁,其厚度不小于2MM。永磁体(8)有两个,为长方形,分别安装在外壳(7)的两侧内壁上,其磁场强度为200-250MT。约束板(10)位于外壳(7)两端,可使磁场集中,减少漏磁现象,其材料和厚度要求同外壳(7)。不导磁水管(9)为往复式U形管,位于永磁体(8)之间,其往复次数不少于3-5次。整个磁化装置()的两端均通过喷杆分别与雾化头(1)和增压装置(3)相接。
如图3所示,在增压装置(3)和过滤器(6)之间的磁化装置(15)由外壳(12)、永磁体(13)构成。外壳(12)为方管形,材质为铁,厚度小于2MM。永磁体(13)有两对以上(本实施例为4对),位于外壳(12)内,呈“八’字排列,磁场强度为200-250MT。为了延长永磁体的使用寿命,可在外壳(12)的内壁上涂一层不导磁防锈防漏涂料。为了便于联接,该磁化装置的两端还各设有一个接头(11),两接头(11)均通过吸管(4)分别与增压装置(3)和过滤器(6)相接。
权利要求1.一种磁化园艺喷雾器,包括雾化头、增压装置、盛水器、喷杆、吸管及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雾化头(1)和增压装置(3)之间还设有一个磁化装置(15)。
2.一种磁化园艺喷雾器,包括雾化头、增压装置、盛水器、喷杆、吸管及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增压装置(3)和过滤器(6)之间还设有一个磁化装置(15)。
3.一种磁化园艺喷雾器,包括雾化头、增压装置、盛水器、喷杆、吸管及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雾化头(1)和增压装置(3)之间以及增压装置(3)和过滤器(6)之间各设有一个磁化装置(15)。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磁化园艺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化装置(15)由外壳(7)、永磁体(8)、不导磁水管(9)和约束板(10)构成,外壳(7)呈管状,约束板(10)位于外壳(7)两端,永磁体(8)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外壳(7)的两侧内壁上,不导磁水管(9)为往复式U形管,位于永磁体(8)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磁化园艺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化装置(15)由外壳(12)、永磁体(13)构成,外壳(12)呈管状,永磁体(13)有两对以上,位于外壳(12)内,呈“八”字排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化园艺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外壳(12)所内壁上涂有一层不导磁材料。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化园艺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外壳(12)的两端各有一个接头(11)。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化园艺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外壳(12)的两端各有一个接头(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化园艺喷雾器,包括雾化头、增压装置、盛水器、喷杆、吸管及过滤器,在雾化头和增压装置之间以及增压装置和过滤器之间各设有一个磁化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将原来的普通水变成活性短链水,提高植物对水和其它养分的吸收和利用,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性能。
文档编号C02F1/48GK2470013SQ0026622
公开日2002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9日
发明者徐亦钢, 石利利, 周军英, 林育锁 申请人:徐亦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