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滤床污水净化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592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厌氧滤床污水净化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生活污水一级强化处理净化槽,具体地说是一种厌氧滤床污水净化槽,它可单独用于生活污水的一级强化处理,也可以与其他工艺相结合成为二级处理的预处理装置。
(二)技术背景传统的二级处理工艺中的预处理装置大都采用物理沉淀方式,它能有效地去除颗粒性固体污染物,但对于胶体和溶解性污染物,其效果甚微。以填料滤床形式处理污水的一般为大型立式设备,局限性较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卧式厌氧滤床污水净化槽,它能在有效去除污水中颗粒性固体污染物的同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从而提高污水中胶体和溶解性污染物的去除率。该厌氧滤床污水净化槽,包括槽体以及槽体两端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其卧式槽体内由隔板分成多个排列有纤维软性填料厌氧滤床室,槽体入水端及各厌氧滤床室之间的进水布水通道形成了下流进入上流溢出的厌氧滤床室水流流态,最后一个厌氧滤床室与出水管连通。上述厌氧滤床污水净化槽为卧式槽体,安装埋设方便,使用场合不受限制,槽体内独特的进水布水通道使水流呈现下流进入上流溢出流态,填充的纤维软性填料,使厌氧微生物附着生长在软性填料上,当污水流经填料时,附着其上的厌氧污泥能够吸附并初步分解可溶性的大分子有机物,使预处理工艺在整个二级处理工艺中对BOD的降解率由20%左右提升至30%左右,进而提高后续好氧工艺的降解率并且减少了能耗。


图1为厌氧滤床污水净化槽的纵向剖面图;图2为厌氧滤床污水净化槽的水平剖面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图4为图1的B-B剖视图;图5为图1的C-C剖视图;图6为图1的D-D剖视图。
(五)具体实现方式图中1-封头;2-进水管;3-侧边导流板;4-预曝气管;5-格栅;6-方人孔;7-薄壁堰;8-填料上层挂架;9-纤维软性填料;10-过水孔;11-竖向布水导板;12-筒壁;13-圆人孔;14-竖向侧边布水导板;15-出水管;16-底座;17-填料下层挂架;18-水平布水导板;19-隔板;20-格栅托板。
该厌氧滤床污水净化槽,包括槽体以及槽体两端的进水管2和出水管15,其卧式槽体内由隔板19分成多个排列有纤维软性填料的厌氧滤床室,槽体入水端及各厌氧滤床室之间的进水布水通道形成了下流进入上流溢出的厌氧滤床室水流流态,最后一个厌氧滤床室与出水管15连通。
槽体入水端处的进水布水通道由格栅托板20上设置的格栅5、薄壁堰7、侧边导流板3、竖向布水导板11以及水平布水导板18构成;厌氧滤床室间的进水布水通道由带有过水孔10的隔板19、竖向侧边布水导板14、竖向布水导板11以及水平布水导板18构成。污水由进水管2流入槽体后,漂浮物由格栅5拦截,较重的沉淀物沉入由槽体封头1和薄壁堰7及其以下隔板围成的沉砂室,水流经薄壁堰7消能后流经堰上进入入水端处的进水布水通道向下流,并由水平布水导板18均匀导向第1厌氧滤床室,使污水形成较为均匀的上流流态,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充分与软性纤维填料接触,充分发挥填料上所生长的污泥的吸附与分解功能。污水逐渐上溢淹没填料后,通过隔室间隔板19的过水孔10进入滤床室间的进水布水通道向下流,再由水平布水导板18均匀导向下一个厌氧滤床室……,直至最后一个厌氧滤床室,经出水管15流出。
每个厌氧滤床室内设有上下两层填料挂架8、17,用来固定纤维软性填料9,填料底层距槽底间距为30cm,其淹没深度为30cm。填料在厌氧滤床室的排列方式为直立串状排列,即填料固定轴与槽底垂直,填料层面与槽底平行。
填料是厌氧微生物附着生长繁殖的场所,其上所附着的微生物量及其活性是整个厌氧工艺效率的关键。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纤维软性填料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同时具有较高的空隙率,它在满足厌氧菌附着生长要求的同时,也不易产生厌氧工艺中常见的堵塞和沟流现象。并且本实用新型中填料的排列方式与水流的上流流态及水力负荷有着极好的适应性,即上升的水流对填料有一定的水力冲击作用,从而保持软性填料正常的空间姿态,防止纤维间由于生物膜而产生的粘结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厌氧滤床室是一种理想的高效厌氧反应器。
本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为水力停留时间8小时,填料填充率60%填料有机负荷0.6kgBOD/m3.d处理规模60T/d-240T/d
权利要求1.一种厌氧滤床污水净化槽,包括槽体以及槽体两端的进水管(2)和出水管(15),其特征在于卧式槽体内由隔板(19)分成多个排列有软性纤维填料的厌氧滤床室,槽体入水端及各厌氧滤床室之间的进水布水通道形成了下流进入上流溢出的厌氧滤床室水流流态,最后一个厌氧滤床室与出水管(1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滤床污水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槽体入水端处的进水布水通道由格栅(5)、薄壁堰(7)、侧边导流板(3)、竖向布水导板(11)以及水平布水导板(18)构成;厌氧滤床室间的进水布水通道由带有过水孔(10)的隔板(19)、竖向侧边布水导板(14)、竖向布水导板(11)、以及水平布水导板(18)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滤床污水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每个厌氧滤床室内设有上下两层填料挂架(8)、(17),用来固定纤维软性填料(9),厌氧滤床室填料的排列方式为直立串状平行排列,即填料固定轴与槽底垂直,填料层面与槽底平行。
专利摘要一种厌氧滤床污水净化槽,包括槽体以及槽体两端的进水管(2)和出水管(15),其卧式槽体内由隔板(19)分成多个排列有纤维软性填料厌氧滤床室,槽体入水端及各厌氧滤床室之间的进水布水通道形成了下流进入上流溢出的厌氧滤床室水流流态,最后一个厌氧滤床室与出水管(15)连通。上述厌氧滤床污水净化槽为卧式槽体,安装埋设方便,使用场合不受限制,槽体内填充纤维软性填料,使厌氧微生物附着生长在软性填料上,当污水流经填料时,附着其上的厌氧污泥能够吸附并初步分解可溶性的大分子有机物,独特的进水布水通道使水流呈现下流进入上流溢出流态,使预处理工艺在整个二级处理工艺中对BOD的降解率由20%左右提升至30%左右,进而提高后续好氧工艺的降解率并且减少了能耗。
文档编号C02F3/28GK2541453SQ02232349
公开日2003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6日
发明者姚正辉 申请人:兰州英格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