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氧消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0629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增氧消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产养殖中水体增氧和消毒的渔业机械,尤其是是涉及一种增氧消毒机。
集约化水产养殖的发展对水质的净化,鱼病的防治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直接用于防治鱼病的仪器国内外还是空白。当今使用较多的是含氯消毒剂,该类消毒剂对养殖水体具有良好的杀菌消毒作用,可用于防治水产动物的传染性疾病,且使用效果显著,价格低廉,受到用户欢迎。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研究资料表明,水体经氯化后,部分余氯与有机物结合,产生卤代烃,如三卤甲烷(THM)等。这类卤代有机物对动物及人体具有致突变,致癌等诱发效应。其疗效受水的温度、PH值、有机物的含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若使用剂量不当会产生药害。长期使用该类药物致使大多致病菌产生较强的抗药性,从而使药效降低。因此,一些国家对水体消毒已作出重大改革,限定了一些含氯消毒剂不能用于鱼类养致生产中,并提倡使用高效、持久、安全、绿色环保消毒杀菌剂如臭氧、紫外线等。臭氧、紫外线不但能杀灭水体中的细菌、真菌、芽孢、病毒,又有除色、除臭分解有、无机物,降低水中的COD和BOD值等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包括安置在支撑架上的叶轮式增氧机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架的上方设置有臭氧发生器,在支撑架的下方设置有紫外线灯连接架;在叶轮式增氧机总成中的电动机传动轴下通过的连接件设置有空心转轴,,在所述连接件内设置有与之相分离的密封滑块,密封滑块围成集气室,与臭氧发生器连通的臭氧进气管设置在密封滑块上并与集气室相连通,在空心转轴的前端分别设置有主叶轮和副叶轮,在副叶轮下方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紫外线杀菌灯安置在紫外线连接架末端,在支撑架上设置有浮筒。
本实用新型中的副叶轮为内置轴流式叶轮或其他类型的叶轮。连接件为上下两个法兰盘或其他结构。在主叶轮下设置有导流筒,当然,也可采用其他合适的导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主副叶轮、臭氧发生器、紫外线杀菌灯等结构,应用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偿还白天氧债问题,解决下层水溶解氧低的问题,同时还起到了防病、治病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的运行时,臭氧发生器在水面上,而其余部分在水下,原增氧机的叶轮增氧的功能不变,电动机1启动,经齿轮箱2及传动轴3传动,轴流式副叶轮6旋转向下推水,并形成离心水流,从而在副叶轮前方产生负压区,空气由臭氧发生器上的进气孔16被吸入,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及空气混合气被吸人到集气室13,在空心轴旋转时滑块23不动,经空心转轴10到达轴的末端即<叶轮前方>,并进入水体中混合,再经导流筒25向外扩散,这就是负压吸气增氧。另外,紫外线杀菌灯7进行照射杀菌。且除负压吸气增氧外,离心水流还将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转移到下层水体中去,这有利于偿还白天氧债问题,使下层水溶解氧低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水体消毒时设在水面上的臭氧发生器所产生的高浓度的臭氧由臭氧进气管22经空心转轴10进入水体中混合,再经导流管向外扩散到水体中,并受到紫外线的照射从而水体得以净化、消毒。臭氧在水体中保持了一定的浓度,使生长在该水体中的鱼、虾等水生动物得以消毒,从而起到了防病、治病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增氧消毒机,它包括安置在支撑架(15)上的叶轮式增氧机总成(26),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架(15)的上方设置有臭氧发生器(4),在支撑架(15)的下方设置有紫外线灯连接架(14);在叶轮式增氧机总成(26)中的电动机传动轴(3)下通过连接件(24)设置有空心转轴(10),在所述连接件(24)内设置有与之相分离的密封滑块(23),密封滑块(23)围成集气室(13),与臭氧发生器(4)连通的臭氧进气管(22)设置在密封滑块(23)上并与集气室(13)相连通,在空心转轴(10)的前端分别设置有主叶轮(5)和副叶轮(6),在副叶轮(6)下方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7),紫外线杀菌灯(7)安置在紫外线连接架(14)末端,在支撑架(15)上设置有浮筒(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消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叶轮(6)为内置轴流式叶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消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4)为上下两个法兰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消毒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叶轮(5)下设置有导流筒(2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氧消毒机,它包括安置在支撑架上的叶轮式增氧机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架的上方设置有臭氧发生器,在其下方设置有紫外线灯连接架;在电动机传动轴下通过的连接件设置有空心转轴,在连接件内设置有与之相分离的密封滑块,密封滑块围成集气室,与臭氧发生器连通的臭氧进气管设置在密封滑块上并与集气室相连通,在空心转轴的前端分别设置有主叶轮和副叶轮,在副叶轮下方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主副叶轮、臭氧发生器、紫外线杀菌灯等结构,可以有效地偿还白天氧债问题,解决下层水溶解氧低的问题,同时还起到了防病、治病的作用。
文档编号C02F1/78GK2549731SQ0223941
公开日2003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9日
发明者吴小军, 王童, 李治勋 申请人:吴小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