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污水末端多级人工地质快渗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822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畜禽污水末端多级人工地质快渗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畜禽污水的处理工艺主要有厌氧处理、厌氧+好氧处理、好氧处理这三种。 一般情况下, 污水先经厌氧发酵,再用好氧处理。由于污水的BODs值很高,且好氧处理的费用较高,因此 完全采用好氧方法处理污水不可行。且畜禽污水经厌氧、好氧处理后出水往往不能达到排放 标准,特别是重金属、氮磷等含量较高,普通的生物法不能去除。
现有技术中有采用氧化塘或土地处理工艺的,氧化塘主要依靠水生植物吸收等途径去除 污水中的污染物,自然净化能力低,停留时间长,降解速率慢,污水中较高浓度的氮、磷及 重金属难以消散,长期运行必然带来富营养化等问题。而传统土地处理负荷低,受天气干扰 大,影响因素较多,操作不易控制;人工湿地作为改进的土地处理技术的一种,已在景观水 和微污染水体的治理中有应用, 一般夏季可正常运行,冬季由于地表植树生长近乎停滞,庞 大的根系易造成基质堵塞,系统修复十分困难,不适合长期运行;人工快速渗滤(CRI)系 统在对各种类型土地处理系统进行研究总结后,针对传统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普遍存在的水力 负荷低、单位面积处理能力小等问题提出,它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 统和人工构造湿地系统,并取长补短,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采用渗滤性 好的特殊填料铺设,把污水布在快渗池上,通过污水向下渗透时发生的复杂的物理、化学和 生物作用去除污染物,实现水质净化。目前此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生活污水的治理中,通过干 湿交替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 一次淹水和一次落干为一个水力负荷周期,通过调整水力负荷 周期使出水达标。
CRI系统的优点是工程简易,建设投资少,不需要投加化学药品和复杂的机械设备,不 产生大量污泥,具有较高水力负荷,占地面积相比传统快渗工艺小;但也有不少缺点1、 人工适配的高效滤料对低浓度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好,较高浓度污水特别是氮磷含量高的污水 去除效果不好;2、系统需要一定运行费用,周期性布水需用水泵来调节,每天由于进水次 数频繁,需要专人管理;3、系统一旦堵塞难以迅速恢复,需重新翻新或更换填料,增加维 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的畜禽污水末端多级人 工地质快渗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畜禽污水末端多级人工地质快渗处理系 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快渗池组、右快渗池组;
右快渗池组包括右第一级快渗池、右第二级快渗池、右第三级快渗池;右第一级快渗池、右第二级快渗池、右第三级快渗池均为砖混结构,右第一级快渗池、右第二级快渗池、右第 三级快渗池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相邻两级快渗池之间落差为0.8 1.0m;右第一级快渗池、 右第二级快渗池、右第三级快渗池内均设有渗滤介质;右第一级快渗池内的上端部右侧设有 右第一集水渠,第四污水管的输出端口与右第一集水渠相通,第四污水管的输入端口与多级 仿生态氧化沟的输出端相连通,第四污水管上设有控制阀,右第一级快渗池内的上端部设有 喷水主管,喷水主管的一端与右第一集水渠相通,喷水主管上设有喷水支管,喷水支管上均 匀分布有小孔,喷水主管、喷水支管分别位于右第一级快渗池内的渗滤介质的上方;右第二 级快渗池内的上端部右侧设有右第二集水渠,右第一级快渗池的左侧壁上设有出水孔,右第 一级快渗池的左侧壁上的出水孔与右第二集水渠相通;右第二级快渗池内的上端部设有喷水 主管,喷水主管的一端与右第二集水渠相通,喷水主管上设有喷水支管,喷水支管上均匀分 布有小孔,喷水主管、喷水支管分别位于右第二级快渗池内的渗滤介质的上方;右第三级快 渗池内的上端部右侧设有右第三集水渠,右第二级快渗池的左侧壁上设有出水孔,右第二级 快渗池的左侧壁上的出水孔与右第三集水渠相通;右第三级快渗池内的上端部设有喷水主 管,喷水主管的一端与右第三集水渠相通,喷水主管上设有喷水支管,喷水支管上均匀分布 有小孔,喷水主管、喷水支管分别位于右第三级快渗池内的渗滤介质的上方;右第三级快渗 池的左侧壁上设有出水孔,右第三级快渗池的左侧壁上的出水孔与第四集水渠相通,第四集 水渠位于右第三级快渗池的左侧壁外;
左快渗池组包括左第一级快渗池、左第二级快渗池、左第三级快渗池;左第一级快渗池、 左第二级快渗池、左第三级快渗池均为砖混结构,左第一级快渗池、左第二级快渗池、左第 三级快渗池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相邻两级快渗池之间落差为0.8 1.0m;左第一级快渗池、 左第二级快渗池、左第三级快渗池内均设有渗滤介质;左第一级快渗池内的上端部右侧设有 左第一集水渠,第三污水管的输出端口与左第一集水渠相通,第三污水管的输入端口与多级 仿生态氧化沟的输出端相连通,第三污水管上设有控制阔;左第一级快渗池内的上端部设有 喷水主管,喷水主管的一端与左第一集水渠相通,喷水主管上设有喷水支管,喷水支管上均 匀分布有小孔,喷水主管、喷水支管分别位于左第一级快渗池内的渗滤介质的上方;左第二 级快渗池内的上端部右侧设有左第二集水渠,左第一级快渗池的左侧壁上设有出水孔,左第 一级快渗池的左侧壁上的出水孔与左第二集水渠相通;左第二级快渗池内的上端部设有喷水 主管,喷水主管的一端与左第二集水渠相通,喷水主管上设有喷水支管,喷水支管上均匀分 布有小孔,喷水主管、喷水支管分别位于左第二级快渗池内的渗滤介质的上方;左第三级快 渗池内的上端部右侧设有左第三集水渠,左第二级快渗池的左侧壁上设有出水孔,左第二级 快渗池的左侧壁上的出水孔与左第三集水渠相通;左第三级快渗池内的上端部设有喷水主 管,喷水主管的一端与左第三集水渠相通,喷水主管上设有喷水支管,喷水支管上均匀分布 有小孔,喷水主管、喷水支管分别位于左第三级快渗池内的渗滤介质的上方;左第三级快渗 池的左侧壁上设有出水孔,左第三级快渗池的左侧壁上的出水孔与第四集水渠相通,第四集 水渠位于左第三级快渗池的左侧壁外,输出管与第四集水渠相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系统主要针对氮磷含量较高的畜禽污水的末端处理而设计,经普通生物法处理后 的畜禽污水中氮磷浓度高于生活污水好几倍,直接采用CRI系统无法实现氮磷的高效去除。而该系统采用的沸石、蛭石、改性粉煤灰、钢渣和水淬渣等地矿材料和工业废渣具有高效脱 氮除磷的能力,既有较高的水力负荷,又保证处理出水达到《畜禽污水排放标准(2001年)》 的要求。
2、 该系统的运行无需任何费用,利用天然地势落差,污水靠重力自然下渗,减少水泵 能耗带来的运行费用,适合于各种规模的养殖场污水处理,尤其是具有农村特色的山地或丘 陵地区的畜禽养殖场污水治理工程。
3、 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运行方式,两套系统交替运行(左快渗池组、右快渗池组), 一旦 堵塞可立即通过阀门切换到备用系统运行,避免堵塞导致整套工艺瘫痪。堵塞主要是因为生 物膜的生长速度太快,进水有机质浓度太高,导致有机物代谢不均衡,难以快速修复,通过 停止有机质的输入和一定时间的降解,系统可自行恢复,因此系统采用双模块交替运行。
该系统具有高水力负荷,约为1.2m/d (m7m、d),在进水浓度高于生活污水的情况下, 可达到与现有CRI技术一致的水力负荷1. 0-1. 5 m/d (mVm2 d)。 CRI系统一天内布水4次, 每次布水15-20分钟,频繁淹水频繁落干,水泵每天要启动运行多次,能耗较高。而多级人 工地质快渗系统则不受固定布水周期的限制,根据当地地理状况、地势条件和进、出水水质 的变化,及畜禽污水冲洗时间的差异,可相应调整系统的水力负荷,达到稳定运行的最佳条 件。
系统水力负荷较高,根据畜禽养殖污水排水量和水质情况不同有所差异,最高可达 1.2m/d (mVm、d),本系统投资少、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无动力运行,适用范围广,对 氮磷含量高出生活污水几倍的畜禽污水仍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处理含氮、磷浓度高的污水,比如畜禽污水经厌氧、好氧处理后 尚未达标的废水、生活污水、富营养化自然水体等等。

图1是畜禽养殖污水处理工艺的工艺流程图2是实现畜禽养殖污水处理工艺的畜禽养殖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图3沿D-D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3沿E-E线的剖视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快渗池内的渗滤介质的局部剖视图中1-隔栅,2-沉砂池,3-集水池,4-酸化调节池,5-第一污水管,6-泥粪管,7-浮 渣干化场,8-沼气管,9-贮气袋,10-增压机,11-红泥塑料厌氧发酵装置(或称红泥塑料厌 氧发酵池),12-第二污水管,13-多级仿生态氧化沟,14-畜禽污水末端多级人工地质快渗处 理系统,15-第三污水管,16-第四污水管,17-右第一集水渠,18-右第一级快渗池,19-右 第二级快渗池,20-右第三级快渗池,21-左第一集水渠,22-喷水主管,23-喷水支管,24-左第一级快渗池,25-左第二级快渗池,26-左第三级快渗池,27-出水孔,28-第四集水渠, 29-输出管,30-碎石层,31-尼龙网,32-功能性填料层,33-矿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畜禽污水末端多级人工地质快渗处理系统,它包括左快 渗池组、右快渗池组;
右快渗池组包括右第一级快渗池18、右第二级快渗池19、右第三级快渗池20;右第一 级快渗池18、右第二级快渗池19、右第三级快渗池20均为砖混结构,右第一级快渗池18、 右第二级快渗池19、右第三级快渗池20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相邻两级快渗池之间落差为 0.8 1.0m;右第一级快渗池18、右第二级快渗池19、右第三级快渗池20内均设有渗滤介 质;右第一级快渗池18内的上端部右侧设有右第一集水渠17 (图4中的右为右侧,左为左 侧),第四污水管16的输出端口与右第一集水渠17相通,第四污水管16的输入端口与多级 仿生态氧化沟13的输出端相连通,第四污水管16上设有控制阀,右第一级快渗池18内的 上端部设有喷水主管,喷水主管的一端与右第一集水渠17相通,喷水主管上设有喷水支管, 喷水支管上均匀分布有小孔,喷水主管、喷水支管分别位于右第一级快渗池18内的渗滤介 质的上方;右第二级快渗池19内的上端部右侧设有右第二集水渠,右第一级快渗池18的左 侧壁上设有出水孔,右第一级快渗池18的左侧壁上的出水孔与右第二集水渠相通;右第二 级快渗池19内的上端部设有喷水主管,喷水主管的一端与右第二集水渠相通,喷水主管上 设有喷水支管,喷水支管上均匀分布有小孔,喷水主管、喷水支管分别位于右第二级快渗池 19内的渗滤介质的上方;右第三级快渗池20内的上端部右侧设有右第三集水渠,右第二级 快渗池19的左侧壁上设有出水孔,右第二级快渗池19的左侧壁上的出水孔与右第三集水渠 相通;右第三级快渗池20内的上端部设有喷水主管,喷水主管的一端与右第三集水渠相通, 喷水主管上设有喷水支管,喷水支管上均匀分布有小孔,喷水主管、喷水支管分别位于右第 三级快渗池20内的渗滤介质的上方;右第三级快渗池20的左侧壁上设有出水孔,右第三级 快渗池20的左侧壁上的出水孔与第四集水渠相通,第四集水渠位于右第三级快渗池20的左 侧壁外;
左快渗池组包括左第一级快渗池24、左第二级快渗池25、左第三级快渗池26;左第一 级快渗池24、左第二级快渗池25、左第三级快渗池26均为砖混结构,左第一级快渗池24、 左第二级快渗池25、左第三级快渗池26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相邻两级快渗池之间落差为 0.8 1.0m;左第一级快渗池24、左第二级快渗池25、左第三级快渗池26内均设有渗滤介 质;左第一级快渗池24内的上端部右侧设有左第一集水渠21 (图5中的右为右侧),第三污 水管15的输出端口与左第一集水渠21相通,第三污水管15的输入端口与多级仿生态氧化 沟13的输出端相连通,第三污水管15上设有控制阀;左第一级快渗池24内的上端部设有 喷水主管,喷水主管的一端与左第一集水渠21相通,喷水主管上设有喷水支管,喷水支管 上均匀分布有小孔,喷水主管、喷水支管分别位于左第一级快渗池24内的渗滤介质的上方; 左第二级快渗池25内的上端部右侧设有左第二集水渠,左第一级快渗池24的左侧壁上设有 出水孔,左第一级快渗池24的左侧壁上的出水孔与左第二集水渠相通;左第二级快渗池25 内的上端部设有喷水主管,喷水主管的一端与左第二集水渠相通,喷水主管上设有喷水支管, 喷水支管上均匀分布有小孔,喷水主管、喷水支管分别位于左第二级快渗池25内的渗滤介 质的上方;左第三级快渗池26内的上端部右侧设有左第三集水渠,左第二级快渗池25的左 侧壁上设有出水孔,左第二级快渗池25的左侧壁上的出水孔与左第三集水渠相通;左第三 级快渗池26内的上端部设有喷水主管,喷水主管的一端与左第三集水渠相通,喷水主管上设有喷水支管,喷水支管上均匀分布有小孔,喷水主管、喷水支管分别位于左第三级快渗池 26内的渗滤介质的上方;左第三级快渗池26的左侧壁上设有出水孔,左第三级快渗池26的 左侧壁上的出水孔与第四集水渠相通,第四集水渠位于左第三级快渗池26的左侧壁外,输 出管29与第四集水渠28相通。
所述的渗滤介质包括矿砂层33、功能性填料层32、碎石层30,矿砂层33、功能性填料 层32、碎石层30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矿砂层的厚度为0.3m,矿砂层的材料为大理石砂、河 砂、花岗岩中的任意一种或二种以上(含二种)的混合,二种以上的混合时为任意配比;功 能性填料层的厚度为0.5m,功能性填料层由脱氮层和除磷层组成,脱氮层与除磷层的体积比 为2: 1,脱氮层位于除磷层上(或位于除磷层下);脱氮层的材料主要为沸石、蛭石、改性
粉煤灰等高效脱氮矿物材料混合而成,沸石、蛭石、改性粉煤灰的体积比为3: 2: 1 5: 2: 1;除磷层的材料为钢渣、高炉水渣中的任意一种或二种的混合,二种混合时为任意配比; 碎石层是承托层,碎石层的材料为页岩、灰岩、砾石中的任意一种或二种以上(含二种)的 混合,二种以上的混合时为任意配比,碎石层的厚度为O.lm;碎石层的材料粒径为1.0 2. Ocm,功能性填料层的材料粒径为0. 8 2. 0議,矿砂层的填料粒径为0. 5 1. Oran。
矿砂层33与功能性填料层32之间设有尼龙网31,功能性填料层32与碎石层30之间设 有尼龙网31。(层间用尼龙网隔开)。
每级快渗池高度为0. 9米,系统高2. 7米,快渗池的池壁高出渗滤介质0. 2m作为保护 高度。每个快渗池长14.4m,宽2.5m。两组并列设置,采用双模块交替运行方式。
畜禽污水末端多级人工地质快渗处理系统14:经多级仿生态氧化沟处理后的污水虽已去 除了大部分有机物质,但氮磷、重金属含量仍较高,还需要进入多级人工地质快渗系统进行 进一步处理,多级人工地质快渗系统高效去除氮磷、重金属等残余污染物。
污水经预处理后通过布水管均匀分布于快渗池表面,自然垂直流方式自上而下通过渗滤 介质,污染物通过物理的过滤、吸附、挥发、化学的分解与转化、微生物的降解、吸收等作 用由复杂变简单,由大分子变小分子,由不可利用变为可利用、吸收,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循 环再生,特别是滤料中截留的有机物质使微生物繁殖,微生物又进一步吸附,形成由菌胶团 和大量真菌菌丝组成的生物膜,污染物的去除主要靠滤料表面的生物膜作用。当污水流经时, 滤料中的天然矿物与工业废渣对有机质的吸附和生物膜的絮凝作用,截留了大量溶解性有机 质和悬浮物质,同时滤料表面的丰富生物膜具有一定降解能力,使水质得以净化。通过干湿 交替布水方式实现系统充氧,完成厌氧好氧生物降解过程的循环,使有机物被降解的同时, 生物膜由于新陈代谢而不断更新,达到动态生物代谢平衡,加速硝化反硝化脱氮效率,长期 地保持对污染物的去除作用,实现系统的长期高效稳定运行。
如图l、图2所示,畜禽养殖污水处理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
1)污水前处理畜禽养殖污水排出后流入排水沟,经过排水沟内的隔栅去除杂物(长 纤维、毛等)后,进入沉砂池沉淀;污水经沉砂池沉淀去除污水中的固形物(如粪渣、沉渣、 浮渣等大颗粒固形物,在沉砂池内沉淀)后进入集水池;污水在集水池中混合均匀之后进入 酸化调节池,有机物和大分子物质在酸化池中在产酸细菌的作用下酸化水解(此环节不需外 加入酸调节pH值),为后续厌氧池产沼气做准备,然后沉淀去除污水中的不可溶污染物,酸 化调节池中的上清液通过出口调节器均衡进入后续的红泥塑料厌氧发酵装置;污水前处理的进水方式为间歇式进水,进水方式为每天进水两次,第一次进水2小时后, 间歇6小时,再进第二次水,进水时间为2小时;第二次进水后间歇14小时,进水、间歇 交替进行;酸化调节池后的进水方式已从污水前处理阶段的间歇式进水变成连续性进水,从 而减少了水质水量不均衡给后续厌氧发酵池的影响;
2) 经酸化调节池后的污水在红泥塑料厌氧发酵装置中停留12 15天进行厌氧发酵,利 用近中温发酵工艺(为现有的技术)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产生的沼气回收利用;红泥塑 料厌氧发酵装置的进水方式为连续性进水;
3) 经红泥塑料厌氧发酵装置厌氧发酵后的出水沼液进入多级仿生态氧化沟,污水在多 级仿生态氧化沟内通过折流沟渠方式与自然垂直流方式[多级仿生态氧化沟由2 12个仿生 态氧化沟组成,第一级仿生态氧化沟至最后一级仿生态氧化沟从高至低依次排列并相互连通
(即自然垂直流方式),相邻两级仿生态氧化沟之间落差为0.4 0.6m;每一级仿生态氧化沟 采用折流沟渠方式],充分溶氧和充氧,其滞留期为3 6天,降解有机物质,并脱氮除磷;
4) 经多级仿生态氧化沟处理后的出水进入多级人工地质快渗系统,自然垂直流方式自 上而下通过渗滤介质,出水达标排放。
实现上述工艺的畜禽养殖污水处理系统,它包括污水前处理系统、红泥塑料厌氧发酵装 置ll、多级仿生态氧化沟13、多级人工地质快渗系统14、贮气袋9、增压机10;污水前处 理系统包括排水沟、隔栅l、沉砂池2、集水池3、酸化调节池4,排水沟的一端与畜禽养殖 污水排出口相连通,排水沟的另一端与沉砂池2的输入端相连通,排水沟内设有隔栅l;沉 砂池2的输出端与集水池3的输入端相连通,集水池3的输出端与酸化调节池4的输入端相 连通,酸化调节池4的下端部设有泥粪管6 (上设控制阀),酸化调节池4由泥粪管6与浮渣 干化场7相连通;酸化调节池4的输出端由第一污水管5与红泥塑料厌氧发酵装置11的输 入端相连通(第一污水管5的输出端设出口调节器);红泥塑料厌氧发酵装置ll上设有沼气 收集罩,沼气管8的一端与沼气收集罩相连通,沼气管8的另一端与贮气袋9的输入端相连 通,贮气袋9的输出端与增压机10的输入端相连通,增压机10的输出端与沼气用户相连; 红泥塑料厌氧发酵装置11的污水输出端由第二污水管12与多级仿生态氧化沟13的输入端 相连通,多级仿生态氧化沟13的输出端与多级人工地质快渗系统14的输入端相连通。
所述的隔栅1的长宽尺寸为0. 4mX0. 4m,由横钢筋条、竖钢筋条相互焊接成网状结构, 横钢筋条为细钢筋条,竖钢筋条为粗钢筋条,粗钢筋条之间的间隙25mm,细钢筋条之间的间 隙15咖,安装时,与垂直面之间的倾角为45° 60° 。
所述的沉砂池2的长宽尺寸为2mXlm,深度为0. 8m (有效深度),砖混结构,沉砂池的
入口处设有水流挡板。沉砂池采用现有技术。
所述的集水池3为地下式圆筒形,砖混结构,深度为2.3 3.5m (有效深度),有效容积 20-40m3。
所述的酸化调节池4采用半地下式砖混结构,深度为2.5m (有效深度),水力停留时间 l天;酸化调节池的池顶设有浮渣斜板,底部设有倒锥沉井和污泥排渣管。
所述的红泥塑料厌氧发酵装置11可采用现有设备。红泥塑料厌氧发酵装置(或称红泥 塑料生产厌氧发酵装置)11的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12 15天,设置6格(如图2所示),每 格尺寸可视当地地形适当调整,有效水深一般为3.8m,采用地下式混凝土结构,池顶为拱型红泥塑料覆皮。利用近中温发酵工艺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质,并产生大量沼气。针对 现有红泥塑料发酵技术发酵效率较低的特点,适当增加水力停留时间为12 15天,针对池 体较浅,容易受冬季低温的影响,加深池体深度,并在地面上部分池体外壁增设方便价廉的 保温材料,如普通塑料泡沫等,并在整个厌氧发酵装置外增设保温大棚,保温大棚采用钢架 结构,材质采用温室棚PC板。
所述的多级仿生态氧化沟13是现有技术上进行改进,采用2 12个仿生态氧化沟组成 (每个仿生态氧化沟采用现有技术)。1)、针对现有仿生态氧化沟浅层溶氧、薄层跌落充氧 效果较差的缺点,将原有仿生态氧化沟依据当地自然地形落差,分级建立;第一级仿生态氧 化沟至最后一级仿生态氧化沟从高至低依次排列并相互连通(即自然垂直流方式),相邻两 级仿生态氧化沟之间落差为0.4 0.6ra;每一级仿生态氧化沟采用折流沟渠方式;采用逐级 降低,强化污水流动溶氧,跌落充氧功能。图2中的多级仿生态氧化沟13为三组相串,每 组2个仿生态氧化沟。2)、针对现有仿生态氧化沟采用的水生植物冬季易死亡,导致脱氮除 磷效果差的缺点,采用一种生长速度快,在一年四季都能高效利用污水中氮和磷生长,且能 作为畜禽饲料的植物如"黄花水龙"。污水经厌氧发酵后出水沼液的可生化性差,单一生化 降解方法较难去除,而此时进入到多级仿生态氧化沟利用自然地形的落差实现污水浅层流动 溶氧、薄层跌落充氧,同时通过多道过滤屏、水体表面种植水生植物等措施降解有机质,并 脱氮除磷。采用自然垂直流和折流沟渠等形式,主要由过滤屏、折流板、漫流板、污泥沉井、 污泥回流斜面、水生植物等几个部分组成。多级仿生态氧化沟的深为0.4 0.6ni,每级之间 高差为0.4 0.6m,宽为1.0 1.5m,污水在多级仿生态氧化沟内滞留期为3 6天,降解有 机物质,并脱氮除磷。
权利要求1. 畜禽污水末端多级人工地质快渗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快渗池组、右快渗池组;右快渗池组包括右第一级快渗池(18)、右第二级快渗池(19)、右第三级快渗池(20);右第一级快渗池(18)、右第二级快渗池(19)、右第三级快渗池(20)均为砖混结构,右第一级快渗池(18)、右第二级快渗池(19)、右第三级快渗池(20)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相邻两级快渗池之间落差为0.8~1.0m;右第一级快渗池(18)、右第二级快渗池(19)、右第三级快渗池(20)内均设有渗滤介质;右第一级快渗池(18)内的上端部右侧设有右第一集水渠(17),第四污水管(16)的输出端口与右第一集水渠(17)相通,第四污水管(16)的输入端口与多级仿生态氧化沟(13)的输出端相连通,第四污水管(16)上设有控制阀,右第一级快渗池(18)内的上端部设有喷水主管,喷水主管的一端与右第一集水渠(17)相通,喷水主管上设有喷水支管,喷水支管上均匀分布有小孔,喷水主管、喷水支管分别位于右第一级快渗池(18)内的渗滤介质的上方;右第二级快渗池(19)内的上端部右侧设有右第二集水渠,右第一级快渗池(18)的左侧壁上设有出水孔,右第一级快渗池(18)的左侧壁上的出水孔与右第二集水渠相通;右第二级快渗池(19)内的上端部设有喷水主管,喷水主管的一端与右第二集水渠相通,喷水主管上设有喷水支管,喷水支管上均匀分布有小孔,喷水主管、喷水支管分别位于右第二级快渗池(19)内的渗滤介质的上方;右第三级快渗池(20)内的上端部右侧设有右第三集水渠,右第二级快渗池(19)的左侧壁上设有出水孔,右第二级快渗池(19)的左侧壁上的出水孔与右第三集水渠相通;右第三级快渗池(20)内的上端部设有喷水主管,喷水主管的一端与右第三集水渠相通,喷水主管上设有喷水支管,喷水支管上均匀分布有小孔,喷水主管、喷水支管分别位于右第三级快渗池(20)内的渗滤介质的上方;右第三级快渗池(20)的左侧壁上设有出水孔,右第三级快渗池(20)的左侧壁上的出水孔与第四集水渠相通,第四集水渠位于右第三级快渗池(20)的左侧壁外;左快渗池组包括左第一级快渗池(24)、左第二级快渗池(25)、左第三级快渗池(26);左第一级快渗池(24)、左第二级快渗池(25)、左第三级快渗池(26)均为砖混结构,左第一级快渗池(24)、左第二级快渗池(25)、左第三级快渗池(26)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相邻两级快渗池之间落差为0.8~1.0m;左第一级快渗池(24)、左第二级快渗池(25)、左第三级快渗池(26)内均设有渗滤介质;左第一级快渗池(24)内的上端部右侧设有左第一集水渠(21),第三污水管(15)的输出端口与左第一集水渠(21)相通,第三污水管(15)的输入端口与多级仿生态氧化沟(13)的输出端相连通,第三污水管(15)上设有控制阀;左第一级快渗池(24)内的上端部设有喷水主管,喷水主管的一端与左第一集水渠(21)相通,喷水主管上设有喷水支管,喷水支管上均匀分布有小孔,喷水主管、喷水支管分别位于左第一级快渗池(24)内的渗滤介质的上方;左第二级快渗池(25)内的上端部右侧设有左第二集水渠,左第一级快渗池(24)的左侧壁上设有出水孔,左第一级快渗池(24)的左侧壁上的出水孔与左第二集水渠相通;左第二级快渗池(25)内的上端部设有喷水主管,喷水主管的一端与左第二集水渠相通,喷水主管上设有喷水支管,喷水支管上均匀分布有小孔,喷水主管、喷水支管分别位于左第二级快渗池(25)内的渗滤介质的上方;左第三级快渗池(26)内的上端部右侧设有左第三集水渠,左第二级快渗池(25)的左侧壁上设有出水孔,左第二级快渗池(25)的左侧壁上的出水孔与左第三集水渠相通;左第三级快渗池(26)内的上端部设有喷水主管,喷水主管的一端与左第三集水渠相通,喷水主管上设有喷水支管,喷水支管上均匀分布有小孔,喷水主管、喷水支管分别位于左第三级快渗池(26)内的渗滤介质的上方;左第三级快渗池(26)的左侧壁上设有出水孔,左第三级快渗池(26)的左侧壁上的出水孔与第四集水渠相通,第四集水渠位于左第三级快渗池(26)的左侧壁外,输出管(29)与第四集水渠(28)相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污水末端多级人工地质快渗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渗滤介质包括矿砂层(33)、功能性填料层(32)、碎石层(30),矿砂层(33)、功能性 填料层(32)、碎石层(30)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矿砂层的厚度为0.3m,矿砂层的材料为大 理石砂、河砂、花岗岩中的任意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二种以上的混合时为任意配比;功 能性填料层的厚度为0. 5ra,功能性填料层由脱氮层和除磷层组成,脱氮层与除磷层的体积比 为2: 1;脱氮层的材料主要为沸石、蛭石和改性粉煤灰混合而成,沸石、蛭石、改性粉煤灰的体积比为3: 2: 1 5: 2: 1;除磷层的材料为钢渣、高炉水渣中的任意一种或二种的混合, 二种混合时为任意配比;碎石层的材料为页岩、灰岩、砾石中的任意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 二种以上的混合时为任意配比,碎石层的厚度为0. lm;碎石层的材料粒径为1.0 2.0cm, 功能性填料层的材料粒径为0. 8 2. 0腿,矿砂层的填料粒径为0. 5 1. O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污水末端多级人工地质快渗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矿 砂层(33)与功能性填料层(32)之间设有尼龙网(31),功能性填料层(32)与碎石层(30) 之间设有尼龙网(3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畜禽污水末端多级人工地质快渗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快渗池组、右快渗池组;右快渗池组包括右第一级快渗池、右第二级快渗池、右第三级快渗池;右第一级快渗池、右第二级快渗池、右第三级快渗池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右第一级快渗池、右第二级快渗池、右第三级快渗池内均设有渗滤介质;左快渗池组包括左第一级快渗池、左第二级快渗池、左第三级快渗池;左第一级快渗池、左第二级快渗池、左第三级快渗池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左第一级快渗池、左第二级快渗池、左第三级快渗池内均设有渗滤介质。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的特点。
文档编号C02F3/32GK201240947SQ200820190220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4日
发明者珩 刘, 琨 刘, 平 李, 杜文越, 王焰新, 蕾 童 申请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