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流式水平流湿地水质深度净化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9159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流式水平流湿地水质深度净化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折流式水平流湿地水质深度净化技术,可以作为单独的处理工艺或者与其他工艺单元联用形成串联工艺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深度净化领域;也可以与微曝气垂直流湿地串联用于城郊(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和受生活污水污染的河流的旁路处理;或者与沉水植物氧化塘等单元联用应用于入湖河流河口湿地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湿地系统在水质净化、改善生态环境、营造景观效果上的优势,近年来湿地技术得到很大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用于水质净化方面的人工湿地更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水平(潜)流湿地是人工湿地中的一种特殊流态的湿地,水在湿地的基质层中是沿水平方向流过,但这样的流态就容易造成基质层下部和植物根系层中的水相对阻滞,未能充分利用基质层的表面积和植物根系的表面积上而发挥水质净化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是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变常规的水平流湿地流态的思路,即在垂直于水流方向增加了下隔板和上隔板,以引导水流的方向,以使进入湿地的水能充分的流经整个湿地内部,提高基质和植物与水的“接触率”,在进水总磷平均浓度为0.63mg/L、总氮浓度为8mg/L、水力负荷为0.ImVm2·d的情况下,总磷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能达至Ij80%和65%。经过精心的设计,在折流式水平流湿地中增设了一整套的排泥措施,以提高湿地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1、折流式水平流湿地结构系统,与湿地基质层排泥系统;2、折流式水平流湿地用于水质深度净化的技术。附图1为折流式水平流湿地结构纵剖图,其中的编号如表1所示表1附图1中的编号详述<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附图2为折流式水平流湿地排泥系统结构纵剖图,其中的编号如表2所示表2附图2中的编号详述<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附图3为排泥管路分布图,其中的编号如表3所示表3附图3中的编号详述<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附图4为折流式水平流湿地结构俯视图,其中的编号如表4所示表4附图4中的编号详述<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具体实施例方式1、水力计算根据实际设计处理规模、污染物降解动力学方程和污染物浓度限值要求计算水力负荷,计算所需湿地的面积,确定折流式水平流湿地的尺寸。2、构筑物结构设计根据水力计算得到的说明书尺寸,计算湿地基础承载力,设计花砖隔墙、上下隔板和外池梗的结构。根据实际地形设计湿地基础标高,同时考虑进水、排水结构形式。3、基建施工对场地进行三通一平,处理地基。根据构筑物结构设计的结果,按照附图1、附图2、附图3的所示形式进行施工建造湿地,注意要点如下(1)附图1中的2的高度为800mm,8高度为200mm;⑵附图1中2和4间隔距离700mm-800mm;(3)附图2中的13坡度固定设计为3%;(4)附图4中的21宽度为100mm、深度为50mm。4、附属工程基建施工完成后达到80%最大强度可进行防水处理;防水处理结束可进行附图3所示的排泥管路加工和安装,同时可进行附图1中6排水集水管的加工和安装;基建施工完成28日后可装填基质,基质采用经清洗后去掉石粉和泥土的石灰石公分石,粒径为30mm-50mm;基质装填完毕可种植植被,采用旱伞草或美人蕉作为植物物种,栽种行距500mm、株距500mm,种植时间宜选用当地适合植物移栽季节。5、其他引入进水管路系统,按照湿地运行管理规范运行,植被按时收割,排泥系统在湿地系统正式运行1年后每半年进行1次排泥。权利要求折流式的水平流湿地特征,使用上下隔板进行导流而改变基质内部水流流态,实现了水平布水,上下折流,充分的利用湿地基质表面积和植物根系表面积。2.针对污水厂尾水深度净化的需求,使用折流式水平流湿地技术作为处理工艺,并且能够取得较高的总磷、总氮去除率。同时该工艺与其他工艺串联使用而应用于低浓度生活污水处理。3.植物配置上使用的是经过比选后效果较好、根系较为发达并且适合水平流湿地中栽种的旱伞草和美人蕉,有利于高效吸收污水中的氮和磷元素。4.湿地中的排泥系统是根据多年的湿地设计和建设管理经验而总结出来的经验,精心设计和布置的,它的实施可以维持湿地的长年正常运行,延缓或者防止湿地基质层的堵塞和湿地系统的老化。全文摘要本发明提出了改变常规的水平流湿地流态的思路,即在垂直于水流方向增加了下隔板和上隔板,以引导水流使进入湿地的水能充分的流经整个湿地内部,同时内部增设了排泥措施。在进水总磷平均浓度为0.63mg/L、总氮浓度为8mg/L、水力负荷为0.1m3/m2·d的情况下,总磷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能达到80%和65%。该技术可以作为单独的处理工艺或者与其他工艺单元联用形成串联工艺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深度净化领域;也可以与微曝气垂直流湿地串联用于城郊(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和受生活污水污染的河流的旁路处理;或者与沉水植物氧化塘等单元联用应用于入湖河流河口湿地净化系统。文档编号C02F3/32GK101817590SQ20091026454公开日2010年9月1日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8日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8日发明者冯慕华,李文朝,柯凡,潘继征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