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泉曝气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0286阅读:8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泉曝气喷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水域曝气的设施,尤其涉及一种喷泉曝气喷头。
背景技术
目前,人类正面临着水污染的严峻挑战,其中生活污水是水污染的一大来源,在维 系人的生存、保障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发展的所有自然要素中,水的重要性毋庸赘述。然而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加快,世界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的挑战。中国尤其严重,是世界 13个缺水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水体常年不流动、不交 换,加之风向等原因,水域的污染物容易集聚、积累,导致水生态环境加快恶化,甚至威胁到 水源地的供水安全。 在污水净化处理中曝气是水处理的一种方式,在水质净化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
针对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曝气增氧能有效增加水体中氧的含量,抑制厌氧水生生物
的生长,有益于消除水体黑臭现象、保护水质和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在传统的曝气装置
中,一般采用縮小出气孔孔径的方法严生较小直径的气泡,这种曝气器存在着供气量小、出
气孔容易堵塞、效率低等缺陷。采用气浮法的装置中都各自有不同的优点,但普遍存在耗能
高、设备复杂、占地面积大、产生气泡直径过大的缺点,气泡直径过大会产生诸多问题,气泡
上升速度与气泡的直径平方成正比,气泡上升速度快与絮凝体不易粘合,絮凝体则不易上
升到水面。另外,污水净化装置均存在不能根据水质的变化情况改变曝气方式,同时在尤其
是在城市里的水域中布置曝气装置影响城市景观。 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污水净化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曝气 量大,使曝气、水景融为一体的喷泉曝气喷头。 当水中溶解氧没有达到饱和时,水和空气接触,由于分子扩散作用,空气中的氧气 将缓慢的传递到水中去,这一过程,可称为天然曝气作用,由此,可使水中溶解氧不断提高, 直至饱和。在江河湖海及其他水体中,都发生这这种天然曝气作用,氧的传递速率非常缓 慢。在污水处理工程中,常常采用人工曝气的方法,可以使氧的传递速率大大加快,人工曝 气的方法,一般是向水中输入空气,或者在空气中散布水滴,总之,人工曝气是利用空气和 污水中氧气的浓度梯度,使氧气由高密度的空气向低密度的污水中转移,从而产生氧气的 传递,传递的速率取决于流体的物理特性和流动状况。在气液相际传递过程进行时,其传递 的极限是以达到相际浓度平衡为度量,要达到平衡需要很长时间后才能建立。曝气的方式 主要有自然跌水曝气和人工机械曝气,前者充氧效率低,能耗较省,维护管理简单,多用于 园林水景;后者充氧效率高,选择灵活,在水质净化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人工机械曝气是 治理污染水域较多采用的措施之一,曝气能加快水体中溶解氧与臭污物质之间氧化还原反 应的速度;能提高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性,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度。人工机械曝气一 般是作为已经治理过的水域的应急措施或者用于加快对污染水域治理的进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8] 喷头主体由喷头外桶、喷头内桶、气水混合导流腔、水源喷管和流量调节器组成, 通过锥形导流支架、下端翼缘支架和上端翼缘支架连接构成喷头主体,水源喷管整体呈中 空筒状,中心部设置流量调节器,水源喷管的下端部等距设置至少3个锥形导流器支架,锥 形导流器支架的两侧分别与水源喷管的内壁以及流量调节器外壁固定相连接,锥形导流器 支架把流量调节器固定设置在水源喷管的中部。 本本实用新型的喷头主体是由喷头外桶、喷头内桶、气水混合导流腔、水源喷管和 流量调节器几大主要部件组成,通过锥形导流支架、下端翼缘支架和上端翼缘支架的连接 构成喷头主体。水源喷管是喷头主体引入水源的主要部件,水源喷管为中空圆筒状,通过锥 形导流支架把流量调节器固定在水源喷管的中心部。3个锥形导流支架固定流量调节器,是 固定流量调节器的最佳固定结构,最稳定的结构。 锥形导流器支架在水源喷管内分隔出进水通道,水源从进水口通过进水通道进入 水源喷管内。 3个锥形导流支架固定流量调节器,可以使流量调节器稳定的固定在水源喷管的 中心部,同时不影响水源喷管的进水。 水源喷管的下端部的外壁设置螺纹,构成喷头螺纹接口,水源喷管的上端部的端 口设置成坡形端口 ,水源喷管的坡形端口与锥形导流器相吻合。 喷头主体要与水源管路相连接,通过水源管路输送水源,在水源喷管的下端部设 置螺纹接口 ,可以跟水源管路相连接。水源喷管的上端部喷射水体,水源喷管的上端部的端 口呈坡形端口 ,水体沿着水源喷管的坡形端口四散喷出,喷射到气水混合导流腔的内壁上。 流量调节器的上端部设置螺纹,流量调节器的上端部设置锥形导流器和调节螺 母,锥形导流器整体呈锥台形,中部为中空,锥形导流器的坡面与水源喷管的坡形端口相吻合。 在流量调节器上设置锥形导流器和调节螺母,锥形导流器的坡面必须与水源喷管
的坡形端口相吻合,形成导流喷水口才能向气水混合导流腔内喷射水体。 锥形导流器与水源喷管的坡形端口之间构成导流喷水口,调整调节螺母调节导流
喷水口的开口度,调节导流喷水口的出水量。 喷头主体喷射水体的出水量是通过调节导流喷水口的开口度控制出水量,根据进 入气水混合导流腔的出水量达到空气与水体的混合比例,调节导流喷水口的开口度则控制 气水的混合比例以及喷口的喷射水量。 水源喷管的外壁上环绕外壁固定设置下端翼缘支架,下端翼缘支架的内侧与水源 喷管的外壁固定相连接。 喷头内桶和喷头外桶呈中空筒状,喷头内桶的口径小于喷头外桶的口径,喷头内 桶设置在喷头外桶内,喷头内桶的下端部与下端翼缘支架的翼缘板的外侧固定相连接,喷 头外桶的下端部与下端翼缘支架的环形封闭板的外侧固定相连接,喷头外桶的内侧和喷头 内桶的外侧构成进气通道,下端翼缘支架的环形封闭板封闭喷头内桶的下端部和喷头外桶 的下端部构成的进气通道。 喷头外桶的口径大于喷头内桶的口径,喷头内桶套装在喷头外桶内构成进气通道 和气水混合导流腔,喷头外桶和喷头内桶的下端部采用下端翼缘支架封闭,且下端翼缘支 架的翼缘板构成出气口 ,向气水混合导流腔内引气。[0021] 下端翼缘支架的翼缘板之间呈凹形豁口,凹形豁口构成进气通道的出气口,喷头 内桶的下端部设置出气口 ,设置在喷头内桶的下端部的出气口与下端翼缘支架的翼缘板之 间构成的出气口相贯通,出气口的口径大于进气口的口径,喷头内桶的内侧构成气水混合 导流腔,进气通道内的气体通过进气口向气水混合导流腔引入空气。 在下端翼缘支架的翼缘板之间和喷头内桶的下端部设置出气口,由于出气口的口 径大于进气口的口径,当输送水体时,出气口处产生负压,通过进气通道从进气口吸入空 气,引入的空气通过进气通道不会受到阻碍,顺畅的进入气水混合导流腔内,保障引入的空 气进入气水混合导流腔内能够与水体充分混合。 喷头内桶的上端口、喷头外桶的上端口和气水混合导流腔的上端口构成喷头主体 的喷口 ,混合后的气水混合水体从喷口喷出对水源曝气。 混合空气后的气水混合水体从喷头主体的喷口喷出,喷出的水体自然跌落到水域 中完成曝气。 喷头内桶的上端部和喷头外桶的上端部设置上端翼缘支架,喷头内桶的上端部的 外壁与上端翼缘支架的内侧固定相连接,喷头外桶的上端部的内壁与上端翼缘支架的外侧 固定相连接,上端翼缘支架的环形封闭板封闭喷头内桶的上端部和喷头外桶的上端部构成 的进气通道。 在喷头内桶和喷头外桶的上端部设置上端翼缘支架,封闭住喷头内桶和喷头外桶 的上端部,上端翼缘支架和下端翼缘支架封闭住喷头内桶和喷头外桶的两端部,使喷头内 桶和喷头外桶之间形成进气通道。 喷头外桶的上端部至少设置3个进气口 ,喷头外桶的进气口与上端翼缘支架的翼 缘板之间以及进气通道相贯通,构成进气通道的进气口 ,进气口的口径小于出气口的口径, 空气通过进气口 、进气通道和出气口向气水混合导流腔内引气。 在进气通道的上端设置进气口 ,喷头外桶的上端部开设进气口 ,进气口与进气通 道和出气口相贯通,进气口的口径小于出气口的口径,便于被引入的空气很畅通的引入气 水混合导流管,在气水混合导流管内与水体充分混合。 下端翼缘支架的下部为环形封闭板呈眼圈状,沿环形封闭板的内侧等距至少设置 3个翼缘板,翼缘板突起在环形封闭板上,环形封闭板的外侧形成突台,翼缘板之间呈凹形 豁口,凹形豁口构成出气口。 在水源喷管上固定设置下端翼缘支架,下端翼缘支架的内侧与水源喷管的外侧固 定相连接,环形封闭板的外延与翼缘板的外延之间的间距限制了喷头内桶跟喷头外桶之间 形成的进气通道的间距。环形封闭板的外侧和翼缘板的外侧分别固定喷头外桶的端部和喷 头内桶的端部,下端翼缘支架的环形封闭板封闭住喷头内桶跟喷头外桶的下端部,翼缘板 之间呈凹形豁口,凹形豁口跟喷头内桶构成进气通道的出气口。 上端翼缘支架的一端部为环形封闭板呈眼圈状,环形封闭板上等距至少设置3个 翼缘板,翼缘板突起在环形封闭板上,翼缘板之间呈凹形豁口 ,凹形豁口构成进气口 。 在喷头内桶和喷头外桶的上端部设置上端翼缘支架,封闭住喷头内桶和喷头外桶 的上端部,上端翼缘支架和下端翼缘支架封闭住喷头内桶和喷头外桶的两端部,使喷头内 桶和喷头外桶之间形成进气通道。 喷头主体的进水口与水源管路相连接,通过喷头螺纹接口与水源管路紧密相连
6接,喷头主体的进气口置于水面之上,与空气相连通,调整调节螺母调节锥形导流器,设置 导流喷水口的开口度。 在水源管路上安装喷头主体,进水口与水源管路的端口相连接,喷头主体的进气 口高出水面之上,与空气相连通,通过调节螺母调节锥形导流器控制导流喷水口的开口度, 抑制导流喷水口的出水量。 开启水泵水源从水源管路进入喷头主体的进水口,穿过锥形导流器支架分隔的水 源喷管的进水通道,水源在水源喷管的进水通道内增压,增压后的水源从流量调节器的锥 形导流器与水源喷管的坡形端口构成的导流喷水口喷出。 启动水泵把水源从水源管路输入喷头主体的进水口,进入水源喷管的进水通道, 导流喷水口的出水量小于进水口的进水量,则水源在水源喷管内受到挤压,而水源被增压, 增压后的水源从导流喷水口喷射出。 水源从导流喷水口喷射到气水混合导流腔的内壁上,喷射出的水源经气水混合导 流腔向喷头主体的喷口喷涌。 喷涌的水源在进气通道的下部出气口形成负压,从出气口吸取进气通道内的空
气,水面上的空气从喷头主体的进气口吸入,吸入的空气进入喷头内桶、喷头外桶、下端翼
缘支架和上端翼缘支架构成的进气通道,经出气口引入气水混合导流腔内。 被加压的水源从导流喷水口喷射出,喷射到气水混合导流腔的内壁上,并向喷头
主体的喷口喷涌出。在气水混合导流腔内喷涌的水源处于出水口处形成负压,通过进气口 、
进气通道和出气口把水面上的空气引入气水混合导流腔,空气在气水混合导流腔内与水源混合。 引入的空气在气水混合导流腔内与喷涌在气水混合导流腔内的水源混合,经充分 气水混合后的气水混合水源从喷头主体的喷口喷出曝气,往复循环。 被引入的空气在气水混合导流腔内与水源充分混合的同时向喷头主体的喷口喷 涌,被混合空气的水源从喷口喷出,喷出的混合空气的水源到达一定高度后自然跌落在水 域的水面上,往复循环,起到对水体曝气的作用。 依据水源的水质情况,调整调节螺母调节导流喷水口的开口度,调整对水源的曝 气。 根据不同的水域的水源的水质情况以及曝气后水域的水源的水质情况,调节导流 喷水口的开口度,调整水源的曝气操作。 本实用新型是喷泉曝气喷头。设计构思科学,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曝气量大,曝气 均匀,曝气效果好,安装、调试简单易行,气、水混合均匀,喷泉水形的直径大,喷泉水型造型 美观,喷泉水型的进气量大,喷泉水型汽水混合均匀。本本实用新型与鼓风曝气和其他曝 气装置相比较,具有噪声小、设备简单、投资省、占地少、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本实用新型既 能在水质相对比较好的水域中进行污水净化处理,也能在水质相对比较差的水域进行污水 净化处理,在城市里的水域中布置曝气不影响城市景观,可以成为城市的一个新景观,起到 美化环境的作用。通过喷泉曝气的方法,保证水生生物生命活动及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 所需的氧气,同时使水体循环,促进空气和水体混合更加充分,促进氧气溶解于水体更加均 匀,对维持水体生态平衡起到一定的作用,为提供溶解氧相对较高的源水,为正常运行提供 保证;另外,喷泉曝气增加了水景喷泉的艺术效果,灵动的跑泉,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其白色玉柱水型,高贵大方,优雅别致,使曝气、水景融为一体,为整个工程增添一景。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图1喷泉曝气喷头的剖视示意图 图2喷泉曝气喷头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喷泉曝气喷头的B-B剖视示意图 图4喷泉曝气喷头的C-C剖视示意图 图5下端翼缘支架的示意图 图6上端翼缘支架的示意图 1喷头主体,2喷口 , 3进气口 , 4进气通道,5气水混合导流腔,6喷头外桶,7喷头内 桶,8锥形导流器,9流量调节器,10出气口 , 11下端翼缘支架,12水源喷管,13喷头螺纹接 口 , 14锥形导流器支架,15进水通道,16进水口 , 17调节螺母,18导流喷水口 , 19上端翼缘 支架,20环形封闭板,21翼缘板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喷头主体(1)由喷头外桶(6)、喷头内桶(7)、气水混合导流腔(5)、水源喷管(12) 和流量调节器(9)组成,通过锥形导流支架(14)、下端翼缘支架(11)和上端翼缘支架(19) 连接构成喷头主体(l),水源喷管(12)整体呈中空筒状,中心部设置流量调节器(9),水源 喷管(12)的下端部等距设置至少3个锥形导流器支架(14),锥形导流器支架(14)的两侧 分别与水源喷管(12)的内壁以及流量调节器(9)外壁固定相连接,锥形导流器支架(14) 把流量调节器(9)固定设置在水源喷管(12)的中部。 锥形导流器支架(14)在水源喷管(12)内分隔出进水通道(15),水源从进水口 (16)通过进水通道(15)进入水源喷管(12)内。 水源喷管(12)的下端部的外壁设置螺纹,构成喷头螺纹接口 (13),水源喷管(12) 的上端部的端口设置成坡形端口,水源喷管(12)的坡形端口与锥形导流器(8)相吻合。 流量调节器(9)的上端部设置螺纹,流量调节器(9)的上端部设置锥形导流器(8) 和调节螺母(17),锥形导流器(8)整体呈锥台形,中部为中空,锥形导流器(8)的坡面与水 源喷管(12)的坡形端口相吻合。 锥形导流器(8)与水源喷管(12)的坡形端口之间构成导流喷水口 (18),调整调节 螺母(17)调节导流喷水口 (18)的开口度,调节导流喷水口 (18)的出水量,如
图1、图2所示。 实施例2 水源喷管(12)的外壁上环绕外壁固定设置下端翼缘支架(11),下端翼缘支架 (11)的内侧与水源喷管(12)的外壁固定相连接。 喷头内桶(7)和喷头外桶(6)呈中空筒状,喷头内桶(7)的口径小于喷头外桶(6) 的口径,喷头内桶(7)设置在喷头外桶(6)内,喷头内桶(7)的下端部与下端翼缘支架(11) 的翼缘板(21)的外侧固定相连接,喷头外桶(6)的下端部与下端翼缘支架(11)的环形封闭板(20)的外侧固定相连接,喷头外桶(6)的内侧和喷头内桶(7)的外侧构成进气通道 (4),下端翼缘支架(11)的环形封闭板(20)封闭喷头内桶(7)的下端部和喷头外桶(6)的 下端部构成的进气通道(4)。 下端翼缘支架(11)的翼缘板(21)之间呈凹形豁口,凹形豁口构成进气通道(4) 的出气口 (IO),喷头内桶(7)的下端部设置出气口 (IO),设置在喷头内桶(7)的下端部的 出气口 (10)与下端翼缘支架(11)的翼缘板(21)之间构成的出气口 (10)相贯通,出气口 (10)的口径大于进气口 (3)的口径,喷头内桶(7)的内侧构成气水混合导流腔(5),进气通 道(4)内的气体通过进气口 (3)向气水混合导流腔(5)引入气体。 喷头内桶(7)的上端口、喷头外桶(6)的上端口和气水混合导流腔(5)的上端口 构成喷头主体(1)的喷口 (2),混合后的气水混合水体从喷口 (2)喷出对水体曝气,如图l、 图3、图5所示。 实施例3 喷头内桶(7)的上端部和喷头外桶(6)的上端部设置上端翼缘支架(19),喷头内 桶(7)的上端部的外壁与上端翼缘支架(19)的内侧固定相连接,喷头外桶(6)的上端部的 内壁与上端翼缘支架(19)的外侧固定相连接,上端翼缘支架(19)的环形封闭板(20)封闭 喷头内桶(7)的上端部和喷头外桶(6)的上端部构成的进气通道(4)。 喷头外桶(6)的上端部至少设置3个进气口 (3),喷头外桶(6)的进气口 (3)与上 端翼缘支架(19)的翼缘板(21)之间以及进气通道(4)相贯通,构成进气通道(4)的进气 口 (3),进气口 (3)的口径小于出气口 (10)的口径,空气通过进气口 (3)、进气通道(4)和 出气口 (10)向气水混合导流腔(5)内引气,如
图1、图4、图6所示。 实施例4 下端翼缘支架(11)的下部为环形封闭板(20)呈眼圈状,沿环形封闭板(20)的内
侧等距至少设置3个翼缘板(21),翼缘板(21)突起在环形封闭板(20)上,环形封闭板(20)
的外侧形成突台,翼缘板(21)之间呈凹形豁口,凹形豁口构成出气口 (10)。 上端翼缘支架(19)的一端部为环形封闭板(20)呈眼圈状,环形封闭板(20)上等
距至少设置3个翼缘板(21),翼缘板(21)突起在环形封闭板(20)上,翼缘板(21)之间呈
凹形豁口,凹形豁口构成进气口 (3),如
图1、图3、图4、图5、图6所示。 实施例5 喷头主体(1)的进水口 (16)与水源管路相连接,通过喷头螺纹接口 (13)与水源 管路紧密相连接,喷头主体(1)的进气口 (3)置于水面之上,与空气相连通,调整调节螺母 (17)调节锥形导流器(8),设置导流喷水口 (18)的开口度。 开启水泵水源从水源管路进入喷头主体(1)的进水口 (16),穿过锥形导流器支架 (14)分隔的水源喷管(12)的进水通道(15),水源在水源喷管(12)的进水通道(15)内增 压,增压后的水源从流量调节器(9)的锥形导流器(8)与水源喷管(12)的坡形端口构成的 导流喷水口 (18)喷出。 水源从导流喷水口 (18)喷射到气水混合导流腔(5)的内壁上,喷射出的水源经气 水混合导流腔(5)向喷头主体(1)的喷口 (2)喷涌。 喷涌的水源在进气通道(4)的下部出气口 (10)形成负压,从出气口 (10)吸取进 气通道(4)内的空气,水面上的空气从喷头主体(1)的进气口 (3)吸入,吸入的空气进入喷头内桶(7)、喷头外桶(6)、下端翼缘支架(11)和上端翼缘支架(19)构成的进气通道(4), 经出气口 (10)引入气水混合导流腔(5)内。 引入的空气在气水混合导流腔(5)内与喷涌在气水混合导流腔(5)内的水源混 合,经充分气水混合后的气水混合水源从喷头主体(1)的喷口 (2)喷出曝气,往复循环。 依据水源的水质情况,调整调节螺母(17)调节导流喷水口 (18)的开口度,调整对 水源的曝气,如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
权利要求一种喷泉曝气喷头,其特征是喷头主体(1)由喷头外桶(6)、喷头内桶(7)、气水混合导流腔(5)、水源喷管(12)和流量调节器(9)组成,通过锥形导流支架(14)、下端翼缘支架(11)和上端翼缘支架(19)连接构成喷头主体(1),水源喷管(12)整体呈中空筒状,中心部设置流量调节器(9),水源喷管(12)的下端部等距设置至少3个锥形导流器支架(14),锥形导流器支架(14)的两侧分别与水源喷管(12)的内壁以及流量调节器(9)外壁固定相连接,锥形导流器支架(14)把流量调节器(9)固定设置在水源喷管(12)的中部;锥形导流器支架(14)在水源喷管(12)内分隔出进水通道(15),水源从进水口(16)通过进水通道(15)进入水源喷管(12)内;水源喷管(12)的下端部的外壁设置螺纹,构成喷头螺纹接口(13),水源喷管(12)的上端部的端口设置成坡形端口,水源喷管(12)的坡形端口与锥形导流器(8)相吻合;流量调节器(9)的上端部设置螺纹,流量调节器(9)的上端部设置锥形导流器(8)和调节螺母(17),锥形导流器(8)整体呈锥台形,中部为中空,锥形导流器(8)的坡面与水源喷管(12)的坡形端口相吻合;锥形导流器(8)与水源喷管(12)的坡形端口之间构成导流喷水口(18),调整调节螺母(17)调节导流喷水口(18)的开口度,调节导流喷水口(18)的出水量;水源喷管(12)的外壁上环绕外壁固定设置下端翼缘支架(11),下端翼缘支架(11)的内侧与水源喷管(12)的外壁固定相连接;喷头内桶(7)和喷头外桶(6)呈中空筒状,喷头内桶(7)的口径小于喷头外桶(6)的口径,喷头内桶(7)设置在喷头外桶(6)内,喷头内桶(7)的下端部与下端翼缘支架(11)的翼缘板(21)的外侧固定相连接,喷头外桶(6)的下端部与下端翼缘支架(11)的环形封闭板(20)的外侧固定相连接,喷头外桶(6)的内侧和喷头内桶(7)的外侧构成进气通道(4),下端翼缘支架(11)的环形封闭板(20)封闭喷头内桶(7)的下端部和喷头外桶(6)的下端部构成的进气通道(4);下端翼缘支架(11)的翼缘板(21)之间呈凹形豁口,凹形豁口构成进气通道(4)的出气口(10),喷头内桶(7)的下端部设置出气口(10),设置在喷头内桶(7)的下端部的出气口(10)与下端翼缘支架(11)的翼缘板(21)之间构成的出气口(10)相贯通,出气口(10)的口径大于进气口(3)的口径,喷头内桶(7)的内侧构成气水混合导流腔(5),进气通道(4)内的气体通过进气口(3)向气水混合导流腔(5)引入空气;喷头内桶(7)的上端口、喷头外桶(6)的上端口和气水混合导流腔(5)的上端口构成喷头主体(1)的喷口(2),混合后的汽水混合水体从喷口(2)喷出对水源曝气;喷头内桶(7)的上端部和喷头外桶(6)的上端部设置上端翼缘支架(19),喷头内桶(7)的上端部的外壁与上端翼缘支架(19)的内侧固定相连接,喷头外桶(6)的上端部的内壁与上端翼缘支架(19)的外侧固定相连接,上端翼缘支架(19)的环形封闭板(20)封闭喷头内桶(7)的上端部和喷头外桶(6)的上端部构成的进气通道(4);喷头外桶(6)的上端部至少设置3个进气口(3),喷头外桶(6)的进气口(3)与上端翼缘支架(19)的翼缘板(21)之间以及进气通道(4)相贯通,构成进气通道(4)的进气口(3),进气口(3)的口径小于出气口(10)的口径,空气通过进气口(3)、进气通道(4)和出气口(10)向气水混合导流腔(5)内引气。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喷泉曝气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端翼缘支架(11)的下 部为环形封闭板(20)呈眼圈状,沿环形封闭板(20)的内侧等距至少设置3个翼缘板(21), 翼缘板(21)突起在环形封闭板(20)上,环形封闭板(20)的外侧形成突台翼缘板(21)之 间呈凹形豁口,凹形豁口构成出气口 (10);上端翼缘支架(19)的一端部为环形封闭板(20) 呈眼圈状,环形封闭板(20)上等距至少设置3个翼缘板(21),翼缘板(21)突起在环形封闭板(20)上,翼缘板(21)之间呈凹形豁口,凹形豁口构成进气口 (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喷泉曝气喷头,喷头主体由喷头外桶、喷头内桶、气水混合导流腔、水源喷管和流量调节器组成,通过锥形导流支架、下端翼缘支架和上端翼缘支架连接构成喷头主体,水源喷管中心部设置流量调节器,水源喷管的外壁上固定设置下端翼缘支架,喷头内桶和喷头外桶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设置下端翼缘支架和上端翼缘支架,构成进气通道向气水混合导流腔引入空气,混合后的气水混合水源从喷口喷出对水源曝气。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科学,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曝气量大,曝气均匀,曝气效果好,安装、调试简单易行,气、水混合均匀,喷泉水形的直径大,造型美观,进气量大,汽水混合均匀,白色玉柱水型,高贵大方,优雅别致,使曝气、水景融为一体。
文档编号C02F7/00GK201530755SQ20092009764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6日
发明者刘学功, 汪长余, 罗智能 申请人: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