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248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净化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化槽,其构成为在沉淀槽的内侧具备具有溢流堰的集水槽、在 上述沉淀槽的被处理水越过溢流槽流入到上述集水槽中之后、流入到上述沉淀槽以外的处
理槽中。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净化槽中,为了使流入到集水槽中的被处理水流入到沉淀槽以外的处理 槽、例如相对于沉淀槽隔着隔壁而相邻的消毒槽中,将消毒槽配设成消毒槽中的被处理水 的水面比沉淀槽中的被处理水的水面低,将装备在集水槽中的桶部件的端部固定在比隔壁 的消毒槽中的被处理水高的位置上,使集水槽的被处理水从桶部件的端部自然流下到消毒 槽中。并且,为了将集水槽的水平姿势调节成即使净化槽的安置姿势相对于规定姿势倾 斜,被处理水也从遍及溢流堰的大致整个宽度的范围越过而流入到集水槽中,在将沉淀槽 与消毒槽隔开的隔壁上形成桶部件的下面侧进入的凹部,在包围该凹部的隔壁周缘部分上 形成弯曲长孔,并且在沿着桶部件的端部外周形成的固定用凸缘部件上形成螺栓插通孔, 将调节了水平姿势后的集水槽通过遍及形成在隔壁周缘部分上的弯曲长孔和形成在固定 用凸缘部件上的螺栓插通孔插通的螺栓固定在隔壁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此情况下,由于包围凹部的消毒槽的隔壁开口部、及其周缘部分的螺栓固定部 为沉淀槽的水位以下,所以沉淀槽的被处理水有可能通过与消毒槽的被处理水的水头差, 穿过隔壁开口部及螺栓固定部的间隙而漏出到被处理水的水面比沉淀槽中的水面低的消 毒槽中,从而不再能够将沉淀槽中的被处理水的水位维持为适当的水位,在隔壁周缘部分 与固定用凸缘部件之间夹入衬垫等的密封部件。专利文献1 实用新型登录第2551003号公报但是,如果在长期使用中密封部件劣化,则被处理水有可能从沉淀槽漏出到消毒 槽中,在此情况下,不再能够将沉淀槽中的被处理水的水位维持为适当的水位,所以具有在 密封部件的更换等的维护方面花费工夫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特别花费维护的工夫、能够 长期将沉淀槽中的被处理水的水位维持为适当的水位。本发明的第1特征结构是一种净化槽,在沉淀槽的内侧具备具有溢流堰的集水 槽,上述沉淀槽的被处理水在越过溢流堰而流入到上述集水槽中之后流入到上述沉淀槽以 外的处理槽中,设有将流入到上述集水槽中的被处理水扬水到比上述沉淀槽的水面高的位置的 扬水装置、和使由该扬水装置扬水的被处理水流入到上述处理槽中的流路。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结构,由于设有将流入到集水槽中的被处理水扬水到比沉淀槽的水面高的位置的扬水装置、和使由该扬水装置扬水的被处理水流入到处理槽中的流 路,所以不需要在使流入到集水槽中的被处理水流入的处理槽上设置在比沉淀槽的处理水 的水面低的位置上开口的开口部,沉淀槽的被处理水不会不经由集水槽的溢流堰而流出到 沉淀槽以外的处理槽中,所以能够将沉淀槽中的被处理水的水位长期维持为适当的水位。本发明的第2特征结构是,设有集水槽支撑部,支撑上述集水槽,使其能够绕沿 着水平方向的轴心摆动;姿势固定部,将上述集水槽固定在离开上述集水槽支撑部的位置 上。根据本发明的第2特征结构,由于设有支撑上述集水槽、以使其能够绕沿着水平 方向的轴心摆动的集水槽支撑部、和将上述集水槽固定在离开上述集水槽支撑部的位置上 的姿势固定部,所以容易水平调节集水槽的姿势,即使净化槽的安置姿势相对于规定姿势 倾斜、被处理水也从遍及溢流堰的大致全宽的范围越过溢流堰而流入到集水槽中,并且姿 势固定部只要至少在1处就可以,也能够容易地进行集水槽的固定作业。本发明的第3特征结构是,上述扬水装置是在下端部具有吸水口的空气提升泵; 上述集水槽支撑部设在上述集水槽的下端部;使上述空气提升泵的下端部位于上述集水槽 内的上述集水槽支撑部附近。根据本发明的第3特征结构,由于将在下端部具备吸水口的空气提升泵作为扬水 装置,使其下端部位于设在集水槽的下端部的集水槽支撑部附近,所以能够使空气提升泵 向集水槽的进入深度变深,能够提高扬水能力。此外,在将空气提升泵固定在集水槽以外的净化槽部分上的情况下,即使为了调 节集水槽的姿势而使该集水槽摆动,空气提升泵与集水槽相互干涉的可能性也较小,能够 将集水槽的姿势的调节范围设定得较大。本发明的第4特征结构是,上述集水槽设有具备上述溢流堰的集水部,在集水部 的底部具备储存被处理水的有底筒状的凹入部,使上述空气提升泵的下端部进入到该凹入 部中。根据本发明的第4特征结构,集水槽设有具备溢流堰的集水部,在集水部的底部 具备能够储存被处理水的有底筒状的凹入部,使空气提升泵的下端部进入到该凹入部中, 所以能够在实现集水部的大型化以便能够将装备在集水部上的溢流堰的宽度确保得较宽 的同时、减小凹入部的容积而将在内侧具备集水槽的沉淀槽的容量确保得较大。本发明的第5特征结构是,在上述集水槽的上述集水槽支撑部附近,设有将空气 提升泵的下端部定位的定位部。根据本发明的第5特征结构,由于能够将空气提升泵的下端部在集水槽支撑部附 近定位,所以能够将集水槽的姿势的调节范围设定得较大,并且能够使空气提升泵的姿势稳定。本发明的第6特征结构是,上述扬水装置是以下的空气提升泵设有扬水管、对上 述扬水管的下部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管、和集管(header)装置,上述集管装置具备流出导 引部和连接在上述扬水管的上端部上的连接部,上述流出导引部是使由上述扬水管扬水的 被处理水流入到上述处理槽中的流路;形成有将上述连接部的上方部和上述流出导引部的上方部一连串开口的开口部。根据本发明的第6特征结构,由于构成扬水装置的空气提升泵形成有将连接在扬水管的上端部上的连接部的上方部和流出导引部的上方部开口的开口部,所以在将净化槽 的进入口的盖打开而点检的情况下,连接部的内侧的状况和流出导引部的内侧的状况都容 易通过将连接部的上方部和流出导引部的上方部开口的开口部从上方确认。此外,由于形成有将连接部的上方部和流出导引部的上方部一连串开口的开口 部,所以容易将堆积在连接部的内侧的污泥通过该开口部朝向流出导引部扒出。因此,由于连接部的内侧的状况和流出导引部的内侧的状况均容易确认,容易将 堆积在连接部的内侧的污泥朝向流出导引部扒出,所以能够简单地进行相对于集管装置的 内部的维护作业。本发明的第7特征结构是,设有可开闭地覆盖上述开口部中的至少上述连接部的 上方部的盖体。根据本发明的第7特征结构,由于可开闭地安装将开口部中的至少连接部的上方 覆盖的盖体,所以通过打开盖体将连接部的上方开放,能够简单地进行相对于集管装置的 内部的维护作业,通过将盖体关闭而将连接部的上方堵塞,能够防止被处理水及污泥从扬 水管的上端飞散。本发明的第8特征结构是,在与上述盖体的安装部不同的部位,在上述扬水管的 内侧设有上述空气供给管的支撑部,上述支撑部支撑上述空气供给管,以使上述空气供给 管的轴心相对于上述扬水管的轴心大致平行地延伸。根据本发明的第8特征结构,由于在上述扬水管的内侧,在与盖体的安装部不同 的部位上设有上述空气供给管的支撑部,所以上述支撑部能够以上述空气供给管的轴心相 对于上述扬水管的轴心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方式支撑上述空气供给管。根据本发明的第8特征结构,由于在扬水管的内侧与盖体的安装部不桶的部位设 置空气供给管的支撑部,所以能够不将空气供给管从支撑部特别拆下而开闭盖体,能够更 简单地进行相对于集管装置的内部的维护作业。此外,由于能够将空气供给管安装在扬水管的内部中,所以即使不进行空气供给 管的端部与扬水管的连接处理,也能够对扬水管内供给空气,能够实现空气供给管的安装 作业的简单化。本发明的第9特征结构是,设有将从上述流出导引部流出的被处理水沿横向输送 的横输送导引部件;在该横输送导引部件上,设有覆盖上述流出导引部的外周面侧的桶状 部,在上述桶状部的上缘侧具备朝向桶内表面侧折回的形状的折回部;使上述流出导引部 进入到上述桶状部与上述折回部之间,使上述横输送导引部件连接到上述流出导引部上。根据本发明的第9特征结构,不比特别变更流出导引部的形状即能够使流出导引 部进入到桶状部与折回部之间、将横输送导引部件连接在流出导引部上,能够将从流出导 引部流出的被处理水根据需要而再向横向简单地输送。


图1是净化槽的纵剖视图。图2是图1的II-II线向视图。图3是净化槽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4是表示集水槽和消毒槽的纵剖视图。
5
图5是表示集水槽和消毒槽的分解立体图。图6(a)是主要部分立体图,图6(b)是主要部分俯视图。图7是担载体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集水槽的内部的正视图。图9是主要部分的横剖视图。图10是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图11是表示消毒槽的内部的正视图。图12是空气提升泵的纵剖视图。图13是空气提升泵的部分剖开正视图。图14是空气提升泵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15是被处理水输送装置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16是表示主要部分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纵剖视图。图17是表示集水槽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图2表示将生活排水(污水)作为被处理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本发明的净化槽 1。另外,图1中实线的箭头表示被处理水的移流方向,虚线的箭头表示积存在槽底 部的固态成分(污泥等)的返送方向。图2是图1的II-II线向视图。如图1所示,净化槽1将具备进入口 M等的槽外壁2的内部用第1分隔壁3和第 2分隔壁4分隔,划分为将被处理水进行厌氧处理的厌氧槽A、将由厌氧槽A厌氧处理后的 被处理水进行需氧处理的需氧槽B、和将由需氧槽B需氧处理后的被处理水进行沉淀处理 的沉淀槽C。并且,在沉淀槽C的内侧隔着隔壁61设有作为沉淀槽C以外的处理槽的消毒槽D。上述厌氧槽A用第3分隔壁5划分为被处理水通过流入管7从外部流入的固液分 离槽Al、和将由固液分离槽Al固液分离后的被处理水进行厌氧处理的厌氧处理槽A2,使由 固液分离槽Al固液分离后的被处理水从设在第3分隔壁5上的移流部9流入到厌氧处理 槽A2中。在上述固液分离槽Al中,设有水平方向的截面形状是大致二字状的折流板10,将 折流板10固定在槽外壁2上,以用其上端部分包围流入管7的出口侧,将通过流入管7流 入到固液分离槽Al中的被处理水的流动方向限制为朝下。使由上述厌氧处理槽A2厌氧处理后的被处理水从设在第1分隔壁3上的溢流部 118通过溢流流入到需氧槽B中,使由需氧槽B需氧处理后的被处理水移流到沉淀槽C中, 使沉淀了固态成分的高澄清的被处理水流入到装备在沉淀槽C的内侧的集水槽E中,使流 入到该集水槽E中的被处理水流入到消毒槽D中,使由从药剂筒11添加的药剂消毒后的被 处理水从排出管6排出到外部。此外,设有将沉淀在沉淀槽C的底部上的污泥通过第1空气提升泵58与被处理水一起返送到固液分离槽Al中的污泥返送路径59。上述需氧槽B在底部设有散气管70,由将轮廓形状为大致球形的多个树脂制担载 体71可流动地填充到槽内的担载体流动槽构成,通过一边用从散气管70吹入的空气将这 些担载体71搅拌一边曝气,使附着生成在担载体71的表面上的生物膜与被处理水反复接 触,进行被处理水中的有机物的分解除去及氮化合物的氧化。并且,使第2分隔壁4的下端侧向沉淀槽C侧弯曲,使需氧处理后的被处理水从第 2分隔壁4的下端侧与槽内底面之间的流出口 72流出到沉淀槽C中。溢流口 8及流出口 72以比在需氧槽B中流动的担载体71的最小外径小的上下方 向宽度开口,所以不比由防止担载体71从需氧槽B流出的部件覆盖流入口 7或流出口 72 即防止了担载体71从流入口 8的流出、或担载体71从流出口 72的流出。而且,由于使溢 流口 8及流出口 72以比担载体71的最小外径大的水平方向宽度开口,所以能够确保较大 的开口面积,流入口 8或流出口 72也不易由生物膜或剥离污泥将网眼堵塞。上述散气管70例如由形成有多个散气用孔的圆筒状的管体构成。并且,散气管70 与设在槽外的鼓风机73和空气供给管74连通连接,被供给来自鼓风机73的空气。此外,在需氧槽B的槽上部,设有担载体71流出防止用的多孔板75。担载体71例如如图7所示,轮廓形状是大致球形,从轴心朝向其周缘侧的多个大 致扇形的肋板76绕轴心以等角度以放射状配置。另外,图7中的箭头表示微生物担载体能够使污水沿着轴心流通到其内部。并且,担载体71遍及相邻的肋板76彼此设有多个具有沿着轴心的面的连结板77, 通过连结板77将相邻的肋板76彼此一体地连结。通过遍及相邻的肋板76彼此设置具有沿着轴心的面的连结板77,该连结板77将 相邻的肋板76彼此一体地连结,所以与没有设置连结板77的以往的微生物担载体相比,能 够将肋板76彼此更牢固地连结,作为微生物担载体整体的刚性变得更高。进而,通过设置连结板77,相应地作为微生物担载体整体的表面积能够增加,所以 与以往的微生物担载体相比,能够担载更多的微生物类,净化槽的处理能力也能够进一步 提尚。此外,通过设在其轴心方向上的肋板76的中间部的环部件78也将肋板76彼此连 结,实现了进一步的作为担载体71整体的刚性强化。进而,由于在连结板77的至少一侧的面、和环部件78的内侧面上设有沿着轴心的 翅片79,所以相应地作为微生物担载体整体的表面积进一步增加,从而能够担载更加多的 微生物类,净化槽的处理能力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集水槽E如图3 图5、图8所示,一体地具备由侧视形成有三角波形的溢流 堰12的集水壁13包围的横长的集水部14、和连通到该集水部14的内侧底部的纵长的有底 筒状的凹入部15,将凹入部15配置在集水部14的宽度方向中央位置上,形成正视大致左 右对称的T字状,构成为,使得当沉淀槽C的被处理水越过溢流堰12流入到集水部14中之 后,流入到凹入部15中储存。上述凹入部15形成为由水平方向的截面形状是大致矩形的外周壁16和底壁17 包围的有底筒状,形成为越靠底壁17侧直径越小的前端变窄状,比集水部14更向第2分隔 壁4侧突出。
并且,在能够将流入到集水槽E中的被处理水扬水到比沉淀槽C中的水面WL (溢 流堰下端的高度)高的位置的作为扬水装置的第2空气提升泵18、和使扬水的被处理水流 入到消毒槽D中的流路19。将支撑上述集水槽E的集水槽支撑部39设在集水槽E的下端部,以使其能够绕沿 着水平方向的轴心Y摆动,在离开集水槽支撑部39的位置上设有能够调节并固定集水槽E 的姿势的姿势固定部40。上述集水槽支撑部39也如图10(b)所示,在形成凹入部15的底壁17的下端侧, 一体地设置形成有贯通孔41的肋板,并且在第2分隔壁4上设置有进入到该贯通孔41中 的支撑轴部件42。上述姿势固定部40也如图10(a)所示,将形成凹入部15的外周部16中的第2分 隔壁4的壁部分延伸设置到比溢流堰12靠上方,在该壁部分上一体地设置上下的板面大致 沿着以摆动轴心Y为中心的圆弧状的固定用板材43,并且在该固定用板材43上形成集水槽 E的摆动方向上较长的长孔44,将插通到长孔44中的螺栓45固定在第2分隔壁4上。并且,即使净化槽1的安置姿势稍稍倾斜,也通过使集水槽E绕摆动轴心Y摆动、 以溢流堰12沿着大致水平方向的姿势用螺纹安装在螺栓45上的蝶形螺母60紧固固定,能 够使被处理水从遍及溢流堰12的大致整个宽度的范围流入到集水槽E中。上述消毒槽D如图3 图5、图11所示,由形成为水平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大致矩形 的朝上开口的箱状的隔壁61划分在沉淀槽C的内侧,将安装药剂筒11的药剂筒座48设在 隔壁61的上部,将包围集水槽E的折流板49设在隔壁61的左右两侧。并且,将隔壁61经 由该折流板49固定在第2分隔壁4上,并且经由排出管6固定在槽外壁2上,相邻于集水 槽E的前面侧而安装。此外,在包围集水部14的消毒槽D侧的集水壁部分50上,形成作为被处理水的异 常流入时的溢流部11的大致U字状的切口部51,在包围消毒槽D的集水槽E侧的槽壁部分 52上也形成大致U字状的切口部53,并且沿着该切口部53的边缘形成向槽壁外表面侧折 回的折回部54,使集水壁50的切口部51的边缘卡合在折回部54与槽壁部分52之间,将消 毒槽D与集水槽E —体地组装。上述药剂筒座48具备重叠卡止在折回部54之上的卡止部55、支撑流出导引部23 的端部的支撑部56、和筒状的折流板57,对通过流出导引部23流下到药剂筒座48中的被 处理水添加药剂,使其通过折流板57朝向消毒槽D的底部流下后,能够通过排出管6向外 部排出。上述药剂筒11具备在上部具有开口、并能够从该开口部分收容药剂(氯剂、磷除 去剂、钉子等)的筒主体部80,并且安装有能够将该开口部分自如地开闭的盖部81。在筒主体部80的下部(周部),具备移流的被处理水能够流入的流入口 82、和被 处理水能够流出的流出口 83,为流入到筒主体部80中的被处理水能够与收容的药剂接触 的结构。此外,在上述盖部81上,设有显示流入口 82的开度(即显示被处理水向流入口 82 的流入度)的显示部,作业者能够容易地判断为了使消毒剂相对于被处理水的溶解量增加 或减少而应使药剂筒11向左右哪个方向旋转。图6 (a)、图6 (b)表示使药剂筒11在设置在药剂筒座48上的状态下绕其筒轴心旋转、调节流入口 82及流出口 83的开度的状况。图6(b)是使流入口 82及流出口 83的开度为半开时的状况。此时,由空气提升泵 扬水的被处理水的一部分流入到药剂筒11内,其余从设在壁部85上的落水口落水而流入 到消毒槽D内。在筒主体部80的下部外周面上,在其直径方向的相对置的位置上设有两个突起 部86,与壁部85的被卡止部87 —起构成止动机构。即,在旋转操作药剂筒11时,通过筒主 体部80的突起部86由壁部85的被卡止部87卡止,药剂筒11的旋转操作被限制在流入口 82的开度为全开或全闭的位置(一定的旋转角位置)。上述第2空气提升泵18也如图3 图5、图8、图9、图12 图14所示,设有沿着 上下方向安装在装备于集水槽E的凹入部15内的圆筒状的扬水管20、和对扬水管20的下 部供给空气的圆筒状的空气供给管21,并设有一体地具备连接在扬水管20的上端部上的 扬水管连接部22、和使由扬水管20扬水的被处理水沿横向流出的朝上U字状的流出导引部 23的集管装置24,由流出导引部23形成使扬水的被处理水流入到消毒槽D中的流路19。并且,使扬水管20的下端部具备的吸水口 46进入到集水槽E中,使第2空气提升 泵18的下端部、即扬水管20的下端部进入到形成凹入部15的底壁17附近,位于集水槽支 撑部39附近。此外,如图8、图9所示,在集水槽支撑部39附近、即形成凹入部15的底壁17附近 的外周壁16的内表面上,设有外嵌在进入到凹入部15中的扬水管20的下端部上、将该下 端部定位的定位部47。上述扬水管连接部22和流出导引部23由树脂一体成形,扬水管连接部22形成为 外嵌在扬水管20的上端部上的圆筒状,流出导引部23形成为具备宽度与扬水管连接部22 的直径大致相同的半筒状的底板部25、和沿着底板部25的左右上端缘相互平行地延伸设 置的一对侧壁部26的朝上U字形。将上述侧壁部26分别延伸设置到在扬水管20的轴心X方向观察时扬水管连接部 22的上缘附近,并且连接设置大致沿着扬水管连接部22的直径方向、且沿着扬水管20的轴 心X方向形成的端壁部27的端部上,形成将扬水管连接部22的上方部和流出导引部23的 上方部一连串开放的开口部28,将侧壁部26的端部形成为以L字状切开的形状,能够连接 后述的横输送导引部件29。在夹着上述端壁部27与流出导引部23相反的部位上,一体地设有将扬水管连接 部22的上方沿着周向以大致半圆弧状包围的圆弧状包围壁30、和覆盖扬水管连接部22的 上方的拱状的覆盖壁部31,将端壁部27的下端部连接设置在圆弧状包围壁30和覆盖壁部 31上,使圆弧状包围壁30及覆盖壁部31的内侧面向流出导引部23的内侧。覆盖上述扬水管连接部22的上方的大致矩形的树脂制盖体32开闭自如地安装在 一个侧壁部26a上,在与盖体32的安装部不同的部位上、即在覆盖壁部31上,在扬水管20 的内侧设有支撑空气供给管21的圆筒状的空气供给管支撑部33,支撑着空气供给管21,以 使空气供给管21的轴心相对于扬水管20的轴心X大致平行地延伸。上述空气供给管支撑部33构成为能够将空气供给管21插通到筒状部的内侧而支 撑,但如图16所示,也可以是由突出到覆盖壁部31的上方的朝上筒状部33a和突出到覆盖 壁部31的下方的朝下筒状部33b构成、将空气供给管21夹着覆盖壁部31上下分断、将上侧空气供给管部分21a的下端外嵌在朝上筒状部33a上、将下侧空气供给管部分21b的上 端外嵌在朝下筒状部33b上、能够将空气供给管21支撑在扬水管20的内侧以使空气供给 管21的轴心相对扬水管20的轴心X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结构。在上述盖体32上,沿着其周缘形成有使左右的侧壁部26和端壁部27各自的上端 部进入的槽34,并且一体地形成有具备柔性的安装用的带板35,将带板35的端部可拆装地 安装在一个侧壁部26a上,从而可拆装地安装盖体32,使左右的侧壁部26和端壁部27的各 自的上端部进入到槽34中,可开闭地覆盖开口部28。此外,在从第2空气提升泵18到消毒槽D的距离较长的情况下,如图15所示,构 成将从该流出导引部23流出的被处理水沿横向输送的半桶状的横输送导引部件29与流出 导引部23的端部相连的被处理水输送装置F,使得能够将使扬水后的被处理水流入到消毒 槽D中的流路19延长。上述横输送导引部件29遍及其全长地设有横截面形状是U字状的桶状部37,在桶 状部37的上缘上具备朝向桶内表面侧折回的形状的折回部38,在使流出导引部23的端部 进入到桶状部37与折回部38之间、将流出导引部23的外周面侧用桶状部37覆盖的状态 下,能够将横输送导引部件29连接在流出导引部23上。此外,在横输送导引部件29的内底面上,遍及其全长形成能够以目视确认水量的 刻度的4根条状标记62,能够确认输送水量的上限和下限。另外,第1空气提升泵58具有与第2空气提升泵18同样的构造,构成连接有具有 从沉淀槽到固液分离槽的长度的横输送导引部件29的被处理水输送装置。[其他实施方式]1、在本发明的净化槽中,使流入到集水槽中的被处理水流入的、沉淀槽以外的处
理槽也可以是计量槽或高度处理槽等。2、在本发明的净化槽中,使流入到集水槽中的被处理水流入的、相对于沉淀槽隔 着隔壁相邻的处理槽也可以相邻于沉淀槽的外侧设置。3、本发明的净化槽也可以作为扬水装置而设计机械地吸引被处理水的泵。4、本发明的净化槽也可以在管的内侧形成使由扬水装置扬水的被处理水流入到 处理槽中的流路。5、本发明的净化槽也可以形成为箱状、或如图17所示那样将底部缩小的形状,具 备使集水槽容量变大的集水槽E。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自如地进行沉淀槽以外的处理槽的水位的设定的净化槽。
10
权利要求
一种净化槽,在沉淀槽的内侧具备具有溢流堰的集水槽,上述沉淀槽的被处理水在越过溢流堰而流入到上述集水槽中之后流入到上述沉淀槽以外的处理槽中,其特征在于,设有将流入到上述集水槽中的被处理水扬水到比上述沉淀槽的水面高的位置的扬水装置、和使由该扬水装置扬水的被处理水流入到上述处理槽中的流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槽,其特征在于,设有集水槽支撑部,支撑上述集水槽,使 其能够绕沿着水平方向的轴心摆动;姿势固定部,将上述集水槽固定在离开上述集水槽支 撑部的位置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槽,其特征在于,上述扬水装置是在下端部具有吸水口的空气提升泵;上述集水槽支撑部设在上述集水槽的下端部;使上述空气提升泵的下端部位于上述集水槽内的上述集水槽支撑部附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槽,其特征在于,上述集水槽设有具备上述溢流堰的集水 部,在集水部的底部具备储存被处理水的有底筒状的凹入部,使上述空气提升泵的下端部 进入到该凹入部中。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净化槽,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集水槽的上述集水槽支撑部附 近,设有将空气提升泵的下端部定位的定位部。
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净化槽,其特征在于,上述扬水装置是以下的空气提升泵设有扬水管、对上述扬水管的下部供给空气的空 气供给管、和集管装置,上述集管装置具备流出导引部和连接在上述扬水管的上端部上的 连接部,上述流出导引部是使由上述扬水管扬水的被处理水流入到上述处理槽中的流路;形成有将上述连接部的上方部和上述流出导引部的上方部一连串开口的开口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槽,其特征在于,设有可开闭地覆盖上述开口部中的至少 上述连接部的上方部的盖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化槽,其特征在于,在与上述盖体的安装部不同的部位,在上 述扬水管的内侧设有上述空气供给管的支撑部,上述支撑部支撑上述空气供给管,以使上 述空气供给管的轴心相对于上述扬水管的轴心大致平行地延伸。
9.如权利要求6 8中任一项所述的净化槽,其特征在于,设有将从上述流出导引部流出的被处理水沿横向输送的横输送导引部件;在该横输送导引部件上,设有覆盖上述流出导引部的外周面侧的桶状部,在上述桶状 部的上缘侧具备朝向桶内表面侧折回的形状的折回部;使上述流出导引部进入到上述桶状部与上述折回部之间,使上述横输送导引部件连接 到上述流出导引部上。全文摘要
为了不特别花费维护的工夫、能够长期将沉淀槽(C)中的被处理水的水位维持为适当的水位,是在沉淀槽(C)的内侧具备具有溢流堰(12)的集水槽(E)、构成为、使得沉淀槽(C)的被处理水在越过溢流堰(12)流入到集水槽(E)中之后、流入到沉淀槽(C)以外的处理槽中的净化槽,设有将流入到集水槽(E)中的被处理水扬水到比沉淀槽(C)的水面高的位置的扬水装置、和使由该扬水装置扬水的被处理水流入到处理槽中的流路。
文档编号C02F3/00GK101977851SQ20098010950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7日
发明者喜多亮夫, 西川信彦, 黑川和正 申请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