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749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油墨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的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油墨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由于生产工艺,就决定了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 重金属铜离子,如果将油墨废水直接排放,势必造成环境的污染。目前行业内使用的是直接加酸酸析的方式以及相应的装置处理油墨废水,即采用 加酸方式直接酸析降解C0D,这样会导致大量膜渣板结并漂浮在水面上或者沉底将管道堵 塞,泥渣不能排出,需要人工进行清理,这样势必造成废水处理效率、劳动强度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墨废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可以有效 的简化了油墨废水理工艺,节约了经济成本,降低了废水中COD。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酸析池,其 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酸析池依次连通的破络池、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和生化处理池。进一步的,上述的酸析池、破络池、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和生化处理池依次并排 固定连接成一箱体,两两相邻池子共用一个池壁,酸析池与破络池通过共用池壁上部设置 的开口连通,破络池与混凝池通过共用池壁下部设置的开口连通,混凝池与絮凝池通过共 用池壁上部设置的开口连通,絮凝池与沉淀池通过共用池壁下部设置的开口连通,沉淀池 与生化处理池通过共用池壁上部设置的开口连通。进一步的,上述的酸析池、破络池、混凝池依次并排固定连接成第一箱体,两两相 邻池子共用一个池壁,其中,所述的酸析池与破络池通过共用池壁上部设置的开口连通,破 络池与混凝池通过共用池壁下部设置的开口连通;所述的絮凝池、沉淀池、生化处理池依次 并排固定连接成第二箱体,两两相邻池子共用一个池壁,其中,所述絮凝池与沉淀池通过共 用池壁下部设置的开口连通,沉淀池与生化处理池通过共用池壁上部设置的开口连通;所 述混凝池池壁和絮凝池池壁上部均设置有开口,所述混凝池池壁上部设置的开口与絮凝池 池壁上部设置的开口通过管道连通。进一步的,上述的破络池、混凝池、絮凝池依次沿竖直方向从上往下依次固定叠置 连接成第一箱体,两两相邻池子共用一个池壁,其中,所述破络池池壁上部和池底均设置有 开口,破络池通过池底开口与混凝池连通,混凝池池底设置有开口,混凝池通过池底开口与 絮凝池连通,絮凝池池壁下部还设置有开口 ;所述的酸析池、第一箱体、沉淀池和生化处理 池依次并排固定连接成第二箱体,酸析池与第一箱体共用一个池壁,第一箱体与沉淀池共 用一个池壁,沉淀池与生化处理池共用一个池壁,其中,酸析池与第一箱体中的破络池共用 池壁上部设置的开口连通,沉淀池与第一箱体中的絮凝池共用池壁下部设置的开口连通, 沉淀池与生化处理池通过共用池壁上部设置的开口连通。[0009]更进一步的,上述的酸析池、破络池、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和生化处理池彼此独
立,且依次通过管道连接。上述的沉淀池中还设有一 L型管道,L型管道一端与絮凝池和沉淀池共用池壁下 部的开口连通,另端与伸向沉淀池池口。 上述的酸析池一池壁还设有废水入口,该废水入口连接有一油墨废水蓄池。上述的酸析池和/或生化处理池池底还设有污泥出口,以及与污泥出口连接的污 泥脱水机。上述的生化处理池优选竖流式沉淀池。上述的酸析池和/或混凝池中装有搅拌机。本实用新型由于可将酸析池、破络池、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和生化处理池一体 化设置,有效简化了设备构造;也可以将各处理池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而分开独立设置,有效 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同时,该装置直接将油墨废水酸解、破络、混凝、沉淀和生化处理, 避免了以往的采用氧化剂氧化处理步骤,从而简化了废水处理工艺,节约了经济成本,有效 降低了废水中C0D,使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从而简化了油墨废水处理的工艺,另外, 通过破络池的作用,避免了重金属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本装置由于设置了酸析池和生化处 理池,使得生成的污泥软化,不板结,不漂浮,无需人工捞渣,直接通过管道排走进行托水, 大大提升了处理效率并减轻了劳动强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油墨废水处理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油墨废水处理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油墨废水处理装置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油墨废水处理装置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 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 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油墨废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酸析池2,以及与酸析池依 次连接的破络池3、混凝池4、絮凝池5、沉淀池6和生化处理池7,该装置还可包括与酸析池 2连接的油墨废水蓄池1、与酸析池2底部污泥出口 23和/或生化处理池7底部污泥出口 72连接的污泥脱水机8。其中,酸析池2和/或混凝池4中还可设置搅拌机21,沉淀池6底 部还设置有沉淀出口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路板油墨废水处理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法式,油墨废水 蓄池1、酸析池2、破络池3、混凝池4、絮凝池5、沉淀池6和生化处理池7依次并排固定连 接成一长方形箱体,两两相邻池子共用一个池壁。其中,油墨废水蓄池1与酸析池2通过共 用池壁下部设置的开口 12连通,油墨废水蓄池1另一池壁上还设有一油墨废水入口 11,当 然,油墨废水蓄池1可以不设置,而是将电路生产中所产生的油墨废水直接引入酸析池2中 进行酸析;酸析池2与破络池3通过共用池壁上部设置的开口 22连通,酸析池2中还设置有搅拌机21,池底设有污泥出口 23,该污泥出口 23连有污泥脱水机8 ;破络池3与混凝池 4通过共用池壁下部设置的开口 31连通;混凝池4与絮凝池5通过共用池壁上部设置的开 口 41连通,混凝池4中还设置有搅拌机;絮凝池5与沉淀池6通过共用池壁下部设置的开 口 51连通;沉淀池6与生化处理池7通过共用池壁上部设置的开口 62连通,沉淀池6池底 还设置有沉淀出口 63,沉淀池6中设有一 L型管道61,L型管道61 —端与絮凝池5和沉淀 池6共用池壁下部的开口 51连通,另一端伸向沉淀池6池口 ;生化处理池7 —池壁上部设 置有降解后的废水排放口 71,以排出上清液体,池底还设置有污泥出口 72,以及与该污泥 出口 72连有另一污泥脱水机8,用于污泥压滤,生化处理池7优选竖流式沉淀池。当然箱体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油墨废水蓄池1、酸析池2、破络池3、混凝池4、絮凝 池5、沉淀池6和生化处理池7依次并排固定连接成一箱体,但是该箱体并非必须是长方形, 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箱体,如油墨废水蓄池1、酸析池2、破络池3、混凝池4、絮凝池5、沉淀 池6和生化处理池7是台阶型依次并排。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墨废水处理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法式,油墨废水蓄池1、 酸析池2、破络池3、混凝池4依次并排固定连接成第一箱体,两两相邻池子共用一个池壁, 其中,油墨废水蓄池1与酸析池2通过共用池壁下部设置的开口 12连通,油墨废水蓄池1 另一池壁上还设有一油墨废水入口 11,当然,油墨废水蓄池1可以不设置,而是将电路生产 中所产生的油墨废水直接引入酸析池2中进行酸析;酸析池2与破络池3通过共用池壁上 部设置的开口 22连通,酸析池2中还设置有搅拌机21,池底设有污泥出口 23,该污泥出口 23连有污泥脱水机8 ;破络池3与混凝池4通过共用池壁下部设置的开口 31连通,混凝池 4中还设置有一搅拌机,混凝池4的另一池壁上还设有一废水出口 41。同时,絮凝池5、沉淀池6和生化处理池7依次并排固定连接成第二箱体,两两相 邻池子共用一个池壁,絮凝池5与沉淀池6通过共用池壁下部设置的开口 51连通,絮凝池 5另一池壁上还设有一废水入口 50 ;沉淀池6与生化处理池7通过共用池壁上部设置的开 口 62连通,沉淀池6池底还设置有沉淀出口 63,沉淀池6中设有一 L型管道61,L型管道 61 一端与絮凝池5和沉淀池6共用池壁下部的开口 51连通,另端与伸向沉淀池6池口;生 化处理池7 —池壁上部设置有降解后的废水排放口 71,池底还设置有污泥出口 72,以及与 该污泥出口 72连有另一污泥脱水机8,生化处理池7优选竖流式沉淀池。其中,混凝池4废 水出口 41通过管道42与絮凝池5废水入口 50连通。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墨废水处理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法式,破络池3、混凝池 4、絮凝池5依次沿竖直方向从上往下依次固定叠置连接成第一箱体,两两相邻池子共用一 个池壁,其中,所述破络池3池壁上部设置有开口 22和池底均设置有开口 31,破络池3通 过池底开口 31与混凝池4连通;混凝池4中还设置有一搅拌机,混凝池4池底设置有开口 41,混凝池4通过池底开口 41与絮凝池5连通;絮凝池5池壁下部还设置有开口 51。同时,油墨废水蓄池1、酸析池2、第一箱体、沉淀池6和生化处理池7依次并排固 定连接成第二箱体,其中,油墨废水蓄池1与酸析池2通过共用池壁下部设置的开口 12连 通,油墨废水蓄池1的另一池壁上还设有一油墨废水入口 11,当然,油墨废水蓄池1可以不 设置,而是将电路生产中所产生的油墨废水直接引入酸析池2中进行酸析;酸析池2中还设 置有搅拌机21,池底设有污泥出口 23,该污泥出口 23连有污泥脱水机8,酸析池2与第一箱 体共用一个池壁,酸析池2与第一箱体中的破络池共用池壁上部设置的开口 22连通;沉淀池6中设有一 L型管道61,L型管道61 —端与第一箱体中的絮凝池5和沉淀池6共用池壁 下部的开口 51连通,另端与伸向沉淀池6池口,沉淀池6与生化处理池7通过共用池壁上 部设置的开口 62连通,沉淀池6池底还设置有沉淀出口 63 ;生化处理池7 —池壁上部设置 有降解后的废水排放口 71,池底还设置有污泥出口 72,以及与该污泥出口 72连有另一污泥 脱水机8,生化处理池7优选竖流式沉淀池。在图1至图3中,油墨废水经废水蓄池1废水入口 11进入废水蓄池1中进行油墨 废水的收集,然后采用上流式将废水通过油墨废水蓄池1与酸析池2共用池壁下部设置的 开口 12进入酸析池2中,也可以将油墨废水直接引入酸析池2中。酸析池2中先后添加有 聚合硫酸铁、稀硫酸、氢氧化钠和PAM,各药剂优选以溶液形式添加,通过人工或者安装在酸 析池2中的搅拌机21将废水与添加物混合均勻,将该废水进行酸化后静置沉淀,初步除去 废水中无机物或/和有机物等杂物,沉淀物通过酸析池2池底设置的泥渣出口 23排出,并 引入与泥渣出口 23连接的污泥脱水机8中进行脱水处理,上清液通过酸析池2与破络池3 共用池壁上的开口 22引入破络池3中。破络池3中添加有硫酸亚铁,将上清液中的铜离子 与其他物质分开,再将该经破络处理的废水通过破络池3与混凝池4共用池壁上的开口引 31入混凝池4中。混凝池4中添加有强碱,通过人工或者安装在混凝池4中的搅拌机将废 水与强碱混合均勻,使废水呈现强碱性,然后将强碱性的废水通过混凝池4与絮凝池5共用 池壁上的开口 41或者如图2中的管道42引入絮凝池5中。絮凝池5添加有PAM,通过PAM 絮凝,然后将加有PAM的废水通过与开口 51连接的L型管道61引入沉淀池6中进行静置 沉淀,该沉淀通过沉淀池6底部设置的沉淀出口 63排出进行进行污泥压滤,上清液通过沉 淀池6与生化处理池7共用池壁上的开口 62引入生化处理池7中进行生物降解,利用生物 的厌氧和/或好氧特性,对废水中的残留污物进形进一步的生物降解,降低废水的C0D,使 得废水达到排放标准,生化处理池7优选竖流式沉淀池。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墨废水处理装置的第四种实施方法式,油墨废水蓄池1、 酸析池2、破络池3、混凝池4、絮凝池5、沉淀池6和生化处理池7依次通过管道连接,各池 子彼此分开独立设置,管道为外接管道,各处理池进出开口与图1至图3中各处理池所设置 开口的位置相同,在此就不重述。其中,油墨废水蓄池1可以不设置,而是将电路板生产过 程中所产生的油墨废水直接引入酸析池2中进行酸析,酸析池2底部设置的污泥出口 23和 生化处理池7底部污泥出口 72还连有污泥脱水机8,酸析池2和/或混凝池4中还可设置 搅拌机21,沉淀池6底部还设置有沉淀出口 63,池中设有一 L型管道61,L型管道61 —端 与絮凝池5池壁下部的开口 51连通,另端与伸向沉淀池6池口。在图4中,油墨废水经废水蓄池1收集后,通过管道将废水引入酸析池2中。酸析 池2中先后添加有聚合硫酸铁、浓硫酸、氢氧化钠和PAM,通过人工或者安装在酸析池2中 的搅拌机21将废水与添加物混合均勻,将该废水进行酸化后静置沉淀,初步除去废水中可 氧化的无机物或/和有机物等杂物,沉淀通过酸析池2底部设置的泥渣出口 23排出,并引 入污泥脱水机8中进行脱水处理,上清液通过管道引入破络池3中。破络池3中添加有硫 酸亚铁,将上清液中的铜离子与其他物质分开,再将该废水通过管道引入混凝池4中。混凝 池4中添加有强碱,通过人工或者安装在混凝池4中的搅拌机21将废水与强碱混合均勻, 使废水呈现强碱性,然后将强碱性的废水通过管道引入絮凝池5中。絮凝池5添加有PAM, 通过PAM絮凝,然后将加有PAM的废水通过管道引入沉淀池6中进行静置沉淀,该沉淀通过沉淀池6底部设置的沉淀出口 63排出,并进行铜的回收利用处理,上清液通过管道引入生 化处理池7中进行生物降解,利用生物的好氧和/或厌氧特性,对废水中的残留污物进一步 的生物降解,降低废水的C0D,使得废水达到排放标准。本实用新型由于可将酸析池、破络池、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和生化处理池一体 化设置,有效简化了设备构造;也可以将各处理池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而分开独立设置,有效 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同时,该装置直接将油墨废水酸解、破络、混凝、沉淀和生化处理, 避免了以往的采用氧化剂氧化处理步骤,从而简化了废水处理工艺,节约了经济成本,有效 降低了废水中C0D,使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而且还能有效的回收油墨废水中的铜, 从而简化了油墨废水处理的,另外,通过破络处理工艺,避免了重金属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本装置由于设置了酸析池和生化处理池,使得生成的污泥软化,不板结,不漂浮,无需人工 捞渣,直接通过管道排走进行托水,大大提升了处理效率并减轻了劳动强度。上述关于本发明四种实施方法式的油墨废水处理装置以及与上述四种实施方法 式类似的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尤其适用电路板油墨废水的处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酸析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酸析池依次连通的破络池、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和生化处理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析池、破络池、混 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和生化处理池依次并排固定连接成一箱体,两两相邻池子共用一个池 壁,酸析池与破络池通过共用池壁上部设置的开口连通,破络池与混凝池通过共用池壁下 部设置的开口连通,混凝池与絮凝池通过共用池壁上部设置的开口连通,絮凝池与沉淀池 通过共用池壁下部设置的开口连通,沉淀池与生化处理池通过共用池壁上部设置的开口连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析池、破络池、混 凝池依次并排固定连接成第一箱体,两两相邻池子共用一个池壁,其中,所述的酸析池与破 络池通过共用池壁上部设置的开口连通,破络池与混凝池通过共用池壁下部设置的开口连 通;所述的絮凝池、沉淀池、生化处理池依次并排固定连接成第二箱体,两两相邻池子共用 一个池壁,其中,所述絮凝池与沉淀池通过共用池壁下部设置的开口连通,沉淀池与生化处 理池通过共用池壁上部设置的开口连通;所述混凝池池壁和絮凝池池壁上部均设置有开口,所述混凝池池壁上部设置的开口与 絮凝池池壁上部设置的开口通过管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破络池、混凝池、絮 凝池依次沿竖直方向从上往下依次固定叠置连接成第一箱体,两两相邻池子共用一个池 壁,其中,所述破络池池壁上部和池底均设置有开口,破络池通过池底开口与混凝池连通, 混凝池池底设置有开口,混凝池通过池底开口与絮凝池连通,絮凝池池壁下部还设置有开 Π ;所述的酸析池、第一箱体、沉淀池和生化处理池依次并排固定连接成第二箱体,酸析池 与第一箱体共用一个池壁,第一箱体与沉淀池共用一个池壁,沉淀池与生化处理池共用一 个池壁,其中,酸析池与第一箱体中的破络池共用池壁上部设置的开口连通,沉淀池与第一 箱体中的絮凝池共用池壁下部设置的开口连通,沉淀池与生化处理池通过共用池壁上部设 置的开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析池、破络池、混 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和生化处理池彼此独立,且依次通过管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 中还设有一 L型管道,L型管道一端与絮凝池和沉淀池共用池壁下部的开口连通,另一端伸 向沉淀池池口。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析池 一池壁还设有废水入口,该废水入口连接有一油墨废水蓄池。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析池 和/或生化处理池池底还设有污泥出口,以及与污泥出口连接的污泥脱水机。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化处 理池是竖流式沉淀池。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析池和/或混凝池中装有搅拌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酸析池,以及与酸析池依次连接的破络池、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和生化处理池。本实用新型有效简化了设备构造,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节约了经济成本,有效降低了废水中COD,提升了处理效率并减轻了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C02F11/12GK201678561SQ201020145459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5日
发明者付玉军, 金洪建, 龙洋南 申请人: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