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漏液除臭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681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垃圾渗漏液除臭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渗漏液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渗漏液除臭净化
O
背景技术
城市垃圾是城市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垃圾转运站、焚烧场或填埋场的垃圾渗滤 液是由各种化合物和怄化腐烂物质生成,含有浓度极高的BOD、COD、含氮化合物、含磷化合 物、有机商化物及硫化物、无机盐类等,不仅气味恶臭,而且其中不少是致癌物。若排放地 表,污染环境,溶入地下,污染水源,是城市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一大危害。而且垃圾填埋时间 越久,其渗滤液的浓度就越高、危害就越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漏液除臭净化器,其可对垃圾渗漏液进行无 害化处理,降低垃圾渗漏液的环境污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的进液管连接射 流泵,射流泵的进气口连接臭氧发生器,射流泵的出液口连接水套的一端,水套内设紫外线 灯,水套的另一端连接出液管。所述的进液管内设有滤网。所述的水套一端设有超声波振子。所述的水套内设盘管。所述的水套内设滤网。所述的臭氧发生器为陶瓷板式臭氧发生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连接气泵,气泵连接射流泵。本实用新型采用臭氧除去垃圾渗漏液的异味,通过超声波以及紫外线对经过其的 垃圾渗漏液进行灭菌操作,从而降低垃圾渗漏液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水套的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水套的剖面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水套的剖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包括进液管1和出液管2,进液 管连接射流泵3,射流泵的进气口连接气泵10,气泵连接臭氧发生器4,射流泵的出液口连
3接水套5的一端,水套内设紫外线灯6,水套的另一端连接出液管。臭氧发生器为陶瓷板式 臭氧发生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的进液管连接射流泵, 射流泵的进气口连接臭氧发生器,射流泵的出液口连接水套的一端,水套内设紫外线灯,水 套的另一端连接出液管。所述的进液管内设有滤网。臭氧发生器为陶瓷板式臭氧发生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的进液管连接射流泵, 射流泵的进气口连接臭氧发生器,射流泵的出液口连接水套的一端,水套内设紫外线灯6, 水套的另一端连接出液管。如图3所示的水套一端设有超声波振子,水套内设有盘管,超声 波振子用于产生超声波,用超声波为降解水中的有害,有机物提供了独特的物理化学环境。 所述的进液管内设有滤网。臭氧发生器为陶瓷板式臭氧发生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的进液管连接射流泵, 射流泵的进气口连接臭氧发生器,射流泵的出液口连接水套的一端,水套内设紫外线灯6, 水套的另一端连接出液管。如图4所示水套内设滤网9。臭氧发生器为陶瓷板式臭氧发生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方式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的进液管连接射流泵, 射流泵的进气口连接臭氧发生器,射流泵的出液口连接水套的一端,水套内设紫外线灯,水 套的另一端连接出液管。所述的进液管内设有滤网。所述的水套一端设有超声波振子。臭 氧发生器为陶瓷板式臭氧发生器。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实施方式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连接射流泵3,射流 泵的进气口连接臭氧发生器,射流泵的出液口连接水套的一端,水套内设紫外线灯,水套的 另一端连接出液管。臭氧发生器为陶瓷板式臭氧发生器。
权利要求一种垃圾渗漏液除臭净化器,包括进液管(1)和出液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管连接射流泵(3),射流泵的进气口连接臭氧发生器(4),射流泵的出液口连接水套(5)的一端,水套内设紫外线灯(6),水套的另一端连接出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漏液除臭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管内 设有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漏液除臭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套 一端设有超声波振子(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漏液除臭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套 内设盘管(8)。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漏液除臭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套 内设滤网(9)。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漏液除臭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臭氧 发生器为陶瓷板式臭氧发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漏液除臭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臭氧 发生器连接气泵(10),气泵连接射流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渗漏液除臭净化器,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渗漏液除臭净化器。其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连接射流泵,射流泵的进气口连接臭氧发生器,射流泵的出液口连接水套的一端,水套内设紫外线灯,水套的另一端连接出液管。其可对垃圾渗漏液进行无害化处理,降低垃圾渗漏液的环境污染。
文档编号C02F1/32GK201770567SQ20102022370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9日
发明者张俊杰 申请人:张俊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