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式软化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942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压力式软化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压力作为滤水动力的压力式软化净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软化净水器中普遍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即将阳离子交换树脂这种水处理材料装填在适当的壳体内制成软化装置或软化单元,软化装置的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产品出厂时将阳离子交换树脂转换成钠型。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含有钙镁离子的水从进水口进入壳体,水中的钙镁离子与树脂上的钠离子进行交换,于是水中的钙镁离子被去除, 而树脂上的钠离子则进入水中,去除了钙镁离子的水(即软化水)从出水口流出。随着使用过程的进行,树脂上的钠离子逐渐被水中的钙镁离子所替换,树脂也就逐渐失效,即软化功能消失。对于一般的新的软化净水器,无论是理论计算还是试验验证,其结果基本上是净化硬度为500mg/L (以&0)3计)的原水约60 80L后,软化装置的软化功能消失殆尽。 理论上失效后的软化装置可以通过适当方法进行再生。目前的再生方法都是将软化装置从净水器上拆下,然后再分为两类其一是直接将软化装置泡在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盐水) 中,过一两个小时后用清水洗一下再装回净水器,这种方法的再生效果很差,几乎没有再生效果;其二是进一步将软化树脂从软化装置中拆出,再将软化树脂泡在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盐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用清水清洗,再将树脂按原要求装回再生装置,再将再生装置装回净水器,这种方法虽然再生效果有所改进,却仍然难以将再生装置的再生能力回复到原来的70%以上,并且操作十分麻烦和复杂,普通用户难以掌握。如此一来,一个再生装置,目前实际上几乎就成了一次性使用的水处理单元,一方面用户失去了对软化净水器的信任度,另一方面软化树脂一次性使用造成资源极大地浪费。中国专利C拟848833Y公开了《一种水软化滤芯在线再生式反渗透净水器》,包括由管路连接起来的进水三通,预滤芯,低水压开关,进水电磁阀,炭滤芯,水软化滤芯,高压泵,反渗透膜元件,高水压开关,压力水桶,后置活性炭滤芯,水龙头,反冲电磁阀、废水比例控制器,控制电路,再生管路,再生管路上的再生盐桶及再生电磁阀。再生时,关闭进水电磁阀,在再生盐桶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打开再生电磁阀,关闭反冲电磁阀,打开高压水泵, 再生盐桶中的氯化钠由回流浓缩水溶解并随回流浓缩水循环进入水软化滤芯中使软化树脂再生,再生完后打开反冲电磁阀,冲洗5分钟。这种结构的净水器虽然可以在不取出滤芯的前提下对滤芯进行再生,但是,再生时从软化滤芯中流出的再生废液经高压泵增压后穿过反渗透滤芯又流回再生盐桶,对再生盐桶中的再生液形成严重污染,从而严重影响软化滤芯的再生效果;此外,高浓度的再生废液穿过反渗透表面有可能促成反渗透膜表面的微孔快速堵塞,严重影响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中国专利申请CN101891278A公开了一种《压力式软化多级净水器的软化芯再生方法及再生装置》,其公开的净水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多级净化芯及软化芯,再生时,将安装在软化芯前一级的净化芯更换为再生芯,然后开启水源,水从再生芯进入软化芯,从软化芯内排出的水作为废水排放,再生结束时,将再生芯拆下,然后将原来的净化芯装回。这种再生方法要求净水器的各级壳体都是可拆装的结构,操作时需要对芯体进行更换,这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操作要求较高,不太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取出软化芯或更换芯体即可获得很好的再生效果的一种压力式软化净水器,该净水器适于家庭使用、办公场所使用,或其它类似场所使用。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力式软化净水器,包括预处理单元、再生单元和软化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的进水口连接净水器进水口,再生单元的出水口连接软化单元的进水口,软化单元的出水口连接净水器出水口,再生单元内设有填装有再生剂的再生内芯,软化单元内设有软化树脂;还包括设置在预处理单元的出水口和软化单元的进水口之间的控制水流是否进入再生单元的流向控制单元。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流向控制单元包括一个设置有一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的第一二位三通阀,其中进水口连接预处理单元的出水口,第一出水口连接再生单元的进水口,第二出水口连接软化单元的进水口,通过切换手把使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或第二出水口连通。进一步改进的方案为所述流向控制单元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再生单元的出水口与软化单元的进水口之间的连接管上的第一单向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处理单元、再生单元和软化单元均为单级或多级筒体, 各单元的多级筒体之间由连接管连接;所述再生单元的壳体上端设置有可拆装的盖,再生内芯中再生剂的装填量为失效的软化单元一次再生所需的再生剂用量;所述再生剂是氯化钠,所述软化树脂是阳离子树脂。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力式软化净水器,包括预处理单元、再生单元、软化单元和后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的进水口连接净水器进水口,再生单元的出水口连接软化单元的进水口,后处理单元的出水口连接净水器出水口,软化单元内设有软化树脂;还包括设置在预处理单元的出水口和软化单元的进水口之间的控制水流是否进入再生单元、或者设置在软化单元的出水口和后处理单元的进水口之间的控制水流是否进入后处理单元、或者设置在预处理单元的出水口和后处理单元的进水口之间的控制水流是否进入再生单元和后处理单元的流向控制单元。作为优选,所述流向控制单元包括一个设置有一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的第一二位三通阀和/或一个设置有一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的第二二位三通阀,其中第一二位三通阀的进水口连接预处理单元的出水口,第一出水口连接再生单元的进水口,第二出水口连接软化单元的进水口,通过切换手把使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或第二出水口连通;第二二位三通阀的进水口连接软化单元的出水口,第一出水口连接后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第二出水口连接净水器出水口或者净水器排废口,通过切换手把使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或第二出水□连通。进一步,所述流向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二位三通阀和第二二位三通阀时,还包括一个控制二者的带有操作手把的联动机构。[0013]所述设置在预处理单元的出水口和后处理单元的进水口之间的控制水流是否进入再生单元和后处理单元的流向控制单元包括一个设置有两个进水口和四个出水口的二位六通阀;其中第一进水口连接预处理单元的出水口,第二进水口连接软化单元的出水口, 第一出水口连接再生单元的进水口,第二出水口连接软化单元的进水口,第三出水口连接后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第四出水口连接净水器出水口或者净水器排废口 ;通过切换手把使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或第二出水口连通,使第二进水口与第三出水口或第四出水口连
ο所述流向控制单元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再生单元的出水口与软化单元的进水口之间的连接管上的第一单向阀和/或一个设置在后处理单元的出水口与净水器出口之间的连接管上的第二单向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处理单元、再生单元、软化单元和后处理单元均为单级或多级筒体,各单元的多级筒体之间由连接管连接;所述再生单元的壳体上端设置有可拆装的盖,再生内芯中再生剂的装填量为失效的软化单元一次再生所需的再生剂用量;所述再生剂是氯化钠,所述软化树脂是阳离子树脂。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采用流向控制单元来控制水流是否经过再生单元,流向控制单元选用结构简单的二位三通阀, 在进行再生操作时,从预处理单元的出水口流出的水,经过再生单元后再进入软化单元进行软化处理,而正常的净水时,从预处理单元的出水口流出的水不经过再生单元,直接进入软化单元进行软化处理,然后从软化单元的出水口流入净水器出水口,用于饮用。整个净水器结构紧凑,所需零件少,制作成本低,操作非常简单,而且再生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将失效的软化装置回复到接近新软化装置软化功能的100%。(2)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设置后处理单元以取得更好的净水效果,同时采用流向控制单元来控制水流是否经过后处理单元,从而可以防止再生时的再生废液穿过后处理单元而造成后处理单元污染。(3)当本实用新型的流向控制单元使用两个二位三通阀或者一个二位六通阀时, 以根据用户需要控制水流是否进入再生单元和后处理单元,操作简单可靠。(4)当本实用新型的流向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单向阀和/或第二单向阀时,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水的流向,使净水器更好的工作。(5)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决定各单元采用单级筒体或者多级筒体,当采用多级筒体时可以获得更好的净化效果。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原理图,其流向控制单元控制水流是否进入再生单元。图2为图1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另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另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00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原理图,其流向控制单元控制水流是否进入再生单元。图6为图5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的另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技术方案的原理图,其流向控制单元控制水流是否进入后处理单元。图9为图8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的另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技术方案的原理图,其流向控制单元控制水流是否进入再生单元和后处理单元。图12为图11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1的另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1的另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1的另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1的另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1的另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1的另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1的另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11的另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如下预处理单元1,进水口 11,出水口 12 ;再生单元2,进水口 21,出水口 22 ;软化单元3,进水口 31,出水口 32 ;净水器进水口 41,净水器出水口 42,净水器排废口 43 ;流向控制单元5,第一二位三通阀51,进水口 51-1,第一出水口 51_2,第二出水口 51-3,切换手把51-4 ;第一单向阀52 ;第二二位三通阀53,进水口 53_1,第一出水口 53_2, 第二出水口 53-3,切换手把53-4 ;联动机构M ;二位六通阀55,第一进水口 55_1,第二进水口 55-2,第一出水口 55-3,第二出水口 55-4,第三出水口 55_5,第四出水口 55_6,切换手把 55-7 ;第二单向阀56 ;连接管6 ;后处理单元7,进水口 71,出水口 7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压力式软化净水器,包括预处理单元1、再生单元2、 软化单元3和流向控制单元5。 预处理单元1填装过滤和/或吸附芯,其进水口 11连接净水器进水口 41,净水器进水口 41可以直接与压力水管,例如自来水管连接,利用压力水管中的压力作为滤水动力;净水器进水口 41也可以不与外部的压力水管联接,而是另外增设水泵,利用水泵提供滤水动力。预处理单元1的过滤芯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吸附芯用于去除水中对软化树脂有害的物质,例如水中的余氯,当然,预处理单元1也可以是包括其它水处理功能的单元。再生单元2的出水口 22连接软化单元3的进水口 31,再生单元2内在再生时设有填装有再生剂的再生内芯,再生单元2的壳体呈圆柱状、竖直设置、盖设置在上端、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下端上端设置有可拆装的盖,盖与壳体之间可采用螺纹机构、法兰结构等, 再生内芯中再生剂的装填量为失效的软化单元3 —次再生所需的再生剂用量;再生剂是氯化钠。软化单元3的出水口 32连接净水器出水口 42,软化单元3内设有软化树脂,软化树脂是阳离子树脂。流向控制单元5设置在预处理单元1的出水口 12和软化单元3的进水口 31之间, 用于控制水流是否进入再生单元2。流向控制单元5的结构请见图2,流向控制单元5包括一个设置有一个进水口 51-1和两个出水口 51-2、51-3的第一二位三通阀51,二位三通阀可以是手动阀,也可以是电控阀,电控阀是指可采用电力控制启闭的阀门,例如电磁阀、电动阀等。其中进水口 51-1连接预处理单元1的出水口 12,第一出水口 51-2连接再生单元2 的进水口 21,第二出水口 51-3连接软化单元3的进水口 31,通过切换手把51-4使进水口 51-1与第一出水口 51-2或第二出水口 51-3连通,即进水口 51_1与第一出水口 51_2连通时,进水口 51-1与第二出水口 51-3不连通,而进水口 51-1与第二出水口 51-3连通时,进水口 51-1与第一出水口 51-2不连通。净水器正常运行(净化、软化)时,水流不从再生单元2中流过,水经预处理单元 1预处理,直接进入软化单元3进行软化处理,然后流向净水器出水口。当软化单元3内的软化树脂失效时,将第一二位三通阀51的切换手把51-4设置在进水口 51-1连通第一出水口 51-2的位置,然后开启水源。这时,原水经预处理单元1处理后流入再生单元2,从再生单元2的出水口 22流出的水是含有高浓度再生剂的再生水,这些水再流入软化单元3对软化树脂进行再生,从软化单元3的出水口 32流出的再生废水从净水器出水口 42排放出去。在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再生单元2中的再生剂消耗完毕,软化单元3中的软化树脂得到再生,并且从净水器出水口 42排出的再生废水不含再生剂时,再将第一二位三通阀51的切换手把51-4设置在进水口 51-1连通第二出水口 51-3的位置, 至此软化树脂再生完毕,净水器可以正常运行。因此,这样的结构就可以很简单地达到控制在进行再生操作时,从预处理单元1的出水口 12流出的水,经过再生单元2后再进入软化单元3进行软化处理,而正常的净水时,从预处理单元1的出水口 12流出的水不经过再生单元2,直接进入软化单元3进行软化处理,然后从软化单元3的出水口 32流入净水器出水口 42,用于饮用。(实施例2)见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流向控制单元5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再生单元2的出水口 22与软化单元3的进水口 31之间的连接管6上的第一单向阀52。这样的结构可以确保在进行净水操作时,从预处理单元1的出水口 12流出的水只能进入软化单元3,不会进入再生单元2,以免影响再生单元2内的再生芯。(实施例3)[0061]见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预处理单元1有两级筒体, 两级筒体之间由连接管6连接。这样可以在两级筒体内分别放置过滤和吸附以及其他功能的芯体,使预处理的效果更好,当然,还可以为多级筒体。(实施例4)见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后处理单元 7,后处理单元7的进水口 71连接软化单元3的出水口 31,出水口 72连接净水器出水口 42。 后处理单元7可以是包括超滤和/或吸附功能的净化单元,也可以是包括加热和/或制冷和/或储水功能的单元,当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时,净水效果比实施例1更好。(实施例5)见图7,本实施例为实施例2和实施例4的结合,即包括后处理单元7以及第一单向阀52。(实施例6)见图8和图9,本实施例包括后处理单元7,流向控制单元5设置在软化单元3的出水口 32和后处理单元7的进水口 71之间,用于控制水流是否进入后处理单元7。本实施例的流向控制单元5的具体结构见图9,第二二位三通阀53的进水口 53_1 连接软化单元3的出水口 32,第一出水口 53-2连接后处理单元7的进水口 71,第二出水口 53-3连接净水器出水口 42,通过切换手把53-4使进水口 53_1与第一出水口 53_2或第二出水口 53-3连通。在进行再生操作时,使进水口 53-1与第二出水口 53-3连通,再生后产生的废水直接从净水器出水口 42中排出,不进入后处理单元7,以免污染后处理单元7中的芯体。在进行净水操作时,取出再生芯即可。本实施例的结构可以控制是否需要使用后处理单元,增加了用户的选择范围。(实施例7)见图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流向控制单元5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后处理单元7的出水口 72与净水器出口 42之间的连接管6上的第二单向阀56。 这样的结构可以确保在进行净水操作时,从预处理单元1的出水口 12流出的水只能进入软化单元3,不会进入再生单元2,以免影响再生单元2内的再生芯。(实施例8)见图11和图12,本实施例的流向控制单元5设置在预处理单元1的出水口 12和后处理单元7的进水口 71之间,控制水流是否进入再生单元2和后处理单元7。本实施例的流向控制单元5的具体结构见图12,包括2个二位三通阀其中第一二位三通阀51的进水口 51-1连接预处理单元1的出水口 12,第一出水口 51-2连接再生单元2的进水口 21,第二出水口 51-3连接软化单元3的进水口 31,通过切换手把51-4使进水口 51-1与第一出水口 51-2或第二出水口 51-3连通;第二二位三通阀53的进水口 53_1 连接软化单元3的出水口 32,第一出水口 53-2连接后处理单元7的进水口 71,第二出水口 53-3连接净水器排废口 43,通过切换手把53-4使进水口 53_1与第一出水口 53_2或第二出水口 53-3连通。在进行再生操作时,使第一二位三通阀51的进水口 51-1与第一出水口 51-2连通,为避免污染后处理单元7中的芯体,使第二二位三通阀53的进水口 53-1与第二出水口 53-3连通,这样再生操作时从软化单元3的出水口 32流出的废水将直接从净水器排废口 43中排出。在进行净水操作时,使第一二位三通阀51的进水口 51-1与第二出水口51-3连通,水流不经过再生单元2而直接进入软化单元3,从软化单元3的出水口 32流出的水可以通过操作第二二位三通阀53选择是否进入后处理单元7。(实施例9)见图1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二位三通阀53的第二出水口 53-3连接净水器出水口 42,流向控制单元5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再生单元2的出水口 22与软化单元3的进水口 31之间的连接管6上的第一单向阀52。(实施例10)见图1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二位三通阀53的第二出水口 53-3连接净水器出水口 42,流向控制单元5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后处理单元7的出水口 72与净水器出口 42之间的连接管6上的第二单向阀56。(实施例11)见图1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二位三通阀53的第二出水口 53-3连接净水器出水口 42,流向控制单元5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再生单元2的出水口 22与软化单元3的进水口 31之间的连接管6上的第一单向阀52和一个设置在后处理单元7的出水口 72与净水器出口 42之间的连接管6上的第二单向阀56。(实施例12)见图1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流向控制单元5包括一个控制二者的带有操作手把的联动机构M。联动机构M设有操作手把,以方便用户操作。 联动机构M设置两个二位三通阀的连通口位置当第一二位三通阀51的进水口 51-1与第一出水口 51-2连通时,第二二位三通阀53的进水口 53-1与第二出水口 53_3连通;当第一二位三通阀51的进水口 51-1与第二出水口 51-3连通时,第二二位三通阀53的进水口 53-1与第一出水口 53-2连通。即净水器处于再生状态时,预处理单元1出水口 12通过第一二位三通阀51连通再生单元2的进水口 21,软化单元3的出水口 32通过第二二位三通阀53直接连净水器出水口 42。净水器处于正常运行时,预处理单元1的出水口 12通过第一二位三通阀51直接连通软化单元3的进水口 31,软化单元3的出水口 32通过第二二位三通阀53连通后处理单元7的进水口 71。(实施例13)见图17,本实施例的流向控制单元5包括一个设置有两个进水口 55-1、55_2和四个出水口 55-3、55-4、55-5、55-6的二位六通阀55 ;每个进水口可以在两个出水口之间切换。其中第一进水口阳-1连接预处理单元1的出水口 12,第二进水口 55-2连接软化单元 3的出水口 32,第一出水口 55-3连接再生单元2的进水口 21,第二出水口 55_4连接软化单元3的进水口 31,第三出水口 55-5连接后处理单元7的进水口 71,第四出水口 55_6连接净水器出水口 42 ;通过切换手把55-7使第一进水口 55-1与第一出水口 55_3或第二出水口 55-4连通,使第二进水口 55-2与第三出水口 55-5或第四出水口 55_6连通。净水器处于正常运行时,第一进水口 55-1与第二出水口 55-4连通,因此预处理单元1的出水口 12 通过二位六通阀55直接连通软化单元3的进水口 31,第二进水口 55-2与第三出水口 55_5 连通,因此软化单元3的出水口 32又通过该二位六通阀55连通后处理单元7的进水口 71。 当净水器处于再生状态时,第一进水口 55-1与第一出水口 55-3连通,因此预处理单元1的出水口 12通过二位六通阀55直接连通再生单元2的进水口 21,第二进水口 55-2与第四出水口 55-6连通,因此软化单元3的出水口 32又通过该二位六通阀55直接连通净水器出水 Π 42。本实施例中的预处理单元1、软化单元3和后处理单元7均有两级筒体,各两级筒体之间由连接管6连接。这样可以使净水的效果更好,当然,还可以为多级筒体。(实施例14)见图1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流向控制单元5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再生单元2的出水口 22与软化单元3的进水口 31之间的连接管6上的第一单向阀52。(实施例I5)见图1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流向控制单元5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后处理单元7的出水口 72与净水器出口 42之间的连接管6上的第二单向阀 56。(实施例I6)见图2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流向控制单元5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后处理单元7的出水口 72与净水器出口 42之间的连接管6上的第二单向阀56 和一个设置在后处理单元7的出水口 72与净水器出口 42之间的连接管6上的第二单向阀 56。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压力式软化净水器,包括预处理单元(1)、再生单元( 和软化单元(3),所述预处理单元(1)的进水口(11)连接净水器进水口(41),再生单元O)的出水口 0 连接软化单元(3)的进水口(31),软化单元(3)的出水口(32)连接净水器出水口(42),再生单元⑵内在再生时设有填装有再生剂的再生内芯,软化单元⑶内设有软化树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预处理单元(1)的出水口(1 和软化单元(3)的进水口(31)之间的控制水流是否进入再生单元O)的流向控制单元(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式软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向控制单元(5) 包括一个设置有一个进水口(51-1)和两个出水口(51-2、51-;3)的第一二位三通阀(51),其中进水口(51-1)连接预处理单元(1)的出水口(12),第一出水口(51-2)连接再生单元(2) 的进水口(21),第二出水口(51-3)连接软化单元(3)的进水口(31),通过切换手把(51-4) 使进水口(51-1)与第一出水口(51-2)或第二出水口(51-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力式软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向控制单元(5) 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再生单元O)的出水口 0 与软化单元(3)的进水口(31)之间的连接管(6)上的第一单向阀(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力式软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单元(1)、 再生单元( 和软化单元C3)均为单级或多级筒体,各单元的多级筒体之间由连接管(6) 连接;所述再生单元的壳体上端设置有可拆装的盖,再生内芯中再生剂的装填量为失效的软化单元C3) —次再生所需的再生剂用量;所述再生剂是氯化钠,所述软化树脂是阳离子树脂。
5.一种压力式软化净水器,包括预处理单元(1)、再生单元0)、软化单元C3)和后处理单元(7),所述预处理单元(1)的进水口(11)连接净水器进水口(41),再生单元的出水口 02)连接软化单元(3)的进水口(31),后处理单元(7)的出水口(72)连接净水器出水口(42),软化单元(3)内设有软化树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预处理单元(1)的出水口(1 和软化单元C3)的进水口(31)之间的控制水流是否进入再生单元0)、或者设置在软化单元(3)的出水口(3 和后处理单元(7)的进水口(71)之间的控制水流是否进入后处理单元(7)、或者设置在预处理单元(1)的出水口(1 和后处理单元(7)的进水口 (71)之间的控制水流是否进入再生单元( 和后处理单元(7)的流向控制单元(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压力式软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向控制单元(5) 包括一个设置有一个进水口(51-1)和两个出水口(51-2、51-;3)的第一二位三通阀(51)和 /或一个设置有一个进水口(53-1)和两个出水口(53-2、53-;3)的第二二位三通阀(53),其中第一二位三通阀(51)的进水口(51-1)连接预处理单元(1)的出水口(12),第一出水口 (51-2)连接再生单元(2)的进水口(21),第二出水口(51-3)连接软化单元(3)的进水口 (31),通过切换手把(51-4)使进水口(51-1)与第一出水口(51-2)或第二出水口(51_3) 连通;第二二位三通阀(5 的进水口(53-1)连接软化单元(3)的出水口(32),第一出水口(53-2)连接后处理单元(7)的进水口(71),第二出水口(53-3)连接净水器出水口 02) 或者净水器排废口(43),通过切换手把(53-4)使进水口(53-1)与第一出水口(53- 或第二出水口 (53-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力式软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向控制单元(5) 包括第一二位三通阀(51)和第二二位三通阀(5 时,还包括一个控制二者的带有操作手把的联动机构(5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压力式软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预处理单元(1)的出水口(1 和后处理单元(7)的进水口(71)之间的控制水流是否进入再生单元 (2)和后处理单元(7)的流向控制单元( 包括一个设置有两个进水口(55-1、55-幻和四个出水口(55-3、55-4、55-5、55-6)的二位六通阀(5 ;其中第一进水口(55-1)连接预处理单元(1)的出水口(12),第二进水口(55-2)连接软化单元(3)的出水口(32),第一出水口(55- 连接再生单元O)的进水口(21),第二出水口(55-4)连接软化单元(3)的进水口(31),第三出水口(55-5)连接后处理单元(7)的进水口(71),第四出水口(55_6)连接净水器出水口 0 或者净水器排废口 ;通过切换手把(55-7)使第一进水口(55-1)与第一出水口(55- 或第二出水口(55-4)连通,使第二进水口(55- 与第三出水口(55_5) 或第四出水口(55-6)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一种压力式软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向控制单元( 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再生单元O)的出水口 0 与软化单元(3)的进水口(31) 之间的连接管(6)上的第一单向阀(5 和/或一个设置在后处理单元(7)的出水口(72) 与净水器出水口 G2)之间的连接管(6)上的第二单向阀(56)。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8之一所述的一种压力式软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单元(1)、再生单元O)、软化单元C3)和后处理单元(7)均为单级或多级筒体,各单元的多级筒体之间由连接管(6)连接;所述再生单元( 的壳体上端设置有可拆装的盖,再生内芯中再生剂的装填量为失效的软化单元C3) —次再生所需的再生剂用量;所述再生剂是氯化钠,所述软化树脂是阳离子树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式软化净水器,包括预处理单元、再生单元和软化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的进水口连接净水器进水口,再生单元的出水口连接软化单元的进水口,软化单元的出水口连接净水器出水口,再生单元内设有填装有再生剂的再生内芯,软化单元内设有软化树脂;还包括设置在预处理单元的出水口和软化单元的进水口之间的控制水流是否进入再生单元的流向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采用流向控制单元来控制水流是否经过再生单元,流向控制单元选用结构简单的二位三通阀,整个净水器结构紧凑,所需零件少,制作成本低,操作非常简单,而且再生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将失效的软化装置恢复到接近新软化装置软化功能的100%。
文档编号C02F9/04GK201962149SQ20102068501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8日
发明者徐立农, 黄樟焱 申请人:江苏正本净化节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