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5404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修复工程,尤其是指一种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城乡河道污染十分严重,各地都在采取措施进行大规模治理,其中河道生态修复是整个治理中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截污纳管,河道清淤,水体净化以及河岸植被,最终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是许多河道修复后又会出现逆转情况,很快恢复原状。究其原因除了常态维护工作没有跟上外,施工时用沙包构建的拦水坝拆除后,河外污水侵入造成水体退化,导致河水重新变黑发臭,功亏一篑。具体原因是坝体使用寿命短,功能比较单一,而且不具备截污能力,因此变单一为长效多功能的拦水坝,成为维护生态修复效果重要一环。目前,有一种橡胶拦水坝,已有数十年历史,已在我国许多地区应用。但其适合山区丘陵地带或有一定坡度的城市河道,可筑成跌水瀑布,以此美化水环境。但存在造价昂贵,维护费用高(需要建造泵房),船只不能通航等诸多缺陷,不能在水网稠密的低洼平原大面积推广应用。因此造价低廉、同时具备蓄水、排涝、通航多功能的拦水坝成为当前河道生态修复一项重要工程。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缺点与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造价低廉、同时能蓄水、排涝以及可通航的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解决现有拦水坝使用功能单一、使用寿命短、造价高、维护费用大以及不能通航的诸多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其特征在于 包括沙包层和过滤层,所述的沙包层位于底部,所述过滤层位于沙包层上端,所述沙包层由沙包组成,所述过滤层由过滤网袋组成,所述过滤网袋内包含活性炭、木炭、小碎石以及无纺棉。进一步,所述沙包层上设有通航口,所述通航口处设有与其配合的通航门,所述过滤层位于通航口两侧的沙包层上端,且所述通航口与过滤层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所述通航口与通航门均位于沙包层的中间位置。再进一步,所述通航门为两层结构且位于中间位置设有过滤层,位于过滤层下方设有水位调节装置。更进一步,所述过滤层上端设有栏网。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在拦水坝中设置了过滤层装置,可以对外河进入坝内的河水进行过滤,有效的降低污染物进入河道内造成水体污染,利于水体净化,从而有利于保持河内水体干净、清澈,保证了河道生态环境的良好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沙包层1,沙包11,过滤层2,过滤网袋21,通航口 3,通航门4,栏网5,立柱 6,水位调节装置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针对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所示,该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包括沙包层1和过滤层2,所述的沙包层1设于河道底部,所述过滤层2位于沙包层1上端,所述沙包层1内设有沙包11,所述过滤层2由过滤网袋21组成,所述过滤网袋21内设有活性炭、木炭、小碎石以及无纺棉过滤材料。根据上述方案,由于在拦水坝中设置了过滤层装置,可以对外河进入坝内的河水进行过滤,有效的降低污染物进入河道内造成水体污染,利于水体净化,从而有利于保持河内水体干净、清澈,保证了河道生态环境的良好性。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沙包层1中间位置设有通航口 3,所述通航口 3处设有与其配合的通航门4,所述过滤层2位于通航口 3两侧的沙包层1上端,且所述通航口 3与过滤层2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拦水坝中央开设一个通航口 3,主要是为了方便通船,空间更大,宽约为0. 8—1. 5米,深度0. 5米一1米左右,供垃圾收集船、清淤船使用。使用通航门4时,先将水面上的栏网5收拢,然后将通航门4内过滤层2网袋移开放在通航门4的两侧或船内,船只通过后再放回,如遇暴雨洪涝可事先打开通航门4,移走过滤网袋21。必要时将过滤层网袋移到河岸,而且可以移动通航门 4下面的沙包,以扩大水坝泄洪能力,确保水坝安全,待洪水过后方可放回。在通航门处之间的过滤层2下端设有水位调节装置7,可控制并调节水位,可供船通航,通船时,打开通航门4,移走通航门4内的过滤层2以及水位调节装置7,从而使得船顺利通过。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通航门4为两层结构且位于中间位置设有过滤层2。这里所述的通航门4可通水,为双层结构,通航口 3两侧均设置通航门4,在通航门4中间位置安放过滤网袋21,设置为可通水且可过滤,不用打开通航门便能通水,一方面增加河水流量,另一方面使得过滤面积更广,效率更高。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过滤层2上端设有栏网5。为防止上游漂浮物进入坝内污染河道,在坝上端架设一道栏网5,能有效保持河道水面清洁,为使拦水坝美观,可在裸露水面部分用不锈钢网罩上,再在水面种植爬藤水草覆盖坝体,使之成为一道绿色景观。在本实用新型中,河道生态修复关系到水文、地质、地形等许多问题,建造河道拦水坝必须征得水利部门批准后才能施工,一般选择在上下游包括支流在内交汇处或桥墩位置,用水泥柱或者油松木构建成宽80厘米一150厘米左右的拦水坝。河底至水1. 5—2米左右用尼龙袋包装的沙包筑成不透水的沙包层,使河道保持充足水源,即便在冬季枯水季节, 也有近2米深的清洁河道存在。而且建造前要将河底淤泥杂物清除,每根立柱6相隔1. 5 至2米左右,两者之间最好用建筑用竹篱笆挡住,使用方便又不透水。每根立柱6下半节用斜木打桩加固,增强水坝支撑力,使得其强度增强了,确保坝体使用寿命,可以根据不同河道的大小设置不同的尺寸的拦水坝。为了保证水坝长期使用,须定期清除坝外垃圾和漂浮物,保持拦水坝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在一条河道内不能过多的建造拦水坝,以免影响河水流动和排洪能力,并且要认真做好规划工作。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 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其特征在于包括沙包层(1)和过滤层(2), 所述的沙包层(1)位于底部,所述过滤层(2)位于沙包层(1)上端,所述沙包层(1)由沙包 (11)组成,所述过滤层(2)由过滤网袋(21)组成,所述过滤网袋(21)内包含活性炭、木炭、 小碎石以及无纺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包层(1) 上设有通航口( 3 ),所述通航口( 3 )处设有与其配合的通航门(4 ),所述过滤层(2 )位于通航口(3)两侧的沙包层(1)上端,且所述通航口(3)与过滤层(2)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航口(3) 与通航门(4)均位于沙包层(1)的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效多功能生态修复拦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航门(4)为两层结构且位于中间位置设有过滤层(2),位于过滤层(2)下方设有水位调节装置(7)。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2 )上端设有栏网(5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主要解决现有拦水坝功能单一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包括沙包层和过滤层,所述的沙包层位于底部,所述过滤层位于沙包层上端,所述沙包层由沙包组成,所述过滤层由过滤网袋组成,所述过滤网袋内包含活性炭、木炭、小碎石以及无纺棉。由于在拦水坝中设置了过滤层装置,可以对外河进入坝内的河水进行过滤,有效的降低污染物进入河道内造成水体污染,利于水体净化,从而有利于保持河内水体干净、清澈,保证了河道生态环境的良好性。
文档编号C02F1/00GK201981511SQ20112009194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
发明者单克胜 申请人:单克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