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9318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逐年增多,其生活垃圾的卫生填埋是国内外常见的处理方法之一,但是,城市生活垃圾在卫生填埋时,由于垃圾中自带的水分和地面降水的渗入,使垃圾填埋厂产生大量的渗滤液。该渗滤液中污染物种类多,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和难降解有机物。部分污染物浓度很高,而且随着年度季节和填埋后的不同时段而变化,因而处理难度很大。自2006年国家颁布垃圾渗滤液新的、从严的排放标准以来,传统的处理方法就很难做到达标排放,因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不足之处在于达标排放时,设备投资大,运行费用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使其能够减少设备投资,并且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1、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有垃圾渗滤液池1、隔栅2、曝气池4、沉淀池5、污泥池6、过滤池8、反渗透膜处理池9、清水池10,并且,垃圾渗滤液池1的液体排出口与隔栅2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1联接,曝气池4的液体排出口与沉淀池5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4联接,沉淀池5的污泥排出口与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5联接,沉淀池5的液体排出口与过滤池8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6联接,过滤池8的液体排出口与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7联接,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液体排出口与清水池10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8联接,并且,污泥池6与曝气池4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管道103,其特点在于隔栅2与曝气池4之间设置有苛化池3,隔栅2设置于苛化池3的前上方位置,苛化池3的液体排出口与曝气池4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2联接;同时,垃圾渗滤液池1的位置高于隔栅2的位置,垃圾渗滤液池1的液体排出口与隔栅2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1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1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同时,苛化池3的位置高于曝气池4的位置,苛化池3的液体排出口与曝气池4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2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2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同时,曝气池4的位置高于沉淀池5的位置,曝气池4的液体排出口与沉淀池5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4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4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同时,沉淀池5的位置高于污泥池6的位置,沉淀池5的污泥排出口与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5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5上污泥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处的位置;同时,沉淀池5的位置高于过滤池8的位置,沉淀池5的液体排出口与过滤池8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6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6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同时,过滤池8的位置高于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位置,过滤池8的液体排出口与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7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7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同时,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位置高于清水池10的位置,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液体排出口与清水池10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8 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8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并且,根据生产运行的需要,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1、管道102、管道104、管道 106、管道107、管道108、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为大于0-0. 6米,一般选0.5米。同时,根据生产运行的需要,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5上污泥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处的位置为大于0-0. 6米,一般选0. 5米。而且,同时,为了安全运行和生产调度以及检修设备的方便,也可以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1上设置液体截流阀201,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2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 202,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4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204,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6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206,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7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207,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8上设置有液体排出阀208 ;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3上设置有污泥截流阀 203。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5上设置有污泥截流阀205。根据生产规模的大小,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还可以增设运行设备沉淀池7,其沉淀池7的位置与沉淀池5的位置高低相同,同时,在曝气池4的液体排出口与沉淀池7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9倾斜联接,其管道109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同时,在沉淀池7的污泥排出口与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10倾斜联接,其倾斜管道110上污泥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处的位置;同时,在沉淀池7的液体排出口与过滤池8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11倾斜联接,其倾斜管道111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当本系统需要增加运行设备沉淀池7时,也可以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9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209,同时,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11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211,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10上设置有污泥截流阀210。根据生产运行的需要,所述倾斜管道109、管道111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为大于0-0. 6米,一般为0. 5米。同时,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10上污泥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处的位置为大于0-0. 6米,一般为0. 5米。根本发明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可以设置车间厂房,将其所有设备即垃圾渗滤液池1、隔栅2、苛化池3、曝气池4、沉淀池5和7、污泥池6、过滤池8、反渗透膜处理池9、清水池10布置于车间厂房内,同时,可以在各设备的顶部设置封闭盖板。[0025]同时,在所述垃圾渗滤液池1的与渗滤液流入口联接的管道上设置截流液体的总闸阀;在清水池10的排出管上设置截流阀。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隔栅2,能够截流渗滤液中的大块物质,如树枝、石块、塑料袋等,防止其进入后续处理环节。苛化池3,在其池内投放氢氧化钙,其作用为1.破坏断链。将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分子链破坏,便于后续处理,变难降解为可降解;2.杀菌。各类垃圾带的生物菌积蓄后会影响到后续用生物菌处理垃圾的功效,将这些复杂菌群灭杀,有利于后续工艺中有益菌的培养和繁殖;3.使有机氮进行氨化,为后续反应作准备;4.提高水的PH值,增加混凝剂的混凝效果;5.去除水中胶体物质,提高脱盐水水质;6.氢氧化钙与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水处理剂与污水充分混合反应,除磷及去除悬浮物。苛化池3上装有投放苛化混凝药剂的加药设备,池内设置有曝气装置,起搅动作用,使药剂与水充分均勻接触。经过该池处理后的水可以除去CODfBOD5大约40 %~50%, NH3-N大约40 %~50%, 并为后续处理扫清了障碍。曝气池4,主要作用为1.增加了处理水的溶解氧,使好氧菌能在适宜的温度和氧环境中繁殖,分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并使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游离氨从水中逸出,以降低污水中的氨氮浓度;2.分离了曝气池中的亚铁、锰等,同时使砷等发生共沉淀。池内设置有多排曝气头,由鼓风机将空气鼓入,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便于好氧生物菌繁殖并吸收降解污染物。经过处理有效地降低了渗滤液中的BOD、COD和氨氮,同时还可以去除铁、锰等金属,使水质质量发生明显改观。经过该池处理后的水可以除去CODfBOD5大约46% ~54%, NH3-N大约70%~80%, Te2+大约 55% -65% ο沉淀池5和7,主要利用沉淀作用,使清水与在曝气池4内形成的絮凝体分离。在其沉淀池投放脱色剂,发挥无机絮凝剂的电中和及有机高分子的架桥作用,对前段工序尚未絮凝的污染物再次进行絮凝,使絮凝体大而密实,抗剪切性好,加快沉降速度。此外,脱色剂中含有高效杀菌成分,可以有效杀除水中细菌及其它微生物。沉淀池5和7内设置有刮泥机。沉淀池5和7为圆形,便于进水呈辐流状运行,也便于刮泥机刮板围绕圆心在池内底部运行。其清水即上清液经沉淀池5和7的上部设置的液体排出口至过滤池8,其沉淀物即污泥经沉淀池5和7的下部设置的液体排出口至污泥池 6。其污泥池6内设置有泥浆泵,将部分沉淀物即带有生物菌的污泥,通过管道103回流到曝气池4内继续循环工作。过滤池8,是使辐流沉淀之后的上清液进入具有过滤、吸附作用的多种材料,对水中残留的污染物进行过滤吸附,使水质进一步提高,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反渗透膜处理池9,为常规深度处理方法,由于前段工序处理水质较好,再采用反渗透膜处理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可使水质进一步提高,达到或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上述技术方案中,各处理池容积按处理垃圾渗滤液的量来确定。各处理池用混凝
6土构筑,其前一工序池比后一工序池高出大于0-0. 6米,液体从前一工序池向后一工序池自然流动,用自然流代替机械推动流,使运行费用比传统工艺降低50%左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使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使其达标排放时,能够减少设备投资,并且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0041]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平面示意图。[0042]图2是图1中的A-A视图。[0043]图3是图1中的C-C视图。[0044]图4是图1中的B-B视图。[0045]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平面示意图。[0046]图6是图5和图9中的A1-A1视图。[0047]图7是图5中的C1-C1视图。[0048]图8是图5中的B1-B1视图。[0049]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平面示意图。[0050]图10是图9中的C2-C2视图。[0051]图11是图9中的4- 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在图1图2图3图4所示第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有垃圾渗滤液池1、隔栅2、曝气池4、沉淀池5、污泥池6、过滤池8、反渗透膜处理池9、清水池 10,垃圾渗滤液池1的液体排出口与隔栅2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1联接,曝气池4的液体排出口与沉淀池5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4联接,沉淀池5的污泥排出口与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5联接,沉淀池5的液体排出口与过滤池8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6联接,过滤池8的液体排出口与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7联接,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液体排出口与清水池10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8联接,并且,污泥池6与曝气池4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管道103,其特点在于隔栅2与曝气池4之间设置有苛化池3,隔栅2设置于苛化池3的前上方位置,苛化池3的液体排出口与曝气池4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2联接;同时,垃圾渗滤液池1的位置高于隔栅2的位置0. 4米。垃圾渗滤液池1的液体排出口与隔栅2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1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1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0. 4米。同时,苛化池3的位置高于曝气池4的位置0. 4米。苛化池3的液体排出口与曝气池4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2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2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0. 4米。同时,曝气池4的位置高于沉淀池5的位置0. 4米。曝气池4的液体排出口与沉淀池5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4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4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0. 4米。同时,沉淀池5的位置高于污泥池6的位置0. 4米。沉淀池5的污泥排出口与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5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5上污泥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处的位置0. 4米。同时,沉淀池5的位置高于过滤池8的位置0. 4米。沉淀池5的液体排出口与过滤池8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6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6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0. 4米。同时,过滤池8的位置高于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位置0. 4米。过滤池8的液体排出口与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7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7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0. 4米。同时,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位置高于清水池10的位置0. 4米。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液体排出口与清水池10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8 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8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0. 4米。同时,为了生产调度的方便,在垃圾渗滤液池1的与渗滤液流入口联接的管道上设置截流液体的总闸阀;在清水池10的排出管上设置截流阀。其设备隔栅2,能够截流渗滤液中的大块物质,如树枝、石块、塑料袋等,防止其进入后续处理环节。苛化池3,在其池内投放氢氧化钙,其作用为1.破坏断链。2.杀菌。3.使有机氮进行氨化。4.提高水的PH值,5.去除水中胶体物质,6.除磷及去除悬浮物。经过该池处理后的水可以除去C0D 、B0D5大约40% -50%,NH3-N大约40% -50%。曝气池4,其主要作用为1.增加了处理水的溶解氧,2.分离了曝气池中的亚铁、 锰等,同时使砷等发生共沉淀。增加了水中的溶解氧,便于好氧生物菌繁殖并吸收降解污染物。经过处理有效地降低了渗滤液中的BOD、COD和氨氮,同时还可以去除铁、锰等金属,使水质质量发生明显改观。经过该池处理后的水可以除去CODfBOD5大约46% -54%, NH3-N 大约 70% -80%, Te2+ 大约 55% -65%。沉淀池5,利用沉淀作用,使清水与在曝气池4内形成的絮凝体分离。在其沉淀池投放脱色剂,发挥无机絮凝剂的电中和及有机高分子的架桥作用,对前段工序尚未絮凝的污染物再次进行絮凝,使絮凝体大而密实,抗剪切性好,加快沉降速度。此外,脱色剂中含有高效杀菌成分,可以有效杀除水中细菌及其它微生物。其清水即上清液经沉淀池5的上部设置的液体排出口至过滤池8,其沉淀物即污泥经沉淀池5的下部设置的液体排出口至污泥池6。其污泥池6内设置有泥浆泵,将部分沉淀物即带有生物菌的污泥,通过管道103回流到曝气池4内继续循环工作。过滤池8,是使辐流沉淀之后的上清液进入具有过滤、吸附作用的多种材料,对水中残留的污染物进行过滤吸附,使水质进一步提高,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反渗透膜处理池9,为常规深度处理方法,由于前段工序处理水质较好,再采用反渗透膜处理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可使水质进一步提高,达到或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上述技术方案中,液体从前一工序池向后一工序池自然流动,用自然流代替机械推动流,使运行费用比传统工艺降低50%左右。[0079]实施例2在图5图6图7图8所示第二个实施例中,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有垃圾渗滤液池1、隔栅2、曝气池4、沉淀池5、污泥池6、过滤池8、反渗透膜处理池9、清水池 10,垃圾渗滤液池1的液体排出口与隔栅2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1联接,曝气池4的液体排出口与沉淀池5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4联接,沉淀池5的污泥排出口与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5联接,沉淀池5的液体排出口与过滤池8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6联接,过滤池8的液体排出口与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7联接,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液体排出口与清水池10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8联接,并且,污泥池6与曝气池4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管道103,其特点在于隔栅2与曝气池4之间设置有苛化池3,隔栅2设置于苛化池3的前上方位置,苛化池3的液体排出口与曝气池4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2联接;同时,垃圾渗滤液池1的位置高于隔栅2的位置0. 5米。垃圾渗滤液池1的液体排出口与隔栅2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1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1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0. 5米。同时,苛化池3的位置高于曝气池4的位置0. 5米。苛化池3的液体排出口与曝气池4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2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2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0. 5米。同时,曝气池4的位置高于沉淀池5的位置0. 5米。曝气池4的液体排出口与沉淀池5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4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4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0. 5米。同时,沉淀池5的位置高于污泥池6的位置0. 5米。沉淀池5的污泥排出口与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5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5上污泥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处的位置0. 5米。同时,沉淀池5的位置高于过滤池8的位置0. 5米。沉淀池5的液体排出口与过滤池8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6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6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0. 5米。同时,过滤池8的位置高于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位置0. 5米。过滤池8的液体排出口与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7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7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0. 5米。同时,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位置高于清水池10的位置0. 5米。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液体排出口与清水池10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8 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8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0. 5米。同时,为了生产调度的方便,在垃圾渗滤液池1的与渗滤液流入口联接的管道上设置截流液体的总闸阀;在清水池10的排出管上设置截流阀。同时,为了安全运行和生产调度以及检修设备的方便,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1 上设置液体截流阀201,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2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202,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4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204,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6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206,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7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207,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8上设置有液体排出阀208 ;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3上设置有污泥截流阀203。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5上设置有污泥截流阀205。其设备隔栅2,能够截流渗滤液中的大块物质,如树枝、石块、塑料袋等,防止其进入后续处理环节。苛化池3,在其池内投放氢氧化钙,其作用为1.破坏断链。2.杀菌。3.使有机氮进行氨化。4.提高水的PH值,5.去除水中胶体物质,6.除磷及去除悬浮物。经过该池处理后的水可以除去C0D 、B0D5大约40% -50%,NH3-N大约40% -50%。曝气池4,其主要作用为1.增加了处理水的溶解氧,2.分离了曝气池中的亚铁、 锰等,同时使砷等发生共沉淀。增加了水中的溶解氧,便于好氧生物菌繁殖并吸收降解污染物。经过处理有效地降低了渗滤液中的BOD、COD和氨氮,同时还可以去除铁、锰等金属,使水质质量发生明显改观。经过该池处理后的水可以除去CODfBOD5大约46% -54%, NH3-N 大约 70% -80%, Te2+ 大约 55% -65%。沉淀池5利用沉淀作用,使清水与在曝气池4内形成的絮凝体分离。在其沉淀池投放脱色剂,发挥无机絮凝剂的电中和及有机高分子的架桥作用,对前段工序尚未絮凝的污染物再次进行絮凝,使絮凝体大而密实,抗剪切性好,加快沉降速度。此外,脱色剂中含有高效杀菌成分,可以有效杀除水中细菌及其它微生物。其清水即上清液经沉淀池5的上部设置的液体排出口至过滤池8,其沉淀物即污泥经沉淀池5的下部设置的液体排出口至污泥池6。其污泥池6内设置有泥浆泵,将部分沉淀物即带有生物菌的污泥,通过管道103回流到曝气池4内继续循环工作。过滤池8,是使辐流沉淀之后的上清液进入具有过滤、吸附作用的多种材料,对水中残留的污染物进行过滤吸附,使水质进一步提高,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反渗透膜处理池9,为常规深度处理方法,由于前段工序处理水质较好,再采用反渗透膜处理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可使水质进一步提高,达到或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上述技术方案中,液体从前一工序池向后一工序池自然流动,用自然流代替机械推动流,使运行费用比传统工艺降低50%左右。实施例3在图9图6图10图11所示第三个实施例中,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有垃圾渗滤液池1、隔栅2、曝气池4、沉淀池5和7、污泥池6、过滤池8、反渗透膜处理池9、 清水池10,垃圾渗滤液池1的液体排出口与隔栅2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1联接,曝气池4的液体排出口与沉淀池5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4联接,沉淀池5的污泥排出口与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5联接,沉淀池5的液体排出口与过滤池8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6联接,曝气池4的液体排出口与沉淀池7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 109联接,沉淀池7的污泥排出口与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10联接,沉淀池7 的液体排出口与过滤池8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11联接,过滤池8的液体排出口与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7联接, 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液体排出口与清水池10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8联接,并且,污泥池6与曝气池4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管道103,其特点在于隔栅2与曝气池4之间设置有苛化池3,隔栅2设置于苛化池3的前上方位置,苛化池3的液体排出口与曝气池4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2联接;[0110]同时,垃圾渗滤液池1的位置高于隔栅2的位置0. 55米。垃圾渗滤液池1的液体排出口与隔栅2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1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1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0. 55米。同时,苛化池3的位置高于曝气池4的位置0. 55米。苛化池3的液体排出口与曝气池4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2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2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0. 55米。同时,曝气池4的位置高于沉淀池5的位置0. 55米。曝气池4的液体排出口与沉淀池5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4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4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0. 55米。同时,沉淀池5的位置高于污泥池6的位置0. 55米。沉淀池5的污泥排出口与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5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5上污泥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处的位置0. 55米。同时,沉淀池5的位置高于过滤池8的位置0. 55米。沉淀池5的液体排出口与过滤池8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6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6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0. 55米。其沉淀池7的位置与沉淀池5的位置高低相同,同时,在曝气池4的液体排出口与沉淀池7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的管道109倾斜联接,其管道109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0. 55米。同时,在沉淀池7的污泥排出口与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间的管道110倾斜联接,其倾斜管道110上污泥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处的位置0. 55米。同时,在沉淀池7的液体排出口与过滤池8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的管道111倾斜联接,其倾斜管道111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0. 55米。同时,过滤池8的位置高于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位置0. 55米。过滤池8的液体排出口与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7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7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0. 55米。同时,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位置高于清水池10的位置0. 55米。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液体排出口与清水池10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8 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8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0. 55米。同时,为了生产调度的方便,在垃圾渗滤液池1的与渗滤液流入口联接的管道上设置截流液体的总闸阀;在清水池10的排出管上设置截流阀。同时,为了安全运行和生产调度以及检修设备的方便,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1上设置液体截流阀201,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2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202,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4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204,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6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206,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7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207,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 108上设置有液体排出阀208 ;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3上设置有污泥截流阀203。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5上设置有污泥截流阀205。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9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209,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11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211,在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10上设置有污泥截流阀210。其设备隔栅2,能够截流渗滤液中的大块物质,如树枝、石块、塑料袋等,防止其进入后续处理环节。苛化池3,在其池内投放氢氧化钙,其作用为1.破坏断链。2.杀菌。3.使有机氮进行氨化。4.提高水的PH值,5.去除水中胶体物质,6.除磷及去除悬浮物。经过该池处理后的水可以除去C0D 、B0D5大约40% -50%,NH3-N大约40% -50%。曝气池4,其主要作用为1.增加了处理水的溶解氧,2.分离了曝气池中的亚铁、 锰等,同时使砷等发生共沉淀。增加了水中的溶解氧,便于好氧生物菌繁殖并吸收降解污染物。经过处理有效地降低了渗滤液中的BOD、COD和氨氮,同时还可以去除铁、锰等金属,使水质质量发生明显改观。经过该池处理后的水可以除去CODfBOD5大约46% -54%, NH3-N 大约 70% -80%, Te2+ 大约 55% -65%。沉淀池5和7,利用沉淀作用,使清水与在曝气池4内形成的絮凝体分离。在其沉淀池投放脱色剂,发挥无机絮凝剂的电中和及有机高分子的架桥作用,对前段工序尚未絮凝的污染物再次进行絮凝,使絮凝体大而密实,抗剪切性好,加快沉降速度。此外,脱色剂中含有高效杀菌成分,可以有效杀除水中细菌及其它微生物。其清水即上清液经沉淀池5和 7的上部设置的液体排出口至过滤池8,其沉淀物即污泥经沉淀池5和7的下部设置的液体排出口至污泥池6。其污泥池6内设置有泥浆泵,将部分沉淀物即带有生物菌的污泥,通过管道103回流到曝气池4内继续循环工作。过滤池8,是使辐流沉淀之后的上清液进入具有过滤、吸附作用的多种材料,对水中残留的污染物进行过滤吸附,使水质进一步提高,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反渗透膜处理池9,为常规深度处理方法,由于前段工序处理水质较好,再采用反渗透膜处理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可使水质进一步提高,达到或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上述技术方案中,液体从前一工序池向后一工序池自然流动,用自然流代替机械推动流,使运行费用比传统工艺降低50%左右。
权利要求1.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有垃圾渗滤液池(1)、隔栅O)、曝气池、沉淀池(5)、污泥池(6)、过滤池(8)、反渗透膜处理池(9)、清水池(10),并且,垃圾渗滤液池⑴的液体排出口与隔栅⑵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1)联接,曝气池⑷的液体排出口与沉淀池(5)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4)联接,沉淀池(5)的污泥排出口与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 联接,沉淀池( 的液体排出口与过滤池(8)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6)联接,过滤池(8)的液体排出口与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7)联接,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液体排出口与清水池(10)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8)联接,并且,污泥池(6)与曝气池(4)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管道(103),其特征在于隔栅(2)与曝气池(4)之间设置有苛化池(3),隔栅(2)设置于苛化池(3)的前上方位置,苛化池(3)的液体排出口与曝气池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2)联接;同时,垃圾渗滤液池(1)的位置高于隔栅( 的位置,垃圾渗滤液池(1)的液体排出口与隔栅O)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1)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1)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同时,苛化池(3)的位置高于曝气池的位置,苛化池(3)的液体排出口与曝气池(4)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 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 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同时,曝气池的位置高于沉淀池(5)的位置,曝气池的液体排出口与沉淀池(5)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4)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4)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同时,沉淀池(5)的位置高于污泥池(6)的位置,沉淀池(5)的污泥排出口与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 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 上污泥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处的位置;同时,沉淀池(5)的位置高于过滤池(8)的位置,沉淀池(5)的液体排出口与过滤池(8)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6)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6)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同时,过滤池(8)的位置高于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位置,过滤池(8)的液体排出口与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7)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7)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同时,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位置高于清水池(10)的位置,反渗透膜处理池(9)的液体排出口与清水池(10)的液体流入口之间设置的管道(108)为倾斜联接,其管道(108)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1)、管道(102)、管道(104)、管道(106)、管道(107)、管道(108)、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为大于0-0. 6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5)上污泥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处的位置为大于0-0. 6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1)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001),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 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002),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4)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004),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6)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006),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7)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007),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8)上设置有液体排出阀00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 上设置有污泥截流阀0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沉淀池(7),沉淀池(7)的位置与沉淀池( 的位置高低相同,同时,在曝气池(4)的液体排出口与沉淀池(7)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09)倾斜联接,其管道(109)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同时,在沉淀池(7)的污泥排出口与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10)倾斜联接,其倾斜管道(110)上污泥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处的位置;同时,在沉淀池(7)的液体排出口与过滤池(8)的液体流入口之间用管道(111)倾斜联接,其倾斜管道(111)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管道(109)、管道(111)上液体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处的位置为大于0-0. 6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10)上污泥入口处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处的位置为大于0-0. 6米。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09)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009),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11)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011),所述倾斜联接的管道(110)上设置有污泥截流阀0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渗滤液池(1)、隔栅O)、苛化池(3)、曝气池0)、沉淀池(5)、污泥池(6)、过滤池(8)、反渗透膜处理池(9)、清水池(10)的顶部均设置有封闭盖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渗滤液池(1)的与液体流入口联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液体截流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使其能够减少设备投资,并且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垃圾渗滤液池(1)、隔栅(2)、曝气池(4)、沉淀池(5)、污泥池(6)、过滤池(8)、反渗透膜处理池(9)、清水池(10),其特点在于隔栅(2)与曝气池(4)之间设置有苛化池(3),各处理池用混凝土构筑,其前一工序池比后一工序池高出大于0-0.6米,液体从前一工序池向后一工序池自然流动,用自然流代替机械推动流,使运行费用比传统工艺降低50%左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C02F9/14GK202322571SQ20112048528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4日
发明者王庚平, 马志文 申请人:山西朝阳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王庚平, 马志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