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6734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化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水质净化工艺中,要经过投药、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灯处理程序才可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其中水处理的核心工艺絮凝、沉淀、过滤都是通过不同的设备或构筑物完成的。最早的一体化净水装置由过滤罐、净水器,它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铁、锰 及其他特殊元素(如氟、钙、镁等)或用于预处理及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用水的粗过滤,这些装置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净水效率低、能力有限,不能作为净水处理工艺的完全替代品。近年来使用较多的一体化净水设备,它是将水处理工艺中的反应、沉淀、过滤构筑物浓缩并集中设置在一个罐体内。但这只是简单的组合,也就是将反应、沉淀、过滤工序和设施简单地叠加,并没有在传统的净化工艺上有所突破,因此也就难以克服传统净水工艺存在的弊病。特别是如何提高净水效率和净水质量方面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和运行成本低,且具有较高净水质量、净水效率的一体化净水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包括罐体、与罐体连接的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罐体内水平设有多个净水单元,净水单元间相互独立隔开,所述净水单元包括无极变速涡旋反应器和位于无极变速涡旋反应器下部的过滤装置;进水总管通过进水支管与净水单元连通,出水总管通过出水支管与净水单元连通;所述的进水支管与无极变速涡旋反应器下端连通,出水支管与净水单元的下部连通;每个净水单元还设有排污支管,所述排污支管与进水支管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净水单元中的过滤装置包括滤板和设在滤板上的滤水帽。在每个净水单元上设有人孔,所述的人孔包括位于罐体上部的第一人孔、位于罐体中部的第二人孔和位于罐体中下部的第三人孔。进一步的,在净水单元上部设有排气阀;在进水支管上设有进水阀,在出水支管上设有出水阀,在排污支管上设有排污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反应、沉淀和过滤工艺高效的接合在一起,简化了操作工艺,提高了净水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不需增加反冲洗动力、能在连续运行中部不间断的进行反冲洗,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能耗;并且本实用新型所适用的水源条件广泛,安装方便,便于管理,一体化程度高,适合大规模生产及利用。

[0011]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净化单元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现场实施布置示意图;图4是罐体的外形示意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图6是罐体结构示意简图;图7是净水单元的结构示意简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净化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反冲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接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如图I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包括前后两个罐体I、与罐体连接的进水总管2和出水总管3,在所述的罐体I内水平设有4净水单元,净水单元间相互独立隔开,该净水单元包括无极变速涡旋反应器5和位于无极变速涡旋反应器下部的过滤装置6 ;进水总管2通过进水支管2-1与净水单元连通,出水总管3通过出水支管3-1与净水单元连通;所述的进水支管2-1与无极变速涡旋反应器5下端连通,出水支管3-1与净水单元所在罐体的下部连通;每个净水单元还设有排污支管4,所述排污支管4与相应的进水支管2-1连通,排污支管的出口设有排污地沟10 ;所述净水单元中的过滤装置6包括滤板6-1和设在滤板上的滤水帽6-2 ;在净水单元上部设有排气阀8 ;在每个净水单元所在罐体上设有人孔,包括位于罐体上部的第一人孔7-1、位于罐体中部的第二人孔7-2和位于罐体中下部的第三人孔7-3 ;在进水支管2-1上设有进水阀2-2,在出水支管3-1上设有出水阀3-2,在排污支管4上设有排污阀4-1,该罐体I通过5排支脚9与地面固定。如图8所示为本装置的净水状态示意图,此时进水阀2-2、出水阀3-2开启,排污阀4-1关闭,源水通过进水支管2-1进入无极变速涡旋反应器5,在其中混合反应净化,然后向下流过过滤装置6,经过滤后通过出水支管3-1最终进入出水总管3。如图9所示为本装置的反冲状态示意图,因为本装置中的悬浮物不断被截留,使过滤层的阻力逐渐增加,当运行阻力达到一定值时,应进行周期性的反冲洗,清洗去除装置中的杂质。进行反冲洗时,开启其中一个净水单元的排污阀4-1、出水阀3-2,关闭进水阀2-2,此时其他净水单元净化后的水通过出水支管3-1反流进该净水单元中,冲洗过滤装置6和无极变速涡旋反应器5,将杂质通过排污支管4冲洗进排污地沟10。
权利要求1.一体化净水装置,包括罐体(I)、与罐体连接的进水总管(2)和出水总管(3),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罐体(I)内水平设有至少两个净水单元,净水单元间相互独立隔开,所述净水单元包括无极变速涡旋反应器(5)和位于无极变速涡旋反应器下部的过滤装置(6); 进水总管(2)通过进水支管(2-1)与所述净水单元连通,出水总管(3)通过出水支管(3-1)与净水单元连通; 所述的进水支管(2-1)与无极变速涡旋反应器(5)下端连通,出水支管(3-1)与净水罐体的下部连通; 每个净水单元还设有排污支管(4),所述排污支管(4)与进水支管(2-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单元中的过滤装置(6)包括滤板(6-1)和设在滤板上的滤水帽(6-2)。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净水单元上设有人孔(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孔包括位于罐体(I)上部的第一人孔(7-1)、位于罐体中部的第二人孔(7-2)和位于罐体中下部的第三人孔(7-3)。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净水单元上部设有排气阀(8)。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水支管(2-1)上设有进水阀(2-2 ),在出水支管(3-1)上设有出水阀(3-2 ),在排污支管(4 )上设有排污阀(4-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体化净水装置,包括罐体、与罐体连接的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在所述的罐体内水平设有多个净水单元,净水单元间相互独立隔开,所述净水单元包括无极变速涡旋反应器和过滤装置;进水总管通过进水支管与无极变速涡旋反应器下端连通,出水总管通过出水支管与净水单元下部连通;每个净水单元还设有排污支管,所述排污支管与进水支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将反应、沉淀和过滤工艺高效的接合在一起,简化了操作工艺,提高了净水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不需增加反冲洗动力、能在连续运行中不间断的进行反冲,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能耗;并且本装置适用的水源条件广泛,安装方便,便于管理,适合大规模生产及利用。
文档编号C02F9/04GK202576124SQ20122017855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5日
发明者刘锡峰 申请人:重庆市亚太环保工程技术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