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除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56561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自来水除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来水除盐装置,该装置包括过滤器,第一储水罐,与第一储水罐通过螺纹连接的第二储水罐,所述第二储水罐通过螺纹连接第三储水罐,第三储水罐通过管道连接第四储水罐,第四储水罐通过螺纹连接第五储水罐,第二储水罐内设有与第一储水罐通过螺纹连接的第一树脂装填罐,第三储水罐内设有与第二储水罐通过螺纹连接的第二树脂装填罐,第五储水罐内设有与第四储水罐通过螺纹连接的混合离子交换器。本发明所述的除盐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成本低,可拆卸、设备维护方便且出水水质可以满足分析实验室一般用水需求。
【专利说明】自来水除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造成本低、可拆卸、易维护的的自来水除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分析化学实验室用水分为三个级别: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实验室用水的特点为,用水量不大,但对水质要求较高。一级水一般用于较为严格的分析实验,而实验室用的水质较多为二级水和三级水,二级水用于无机痕量分析等实验,可用多次蒸馏或离子交换等制得,其电导率(25°C )要求低于lus/cm,三级水适用于一般的分析实验,其电导率(25°C)要求低于5uS/cm。对一般不需要用一级高纯水的实验室,若购买市场上生产的纯水制备装置,其不仅购买成本较高、结构复杂,且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后,设备维护较为麻烦,往往需要等待厂家过来进行设备维修,继而严重影响实验进度。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成本低、可拆卸、设备维护方便且出水水质可以满足分析实验室一般用水需求的除盐装置。
[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来水除盐装置,包括过滤器,过滤器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储水罐,第一储水罐通过螺纹连接第二储水罐,第二储水罐通过螺纹连接第三储水罐,第二储水罐内设有第一树脂装填罐,第三储水罐内设有第二树脂装填罐,第一树脂装填罐和第二树脂装填罐均设有上层罐体和下层罐体,所述上层罐体均为阳离子交换器,下层罐体均为阴离子交换器,第一储水罐底部和第二储水罐底部均设有与阳离子交换器相互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通过螺纹连接阳离子交换器,所述阳离子交换器通过螺纹连接阴离子交换器,所述第一储水罐、第一树脂装填罐、第二储水罐、第二树脂装填罐、第三储水罐依次位于水流方向上。自来水经过滤器过滤后,通过管道流入第一储水罐,第一储水罐内的水首先流入第一树脂装填罐进行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后,再流入第二储水罐,第二储水罐内的水流入第二树脂装填罐进行再次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后,流入第三储水罐。在整个除盐装置中,各部件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螺纹连接,不仅密封严密,同时方便了整套水处理系统的装拆。
[0005]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储水罐一侧通过管道连接第四储水罐,所述第四储水罐通过螺纹连接第五储水罐,所述第五储水罐内设有混合离子交换器,所述第四储水罐底部设有与混合离子交换器相互匹配的通孔,所述通孔通过螺纹与混合离子交换器相连接,所述第四储水罐、混合离子交换器、第五储水罐依次位于水流方向上。第三储水罐内的水通过管道流入第四储水罐,第四储水罐内的水流入混合离子交换器进行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后,流入第五储水罐。
[0006]所述混合离子交换器中装填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优选,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与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最佳比例为1:2。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树脂装填罐和第二树脂装填罐的上表面、下表面及阳离子交换器与阴离子交换器之间均设有漏水孔,如:设置细孔栅板。继而可以在保证水流通过的同时,避免离子交换树脂从上部和下部溢出,以及避免两种离子交换树脂的混合。
[0008]作为优选,所述混合离子交换器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漏水孔,如:设置细孔栅板,进而避免混合离子交换树脂从上部或下部溢出。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中从下到上依次装填粗砂、细沙、细卵石及活性炭。其中,粗砂的平均粒度为0.5mm以上,细沙的平均粒度为0.35-0.25mm。自来水依次通过过滤器的粗砂层、细沙层、细卵石层及活性炭层可以除去自来水中肉眼可见的固体及水中的悬浮物、部分有机物等,继而可以起到水质最佳的预处理和保护后续组件的作用。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一侧设有自来水进水阀,所述第三储水罐一侧设有三级水出水阀。经实验分析,自来水通过过滤器预处理,第一树脂装填罐和第二树脂装填罐进行离子交换后,其出水的电导率(25°c)小于5us/cm,可以满足实验室分析试验三级用水的需求。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储水罐与第四储水罐的接管道上设有止逆阀,所述第五储水罐一侧设有二级水出口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三级水出水阀关闭时,可以通过调节止逆阀,来控制流入第四储水罐内的水的速度和流量,继而保证流入第三树脂装填罐内的水可以与混合离子交换器中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充分的离子交换,从而实现最佳的除盐效果。
[0012]通过实验分析,自来水通过过滤器预处理后,进入第一树脂装填罐和第二树脂装填罐进行离子交换,再进入比例为1:2的阳离子与阴离子的混合交换树脂后,其出水电导率(25°C )为0.5?lus/cm。可以满足国家规定的实验室分析实验所需二级用水的需求。
[0013]在自来水的除盐过程中,具体除盐原理为:阳离子交换器中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交换水中的阳离子,并释放出H+离子,H+离子可中和水中的碳酸根C032_或重碳酸根HCO3一。经阳离子交换器交换后的水,再流入阴离子交换器,阴离子交换器中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可吸附水中的阴离子,释放O『,并中和水中余下的H+。最后经阴离子交换后的水,可再通过混合离子交换器进行进一步的吸附处理,继而可达到更佳的除盐效果。
[0014]通过对出水水质的电导率进行检测来判断水处理是否符合实用室分析用水的标准,是检验本发明所述除盐装置除盐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当该装置使用时间较长,出水水质的电导率达不到要求时,需要对第一树脂装填罐或第二树脂装填罐或混合离子交换器中的离子树脂进行再生处理。本发明所述的除盐装置各部件的螺纹连接,使得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处理时,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0015]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1、本发明所述的自来水除盐装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储水罐之间,第一树脂装填罐与第一储水罐之间,第二树脂装填罐与第二储水罐之间,阳离子交换器与阴离子交换器之间,混合离子交换器与第四储水罐之间,均为螺纹连接,使得各部件之间不仅密封严密,同时使得整套水处理系统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容易;2、拆卸和安装的方便,使得该装置在出现故障时,维修更加容易;3、阳离子交换器与阴离子交换器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得阳离子树脂和阴离子树脂的更换更加方便;4、总体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成本较低;5、除盐后的水质较为稳定,并优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实验室二级水和三级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发明所述自来水除盐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第一树脂装填罐结构示意图;
[0019]标号说明:1、过滤器;2、第一储水罐;3、第一树脂装填罐;4、第二储水罐;5、第二树脂装填罐;6、第三储水罐;7、第四储水罐;8、混合离子交换器;9、第五储水罐;10、进水阀;11、三级水出水阀;12、止逆阀;13、二级水出水阀;14、上层罐体;15、下层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1]实施例1:如图1至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来水除盐装置,包括过滤器1,过滤器I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粗砂层、细沙层、细卵石层和活性炭层,粗砂的平均粒度为0.5mm以上,细沙的平均粒度为0.35-0.25mm,过滤器I的一侧设有自来水进水阀10,同侧或另一侧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储水罐2,第一储水罐2通过螺纹连接第二储水罐4,第二储水罐4通过螺纹连接第三储水罐6,第二储水罐4设有第一树脂装填罐3,第三储水罐6内设有第二树脂装填罐5,第一储水罐2和第二储水罐4底部分别开设有与第一树脂装填罐3和第二树脂装填罐5相互匹配的通孔,所述通孔通过螺纹分别连接第一树脂装填罐3和第二树脂装填罐5,第一树脂装填罐3和第二树脂装填5均设有上层罐体14和下层罐体15,上层罐体14均为阳离子交换器,下层罐体15均为阴离子交换器,阳离子交换器通过螺纹连接阴离子交换器,第一树脂装填罐3和第二树脂装填罐5的上表面、下表面及阳离子交换器与阴离子交换器之间均设有漏水孔,第三储水罐6 —侧设有三级水出水阀11。自来水通过过滤器I进行预处理后流入第一储水罐2,第一储水罐2内的水流入第一树脂装填罐3进行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后,流入第二储水罐4,第二储水罐4内的水再流入第二树脂装填罐5进行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后,流入第三储水罐6,其出水的电导率(25°C)小于5uS/cm,可以满足实验室分析实验所需三级用水的需求。
[0022]实施例2:如图1至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来水除盐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三储水罐6的另一侧通过管道连接第四储水罐7,第四储水罐7通过螺纹连接第五储水罐9,第五储水罐9内设有混合离子交换器8,第四储水罐7底部设有与混合离子交换器8相互匹配的通孔,所述通孔通过螺纹连接混合离子交换器8,混合离子交换器8中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与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比例为1:2,混合离子交换器8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漏水孔,第三储水罐6和第四储水罐7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止逆阀12,第五储水罐9 一侧设有出水阀13。经实验分析,自来水通过过滤器I预处理后,流入第一树脂装填罐3和第二树脂装填罐5进行离子交换,再流入比例为1:2的阳离子与阴离子的混合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后,其出水电导率(25°C )为0.5?lus/cm,可以满足实验室分析实验所需二级用水的需求。
[0023]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自来水除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器(1),过滤器(I)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储水罐(2),第一储水罐(2)通过螺纹连接第二储水罐(4),第二储水罐(4)通过螺纹连接第三储水罐¢),所述第二储水罐(4)中设有第一树脂装填罐(3),所述第三储水罐(6)中设有第二树脂装填罐(5),所述第一储水罐(2)和第二储水罐(4)底部分别设有与第一树脂装填罐(3)和第二树脂装填罐(5)相互匹配的通孔,所述通孔通过螺纹分别连接第一树脂装填罐(3)和第二树脂装填罐(5),所述第一树脂装填罐(3)和第二树脂装填罐(5)均包括上层罐体(14)和下层罐体(15),所述上层罐体(14)均为阳离子交换器,下层罐体(15)均为阴离子交换器,所述上层罐体(14)通过螺纹连接下层罐体(15),所述第一储水罐(2)、第一树脂装填罐(3)、第二储水罐(4)、第二树脂装填罐(5)、第三储水罐(6)依次位于水流方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除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储水罐(6)通过管道连接第四储水罐(7),所述第四储水罐(7)通过螺纹连接第五储水罐(9),所述第五储水罐(9)内设有混合离子交换器(8),所述第四储水罐(7)底部设有与混合离子交换器(8)相互匹配的通孔,所述通孔通过螺纹连接混合离子交换器(8),所述第四储水罐(7)、混合离子交换器(8)、第五储水罐(9)依次位于水流方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来水除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离子交换器(8)内装填阳离子交换树脂与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比例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除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装填罐(3)、第二树脂装填罐(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上层罐体(14)和下层罐体(15)之间均设有漏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来水除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离子交换器(8)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漏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除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I)一侧设有进水阀(10),所述第三储水罐(6) —侧设有三级水出水阀(1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来水除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储水罐(6)和第四储水罐(7)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止逆阀(12),所述第五储水罐(9) 一侧设有二级水出水阀(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除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I)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粗砂层、细沙层、细卵石层和活性炭层。
【文档编号】C02F1/42GK104276690SQ201410472684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7日
【发明者】曾彬, 秦岭, 左丹, 胡贤辉, 汪后港, 吕文博, 刘奥灏, 包军, 李小江 申请人: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