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塔以及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5337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塔以及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塔以及处理系统,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运行和维护更加方便,同时可提高净化后的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塔;通过在处理塔内设置的第一筛板、填料过滤层、沸石流化床层、第二筛板等实现对废水的净化处理。同时通过向沸石流化床层送入空气,在提高流化效果的同时还可提高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另外还可设置溶盐池,方便对沸石进行再生操作。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污水净化效果,降低设备占地面积,提高净化后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并且方便运行和维护,简化对沸石的再生操作,提高再生效率。
【专利说明】鱼类増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塔以及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塔以及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我国的水电工程建设进入高峰期,但是电站闸、坝的建设将原有鱼类分隔为上下两个群体,使其不能进行遗传基因的交流,削弱了种群的生存力,另外,在社会各界对水电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日益增加的趋势下,大型水电工程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和生态破坏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其环境和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形象,甚至制约工程的建设与运行。为了保护水生生态,同时也是为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目前很多水电工程都要求设置鱼类增殖放流站。其目的是通过增殖放流原有自然河流中的重点、珍稀鱼类,尽可能减小工程建设对水生生态的破坏。
[0003]鱼类增殖放流站主要采取三种养殖模式,即循环水养殖模式、流水养殖模式和静水池塘养殖模式,由于水电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工程多处于高山峡谷地带,由于没有充足的水源,很多鱼类增殖放流站都采用循环水或者流水与循环水结合的运行方式。由于鱼类养殖弃水中有鱼类代谢物质以及饵料等物质的排出,会产生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细菌、原生/后生动物等污染物质。因此,循环水养殖模式并不是对养鱼弃水进行一个简单的循环回用,而是一种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手段对鱼类增殖放流站生产废水水质进行处理,达到养殖用水可循环利用的半封闭或全封闭、高度集约化的生产方式。但是国内针对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分析研宄目前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只有专门的渔业养殖废水水质(主要特点是密集型养殖,污染物浓度高)及相关处理工艺的介绍,水电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多养殖珍稀鱼类和重点经济性鱼类,养殖要求较高,密度低,污染物产生量也较低,有别于普通渔业养殖。这就造成很多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设计工艺也没有实质依据。
[0004]目前鱼类增殖放流站多参照渔业废水处理方式,采用多级过滤+多级生物+消毒+温控处理的方法。通过过滤去除悬浮物(SS)和较大的原生/后生动物等,通过生物处理去除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等,通过消毒去除细菌,增氧机增氧,最终通过温控处理使水达到一个适合鱼类养殖的温度,返回鱼池循环利用。另外沸石也广泛用于渔业废水处理行业,由于沸石具有较大的表面吸附力和离子交换能力,能有效的去处水中氨氮、总磷等物质,渔业中多采用投加沸石粉或者设置沸石过滤设备的方法改善养殖用水水质。渔业养殖沸石需要定期将沸石取出专门用盐水浸泡再重新投入使用。
[0005]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0006](I)处理单元较多,每个处理单元都有一个独立箱体,占地面积大;
[0007](2)多采用多级过滤和多级生物处理方法,一般适用于高密度养殖的渔业用水,运行维护较为复杂。对于低污染的水电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养殖用水不需要如此多的处理工序;
[0008](3)直接投加沸石粉或设置沸石过滤设备,沸石与水的接触时间较短,反应不充分,污染物去处效果不理想;
[0009](4)渔业养殖行业采用渔业养殖沸石再生需要将沸石取出专门用盐水浸泡,需耗费人力,通常要在沸石过滤器旁边,设置专门的溶盐池,增大占地面积;
[0010](5)仅采用沸石处理,对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率不高;
[0011](6)循环净化后的水中溶解氧(DO)的含量通常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12]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运行和维护更加方便,同时可提高净化后水中溶解氧(DO)的含量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塔;以及采用此处理塔组成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系统。
[0013]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塔,所述处理塔由下至少依次包括泥渣收集区、第一筛板、填料过滤层、沸石流化床层、第二筛板;在第一筛板的下方,并且位于泥渣收集区的上方设置有废水入口 ;在第二筛板的上方设置有净水出口 ;在泥渣收集区的底部设置有污水排放口 ;在沸石流化床层的底部设置有空气入口。
[0014]进一步的是:所述泥渣收集区的底部为锥形结构,所述污水排放口连接到上述锥形结构的锥尖上。
[0015]进一步的是:沸石流化床层的底部为锥形结构,所述空气入口连接到上述锥形结构的锥尖上。
[0016]进一步的是:所述填料过滤层内的填料为石英砂与沸石组成的混合物料。
[0017]进一步的是:沸石流化床层内的填料为塑料悬浮小球,并且在塑料悬浮小球上设置有沸石材料层。
[0018]进一步的是:所述填料为塑料悬浮小球由多块翅片组成,在每块翅片的内部为塑料层,在塑料层的表面上设置有沸石材料层。
[0019]进一步的是:在第二筛板的上方设置有溶盐池,在溶盐池内设置有搅拌器;溶盐池的底部设置有配水器;所述配水器的出口穿过第二筛板后与沸石流化床层内的填料对应。
[0020]采用上述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塔组成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系统,还包括集水池、废水泵、鼓风机、消毒器、冷暖型热泵、污水池和鱼池;废水泵的入水口与集水池连通,其出水口与处理塔上的废水入口连通;所述鼓风机与处理塔上的空气入口连通;处理塔上的净水出口依次与消毒器和冷暖型热泵串连,并最终与鱼池连通;所述污水排放口与污水池连通。
[0021]进一步的是:在集水池内设置有液位控制仪;所述消毒器为紫外消毒器。
[0022]进一步的是:在污水排放口与污水池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阀门。
[00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塔可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级过滤和多级生物处理设备,其整个结构更加简单,占地面积少,同时也可使整个循环水处理系统得到简化,并且其运行和维护也更加方便。另外,采用了流化床工艺使废水与沸石的接触更全面,处理效果更好,同时流化床兼有了曝气增氧作用,可提高净化后的水中溶解氧(DO)的含量,可谓一举两得;进一步还通过设置溶盐池等实现沸石的再生措施,使得对沸石的再生操作更加简便;流化床层内的填料还可采用在塑料悬浮小球上设置沸石材料层的结构,其可形成一层生物膜,能有效去除COD等有机物,进一步提高对废水的净化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塔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系统的连接关系视图;
[0026]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27]图4为塑料悬浮小球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塑料悬浮小球的正视图;
[0029]图6为图5中A-A截面的剖视图;
[0030]图7为图6中局部区域P的放大示意图;
[0031]图中标记为:集水池1、液位控制仪11、废水泵2、废水泵的入水口 21、废水泵的出水口 22、鼓风机3、消毒器4、冷暖型热泵5、处理塔6、废水入口 601、净水出口 602、污水排放口 603、空气入口 604、泥渣收集区61、泥渣收集区底部锥尖611、第一筛板62、填料过滤层63、沸石流化床层64、沸石流化床层底部锥尖641、第二筛板65、溶盐池66、搅拌器67、配水器68、配水器的出口 681、操作台69、楼梯691、塑料悬浮小球7、翅片71、沸石材料层72、塑料层73、阀门8。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33]如图1至图7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塔,所述处理塔由下至少依次包括泥渣收集区61、第一筛板62、填料过滤层63、沸石流化床层64、第二筛板65 ;在第一筛板62的下方,并且位于泥澄收集区61的上方设置有废水入口 601 ;在第二筛板65的上方设置有净水出口 602 ;在泥渣收集区61的底部设置有污水排放口 603 ;在沸石流化床层64的底部设置有空气入口 604。在使用过程中,废水从废水入口 601进入处理塔6内,大部分废水进入处理塔6内之后由下向上,依次通过第一筛板62、填料过滤层63、沸石流化床层64、第二筛板65,并且在此过程中逐渐得到进化,如通过第一筛板62后可初步过滤掉悬浮物;而在填料过滤层63内能初步过滤掉部分氨氮、总磷以及COD等有机物;而在沸石流化床层64内可进一步过滤掉氨氮、总磷和COD有机物,并且还可通过空气入口604送入空气,以提高净化后的水中溶解氧DO的含量。另有一小部分的废水从废水入口 601送入处理塔6内后携带被净化所分离出来的悬浮物等从污水排放口 603排出。
[0034]经过第一筛板62初步过滤掉的悬浮物,会从第一筛板62上掉落,并沉积在泥渣收集区61内;通过最后通过污水排放口 603排出。
[0035]另外,为了方便收集悬浮物,可进一步将泥渣收集区61底部设置为锥形结构,方便对悬浮物等的收集,同时将污水排放口 603连接到上述锥形结构的锥尖611上,也方便完全排出收集的悬浮物等。
[0036]另外,沸石流化床层64的底部也可以设置为锥形结构,并且将空气入口 604连接到上述锥形结构的锥尖641上;可形成更好的流化作用;提高流化效果。
[0037]为了使填料过滤层63的过滤效果更好,在填料过滤层63内的填料可以采用石英砂与沸石组成的混合物料。
[0038]在沸石流化床层64内的填料,可优选采用塑料悬浮小球7,并且在塑料悬浮小球上设置有沸石材料层72 ;采用塑料悬浮小球7使为了提高流化效果,使填料更加容易悬浮,使沸石材料层72与废水的接触效果更好。至于塑料悬浮小球7并不要求一定时球体,其也可以为柱体、或者椭求体等;并且,也不要求一定为实心的球体结构,如器可以采用如图4至图7中所示结构,即由多块翅片71组成的结构,多块翅片围绕一圆柱中心轴均匀分布,并且每块翅片71由内部的塑料层73和表面的沸石材料层72组成,这样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加塑料悬浮小球7的有效表面积,进而增加废水与沸石材料的接触面积,提高废水的净化效率。当然,翅片71的表面形状也可以是半圆形,矩形,椭圆形等不同形状。
[0039]另外,在塑料悬浮小球7的表面还会形成一层生物膜,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COD等有机物。
[0040]为了方便对沸石进行再生操作,在第二筛板65的上方设置有溶盐池66,在溶盐池66内设置有搅拌器67 ;溶盐池66的底部设置有配水器68 ;所述配水器68的出口 681穿过第二筛板65后与沸石流化床层64内的填料对应。操作人员通过楼梯691到达操作台69后,在溶盐池66配置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并通过搅拌器67进行搅拌,溶解,盐水通过池底的配水器68将盐水洒在沸石流化床层64内的填料上,实现对沸石的再生,喷撒的盐水对填料过滤层内63内的填料也有一定反冲洗或者再生效果。盐水最终进入泥渣收集区61并最终通过污水排放口 603排出。
[0041]另外,采用上述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塔组成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系统,还包括集水池1、废水泵2、鼓风机3、消毒器4、冷暖型热泵5、污水池和鱼池;废水泵2的入水口 21与集水池I连通,其出水口 22与处理塔6上的废水入口 601连通;所述鼓风机3与处理塔6上的空气入口 604连通;处理塔6上的净水出口 602依次与消毒器4和冷暖型热泵5串连,并最终与鱼池连通;所述污水排放口 603与污水池连通。
[0042]为了防止集水池I内的污水被抽干后出现废水泵2干烧的情况,在集水池I内设置有液位控制仪11。液位控制仪11的作用是检测集水池I内的液位高度,以便为废水泵2提供运行参考。
[0043]为了控制从污水排放口 603排出的污水量,可以在污水排放口 603与污水池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阀门8 ;通过调节阀门8的开关大小来调节污水量的排放比例。
[0044]至于消毒器4可优选采用紫外消毒器。
[0045]下面进一步说明循环水处理系统的运行过程:废水泵2将需要净化处理的废水从集水池I内抽起,并通过废水入口 601送入处理塔6内,废水在处理塔6内大部分由下向上流动,并且逐步得到净化,最终净化后的水从处理塔6上方的净水出口 602排出,然后依次通过消毒器4和冷暖型热泵5,在消毒器4内实现对水的消毒杀菌操作,而在冷暖型热泵5内实现对水的温度调节,以便终排放到鱼池内的水达到要求。另有一小部分的废水从废水入口 601送入处理塔6内后携带被净化所分离出来的悬浮物等从污水排放口 603排放至污水池中。当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在处理塔6内部的沸石需要进行再生操作,此时只需要在溶盐池66配置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然后通过配水器68喷洒到填料上,盐水在处理塔6内由上至下流动,实现对沸石的再生和冲洗操作,盐水并最终通过污水排放口 603排放至污水池。
[0046]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塔以及处理系统,可以提高污水净化效果,降低设备占地面积,提高净化后水中的溶解氧(DO)的含量,并且方便运行和维护,简化对沸石的再生操作,提高再生效率。
【权利要求】
1.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塔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泥渣收集区(61)、第一筛板(62)、填料过滤层(63)、沸石流化床层(64)、第二筛板(65);在第一筛板(62)的下方,并且位于泥渣收集区(61)的上方设置有废水入口(601);在第二筛板(65)的上方设置有净水出口(602);在泥渣收集区¢1)的底部设置有污水排放口(603);在沸石流化床层¢4)的底部设置有空气入口 ¢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渣收集区(61)的底部为锥形结构,所述污水排放口(603)连接到上述锥形结构的锥尖(611)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沸石流化床层(64)的底部为锥形结构,所述空气入口(604)连接到上述锥形结构的锥尖(641)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过滤层(63)内的填料为石英砂与沸石组成的混合物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沸石流化床层(64)内的填料为塑料悬浮小球(7),并且在塑料悬浮小球(7)上设置有沸石材料层(7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塑料悬浮小球(7)由多块翅片(71)组成,在每块翅片(71)的内部为塑料层(72),在塑料层(72)的表面上设置有沸石材料层(73)。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筛板¢5)的上方设置有溶盐池(66),在溶盐池¢6)内设置有搅拌器¢7);溶盐池(66)的底部设置有配水器(68);所述配水器(68)的出口(681)穿过第二筛板(65)后与沸石流化床层¢4)内的填料对应。
8.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塔,还包括集水池(1)、废水泵(2)、鼓风机(3)、消毒器(4)、冷暖型热泵(5)、污水池和鱼池;废水泵(2)的入水口(21)与集水池(1)连通,其出水口(22)与处理塔(6)上的废水入口(601)连通;所述鼓风机(3)与处理塔(6)上的空气入口(604)连通;处理塔(6)上的净水出口(602)依次与消毒器(4)和冷暖型热泵(5)串连,并最终与鱼池连通;所述污水排放口(603)与污水池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集水池(1)内设置有液位控制仪(11);所述消毒器(4)为紫外消毒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污水排放口(603)与污水池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阀门(8)。
【文档编号】C02F9/02GK204251424SQ201420610373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1日
【发明者】文典, 孙大东, 高峰, 郎建, 查磊 申请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