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膜污水处理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6565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膜污水处理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膜污水处理机,包括污水过滤系统、滤膜清洁系统、滤膜输送系统;污水过滤系统包括多块吸水板、滤膜、第一吸引装置;污水被第一吸引装置的负压吸引,经滤膜过滤成净水后流入吸水板;滤膜清洁系统包括刮条、洗膜板、第二吸引装置;滤膜微孔内的杂物被第二吸引装置的负压吸引到洗膜板内;滤膜输送系统包括电机、传动机构、用于连接及输送滤膜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由传动机构驱动旋转;吸水板设置在滤膜绕每一从动轴所围成的夹层内。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过滤污水和清洁滤膜的功能,生产过程中无需经常停机进行滤膜的清洗和更换,可供连续生产作业使用,且滤水效率高。
【专利说明】一种转膜污水处理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膜污水处理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利用滤膜处理污水的装置,一般是通过具有空腔的夹板两侧面上分别覆盖滤膜,利用负压吸引污水经滤膜过滤,污水中的杂质被隔离在滤膜的外面上,而过滤后的净水经夹板上的吸水口输出。然而,滤膜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滤膜上的过滤孔必然地发生一定程度的堵塞,严重影响设备的滤水效率,因此需要及时对滤膜进行清洁。而现有的滤膜清洗方法,一般包括如下两种:第一种,通过人工拆除滤膜进行清洗,但该方法耗时长、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高,而且工人在清洗滤膜时,容易造成滤膜损坏、报废;第二种,通过净水反冲滤膜进行清洁,但是该方法严重浪费清水,过程中会使清水变回污水,滤水效率低,影响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转膜污水处理机,可实现过滤污水中的杂质和自动清洁滤膜的功能,生产过程中无需经常停机进行滤膜的清洗和更换,可供连续生产作业使用,而且滤水效率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膜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过滤系统、滤膜清洁系统、滤膜输送系统;
[0005]所述污水过滤系统包括多块设置于污水中且呈间隔排列分布的吸水板、覆盖于所述吸水板两表面的滤膜、与所述吸水板连接的第一吸引装置;当所述第一吸引装置工作时,污水被第一吸引装置的负压吸引,经滤膜过滤成净水后流入吸水板,并从吸水板上的吸水口流出;
[0006]所述滤膜清洁系统包括用于刮除滤膜表面杂质的刮条、设置于污水外且与脱离污水的滤膜外表面正对的洗膜板、与所述洗膜板连接的第二吸引装置;当所述第二吸引装置工作时,滤膜微孔内的杂物被第二吸引装置的负压吸引到洗膜板内,并从洗膜板上的吸气口排出;
[0007]所述滤膜输送系统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传动机构、用于连接及输送所述滤膜的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由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旋转;所述吸水板设置在所述滤膜绕每一所述从动轴所围成的夹层内。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呈上下两排左右错位分布,所述污水过滤系统设置有一条首尾相接的带状滤膜,所述滤膜依次绕每一所述主动轴、从动轴呈S型循环输送。进一步的,所述洗膜板设有多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滤膜绕每一所述主动轴所围成的夹层内,与所述吸水板呈上下两排左右错位分布。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呈上下两排左右错位分布,所述污水过滤系统设置有一条首尾相接的带状滤膜,所述滤膜依次绕每一所述主动轴、从动轴呈S型循环输送。进一步的,所述洗膜板设有1块,设置在所述滤膜一次循环完成的末端区域外侧,并与脱离污水的滤膜外表面正对。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呈上下两排正对分布,所述污水过滤系统设置有多条首尾相接的带状滤膜,所述滤膜各自地绕一组相应的上下正对的主动轴和从动轴循环输送。进一步的,所述洗膜板设有多块,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条循环输送的滤膜之间,与所述吸水板呈上下两排左右错位分布。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吸水板的两侧面均设置有水槽阵列,其内部均匀分布有与所述水槽阵列相通的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经吸水口外接第一吸引装置。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刮条在每一吸水板对应的滤膜外侧设置两个,其中一个安装在污水水线下方且靠近于从动轴,另一个安装在污水水线上方且位于滤膜脱离污水的一侧。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滤膜清洁系统还包括一软体,所述软体设置于所述滤膜一次循环完成的末端区域外侧,并与未脱离污水的滤膜外表面正对。
[0014]作为优选的,所述滤膜输送系统包括一张紧辊,为所述滤膜提供张紧力。
[0015]作为优选的,所述刮条为弹性刮条。
[0016]作为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组、或皮带轮传动组。
[0017]作为优选的,所述电机为间歇式运转;当电机停止时,所述第一吸引装置和第二吸引装置同步启动;当电机运转时,所述第一吸引装置和第二吸引装置同步停止。
[0018]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膜污水处理机,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吸引装置在吸水板上产生负压,吸引污水通过滤膜过滤,污水中的杂质被隔离在滤膜外表面,过滤后的净水从吸水板上的吸水口输出,从而达到水的净化效果;利用刮条将吸附在滤膜外表面上的杂质刮除,保持滤膜表面清洁、平整,同时利用第二吸引装置在洗膜板上产生负压,使滤膜微孔内的杂物被负压反吸引排出,保持滤膜微孔畅通,从而达到洗膜效果;此外,还通过主动轴和从动轴对滤膜的输送设置,使滤膜连续地覆盖于每一块吸水板的两表面,而且在电机和传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使滤膜在吸水板、洗膜板上循环输送,以实现设备在连续生产作业中可持续自动工作,大大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需经常停机进行滤膜的清洗和更换,不但节约大量时间,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还减少滤膜材料损耗,节约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一
[0026]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膜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污水过滤系统、滤膜清洁系统、滤膜输送系统。
[0027]所述污水过滤系统包括多块设置于污水中且呈间隔排列分布的吸水板11、覆盖于所述吸水板11两表面的滤膜12、与所述吸水板11连接的第一吸引装置;其中,所述滤膜12优选采用高强度纳米级滤水膜,根据滤膜12的特性,滤膜12与吸水板11的接触表面为纤维面,与污水接触的表面为光滑面;所述吸水板11的两侧面均设置有水槽阵列,滤膜12覆盖在水槽陈列上,形成一负压空腔;吸水板11的内部均匀分布有与所述水槽阵列相通的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经吸水口 13外接第一吸引装置,从而,该第一吸引装置为吸水板11提供负压,并利用均匀布置的水流通道,使吸水板11对滤膜12吸附力均衡,以保证滤膜12的滤水面积,提高滤水效率。当所述第一吸引装置工作时,吸水板11的负压空腔内产生负压,污水被负压吸引,经滤膜12过滤成净水后流入吸水板11,并从吸水板11上的吸水口 13流出,为用户提供干净的水。
[0028]所述滤膜清洁系统包括用于刮除滤膜12表面杂质的刮条21、设置于污水外且与脱离污水的滤膜12外表面正对的洗膜板22、与所述洗膜板22连接的第二吸引装置;其中,所述刮条21优选地采用弹性刮条,例如:橡胶、硅胶等弹性材料,以防止滤膜12表面被划伤;所述洗膜板22的两侧面或一侧面为网孔面板,其表面利用纱网与滤膜12隔开,防止网孔吸附滤膜12时引起滤膜12表面产生压痕的现象;洗膜板22的内部设有一气腔,并通过吸气口 23外接第二吸引装置,从而,利用该第一吸引装置为洗膜板22提供负压,使滤膜12吸附于洗膜板22上。当所述第二吸引装置工作时,洗膜板22的气腔内产生负压,滤膜12微孔内的杂物被负压吸引到洗膜板22内,并从洗膜板22上的吸气口 23排出,使滤膜12的微孔保持通畅,使设备在连续生产作业中可持续自动工作。
[0029]所述滤膜输送系统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传动机构31、用于连接及输送所述滤膜12的主动轴32和从动轴33 ;所述主动轴32由所述传动机构31驱动旋转;所述吸水板11设置在所述滤膜12绕每一所述从动轴33所围成的夹层内。具体实施时,所述传动机构优选为齿轮传动组、或皮带轮传动组;根据吸水板的数目,相应设置主动轴和从动轴的组数,将主动轴32等距间隔地排列在污水上方,将从动轴33等距间隔地排列在污水中,主动轴32正对每两相邻的从动轴33之间的间隙,使主动轴32与从动轴33呈上下两排左右错位分布;相应地,所述污水过滤系统设置有一条首尾相接的带状滤膜12,所述滤膜12依次绕每一所述主动轴32、从动轴33呈S型循环输送;然而吸水板11的下端与从动轴33轴向连接,使吸水板11处于滤膜12绕从动轴33所围成的夹层内,即吸水板11的两侧表面与滤膜12的纤维面接触;当滤膜12绕主动轴32、从动轴33设置时,为了使滤膜12的纤维面在污水中始终与吸水板11紧贴接触,吸水板11的上端有一部份外露于污水表面,有效地避免污水与滤膜12的纤维面接触;而滤膜12的光滑面外露于污水中,能将污水中杂质隔离在光滑面上。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主动轴32和从动轴33对滤膜12的输送设置,使滤膜12连续地覆盖于每一块吸水板11的两表面,而且在电机和传动机构31的驱动作用下,使滤膜12在吸水板11表面上循环输送,大大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003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洗膜板22对应吸水板11的设置数目可以设置多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滤膜12绕每一所述主动轴32所围成的夹层内,与吸水板11呈上下两排左右错位分布,如图1所示,在图1实施例中,洗膜板22的上端与主动轴32轴向连接,其两侧面均为网孔面板,可同时作用于两侧滤膜12的光滑面,当洗膜板22的气腔内产生负压时,使滤膜12微孔内的杂物被负压反吸引,以达到洗膜效果。
[0031]更佳地,由于考虑到吸水板11两侧的滤膜12是同时工作的,为了保证两面滤膜12(即绕从动轴33前后两段的滤膜12)的滤水效果,所述刮条21在每一吸水板11对应的滤膜12外侧(即滤膜12的光滑面一侧)设置两个,其中一个安装在污水水线下方且靠近于从动轴33,另一个安装在污水水线上方且位于滤膜12脱离污水的一侧。
[0032]更佳地,所述滤膜清洁系统还包括一软体24,所述软体24设置于所述滤膜12 —次循环完成的末端区域外侧,并与未脱离污水的滤膜12外表面正对,具体实施时,该软体24优选地采用海绵、棉布、尼龙等材料,利用该软体24,进一步地清除滤膜12光滑面上的杂物,使滤膜12在进入下一循环阶段时具有更佳清洁表面。
[0033]更佳地,所述滤膜输送系统包括一张紧辊34,为所述滤膜12提供张紧力,使滤膜12紧贴于吸水板11和洗膜板22表面。
[0034]更佳地,所述吸水板11上的吸水口 13、所述洗膜板22上的吸气口 23分别通过集流夹板41 (如图1、图2所示)或集流管道42 (如图3所示)与第一吸引装置、第二吸引装置连接。
[0035]更佳地,为了避免电机与第一吸引装置和第二吸引装置对滤膜12的动作发生干涉,所述电机为间歇式运转;当电机停止时,所述第一吸引装置和第二吸引装置同步启动;当电机运转时,所述第一吸引装置和第二吸引装置同步停止。
[00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电机启动,通过传动机构31带动滤膜12绕主动轴32、从动轴33转动;滤膜12转至一定距离后(该距离略大于滤膜12在污水中的高度),电机停止,第一吸引装置和第二吸引装置同时启动,污水经滤膜12过滤成净水后流经吸水板11,并从吸水板11上的吸水口 13输出,供应净水(饮用水),与此同时,洗膜板22对脱离污水的滤膜12微孔进行反吸引清洁,使微孔内杂物吸入至洗膜板22内,并从洗膜板22上的吸气口 23排出,从而使滤膜12在进入下一循环或下一吸水板11时保持滤膜12微孔畅通;第一吸引装置和第二吸引装置工作一定时间后自动停止,随后电机重新启动,带动滤膜12绕转上述同等大小的距离,此期间隔离在滤膜12光滑面上的杂物被刮条21刮除,使滤膜12进入下一吸水板11或洗膜板22时保持滤膜12表面清洁、平整。这样,电机与第一吸引装置和第二吸引装置循环交替启动,以达到滤膜12持续使用的目的。
[0037]实施例二
[0038]参见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较,主要区别在于:所述洗膜板22可以设置1块,设置在所述滤膜12 —次循环完成的末端区域外侧,并与脱离污水的滤膜12的光滑面正对;此外,所述滤膜清洁系统还可以设置一超声波水洗装置,该超声波水洗装置安装在脱离污水的滤膜12进入洗膜板22之前的输送路径上,用于疏松滤膜12微孔内的顽固杂质,有利于后续洗膜板22对滤膜12微孔的疏通。
[0039]实施例三
[0040]参见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较,主要区别在于:所述主动轴32与从动轴33呈上下两排正对分布,所述污水过滤系统设置有多条首尾相接的带状滤膜12,所述滤膜12各自地绕一组相应的上下正对的主动轴32和从动轴33循环输送。相应地,所述洗膜板22设有多块,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条循环输送的滤膜12之间,与所述吸水板11呈上下两排左右错位分布。
[004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转膜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过滤系统、滤膜清洁系统、滤膜输送系统; 所述污水过滤系统包括多块设置于污水中且呈间隔排列分布的吸水板、覆盖于所述吸水板两表面的滤膜、与所述吸水板连接的第一吸引装置;当所述第一吸引装置工作时,污水被第一吸引装置的负压吸引,经滤膜过滤成净水后流入吸水板,并从吸水板上的吸水口流出; 所述滤膜清洁系统包括用于刮除滤膜表面杂质的刮条、设置于污水外且与脱离污水的滤膜外表面正对的洗膜板、与所述洗膜板连接的第二吸引装置;当所述第二吸引装置工作时,滤膜微孔内的杂物被第二吸引装置的负压吸引到洗膜板内,并从洗膜板上的吸气口排出; 所述滤膜输送系统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传动机构、用于连接及输送所述滤膜的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由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旋转;所述吸水板设置在所述滤膜绕每一所述从动轴所围成的夹层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膜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呈上下两排左右错位分布,所述污水过滤系统设置有一条首尾相接的带状滤膜,所述滤膜依次绕每一所述主动轴、从动轴呈S型循环输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膜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呈上下两排正对分布,所述污水过滤系统设置有多条首尾相接的带状滤膜,所述滤膜各自地绕一组相应的上下正对的主动轴和从动轴循环输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膜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膜板设有多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滤膜绕每一所述主动轴所围成的夹层内,与所述吸水板呈上下两排左右错位分布。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膜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膜板设有I块,设置在所述滤膜一次循环完成的末端区域外侧,并与脱离污水的滤膜外表面正对。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膜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膜板设有多块,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条循环输送的滤膜之间,与所述吸水板呈上下两排左右错位分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膜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板的两侧面均设置有水槽阵列,其内部均匀分布有与所述水槽阵列相通的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经吸水口外接第一吸引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膜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条在每一吸水板对应的滤膜外侧设置两个,其中一个安装在污水水线下方且靠近于从动轴,另一个安装在污水水线上方且位于滤膜脱离污水的一侧;所述刮条为弹性刮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膜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清洁系统还包括一软体,所述软体设置于所述滤膜一次循环完成的末端区域外侧,并与未脱离污水的滤膜外表面正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膜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间歇式运转;当电机停止时,所述第一吸引装置和第二吸引装置同步启动;当电机运转时,所述第一吸引装置和第二吸引装置同步停止。
【文档编号】C02F1/44GK204247074SQ201420650727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4日
【发明者】章泽宏 申请人:章泽宏, 广州市绿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