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池塘用淤泥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70404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养殖池塘用淤泥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淡水养殖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产业规模和养殖产量已居列世界首位,2014年的淡水养殖总面积9220.8万亩,总产量达到了3062.27万吨,产业规模和养殖产量已居列世界首位。其中池塘养殖面积3992.85万亩,创出了历年的新高。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投入的饲料残饵、肥料残渣、动物粪便等累积于水底形成淤泥,其累积程度养鱼>养虾>养蟹,有报导称养鱼池塘淤泥累积在华中地区,年累积达5cm左右,华南地区甚至可达到6-10cm。养殖区域水底的淤泥是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养殖产生的淤泥是在厌氧条件下被厌氧细菌分解的有机质,是水体营养盐类的仓库,也是腐屑生物的理想栖息场所,养殖区域也必需保留一些淤泥,这有利于维护水体的自净能力。但过多淤泥不仅会使养殖水体减少容积量,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甲烷、硫化氢等,对养殖动物造成危害。而且过多淤泥的累积,在水压作用和缺氧条件下,淤泥会被固化板结,大量有机营养盐类被还原封存,造成能源的浪费;腐屑生物因生存环境失调而死亡,使水体自净能力急剧下降甚至完全失去,水底腐败发黑,形成黑底泛池,导致大量养殖动物暴发式死亡。长期以来人们不是采用药物进行清理消毒,就是用人力或机械进行清除,劳民伤财不说,随处堆放还会污染环境。所以调理养殖淤泥的土壤结构,并使之能充分发酵分解,释放能量创建腐屑生态系统,培育腐屑生物,利用腐屑生物来消耗淤泥,在减少淤泥累积的同时,使有机质分解成可溶性营养盐类,促进藻类及水草的生长来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养殖池塘用淤泥调理剂,采用该调理剂能有效控制淤泥累积,改善养殖池塘的底质、释放营养源,保证了底栖腐屑生物持续繁衍,提高了虾蟹养殖的产量,降低了饲料系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养殖池塘用淤泥调理剂,所述调理剂的原料按质量分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酒糟10~25份、牛粪10~30份、羊粪10~30份、秸秆5~10份、菜饼1~5份、畜禽粪便发酵菌1~6份、稳定剂1~5份、矿物质1~5份以及豆糟、玉米糟中的一种或两者的组合1~5份,其中,所述的稳定剂选自糖蜜、腐殖酸中的一种或两者的组合,所述的矿物质选自硫酸亚铁、磷酸二氢钙中的一种或两者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的畜禽粪便发酵菌选自光合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及放线菌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调理剂的原料按质量分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酒糟25份、牛粪26份、羊粪25份、秸秆6份、糖蜜2份、腐殖酸3份、硫酸亚铁1份、磷酸二氢钙2份、菜饼3份、畜禽粪便发酵菌4份、豆糟1份、玉米糟2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淤泥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酒糟、牛粪、羊粪、秸秆及豆糟、玉米糟的一种或两者的组合按比例混合,在温度为60~70℃、湿度为20~30%的条件下进行一次发酵,至发酵完全得到一次发酵物;

2)将稳定剂、矿物质、菜饼按比例加入到一次发酵物中,混合均匀,并在温度为20~40℃、湿度为20~35%的条件下进行二次发酵,至发酵完全得到二次发酵物;

3)将畜禽粪便发酵菌按比例加入到二次发酵物中,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25~55℃、湿度为25~35%的条件下进行三次发酵,至发酵完全,即得所述的淤泥调理剂。

优选地,一次发酵在温度为65℃、湿度为25%的条件下进行。

优选地,二次发酵在温度为38℃、湿度为28%的条件下进行。

优选地,三次发酵在温度为45℃、32%的条件下进行。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的淤泥调理剂中添加了糖蜜和/或腐殖酸、硫酸亚铁和/或磷酸二氢钙后可降低淤泥的累积速率,杜绝了黑底现象,促进底栖腐屑生物繁殖率和水草生长速率提高了20%,优化了池底生态环境,并使单位面积的底栖饵料生物的生长量比传统有机肥提高了50%以上;

2、本发明的淤泥调理剂不但促进了腐屑生物、底栖动物的生长,还提高了磷的活性,促进水生植物生长和吸收水体中的氨和硝酸盐,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可使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氮指标降低30%以上;

3、本发明的淤泥调理剂可确保腐屑生态系统稳固,腐屑食物链中各生物满足了不同养殖对象的觅食特性需求的差异,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可使虾蟹的养殖产量提高10%~20%,且使饲料系数降低10%~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一种养殖池塘用淤泥调理剂,该调理剂的原料按质量分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酒糟25份、牛粪26份、羊粪25份、秸秆6份、糖蜜2份、腐殖酸3份、硫酸亚铁1份、磷酸二氢钙2份、菜饼3份、畜禽粪便发酵菌4份、豆糟1份、玉米糟2份。这里的畜禽粪便发酵菌为光合细菌,当然也可以是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或放线菌中的一种。

该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酒糟、牛粪、羊粪、秸秆、豆糟、玉米糟按比例混合,在温度为60℃、湿度为22%的条件下进行一次发酵,至发酵完全无臭味,得到一次发酵物;

2)将糖蜜、腐殖酸、硫酸亚铁、磷酸二氢钙、菜饼按比例加入到一次发酵物中,混合均匀,并在温度40℃、湿度为22%的条件下进行二次发酵,至发酵完全,得到呈灰褐色的二次发酵物;

3)将光合细菌按比例加入到二次发酵物中,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40℃、湿度为25%的条件下进行三次发酵,至发酵完全,呈粉末状,即得该淤泥调理剂。

使用时,采用浅沟埋入法或撒施后旋耕法将调理剂埋入底泥下10cm或淤泥下,灌水后,经引种处理,可培育出含有优质蛋白质、氨基酸等的水蚯蚓、摇蚊幼虫、螺等底栖腐屑生物,在消耗掉有机质的同时为养殖动物提供了大量的活体优质饵料,与现有技术相比,能使虾蟹产量提高了10%以上,养殖效益提高20%以上。

经检测,本例中的调理剂含有机质38%、水分18%,铅、砷、铜的含量分别为6.5mg/kg、2.6mg/kg、40mg/kg,与普通调理剂相比,河蟹增产8%~10%,龙虾增产10%~15%、饲料系数降低10%~20%,增产效果明显,同时大量繁殖饵料生物,提高水草增殖率,在消耗淤泥中有机质的同时增加了虾蟹饵料来源,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

实施例2

一种养殖池塘用淤泥调理剂,该调理剂的原料按质量分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酒糟20份、牛粪25份、羊粪30份、秸秆7份、糖蜜3份、腐殖酸0份、硫酸亚铁2份、磷酸二氢钙0份、菜饼4份、畜禽粪便发酵菌5份、豆糟4份、玉米糟0份。这里的畜禽粪便发酵菌为乳酸菌。

该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酒糟、牛粪、羊粪、秸秆、豆糟按比例混合,在温度为65℃、湿度为20%的条件下进行一次发酵,至发酵完全无臭味,得到一次发酵物;

2)将糖蜜、硫酸亚铁、菜饼按比例加入到一次发酵物中,混合均匀,并在温度35℃、湿度为25%的条件下进行二次发酵,至发酵完全,得到呈灰褐色的二次发酵物;

3)将光合细菌按比例加入到二次发酵物中,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55℃、湿度为30%的条件下进行三次发酵,至发酵完全,呈粉末状,即得该淤泥调理剂。

使用时,采用浅沟埋入法或撒施后旋耕法将调理剂埋入底泥下10cm或淤泥下,灌水后,经引种处理,可培育出含有优质蛋白质、氨基酸等的水蚯蚓、摇蚊幼虫、螺等底栖腐屑生物,在消耗掉有机质的同时为养殖动物提供了大量的活体优质饵料,与现有技术相比,能使虾蟹产量提高了10%以上,养殖效益提高20%以上。

经检测,本例中的调理剂含有机质37%、水分17%,铅、砷、铜的含量分别为6.0mg/kg、2.5mg/kg、42mg/kg。

实施例3

一种养殖池塘用淤泥调理剂,该调理剂的原料按质量分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酒糟25份、牛粪25份、羊粪25份、秸秆6份、糖蜜0份、腐殖酸3份、硫酸亚铁2份、磷酸二氢钙3份、菜饼4份、畜禽粪便发酵菌3份、豆糟1份、玉米糟3份。这里的畜禽粪便发酵菌为芽孢杆菌。

该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酒糟、牛粪、羊粪、秸秆、豆糟、玉米糟按比例混合,在温度为65℃、湿度为25%的条件下进行一次发酵,至发酵完全无臭味,得到一次发酵物;

2)将腐殖酸、硫酸亚铁、磷酸二氢钙、菜饼按比例加入到一次发酵物中,混合均匀,并在温度38℃、湿度为28%的条件下进行二次发酵,至发酵完全,得到呈灰褐色的二次发酵物;

3)将光合细菌按比例加入到二次发酵物中,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45℃、湿度为32%的条件下进行三次发酵,至发酵完全,呈粉末状,即得该淤泥调理剂。

使用时,采用浅沟埋入法或撒施后旋耕法将调理剂埋入底泥下10cm或淤泥下,灌水后,经引种处理,可培育出含有优质蛋白质、氨基酸等的水蚯蚓、摇蚊幼虫、螺等底栖腐屑生物,在消耗掉有机质的同时为养殖动物提供了大量的活体优质饵料,与现有技术相比,能使虾蟹产量提高了10%以上,养殖效益提高20%以上。

经检测,本例中的调理剂含有机质38%、水分17%,铅、砷、铜的含量分别为6.2mg/kg、2.3mg/kg、40mg/kg。

实施例4

一种养殖池塘用淤泥调理剂,该调理剂的原料按质量分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酒糟19份、牛粪30份、羊粪22份、秸秆10份、糖蜜4份、腐殖酸1份、硫酸亚铁3份、磷酸二氢钙2份、菜饼3份、畜禽粪便发酵菌2份、豆糟3份、玉米糟1份。这里的畜禽粪便发酵菌为酵母菌。

该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酒糟、牛粪、羊粪、秸秆、豆糟、玉米糟按比例混合,在温度为70℃、湿度为25%的条件下进行一次发酵,至发酵完全无臭味,得到一次发酵物;

2)将糖蜜、腐殖酸、硫酸亚铁、磷酸二氢钙、菜饼按比例加入到一次发酵物中,混合均匀,并在温度30℃、湿度为30%的条件下进行二次发酵,至发酵完全,得到呈灰褐色的二次发酵物;

3)将光合细菌按比例加入到二次发酵物中,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55℃、湿度为30%的条件下进行三次发酵,至发酵完全,呈粉末状,即得该淤泥调理剂。

使用时,采用浅沟埋入法或撒施后旋耕法将调理剂埋入底泥下10cm或淤泥下,灌水后,经引种处理,可培育出含有优质蛋白质、氨基酸等的水蚯蚓、摇蚊幼虫、螺等底栖腐屑生物,在消耗掉有机质的同时为养殖动物提供了大量的活体优质饵料,与现有技术相比,能使虾蟹产量提高了10%以上,养殖效益提高20%以上。

经检测,本例中的调理剂含有机质38%、水分16%,铅、砷、铜的含量分别为6.2mg/kg、2.3mg/kg、39mg/kg,与普通调理剂相比,河蟹增产8%~10%,龙虾增产10%~15%、饲料系数降低10%~20%,增产效果明显,同时大量繁殖饵料生物,提高水草增殖率,在消耗淤泥中有机质的同时增加了虾蟹饵料来源,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