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湖泊原生植被恢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37228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湖泊水体生态保护方法,具体是一种高原湖泊原生植被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湖泊水面资源开发的规模迅速扩大。围网养殖是湖区水面资源人工利用的主要方式,由于缺乏合理的规范和引导,加之过度养殖,围网养殖使湖泊面临着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水体富营养化,水生植被退化和水绵滋生,以及由于污染效应和障碍效应而影响周围环境恶化和水生植被退化,形成污染物的积累、污染负荷量的增加和植被退化的恶性循环。过去几十年来,由于过度的人为活动和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我国大型水生植物出现了大面积的下降、植物群落结构简化严重。湖泊养殖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危及湖区的生态环境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湖泊生态环境,相当一部份湖泊进行了退围还湖及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湖泊,实行大规模网围拆除。但同时又面临一个问题,即水生植被恢复困难,水质未见明显好转,水草难以扎根生长,不能正常生长,特别的是在高原湖泊中该现象更为严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活率高、种植时间缩短、快速有效的高原湖泊原生植被恢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原湖泊原生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高原湖泊近岸区域及近中间区域采集底泥,作为种子样品;先清理其中的石子、植物碎片,然后水洗减量,以促进种子萌发;样品在淹水水位下萌发,萌发物种及时移栽,单独栽培管理,并扩繁保种,制得栽培的高原湖泊原生植被;

2)准备植物纤维毯;将栽培的高原湖泊原生植被种植于植物纤维毯上,进行育苗;

3)在高原湖泊内建立网围,清除网围区草食性鱼类,在网围内引种浮叶植物,之后种植高原湖泊原生植被;

4)待高原湖泊原生植被育苗成功后,将苗种连同植物纤维毯一块一块取出,用固定签将植物纤维毯固定在网围内水体底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中,底泥采集深度为10-30c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中,种子萌发温度为20-30℃,采用自然光。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所述植物纤维毯规格为1.5m×2.0m,孔径1-3m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中,浮叶植物为红菱和荇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中,所述网围为双层网围;所述双层网围的间距为4-5米。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中,所述清除网围区草食性鱼类的步骤包括在网围区内采用围网拉捕的方法清除草食性鱼类和小杂鱼,同时放养肉食性鱼类。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中,所述肉食性鱼类为鳜鱼、黄颡鱼和翘嘴红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中,所述浮叶植物种植范围为沿网围的内网向网围内部纵深4-6米,当浮叶植物栽种范围覆盖度达到所述网围内水表面积的60-80%时,引种高原湖泊原生植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首先引种浮叶植物以增加水体透明度,而后续种湖泊原有植物,可以快速有效的恢复退化河湖系统的原有物种;存活率高,缩短种植时间,极适于高原湖泊原生植被的恢复。通过本发明可以快速有效地恢复退化河湖水体的原有物种,为进一步的湖泊水体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提供物种资源,同时也对流域的物种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高原湖泊原生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高原湖泊近岸区域及近中间区域采集底泥,作为种子样品。先清理其中的石子、植物碎片,然后水洗减量,以促进种子萌发。底泥采集深度为10cm。种子萌发温度为20℃,采用自然光。样品在淹水水位下萌发,萌发物种及时移栽,单独栽培管理,并扩繁保种,制得栽培的高原湖泊原生植被;

2)准备植物纤维毯;将栽培的高原湖泊原生植被种植于植物纤维毯上,进行育苗。植物纤维毯规格为1.5m×2.0m,孔径1mm。

3)在高原湖泊内建立网围,清除网围区草食性鱼类,在网围内引种红菱和荇菜,之后种植高原湖泊原生植被。网围为双层网围;双层网围的间距为4米。所述清除网围区草食性鱼类的步骤包括在网围区内采用围网拉捕的方法清除草食性鱼类和小杂鱼,同时放养鳜鱼、黄颡鱼和翘嘴红鲌。所述浮叶植物种植范围为沿网围的内网向网围内部纵深4米,当浮叶植物栽种范围覆盖度达到所述网围内水表面积的60%时,引种高原湖泊原生植被。

4)待高原湖泊原生植被育苗成功后,将苗种连同植物纤维毯一块一块取出,用固定签将植物纤维毯固定在网围内水体底部。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高原湖泊原生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高原湖泊近岸区域及近中间区域采集底泥,作为种子样品。先清理其中的石子、植物碎片,然后水洗减量,以促进种子萌发。底泥采集深度为30cm。种子萌发温度为30℃,采用自然光。样品在淹水水位下萌发,萌发物种及时移栽,单独栽培管理,并扩繁保种,制得栽培的高原湖泊原生植被;

2)准备植物纤维毯;将栽培的高原湖泊原生植被种植于植物纤维毯上,进行育苗。植物纤维毯规格为1.5m×2.0m,孔径3mm。

3)在高原湖泊内建立网围,清除网围区草食性鱼类,在网围内引种红菱和荇菜,之后种植高原湖泊原生植被。网围为双层网围;双层网围的间距为5米。所述清除网围区草食性鱼类的步骤包括在网围区内采用围网拉捕的方法清除草食性鱼类和小杂鱼,同时放养鳜鱼、黄颡鱼和翘嘴红鲌。所述浮叶植物种植范围为沿网围的内网向网围内部纵深6米,当浮叶植物栽种范围覆盖度达到所述网围内水表面积的80%时,引种高原湖泊原生植被。

4)待高原湖泊原生植被育苗成功后,将苗种连同植物纤维毯一块一块取出,用固定签将植物纤维毯固定在网围内水体底部。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高原湖泊原生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高原湖泊近岸区域及近中间区域采集底泥,作为种子样品。先清理其中的石子、植物碎片,然后水洗减量,以促进种子萌发。底泥采集深度为20cm。种子萌发温度为25℃,采用自然光。样品在淹水水位下萌发,萌发物种及时移栽,单独栽培管理,并扩繁保种,制得栽培的高原湖泊原生植被;

2)准备植物纤维毯;将栽培的高原湖泊原生植被种植于植物纤维毯上,进行育苗。植物纤维毯规格为1.5m×2.0m,孔径2mm。

3)在高原湖泊内建立网围,清除网围区草食性鱼类,在网围内引种红菱和荇菜,之后种植高原湖泊原生植被。网围为双层网围;双层网围的间距为4.5米。所述清除网围区草食性鱼类的步骤包括在网围区内采用围网拉捕的方法清除草食性鱼类和小杂鱼,同时放养鳜鱼、黄颡鱼和翘嘴红鲌。所述浮叶植物种植范围为沿网围的内网向网围内部纵深5米,当浮叶植物栽种范围覆盖度达到所述网围内水表面积的70%时,引种高原湖泊原生植被。

4)待高原湖泊原生植被育苗成功后,将苗种连同植物纤维毯一块一块取出,用固定签将植物纤维毯固定在网围内水体底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