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压液压压制大比重污泥模块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2957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高压压制大比重污泥模块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上海城市和工业的发展,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排放量日益增加,从而使污水处理中所产生的污泥量日益增加。上海目前每天产生80%含水率的生活污泥700吨,预计在2010年上海城市污水处理量会达到550x 104m3/d,随之每年就会产生40.15万吨的脱水干污泥,如再加上其余城市污泥及工业产生的污泥,上海未来产生的污泥量是相当大的。国内外主要的处理处置污泥的主要方法是卫生填埋、污泥农用和污泥焚烧,我国主要采用填埋与农用,随着污泥量的增加,上海的各个污泥填埋处置场也趋于饱和,部分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超标也使农用受到了限制。所以污泥的迅速增长与处置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在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前提下,探索污泥的资源化利用途径有重大需求。故迫切的需要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利用高压环境来使物质发生变化,以达到特殊的效果是一种常见的手段。粉末冶金就是利用了超高压来达到显著节能、省材、高密度等一系列优点,可以充分利用矿石、尾矿、炼钢污泥、轧钢铁鳞、回收废旧金属作原料,是一种可有效进行材料再生和综合利用的新技术。因此,在高压条件下,使污泥达到很高的密度,变成大比重的污泥模块,从而降低填埋成本,这在工程应用上具有很大的前景。污泥本身就具有可塑性,在5~1000MPa的压力下,可被压成任意的所需形状;为改善粉末的成型性和可塑性,通常可加增塑剂,为了稳定化,还可以添加稳定剂。另外,专利CN201510646520.4、CN201510646518.7、CN201510650165.8也有飞灰方面的利用。

使用超高压压制污泥模块,既可以增加污泥密度减少飞灰的体积,增加填埋库区的使用寿命,还减少运输、填埋过程中污泥的恶臭,危害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压压制大比重污泥模块的方法。根据脱水污泥的特性,利用超高压的特殊变化,在5~5000MPa条件下将污泥的体积压缩,污泥的体积变为压制前的1/3到1/2,显著减少污泥体积,增加填埋库区的使用寿命,同时为污泥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高压压制大比重污泥模块的方法,其是将脱水后的污泥均匀装填至模具中,固定好模具后使用液压机压制,压强控制在5~5000MPa,保压时间为0.05~120min,脱水后的污泥的体积变为压制前的1/3到1/2。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模具中的污泥的填装区域为一块或者多块,每一块的横截面积为0.0025m2~4m2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模具中的污泥填装的厚度为2cm~300cm。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l、污泥的体积变为压制前的1/3到1/2,显著减少污泥体积,增加填埋库区的使用寿命。

2、同时减缓填埋、运输过程中污泥恶臭的量释放量,减轻了对周环境的影响,同时减轻了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危害。

3、污泥模块化后,填埋极为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污泥密度随着压强变化的趋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例表述的范围。

实施例1

将脱水均匀装填至模具中,填装的形状为10cm边长的矩形,厚度为10cm,约1.1kg重,固定好模具后使用液压机压制,压强控制从0逐渐升到100MPa,保压时间为5min。脱水污泥的密度从压制前的1.09cm3上升到1.43g/cm3,污泥显著增加密度,减少体积(参见图1)。

实施例2

将脱水污泥均匀装填至模具中,填装的形状为2cm边长的矩形,厚度为2cm,,固定好模具后使用液压机压制,压强控制从0逐渐升到3000MPa,保压时间为20min。固化飞灰的密度从压制前的1.21cm3上升到4.41g/cm3,污泥显著增加密度,减少体积(参见图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