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药式医疗污水处理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4547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用于医疗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投药式医疗污水处理水箱。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方便居民就近就医,小型诊所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类诊所规模小,占地面积较小,一般都租建一楼门面房,由于这类门面房排水系统位置低,诊所废水排出后难以收集,而卫生部门规定这类废水需经过消毒灭菌处理后放可排放。

小型医疗机构污水的特点是污水处理量小,但病毒、细菌和致病微生物种类繁多,难以处理,小型医疗机构门店小、数量庞大而分散,尤其是牙科综合治疗台污水排水离地面较低,很不便于污水的收集,故而大多数没有进行污水处理就直接排放了。然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医疗机构污水排放作出了强制性处理的硬性规定,现有市场亟待出现适合小型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的新技术、新设备。

传统的医疗污水处理主要工艺流程为:格栅+沉淀调节+生化处理+消毒后达标排放。占地面积和空间大、工艺流程复杂、设备制造成本高、不易管理,因此在小型医疗机构难以得到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用施工、方便制作且造价成本低的投药式医疗污水处理水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投药式医疗污水处理水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通过竖向的隔板分隔为水处理仓和控制仓,所述箱盖上设有与水处理仓相通的入水口,隔板底部设有经控制仓引至箱体外的排水管,排水管上在控制仓内设有排水阀,所述箱体上设有倾斜接入水处理仓的投药管,水处理仓内在入水口的下方设有过滤板,过滤板上设有过滤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过滤板与箱体的箱底之间留有间隙,过滤板顶部设有滤网。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过滤板的边缘设有卡住滤网的挡板。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排水阀为电磁阀,控制仓内设有与所述电磁阀相连的控制模块。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隔板顶部设有溢水口,溢水口在控制仓内连接溢水管,溢水管接入排水管于排水阀下游的管体。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箱体于水处理仓的外侧设有液位计。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箱体在水处理仓设置取样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污水经入水口进入本设备的水处理仓中,污水经过滤板初步过滤,经投药管向水处理仓内投药,消毒液与污水在水处理仓中充分接触、发酵,充分杀死了污水中的病菌,消毒完成后,排水阀开启水处理仓的污水排放到市政管网,直至消毒池内的下限水位,排水结束,至此完成了处理工艺的整个过程。本实用新型采用投入化学药物二氧化氯(ClO2)作为消毒媒介,具有操作简便,安装简便,不用施工、方便制作且造价成本低等特点,可用于一般中、小规模医疗单位的污水处理,处理后污水为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元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 上、下、左、右、前及后) 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投药式医疗污水处理水箱,包括箱体1和箱盖,箱体1和箱盖的边缘采用螺钉连接,所述箱体1通过竖向的隔板11分隔为水处理仓12和控制仓13,所述箱盖上设有与水处理仓12相通的入水口,入水口可根据使用要求设置一个或多个,隔板11底部设有经控制仓13引至箱体1外的排水管14,排水管14上在控制仓13内设有排水阀,所述箱体1上设有倾斜接入水处理仓12的投药管15,水处理仓15内在入水口的下方设有过滤板16,过滤板16上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板16与箱体1的箱底之间留有间隙,过滤板16顶部设有滤网。过滤板16的边缘设有卡住滤网的挡板。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污水经入水口进入本设备的水处理仓12中,污水经过滤板16初步过滤,经投药管15向水处理仓12内投药,消毒液与污水在水处理仓12中充分接触、发酵,充分杀死了污水中的病菌,消毒完成后,排水阀开启水处理仓的污水排放到市政管网,直至消毒池内的下限水位,排水结束,至此完成了处理工艺的整个过程。

其中,所述排水阀为电磁阀,控制仓13内设有与所述电磁阀相连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采用PLC自动控制,当污水处理时间满足处理标准后,自动开启排水阀,实现自动化连续性工作。

此外,所述隔板11顶部设有溢水口,溢水口在控制仓13内连接溢水管17,溢水管17接入排水管14上排水阀下游的管体,当污水总量超过水处理仓内额定容积后,污水可经溢水管17排出。箱体1于水处理仓12的外侧设有液位计18,便于使用者观察内部污水容量,箱体1在水处理仓12设置取样口19,通过取样口19可进行取样检测处理后的水质。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