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4070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旅游业及房地产业蓬勃发展,高级宾馆及别墅小区拔地而起,而高级宾馆及别墅小区往往又远离城市污水处理厂,给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带来不便,大量的污水排放引起的水体负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广泛地用于高级宾馆、别墅小区及居民住宅小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去除率很低,处理后出水不能达到国家综合排放标准的化粪池,且污水处理项目单一,污水中的有害物质有残留。另外,处理污水离不开曝气装置,而且,处理污水的质量好坏,又取决于曝气装置能效的好坏。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增氧方法,彻底甩掉输气管道、曝气链、曝气头、鼓风机和机房,这些传统曝气装置,远远不能达到现有污水处理排放的要求。目前,用于污水处理运行的曝气装置,不同程度的存在工艺流程复杂,能耗高,运行不稳定,维修不便,曝气效果差等不足之处,从而给污水处理带来了用工多、费时、费电、成本高等缺点。为了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后代,如何研发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集去除BOD5、COD、NH3-N于一身,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去除率很低,且污水处理项目单一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采用世界上先进的生物处理工艺,集去除BOD5、COD、NH3-N于一身,实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调节池、泵、初沉池、A级生物池和O级生物池,O级生物池的下方连接二沉池,二沉池的上端口与A级生物池连通,初沉池和二沉池的下端口均与污泥池连接,污泥池通过提升泵和二沉池连通,二沉池的另一端和消毒池连接,所述O级生物池内安装有超旋磁氧曝气机,通过鼓风机对该系统供气。

进一步的,所述超旋磁氧曝气机的密封筒上、下分别与浮筒、主机连接,上端口内设有轴流风机的送风筒位于密封筒内,送风筒下与连于主机的主电机连接,主机下有磁化器,进气管通过磁化器与离心器连通,磁化器内连有与空心轴连通的离心器,空心轴通过螺旋器与射流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设置为数个梯形格栅网依次连接而成的结构,梯形格栅网上开设有蜂窝形网孔,格栅网的内侧壁设置有半圆弧形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筒上连有防雨罩,防雨罩设置为拱桥弧形板。

进一步的,所述初沉池和二沉池组成二级池子结构,初沉池设置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埋深大,二沉池设置为钢结构,埋深浅。

进一步的,所述二沉池的外壁涂覆由橡胶网络与塑料网络互相贯穿形成互穿网络聚合物的防腐涂料。

进一步的,所述A级生物池和O级生物池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

进一步的,所述鼓风机房内壁设置了隔振垫,隔振垫上开设有涡旋状通孔。

进一步的,该系统组成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安装在地表以下。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池中的脱水外运,消毒池中处理后的水直接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世界上先进的生物处理工艺,集去除BOD5、COD、NH3-N于一身,有利于保护环境,小型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埋入地表以下,地表可用为绿化或广场用地,因此该设备不占地表面积,不需盖房,更不需采暖保湿。

2、O级生物池内安装的超旋磁氧曝气机可提高污水中悬浮物的沉淀速度约50%,缩小污泥沉淀池的容积。主机在水下的深度通过一定长度的密封筒来实现:采用推力器和射流器,将空氕中的氧向水下推射,达到磁、氧、旋转水三合为一体,最大限度的提高水中的溶解氧,使氧在水中停留时间达数小时;可使水下原来的死污泥在充氧后漂浮于水表面,可去除含氮、磷污物,可降低COD、BOD,使水质提高,使生化处理后的清水一次达到排放标准。该设备投资小,与传统增氧方法相比,彻底甩掉输气管道、曝气头、曝气链、鼓风机和机房,节省基本建设投资30%以上,运行费用低,与同类产品相比耗电节省30%-50%。运行稳定,安装维修极其方便。

3、小型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含由初沉池和二沉池组成二级池子结构,一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埋深较大,另一组为钢结构,埋深较浅。钢结构池采用国内首创的互穿网络防腐涂料进行防腐,它是一种橡胶网络与塑料网络互相贯穿形成互穿网络聚合物.它能耐酸、碱、盐、汽油、耐老化、耐冲磨、能带锈防锈。设备一般涂刷该涂料之后,防腐寿命可达12年以上。

4、小型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A、O级生物池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它的处理效果优于完全混合式或二、三级串联完全混合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并且它比活性污泥池体积小,对水质适应性强,耐冲击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污泥膨胀。同时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采用了新型弹性立体填料,它具有实际比表面积大,微生物挂膜、脱膜方便,在同样有机负荷条件下,比其它填料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气中的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5、由于在A、O级生物池采用了生物接触氧化池,其填料的体积负荷比较低,微生物处于自身氧化阶段,因此产泥量较少。此外,生物接触氧化池所产生污泥的含水率远远低于活性污泥池所产生污泥的含水量。因此,污水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后所产生的污泥量较少,一般仅需三个月天左右排一次泥。

6、本实用新型中的鼓风机房内壁设置了隔振垫,隔振垫上开设有涡旋状通孔,在采用了常规的鼓风机消音措施外,采用特殊结构的隔震垫,结构新颖,使设备运行时的噪音低于50分贝,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7、小型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主要应用场所如下:a.宾馆、疗养院、医院、学校、住宅小区、别墅小区等生活污水的处理;b、水产加工厂、牲畜加工厂、鲜奶加工厂等生产废水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超旋磁氧曝气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格栅;2、调节池;3、泵;4、初沉池;5、A级生物池;6、O级生物池;7、二沉池;8、污泥池;9、提升泵;10、消毒池;11、鼓风机;

图2中,12、防雨罩;13、轴流风机;14、、密封筒;15、浮筒;16、送风筒;17、主电机;18、进气管;19、离心器;20、磁化器;21、螺旋器;22、射流器;23、空心轴;24、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1、调节池2、泵3、初沉池4、A级生物池5和O级生物池6,独立于系统之外设置有鼓风机11,通过鼓风机11对该系统供气,O级生物池6的下方连接二沉池7,二沉池7的上端口与A级生物池5连通,初沉池4和二沉池7的下端口均与污泥池8连接,污泥池8通过提升泵9和二沉池7连通,二沉池7的另一端和消毒池10连接,所述O级生物池6内安装有超旋磁氧曝气机。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1设置为数个梯形格栅1网依次连接而成的结构,梯形格栅1网上开设有蜂窝形网孔,格栅1网的内侧壁设置有半圆弧形滤网,过滤效果好。格栅1的特殊结构可增强格栅1板的载重能力,网架结构的自重轻、用料省,从而使受力时它能各个方向都产生张力,避免因局部受力过大而导致损坏,从而达到较好的承载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初沉池4和二沉池7组成二级池子结构,初沉池4设置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埋深大,二沉池7设置为钢结构,埋深浅。

进一步的,所述二沉池7的外壁涂覆由橡胶网络与塑料网络互相贯穿形成互穿网络聚合物的防腐涂料。

进一步的,所述A级生物池5和O级生物池6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

进一步的,所述鼓风机11房内壁设置了隔振垫,隔振垫上开设有涡旋状通孔。

进一步的,该系统组成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安装在地表以下。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池8中的脱水外运,消毒池10中处理后的水直接排放。

工作原理如下:

小型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去除有机物污染物及氨氮主要依赖于设备中的的AO生物工艺。其中工作原理是在A级生物池5,由于污水有机物浓度很高,微生物处于缺氧状态,此时微生物为兼性微生物,它们将污水中的有机氮转化分解成NH3-N,同时利用有机碳作为电子供体,将NO2-N、NO3-N转化成N2,而且还利用部分有机碳源和NH3-N合成新的细胞物质.所以A级生物池5不仅具有一定的有机物去除功能,减轻后续好氧池的有机负荷,以利于硝化作用的进行,而且依靠原水中存在的较高浓度有机物,完成反硝化作用,最终消除氮的富营养化污染在O级生物池6,由于有机物浓度已大幅度降低,但仍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及较高NH3-N存在.为了使有机物得到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在碳化作用处于完成情况下硝化作用能顺利进行,在O级生物池6设置有机负荷较低的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在O级生物池6中主要存在好氧微生物及自氧型细菌(硝化菌)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碳或空气中的CO2作为营养源,将污水中的NH3-N转化成NO2-N,NO3-N,O级生物池6的出水部分回流到A级生物池5,为A级生物池5提供电子接受体,通过反硝化作用最终消除氮污染。

小型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

1.格栅池:负责拦截污水中的漂浮状态的杂货物,确保后续处理设备正常运行。

2.调节池2:用以调节水质水量,一般调节池2容积是每小时处理量的6-10倍,用提升泵9提至缺氧池。

3.缺氧池:缺氧池为脱氮处理而设置,经过格栅1分离后的污水经调节池2中的污水提升泵9泵入缺氧池与池中的回流硝化液相混合,缺氧池中放置NZP-II型填料作为反硝化细菌的载体,对氮;磷;硫化物去除效果好,停留时间为2小时与前续工艺中的污泥池8相结合形成A/O法处理工艺,从而达到脱磷、脱氮的目的。

4.生物接触氧化池:共分两级,总生化时间6小时,前一级采用NZP-I型填料,该填料水流特性十分优越,第二级采用流动载体填料(日方技术),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处理负荷达30kgBOD/M3.d是一般软性填料的7倍以上,生化池采用SRM超旋磁氧(深)曝气一体机曝气,污水在生化池内不断循环,充分地与填料上的生物相接触,达到有机物迅速降解作用。

5.二沉池7:生化后的污水进入二沉池7,二沉池7设计表面负荷0.9-1.2M3/M2.h二沉水槽为升降式可调液位,齿形集水槽,其槽集水均匀出水效果较好,二沉池7的污泥气提至污泥池8。

6.消毒池10:按国家标准:TJ14-74制作、消毒池10停留时间为30分钟,消毒剂采用臭氧进行消毒。

7.污泥池8:经格栅1拦截的污物和二沉池7污泥均进入污泥池8,污泥池8内设有污泥消化系统,污泥池8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2。

8.风机与配电柜均设置在设备房内,一般设备机房内设风机两台交替运行,当一台风机发生故障时,另一台能自行启动设备可连续运行;当污水断流时,风机能自动歇运行,以保护生物的正常生长。

如图2所示,超旋磁氧曝气机的密封筒14下与主机24连接,用以保护主电机17不被水进入,密封筒14上连有浮筒15,用以起飘浮作用,上端口内设有轴流风机13的送风筒16位于密封筒14内,送风筒16下与连于主机24的主电机17连接,主机24下有磁化器20,用以磁化水和空气,进气管18通过磁化器20与离心器19连通,磁化器20内连有与空心轴23连通的离心器19,空心轴23通过螺旋器21与射流器22连通,送风筒16上连有防雨罩12。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筒16上连有防雨罩12,防雨罩12设置为拱桥弧形板,起到防风、防晒、防雨、抗辐射的作用。

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