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041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生活污水大都是有机物废水,通过管道排放到污水处理厂中进行处理,然后排放到河流湖波中;采用传统生活污水处理方式不仅工艺复杂,而且占用土地面积大、耗能高且污水净化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解决了采用传统生活污水处理方式不仅工艺复杂,而且占用土地面积大、耗能高且污水净化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环形池1、粗格栅2、细格栅A3、缺氧池4、消毒池5、厌氧池6、好氧池7、紫外光催化池8、隔墙A9、阀门A10、阀门B11、第二环形池12、净化植被13、隔墙B14、阀门C15、第三环形池16、半透膜层17、隔墙C18和阀门D19,第一环形池1内依次设置粗格栅2、细格栅A3、缺氧池4、厌氧池6、好氧池7和紫外光催化池8,第一环形池1内还设置隔墙A9,第一环形池1外池壁上设置阀门A10,第一环形池1内池壁上设置阀门B11,且阀门A10与阀门B11位于隔墙A9两侧,第一环形池1内池壁的内侧设置第二环形池12,第二环形池12内种植净化植被13,第二环形池12内还设置隔墙B14,第二环形池12内池壁上设置阀门C15,且阀门C15与阀门B11位于隔墙B14两侧,第二环形池12内池壁的内侧设置第三环形池16,第三环形池16内池壁内侧设置消毒池5,第三环形池16内分别设置半透膜层17和隔墙C18,第三环形池16内池壁上设置阀门D19,且阀门D19与阀门C15位于隔墙C18的两侧。

所述的净化植被13为浮萍、金鱼藻、黑藻和水葱中的一种或多种,能够有效吸收水中的酚类和重金属。

所述的第三环形池16内还设置细格板B20,有效过滤水中混杂的植被杂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植被、物理和化学净化的共同作用,使污水净化效率更高,净化后水质更好。2、净化植被为浮萍、金鱼藻、黑藻和水葱中的一种或多种,能够有效吸收水中的酚类和重金属。3、第三环形池内还设置细格板B,有效过滤水中混杂的植被杂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环形池、2-粗格栅、3-细格栅A、4-缺氧池、5-消毒池、6-厌氧池、7-好氧池、8-紫外光催化池、9-隔墙A、10-阀门A、11-阀门B、12-第二环形池、13-净化植被、14-隔墙B、15-阀门C、16-第三环形池、17-半透膜层、18-隔墙C、19-阀门D、20-细格板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环形池1、粗格栅2、细格栅A3、缺氧池4、消毒池5、厌氧池6、好氧池7、紫外光催化池8、隔墙A9、阀门A10、阀门B11、第二环形池12、净化植被13、隔墙B14、阀门C15、第三环形池16、半透膜层17、隔墙C18和阀门D19,第一环形池1内依次设置粗格栅2、细格栅A3、缺氧池4、厌氧池6、好氧池7和紫外光催化池8,第一环形池1内还设置隔墙A9,第一环形池1外池壁上设置阀门A10,第一环形池1内池壁上设置阀门B11,且阀门A10与阀门B11位于隔墙A9两侧,第一环形池1内池壁的内侧设置第二环形池12,第二环形池12内种植净化植被13,第二环形池12内还设置隔墙B14,第二环形池12内池壁上设置阀门C15,且阀门C15与阀门B11位于隔墙B14两侧,第二环形池12内池壁的内侧设置第三环形池16,第三环形池16内池壁内侧设置消毒池5,第三环形池16内分别设置半透膜层17和隔墙C18,第三环形池16内池壁上设置阀门D19,且阀门D19与阀门C15位于隔墙C18的两侧。

所述的净化植被13为浮萍、金鱼藻、黑藻和水葱,能够有效吸收水中的酚类和重金属。

所述的第三环形池16内还设置细格板B20,有效过滤水中混杂的植被杂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植被、物理和化学净化的共同作用,使污水净化效率更高,净化后水质更好。2、净化植被为浮萍、金鱼藻、黑藻和水葱中的一种或多种,能够有效吸收水中的酚类和重金属。3、第三环形池内还设置细格板B,有效过滤水中混杂的植被杂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