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9841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特别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出,易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绿色环保的倡导。

授权公告号为CN201037129Y、授权公告日为2008年03月19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将磁化、电解、投药、混絮凝反应、泥水分离、水质净化、污泥脱水多种功能集缩在一台机器里运作。在污水进反应器前的管路上设置加药口、磁化器和电解装置,在反应器内设置电解装置和电动柱塞阀,在泥水分离器上装有磁盘组、磁力榨泥脱水装置、铲泥扫泥装置和水质净化溢流装置,污水经磁化、电解和混絮凝反应及磁盘的高效快速固液分离,显著去除水中有机物COD、重金属离子、氮等污染物。

现有技术中,絮凝用的助剂直接加入至反应器内,使废水其反应后形成絮凝沉降,该过程中易造成絮凝用的助剂被絮体包覆而难以继续发挥絮凝作用,使絮凝效果降低,导致废水中的悬浮物难以被清理干净,且经过絮凝处理后,直接将废水和絮体混合物一同传送至泥水分离槽中,通过磁盘组和榨泥脱水辊去除混合物中大部分水,但在该过程中,混合物中含有大量水分,增加磁盘组和榨泥脱水辊的处理强度,并增大了耗能,提高了处理成本,不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解决了废水处理过程中絮体形成的不够完全,增大能耗而导致的处理成本提高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废水处理效果并降低处理成本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分离器组,脱水器,所述反应器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絮凝药剂的置放部和用于充分反应的搅拌部,所述反应器上端设置有废水进液管且反应器下端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分离器组包括多个分离器,所述出液管与分离器连接,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脱水器与分离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分离器上还连接有用于分离液体的储液罐,所述分离器与储液罐通过管道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废水通过废水进液管进入反应器内,而反应器内置放部中的絮凝药剂和搅拌部配合,而搅拌部促进废水流动,促使置放部中的絮凝药剂与废水中的悬浮物絮凝沉降。絮凝药剂置于置放部内,不易掉落至反应器底部,且在搅动过程中,粘附在置放部表面或者粘附在絮凝药剂表面的絮体被水流带落,从而增加药剂与悬浮物接触的表面积,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被充分絮凝,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将处理后的废水以及絮体形成的固液混合物一同排入至分离器组中,由于分离器组包括多个分离器,分别与出液管连接,并且在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用来控制固液混合物进入分离器的量。固液混合物在分离器中充分静置沉淀并分层后,通过管道和泵将液体,即上清液,抽入至储液罐中,该上清液可用于工业上的清洗。而沉淀部分则通过第二阀门和泵的控制排入脱水设备中进行脱水处理,在此过程中,若固液混合物未充分分层,则不能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因此,大大降低了液体的含量,便于脱水处理,且降低了脱水设备所使用的能耗,节约处理成本,并有助于环保。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置放部包括容纳件和过滤件,所述容纳件包括容纳腔和用于阻挡过滤件的阻挡框,所述阻挡框一体连接于容纳腔开口处,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尺寸大于阻挡框的开口尺寸;所述过滤件包括滤网和保护边,所述保护边设置于滤网的边沿,所述阻挡框上开设有插槽,所述过滤件插设于插槽内。

采用上述结构,过滤件和阻挡框对放置在容纳腔内部的絮凝药剂具有阻挡作用,使其不易沉入至反应器底部的絮体中,从而使其可充分释放并发挥絮凝作用。而阻挡框对过滤件起到固定和保护作用,使过滤件保持平整,减少清洁刷对过滤件边沿处的损伤,同时也便于使清洁刷对过滤件表面具有较好的清洁作用。保护边可增强滤网边沿处的强度,便于将滤网插入插槽内,与容纳腔形成防止絮凝药剂散落至反应器底部的容纳区域,并对絮凝药剂具有保护作用。将置放部取出,并抽出滤网即可对絮凝药剂进行更换或添加,操作方便。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置放部上延伸设置有弯曲的卡固件,所述卡固件卡固于插入口的边缘处,所述卡固件与反应器螺接。

采用上述结构,卡固件的弯曲端可卡固在插入口的边缘处,且通过螺栓和螺母将卡固件固定于反应器上,增加了对置放部的固定,当搅拌部运行时,减少由于清洁刷对置放件形成摩擦而使其发生偏移的可能,从而也降低了其掉入反应器内的概率。当置放部破损时,便于取出更换。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搅拌部包括转轴和搅拌件,所述搅拌件靠近反应器内壁的一侧连接有质地柔软的第一清洁刷,第一清洁刷的端面与反应器内壁接触。

采用上述结构,在搅拌过程中,转轴绕其轴心线转动,并带动搅拌件转动,搅拌件上的清洁刷与置放部上的过滤件形成摩擦,使粘附在过滤件表面的絮体被清刷,减少了絮体对过滤件的堵塞。清洁刷地柔软,对过滤件进行清刷时,部分刷体会通过过滤件进入到容纳件中,从而对容纳件中的絮凝药剂进行表面清刷,不易使絮凝药剂破碎,还使絮凝药剂表面带沾附的絮体被刷落,有效降低了絮凝药剂被絮体包覆而难以继续发挥絮凝作用的概率,有助于促进絮凝药剂的溶解和释放,使其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减少其浪费,从而节约废水处理的成本。

进一步优选为:相邻所述分离器等间距排列。

采用上述结构,多个分离器同时使用,若其中有分离器内部的固液混合物分层,则先其中的上清液进行抽出,之后再打开第二阀门,对底部的沉淀进行抽出,进行脱水处理。分离器可单独进行操作,便于控制。且等间距排列,有助于节约占地面积。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脱水器包括第一压榨区和第二压榨区,所述第一压榨区包括上压榨主动辊、主压榨区上压榨辊组、进料上压榨辊组以及设置在上压榨主动辊、主压榨区上压榨辊组、进料上压榨辊组外部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二压榨区包括下压榨从动辊、主压榨区下压榨辊组、进料下压榨辊组以及设置在下压榨从动辊、主压榨区下压榨辊组、进料下压榨辊组外部的第二传送带,第一压榨区与第二压榨辊区紧密配合且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相互接触。

采用上述结构,固液混合物通过管道进入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并依次通过上压榨辊组和下压榨辊组、主压榨区上压榨辊组和主压榨区下压榨辊组、上压榨主动辊和下压榨从动辊,且所通过的相互对应的三个区域中的辊的直径逐渐增大,对固液混合物的挤压逐渐增大,且上压榨辊组和下压榨辊组保持水平,而上压榨主动辊和下压榨从动辊、主压榨区上压榨辊组和主压榨区下压榨辊组形成的区域向上倾斜,在对固液混合物进行挤压时,使水顺着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向下流至储水箱中进行回收,后可将回收后的水重新抽至分离器中进行分层处理。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进料下压榨辊组的排列宽度大于进料上压榨辊组的排列宽度。

采用上述结构,留出固液混合物的放置空间,当固液混合物通过管道置于下压榨辊组时,进入上压榨辊组和下压榨辊组之间进行挤压,不易使固液混合物从掉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脱水器上设置有用于清除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的固体物质的刮刀组件,所述刮刀组件包括刮刀、架设刮刀的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水平移动的传送件、设置在传送件上的清洁件以及设置在清洁件上的喷气部。

采用上述结构,刮刀可将粘附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的固体物质刮落,使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保持清洁,从而增加固液混合物脱水的效率。水平移动的传送件可带动清洁件随其进行水平移动,从而使清洁件清理与其相贴的刮刀的端部,即刮刀与传送带接触的外侧面。当清洁件在清理刮刀的端部时,喷气部将粘附较牢的固体物质与刮刀分离,提高清洁件的清洁效果,并且将刮刀清理下来的固体物质从清洁件上吹出,防止潮湿的固体物质粘附在清洁件上而影响清洁件的清洁效果,从而节约了能耗。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传送件包括底座、传送杆、转动轮、阻挡块和限位板,所述转动轮连接在传送杆的端头,所述传送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阻挡块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阻挡块套设在传送杆上,所述限位板连接于阻挡块上,所述刮刀上突出设置有滑槽,所述限位板插入滑槽中,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传送杆穿设在两个所述底座上的连接孔中;所述清洁件包括连接块和第二清洁刷,所述清洁刷与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块与阻挡块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旋转转动轮时,传送杆绕其轴心线转动,由于底座上开设的连接孔无内螺纹,传送杆只能在两个底座之间转动。而阻挡块内部的内螺纹和传送杆上的外螺纹相配合,其阻挡块上连接的限位板与滑槽配合,阻止了阻挡块绕着传送辊转动,从而使阻挡块沿着传送杆平稳地进行水平移动,从而带动连接块及其上的第二清洁刷对刮刀进行清刷。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喷气部包括气泵和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一端与气泵连接,所述连接块和阻挡块上贯穿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伸缩管的端头处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螺纹孔配合。

采用上述结构,伸缩管和连接块螺接,增大了其与清洁件连接的牢固程度。同时,螺纹连接便于伸缩管或清洁刷的更换。气泵将气体从伸缩管传送到清洁件上,且伸缩管可随着阻挡块和清洁件的移动而发生移动,可稳定地与清洁件配合,产生较好的清洁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絮凝药剂置于反应器内部的置放部中,不易掉落至反应器底部,且在搅动过程中,粘附在置放部表面或者粘附在絮凝药剂表面的絮体被水流带落,从而增加药剂与悬浮物接触的表面积,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被充分絮凝,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将处理后的废水以及絮体形成的固液混合物一同通过出液管排入至多个分离器中,并且在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用来控制固液混合物进入分离器的量。固液混合物在分离器中充分静置沉淀并分层后,通过管道和泵将上清液抽入至储液罐中,该上清液可用于工业上的清洗。再将经充分分层后的沉淀部分则通过第二阀门和泵的控制排入脱水设备中进行脱水处理,由于废水中的悬浮物被充分絮凝沉降,且经多个分离器充分分层后,进入脱水设备的沉淀部分中液体的含量大大降低,便于脱水处理,且降低了脱水设备所使用的能耗,节约处理成本,并有助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废水进液管、反应器、分离器组、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的结构;

图2是实施例中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反应器中搅拌件、第一清洁刷、通孔、提取件的结构;

图3是实施例中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转轴、支撑杆、搅拌板、通孔、第一清洁刷的结构;

图4是实施例中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卡固件、提取件、容纳件、过滤件、插槽的结构;

图5是实施例中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上压榨主动辊、主压榨区上压榨辊组、进料上压榨辊组、第一传送带、下压榨从动辊、主压榨区下压榨辊组、进料下压榨辊组、第二传送带的结构;

图6是实施例中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支撑架、第一刮刀、第二刮刀、喷气部、阻挡柱的结构;

图7是实施例中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清洁件、底座、传送杆、转动轮、阻挡块、限位板、滑槽、第一刮刀的结构;

图8是实施例中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连接块、第二清洁刷、阻挡块、限位板、螺纹孔的结构。

图中,1、废水进液管;2、反应器;3、分离器组;41、第一压榨区;411、上压榨主动辊;412、主压榨区上压榨辊组;413、进料上压榨辊组;414、第一传送带;42、第二压榨区;421、下压榨从动辊;422、主压榨区下压榨辊组;423、进料下压榨辊组;424、第二传送带;51、容纳件;511、容纳腔;512、阻挡框;52、过滤件;521、滤网;522、保护边;6、搅拌部;61、转轴;62、搅拌件;621、支撑杆;622、搅拌板;7、出液管;81、第一阀门;82、第二阀门;83、第三阀门;84、第四阀门;9、提取件;91、提取条;92、连接条;10、储液罐;11、插槽;12、卡固件;13、第一清洁刷;14、刮刀组件;141、第一刮刀;142、第二刮刀;143、支撑架;151、底座;152、传送杆;153、转动轮;154、阻挡块;155、限位板;16、清洁件;161、连接块;162、第二清洁刷;17、喷气部;171、气泵;172、伸缩管;18、螺纹孔;19、储水箱;20、收集车;21、排出管;22、插入口;23、通孔;24、阻挡柱;25、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废水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依次包括废水进液管1、反应器2、分离器组3、脱水器,其中,分离器组3包括三个独立且并排设置的分离器。废水进液管1连接在反应器2的顶部,反应器2底部设置有出液管7,且出液管7分成三根支管,分别连接至三个分离器上,在三根支 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81,用来分别控制三个分离器中浓度较高的固液混合物的排出。每个分离器底部均连接有一根管道,该管道上连接有一个第二阀门82和泵,且三根管道汇聚于一体,形成排出管21,用以将浓度较高的固液混合物从分离器底部抽出并排入脱水器中进行脱水处理。在三个分离器的顶部分别连接有一根管道,该管道伸入分离器内部的长度为分离器高度的1/4,在该分离器外部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三阀门83,且三根管道汇聚于一起并通入储液罐10中,用来将分离器中的分离后的上清液抽出备用。在反应器2、分离器的底部,均设置有一个第四阀门84。而在脱水器两端分别设置有储水箱19和收集车20,分别用来收集脱水器中排出的水和经脱水后形成的较为干燥的块状固体,且储水箱19靠近排出管21设置。其中,储水箱19中的水通过泵抽入至分离器中,重新进行静置分层。

参照图2和图3,反应器2上端部位且靠近进液管处,开设有一圈矩形的插入口22,在反应器2底部设置有支撑座。在反应器2内部设置有长方体状的置放部,置放部中放置有絮凝药剂。在置放部上方设置有呈“H”状的提取件9和弯曲的卡固件12,通过卡固件12将置放部卡固在插入口22的边缘处,在该处的反应器2上开设有连接孔,通过螺栓和螺母将卡固件12和反应器2连接。在反应器2顶部的中心处设置有搅拌部6,该搅拌部6与电机连接,且包括转轴61、四根支撑杆621以及分别跟支撑杆621连接的四块矩形的搅拌板622,支撑杆621和其上连接的搅拌板622对称设置。搅拌板622向反应器2内壁延伸,并在其靠近反应器2内壁的侧面上连接有质地柔软的第一清洁刷13,该第一清洁刷13刷体的长度与过滤件52的长度相同,且其端面触碰到反应器2内壁。

参照图3,每根支撑杆621包括第一支撑杆621和第二支撑杆621,第一支撑杆621和第二支撑杆621一体连接且两者之间具有120°夹角。第一支撑杆621与转轴61的夹角为120°,有助于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二支撑杆621连接在搅拌板622顶面的中间位置,有助于保持搅拌板622的平衡,在其转动过程中,更为有效地搅动废水,促使其与絮凝药剂发生反应。在搅拌板62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圆形的通孔23,且通孔23的直径大于滤网521的孔径。

参照图4,置放部包括容纳件51和过滤件52,其中,容纳件51又包括矩形的容纳腔511和矩形的阻挡框512,阻挡框512设置在容纳腔511开口处,且其开口尺寸小于容纳腔511的开口尺寸。容纳腔511用于放置絮凝药剂,过滤件52则设置在容纳件51的开口处,用来阻挡和保护絮凝药剂。而过滤件52包括聚四氟乙烯滤网521和硬质的保护边522,保护边522设置在滤网521的周边,阻挡框512上开设有插槽11,过滤件52插设在插槽11内。

参照图4,提取件9包括提取条91和连接条92,提取条91与卡固件12一体连接,形成“J”状的便于手抓取的部位。两根提取条91相互平行设置在置放部的端面上,连接条92固定连接在两根提取杆之间。

参照图1、图5和图6,脱水器在机架上层架设有一根上压榨主动辊411、主压榨区上压榨辊组412(包括四根主压榨区上压榨辊)和进料上压榨辊组413(包括两根进料上压榨辊),在上压榨主动辊411、主压榨区上压榨辊组412和进料上压榨辊组413外部设置有第一传送带414。在其下层架设有一根下压榨从动辊421、主压榨区下压榨辊组422(包括四根主压榨区下压榨辊)和进料下压榨辊组423(包括两根进料下压榨辊),在下压榨从动辊421、主压榨区下压榨辊组422和进料下压榨辊组423外部设置有第二传送带424。其中,上压榨主动辊411和主压榨区上压榨辊组412,以及下压榨从动辊421和主压榨区下压榨辊组422,形成两个分别向下倾斜的整体,从而使该端的第一传送带414和第二传送带424向下倾斜;而进料上压榨辊组413和进料下压榨辊组423均水平设置,且进料下压榨辊组423比进料上压榨辊组413突出设置,便于进入的固液混合物放置和传送。

参照图6和图7,在上压榨主动辊411外部的第一传送带414的外侧,设置有刮刀组件14。该刮刀组件14包括第一刮刀141和第二刮刀142,第一刮刀141和第二刮刀142的端头处分别与该处的第一传送带414和第二传送带424相贴。在第二刮刀142的靠近传送带的一端上突出设置有若干根均匀排列的阻挡柱24。在支撑架143上还架设了可水平移动的传送件,该传送件设置在刮刀远离传送带的一侧,并与刮刀之间具有间距。在传送件上设置有清洁件16,在清洁件16上连通设置有喷气部17,使清洁件16和喷气部17形成的整体随着传送件进行水平移动,从而对刮刀端部进行清刷。

参照图6、图7和图8,喷气部17包括气泵171和伸缩管172,伸缩管172的一端与气泵171连通,且其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连接块161和阻挡块154形成的整体与伸缩管172的该端连接。

参照图7,传送件包括两个底座151、传送杆152、转动轮153、阻挡块154和限位板155,在一个底座151上贯穿设置有一个连接孔,在另一个底座151上开设有一个连接孔。传送杆152为螺纹杆,阻挡块154为长方体状,其中贯穿设置有一个螺纹孔18,通过螺纹孔18套设在传送杆152的外部,且传送杆152的一端沿底座151向外延伸,在该端的传送杆152上固定有一个圆形的转动轮153。在刮刀靠近传送杆152的一侧面上突出设置有一个突条,在该突条中开设有一条滑槽25。限位板155为“L”形,连接在阻挡块154上且其弯折端插入滑槽25中。

参照图8,清洁件16包括连接块161和连接在连接块161上的第二清洁刷162,在连接块161和阻挡块154中间部位均贯穿设置有一个螺纹孔18,且连接块161与阻挡块154粘接在一起,使两个螺纹孔18相互连通。

关闭反应器2中的第四阀门84,将废水通过废水进液管1排入反应器2内,随着水位的不断升高,与内置有絮凝药剂的置放部接触,从而与絮凝药剂发生反应,进而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质形成絮体进而发生沉降,当水位低于插入口22约20cm时,停止排入废水。启动搅拌部6,使转轴61绕其轴心线自转并带动支撑杆621以及搅拌板622形成相应的转动。在搅拌板622转动过程中,其侧面上的软质第一清洁刷13将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滤网521表面上粘附的絮体刷落,且第一清洁刷13伸入容纳腔511内,将其中的絮凝药剂表面的沉积和包覆的部分絮体刷落,使絮凝药剂继续释放并充分发挥其絮凝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质被充分絮凝,有效提高絮凝药剂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并加快废水处理的进度。

当废水中的悬浮物形成絮体后,打开反应器2中的第四阀门84和第一阀门81,通过泵将混合物排入其中一个或两个分离器内,关闭第四阀门84和第一阀门81,静置。当固液分层后,打开相应分离器上的第三阀门83,先将上清液抽出至储液罐10内备用,再将第三阀门83关闭,打开相应分离器上的第四阀门84,利用泵将浓度较高的固液混合物通过排出管21排入进料下压榨辊组423外部的第二传送带424表面。固液混合物先受到进料上压榨辊组413和进料下压榨辊组423的挤压,再依次通过倾斜的第一传送带414和第二传送带424部位,水分沿着倾斜的第一传送带414和第二传送带424向下流至储水箱19内,而固体则被挤压后形成层状,被第一刮刀141和第二刮刀142刮落,掉落至收集车20进行收集。第二清洁刷162对第一刮刀141的端部进行清刷,且气泵171通过伸缩管172对清洁刷进行吹气处理,从而使第二清洁刷162保持清洁,提高第二清洁刷162对第一刮刀141的清洁效率, 从而促进第一刮刀141对第一传送带414表面的清洁作用,减少第一传送带414和第二传送带424表面所携带的块状物体,且固体混合物中的水分含量较少,在较短时间内可将水分挤干并形成块状固体,经第一刮刀141、第二刮刀142、阻挡柱24的作用,将成块的固体破碎,便于后期的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