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微生物处理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714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高效微生物处理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效微生物处理槽。



背景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治理工程是一项水污染处理和改善居住环境的工程,是通过将农村散户、居住区等污水产生单位内部的污水集中或分别纳入污水管道,并将其接入污水处理设施、设备中进行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主要为洗浴、冲厕、洗衣服、厨房用水等,其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氨氮等,其污水水质指标如下:

农村生活污水水量小,无法像处理城镇生活污水一样建设较大规模的水厂,也无法聚集一批懂技术、懂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对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就是要要求投资少、见效快、技术成熟先进、管理方便可靠。对于分散的农村住户,采用集中收集并建设小规模生活污水处理终端的方式由于污水管道较多,因此成本昂贵,且过多的管道对后期维护的工作量也提出了考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小型无动力/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应运而生,用于解决农村散户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

目前现有的无动力/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一般采用玻璃钢材质,均由化粪池演变而来,并参考了国外已有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设计理念。

其中无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内部工艺结构一般为:初次沉淀区→厌氧发酵区→厌氧区(1~3个)→二次沉淀区。生活污水在经过上述处理后,二次沉淀区上清液排放,排放水质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其主要优点是不需要动力消耗,缺点是对污染物去除效率低,出水水质较差,抗冲击能力很差,需要经常清理和维护,厌氧区的维护较难,产生的臭味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一般采用A/O或A2/O工艺,内部一般为厌氧区→兼氧区→好氧区→沉淀区等数个分区,采用风机或增氧泵对好氧区进行供氧。其具有较好的污染物去除能力,同时对氨氮也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处理出水水质可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973—2015)一级标准。其主要优点是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处理出水效果好,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缺点是对氨氮去除能力不够强大,消耗的动力较多(污泥回流及供氧),且内部分区较多(一般4~7个),设备制作成本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故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农村散户生活污水处理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环保实用、高效而稳定的高效微生物处理槽。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效微生物处理槽,包括处理槽本体;所述处理槽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处理槽本体内部包括生化区和沉淀区;所述生化区与沉淀区之间设置有从上至下倾斜的隔板;隔板与沉淀区之间形成有一个层流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层流区上部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连通沉淀区内;所述进水管连通生化区的进水端并延伸至生化区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沉淀区为竖流式沉淀池结构,呈“V”状体,所述沉淀区底部为贮泥斗,所述沉淀区内设有中心管,中心管位于贮泥斗上端,所述出水管与中心管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生化区内设有若干导流筒,导流筒底部设置有曝气器;处理槽本体外设置有增氧泵,所述曝气器与增氧泵之间连接有曝气供气管,曝气供气管上靠近曝气器位置处设有球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沉淀区的贮泥斗底部设置有气提管路装置;该气提管路装置包括回泥管和和供气管;所述回泥管连接生化区的进水端处,所述供气管连通增氧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供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该电磁阀靠近增氧泵位置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流筒顶端距离处理槽本体顶部的距离为40~50c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处理槽本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处理槽本体为圆形或方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装置主要适用于水量小于5m3/d的农村分散住户、地形复杂不便集中收集生活污水的地区,该农村散户生活污水净化槽采用了我司先进的微生物技术,具有稳定性好,技术成熟先进,运行管理方便,经济高效,占地面积小,抗气候等外界影响的能力强,建设的地点选择范围大,处理稳定,处理效率高等优点;该高效微生物处理槽具有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和使用安全等优点,易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C-C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1、进水管;2、排水管;3、供气管;4、隔板;5、中心管;6、导流筒;8、出水管;9、回泥管;10、电磁阀;11、处理槽本体;12、生化区;13、沉淀区;14、层流区;15、曝气器;16、增氧泵;17、曝气供气管;18、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4所示,高效微生物处理槽,外形类似传统的化粪池,处理槽本体11采用不锈钢材质,处理规模为1~5m3/d,处理槽本体11为圆形或方形;包括处理槽本体11;处理槽本体1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1、排水管2和供气管3;该进水管1连通来自集水井或化粪池的出水管路,排水管2连通采样井,采样井通过管路排入自然水体,而供气管3的供气口连通供气设备(风机或增氧泵);处理槽本体11内部包括生化区12和沉淀区13;生化区12与沉淀区13之间设置有从上至下倾斜的隔板4;隔板4与沉淀区13之间形成有一个层流区14。

层流区14上部设置有出水管8,出水管8连通沉淀区13内;所述进水管1连通生化区12的进水端并延伸至生化区12底部;沉淀区13为竖流式沉淀池结构,呈“V”状体,所述沉淀区13底部为贮泥斗13-1,所述沉淀区13内设有中心管5,中心管5位于贮泥斗13-1上端,出水管8与中心管5连接;设置中心管5以使其进水竖流,在贮泥斗13-1上部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经排水管2排入采样井并最终排入自然水体。

生化区12采用涡流式内循环生物好氧流化床工艺,生化区12内设有若干型号为DN300或DN400导流筒6,导流筒6顶端距离处理槽本体11顶部的距离为40~50cm;导流筒6底部设置有曝气器15;处理槽本体11外设置有增氧泵16,所述曝气器15与增氧泵16之间连接有曝气供气管17,曝气供气管17上靠近曝气器15位置处设有球阀18;通过球阀18调节曝气器15的供气量。

沉淀区13的贮泥斗13-1底部设置有气提管路装置;该气提管路装置包括回泥管9和和供气管3;所述回泥管9连接生化区12的进水端处,所述供气管3连通增氧泵16;所述供气管3上设置有电磁阀10,该电磁阀10靠近增氧泵16位置处。通过电控系统控制每天开启一次电磁阀10,将沉淀区13的污泥回流至生化区12。

生化区12采用的涡流式内循环生物好氧流化床工艺综合了厌氧、兼氧、好氧的特点,其中导流筒6内为好氧区,导流筒6外壁不供氧,为兼氧和厌氧区;污水经进水管1进入生化区12底部,通过曝气装置(或曝气器15)供氧使好氧微生物获得氧气,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并发生硝化作用,将氨态氮转化为硝态氮。同时,曝气产生的气提作用将生化混合液提升至导流筒6顶,然后通过沉降作用自导流筒6外壁沉降。沉淀过程中由于没有供氧,因此生化混合液处于兼氧或厌氧状态,转化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为小分子有机物,并发生反硝化作用,将硝态氮还原为氮气。沉降至底部的混合液进入导流筒6重新被提升并充氧,使混合液处于流化状态,不断循环往复。因此,该工艺具有较好的除碳脱氮能力,且无需划分专门的厌氧、兼氧、好氧区,减少了处理槽内部的分区数量,降低了处理槽的复杂度。该工艺还具有如下的特点:

1.导流筒6底部设置涡流式曝气装置(或曝气器15),鼓风机的气流进入曝气装置(或曝气器15)时,曝气装置(或曝气器15)中的叶片受气流的推力作用高速旋转,切割大气泡为微型气泡,因此可大幅提高溶氧量,相比其它好氧流化床工艺具有更高的氧利用率。

2.导流筒6内部设置生物填料,使微生物附着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防止活性污泥中微生物随高速流动的水流被带走,有利于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

生化区12中还可以添加高效复合微生物菌剂,它是高效微生物处理槽的处理核心。该菌剂为一种复配菌剂,针对生活污水的特点培养驯化而成,具有体积小、表面积大、繁殖力惊人等特点,它使生化系统启动快,代谢速率快,同时对污水的适应性强,可和自然菌产生共代谢作用等。根据生活污水处理的实际情况,高效复合微生物菌剂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功能菌:

①CODCr降解菌:对废水中的CODCr有着比自然菌更加强大的降解能力,能迅速分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快速降解绝大部分CODCr。

②氨氮消解菌:对废水中高浓度氨氮具有自然菌不具备的强大去除能力,可以做到在降解CODCr的同时去除氨氮。

③污泥减量菌:以营腐生微生物为主,将死亡的微生物作为食物来源,消除老化的污泥,防止污泥累积和膨胀,极大地减少剩余污泥产生量,可以做到长期不外排剩余污泥。

三种菌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使用,按需添加,从而实现了对生活污水的有效净化,并保证生化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出水达标排放。

高效微生物处理槽还具有如下特点:

(1)工艺结构简单。高效微生物处理槽采用我司自主研发的涡流式内循环流化床处理工艺,它结合了好氧、兼氧处理工艺的优点,一个处理区间即可实现好氧与兼氧的共存,比采用A/O或A2/O的微动力处理槽具有更小的池容以及更少的分隔区。

(2)容积小,制作方便,费用低。高效微生物处理槽内部结构简单,仅生化区跟沉淀区两个分区,且由于其处理的高效性,因此总水力停留时间短(A/O或A2/O工艺处理槽需24~40小时的水力停留时间,而高效微生物处理槽仅需16~24小时的水力停留时间),所需容积小。简单的内部结构也方便了处理槽的制作,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

(3)抗冲击负荷强。由于生化区水力停留时间比A/O或A2/O工艺净化槽单个处理区的水力停留时间更长,且高效复合微生物具有比自然界微生物更为强大的适应能力,因此高效微生物处理槽对于水力冲击负荷的耐受能力比A/O或A2/O工艺净化槽更强。

(4)动力设备少,维护容易。整个处理槽仅需配套供气设备及控制电器,且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无需过多的维护即可长期稳定运作,且设备保养及维修方便。

(5)出水水质好。高效微生物净化槽采用的高效微生物菌剂可以高效地降解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对CODCr、氨氮均有极好的降解效果,因此相比自然菌处理效率更高,出水水质可以做到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6)剩余污泥长期不外排。高效微生物菌剂中含有污泥减量菌,可分解老化或死亡的微生物,防止污泥膨胀,大幅减少了剩余污泥的产生量。

(7)吨水处理成本低。高效微生物净化槽相比同类产品采用的设备功耗更低,处理周期短,因此吨水处理所需动力更少,耗电量更低。

(8)采用高效的曝气装置。该曝气装置具备以下的优点:空气和水的混合使氧气溶解具有高效性,有较强的空气升降效果,减少底部淤泥堆积,飓风式旋回,使槽内的氧气均衡,高效的氧气溶解率使电力消耗大幅度降低不会产生堵塞,充氧效率大大提高,氧的利用率达到30%以上,可节省大量能源消耗,经久耐用且不需更换。

(9)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管理简单。高效微生物处理槽采用了微电脑控制系统,所有设备的运作均由微电脑按程序设置自动运行,因此无需过多人工干预。

(10)对周围环境影响小。高效微生物处理槽进行污水处理时无异味,对周围环境无不良影响。曝气采用高效增氧泵,设备运行时声音较小,不会对四邻产生影响。

(11)安装方式灵活。可选择地面(地上式)或地下(埋地式),冬季气温较低地区可选用埋地式安装,埋地式安装可使装置运行几乎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污水经处理后一年四季达标排放。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1、进水管;2、排水管;3、供气管;4、隔板;5、中心管;6、导流筒;8、出水管;9、回泥管;10、电磁阀;11、处理槽本体;12、生化区;13、沉淀区;14、层流区;15、曝气器;16、增氧泵;17、曝气供气管;18、球阀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