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4601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过滤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给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海绵城市的作用功能分别是用于收集雨水的“收水措施”,用于含蓄、储存、过滤雨水的“蓄水措施”,及如何有效利用雨水的“用水措施”。屋檐雨水过滤净化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技术,从屋檐流下的雨水中除了颗粒物外并无太多污染物,因此颗粒物的有效过滤是获得较好的雨水处理效果的保证。但是,如果滤网孔道较细,则容易造成堵塞,失去过滤效果。另外,雨水大多呈酸性,在过滤的过程中如果能调节ph值,则可以更好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过滤系统,可以过滤屋檐流水颗粒物,并自动去除过滤截留物,还可以调节ph值,使酸性雨水呈中性,该过程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工控制。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过滤系统,沿房屋外墙面设置在屋檐下方,包括:引流管、第一水箱、第二水箱和过滤器,其中,

所述引流管的顶端设有斗形开口,所述斗形开口正对着屋檐出水口,所述引流管的内部设有中心喉管,所述引流管的底端出口连接所述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上端侧壁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水箱的上端侧壁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从而连通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内设有浮球,所述浮球的底部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二水箱的底部连接,所述浮球的顶部设有接触点,所述第二水箱的顶部设有接触装置,所述第二水箱的下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有排水泵;所述导线、所述排水泵和所述接触装置电连接在同一电路中,所述浮球的接触点随所述浮球浮起并与所述接触装置接触时,所述的电路接通,从而启动所述排水泵;

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器主体和填充在所述过滤器主体内部的碱性过滤介质,所述过滤器主体的上部设有联接管,所述联接管的一端端口置于所述过滤器内部,所述联接管的另一端端口与所述中心喉管的喉部下方的开口连通;所述过滤器主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与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连接,所述第一水管的管口上方设有能够转动的盖子,所述第一水管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水箱的中下部,所述第二水管连接止回阀。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中心喉管设置在所述引流管内的上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介质为石灰石颗粒。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盖子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水管的管口附近,所述盖子能够绕所述铰链转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联接管与所述中心喉管的直径比为1:5~10。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中心喉管的底端端口的位置低于所述联接管位于所述过滤器内部的端口的位置。

本发明中,当下雨时,水顺着屋檐出水口流下,在斗形开口汇合后顺着引流管流下,在流动过程中经过中心喉管,使联接管内气压降低,盖子会转动并打开第一水管的管口,如果此时第一水箱内已经有水积聚,则被吸上来,经过过滤器时,颗粒物会被拦截,酸性水会和石灰石反应,使水质呈中性,过滤后的水通过联接管和引流管又回到第一水箱,当第一水箱的水位超过第一连接孔时,水会通过第一连接孔、连通管和第二连接孔从第一水箱溢流到第二水箱储存起来,当雨水持续增加的时候,浮球浮起,一直到浮球的接触点触及顶部的接触装置,启动排水泵,将水排入雨水管网。当雨停了,屋檐下没有水流下,则不再有水通过过滤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带动截留的固体颗粒向下流,此时盖子在重力作用下,盖住第一水管,水只能经过第二水管和止回阀去污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海绵城市用雨水过滤系统,可以过滤屋檐流水颗粒物,并自动去除过滤截留物,还可以调节ph值,使酸性雨水呈中性,该过程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工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过滤系统中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过滤系统,沿房屋外墙面设置在屋檐下方,包括:引流管2、第一水箱5、第二水箱7和过滤器4,其中,

引流管2的顶端设有斗形开口1,该斗形开口1正对着屋檐出水口,引流管2的内部的上部设有中心喉管3(引流管2和中心喉管3的中心轴线重合,中心喉管3由口部、喉部和管部依次构成,喉部为口部和管部的过渡处,相当于口部中直径最小处),引流管2的底端出口连接第一水箱5,第一水箱5上端侧壁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水箱7的上端侧壁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之间通过连通管6连接,从而连通第一水箱5和第二水箱7;第二水箱7内设有浮球8,浮球8的底部连接有导线,导线与第二水箱7的底部连接,浮球8的顶部设有接触点,第二水箱7的顶部设有接触装置10,第二水箱7的下部设有排水口,与排水口相连接有排水泵9;浮球8、导线、排水泵9、电源、接触装置10电连接构成电路(即与浮球8相连的导线、排水泵9和接触装置10电连接在同一电路中),浮球8的接触点随浮球8浮起并与接触装置10接触时,电路接通,从而启动排水泵9。

过滤器4包括过滤器主体4-2和填充在过滤器主体内部的碱性过滤介质4-3(例如石灰石颗粒),过滤器主体4-2的上部设有联接管4-1,联接管4-1的一端端口置于过滤器4内部,联接管4-1的另一端端口与与中心喉管3的喉部下方的开口连通;过滤器主体4-2的底部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与第一水管4-4(进水管)和第二水管4-7(排水管)连接,第一水管4-4的管口上方设有能够围绕铰链4-5转动的盖子4-6(即,盖子4-6通过铰链4-5活动连接在第一水管4-4的管口附近),第一水管4-4的底端延伸至第一水箱5的中下部,第二水管4-7连接止回阀4-8。

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将联接管4-1与中心喉管3的直径比设置为1:5~10。

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可设置中心喉管3的底端端口的位置低于联接管4-1位于过滤器4内部的端口的位置。

在使用上述海绵城市用雨水过滤系统时,将过滤器4置于地面上,第一水箱5和第二水箱7埋在地下。当下雨时,水顺着屋檐出水口流下,在斗形开口1汇合后顺着引流管2流下,在流动过程中经过中心喉管3,使联接管4-1内气压降低,盖子4-6会沿着铰链4-5转动并打开第一水管4-4的管口,如果此时第一水箱5内已经有水积聚,则被吸上来,经过过滤器4时,颗粒物会被拦截,酸性水会和石灰石反应,使水质呈中性,过滤后的水通过联接管4-1和引流管2又回到第一水箱5,当第一水箱5的水位超过第一连接孔时,水会通过第一连接孔、连通管6和第二连接孔从第一水箱5溢流到第二水箱7储存起来,当雨水持续增加的时候,浮球8浮起,一直到浮球8的接触点触及顶部的接触装置10,启动排水泵9,将水排入雨水管网。当雨停了,屋檐下没有水流下,则不再有水通过过滤器4,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带动截留的固体颗粒向下流,此时盖子4-6在重力作用下,盖住第一水管4-4,水只能经过第二水管4-7和止回阀8去污水管。

上述海绵城市用雨水过滤系统,可以过滤屋檐流水颗粒物,并自动去除过滤截留物,还可以调节ph值,使酸性雨水呈中性,该过程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工控制。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予以展示和说明,在不背离所述原理的情况下,实施方式可作任意修改。所以,本发明包括了基于权利要求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的所有变形实施方式。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