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臭河道的净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3426发布日期:2018-06-15 22:57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黑臭河道的净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黑臭河道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初步净化装置(1)、二次沉淀及生物处理装置(2)、三次沉淀及杀菌消毒装置(3)、曝气及废水再利用设备(4)及最终净化装置(5);

所述污水初步净化装置(1),包括初步净化装置本体(11),所述初步净化装置本体(11)由初步沉淀池(12)和控制器(16)构成,所述初步沉淀池(12)的右侧设有注水管(1201),且所述注水管(1201)嵌入设置在初步沉淀池(12)中,所述注水管(1201)的右侧设有电机(1202),且所述电机(1202)与注水管(1201)紧密贴合,所述电机(1202)的外部设有电机开关(1203),且所述电机开关(1203)与电机(1202)紧密焊接,所述注水管(1201)的底部设有初步净化器(13),且所述初步净化器(13)与注水管(1201)紧密贴合,所述初步净化器(13)的内部设有竹炭层(1301),且所述竹炭层(1301)贯穿设置在竹炭层(1301)中,所述初步净化器(13)的内部设有PP棉滤芯(1305),且所述PP棉滤芯(1305)贯穿设置在初步净化器(13)中,所述初步净化器(13)的右侧设有连接管道(1306),且所述连接管道(1306)嵌入设置在初步净化器(13)中,所述连接管道(1306)的右侧设有反应池(14),且所述反应池(14)与连接管道(1306)紧密焊接,所述连接管道(1306)的右侧设有储水池(15),且所述储水池(15)与连接管道(1306)紧密焊接,所述控制器(16)的顶部设有信号接收器(1602),且所述信号接收器(1602)嵌入设置在控制器(16)中,所述控制器(16)的外部设有开关键(1601),且所述开关键(1601)嵌入设置在控制器(16)中,所述控制器(16)的外部设有无线连接按钮(1602),且所述无线连接按钮(1602)与控制器(16)紧密贴合,所述控制器(16)的外部设有控制键(1604),且所述控制键(1604)嵌入设置在控制器(16)中,所述控制器(16)的外部设有无线连接按钮(1603),且所述无线连接按钮(1603)嵌入设置在控制器(16)中;

所述二次沉淀及生物处理装置(2),包括二次沉淀装置主体(21),所述二次沉淀装置主体(21)的右侧设有二次沉淀出水口(2101),且所述二次沉淀出水口(2101)嵌入设置在二次沉淀装置主体(21)中,所述二次沉淀装置主体(21)的左侧设有引流护栏(2102),且所述引流护栏(2102)的右侧与二次沉淀装置主体(21)固定连接,所述二次沉淀装置主体(21)顶部的左右两侧设有通气管(2103),且所述通气管(2103)嵌入设置在二次沉淀装置主体(21)中,所述通气管(2103)的顶部设有通气盖(21031),且所述通气盖(21031)与通气管(2103)紧密焊接,所述二次沉淀装置主体(21)的内部设有二次沉淀隔板(2106),且所述二次沉淀隔板(2106)与二次沉淀装置主体(21)紧密焊接,所述二次沉淀装置主体(21)的外侧设有监测显示器(22),且所述监测显示器(22)与二次沉淀装置主体(21)活动连接,所述监测显示器(22)的顶部设有顶盖(2201),且所述顶盖(2201)与监测显示器(22)活动连接,所述顶盖(2201)的中部设有显示器(22011),且所述显示器(22011)嵌入设置在顶盖(2201)中,所述监测显示器(22)的前端设有输入键盘(2202),且所述输入键盘(2202)与监测显示器(22)紧密贴合,所述监测显示器(22)的右侧设有充电口(2203),且所述充电口(2203)嵌入设置在监测显示器(22)中,所述二次沉淀装置主体(21)的顶部设有二次沉淀杀菌探测针(3305),且所述二次沉淀杀菌探测针(3305)嵌入设置在二次沉淀装置主体(21)中,所述监测显示器(22)的内部设有二次沉淀电路板(23),且所述二次沉淀电路板(23)嵌入设置在监测显示器(22)中,所述二次沉淀电路板(23)的左侧设有信息接收器(2301),且所述信息接收器(2301)与二次沉淀电路板(23)紧密贴合,所述二次沉淀电路板(23)的右侧设有信息处理器(2302),且所述信息处理器(2302)与二次沉淀电路板(23)紧密贴合;

所述三次沉淀及杀菌消毒装置(3),包括三次沉淀装置主体(31),所述三次沉淀装置主体(31)的左侧设有三次沉淀池(3101),且所述三次沉淀池(3101)的右侧与三次沉淀装置主体(31)固定连接,所述三次沉淀池(3101)的中部设有顶板(3102),且所述顶板(3102)与三次沉淀池(3101)紧密贴合,所述顶板(3102)的左侧设有连接板(3104),且所述连接板(3104)与顶板(3102)紧密焊接,所述三次沉淀池(3101)的左侧设有格栅(3103),且所述格栅(3103)与三次沉淀池(3101)紧密贴合,所述三次沉淀池(3101)的右侧设有连接通道(3105),且所述连接通道(3105)嵌入设置在三次沉淀池(3101)中,所述三次沉淀池(3101)的内部设有缓流板(3106),且所述缓流板(3106)嵌入设置在三次沉淀池(3101)中,所述连接通道(3105)的右侧设有杀菌消毒池(33),且所述杀菌消毒池(33)与连接通道(3105)紧密贴合,所述杀菌消毒池(33)的顶部设有三次沉淀检测器(3302),且所述三次沉淀检测器(3302)与杀菌消毒池(33)紧密贴合,所述杀菌消毒池(33)的右侧设有消毒出水口(3304),且所述消毒出水口(3304)嵌入设置在杀菌消毒池(33)中,所述杀菌消毒池(33)的内部设有三次沉淀隔板(3306),且所述三次沉淀隔板(3306)与杀菌消毒池(33)紧密贴合,所述三次沉淀检测器(3302)的内部设有三次沉淀电路板(34),且所述三次沉淀电路板(34)嵌入设置在三次沉淀检测器(3302)中,所述三次沉淀电路板(34)的左侧设有蓄电池(3401),且所述蓄电池(3401)与三次沉淀电路板(34)紧密贴合,所述三次沉淀电路板(34)的中部设有信息收集处理器(3402),且所述信息收集处理器(3402)与三次沉淀电路板(34)信号连接,所述三次沉淀电路板(34)的右侧设有信号传输器(3403),且所述信号传输器(3403)与电路板紧密贴合;

所述曝气及废水再利用设备(4),包括废水处理器(41),所述废水处理器(41)上侧中心位置设有加强管(42),且加强管(42)与废水处理器(41)活动连接,所述加强管(42)的上侧设置有初步净化管(45),且加强管(42)与初步净化管(45)固定连接,所述初步净化管(45)的右侧设有入水加固器(44),且初步净化管(45)嵌入设置于入水加固器(44)内,所述废水处理器(41)的下侧设置有观察箱(47),且观察箱(47)嵌入设置于废水处理器(41)内,所述观察箱(47)的下侧设置有取污门(48),所述取污门(48)的右侧设置有固门器(410),且取污门(48)与固门器(410)活动连接,所述固门器(410)的下侧设置有硬水净化器(411),所述硬水净化器(411)的下侧设置有输水弯管(412),且硬水净化器(411)与输水弯管(412)活动连接,所述输水弯管(412)的下方设置有净水达标箱(413),且输水弯管(412)与净水达标箱(413)固定连接,所述净水达标箱(413)的内侧设置有净化器(415),且净水达标箱(413)与净化器(415)活动连接,所述净化器(415)的上侧设置有净化过滤网(414),且净化器(415)与净化过滤网(414)转动连接;

所述最终净化装置(5),包括最终净化装置本体(51)和机箱(52),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终净化装置本体(51)的底端设有机箱(52),且所述机箱(52)与最终净化装置本体(51)紧密贴合,所述机箱(52)右边的外表面设有第一管口(5201)和第二管口(5202),且所述第一管口(5201)和第二管口(5202)均贯穿设置在所述机箱(52)中,所述机箱(52)中部的外表面设有操作面板(53),且所述操作面板(53)与机箱(52)紧密贴合,所述操作面板(53)的外表面设有显示屏(5302),开关(5304)和调节旋钮(5301),且所述显示屏(5302),开关(5304)和调节旋钮(5301)均嵌入设置在所述操作面板(53)内,所述操作面板(53)右边的外表面设有外接口(5303),且所述外接口(5303)嵌入设置在所述操作面板(53)内,所述机箱(52)的内部设有引流器(54)和分离器(55),且所述引流器(54)和分离器(55)均嵌入设置在所述机箱(52)内,所述链轮(5401)的外表面设有链轮(5401)和伸缩板(5402),且所述链轮(5401)与伸缩板(5402)通过链轮(5401)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板(5402)的外表面设有引流槽(5403),且所述引流槽(5403)嵌入设置在所述伸缩板(5402)内,所述分离器(55)的内部设有风机(5502),且所述风机(5502)嵌入设置在所述分离器(55)内,所述分离器(55)的右边设有污水管道(56)和化学杂质管道(57),且所述污水管道(56)和化学杂质管道(57)均贯穿设置在所述分离器(55)内,所述污水管道(56)的内部设有污水净化器(5601),且所述污水净化器(5601)嵌入设置在所述污水管道(56)内,所述机箱(52)的外表面设有挡板(58),且所述挡板(58)与机箱(52)紧密贴合,所述机箱(52)的底端设有支撑架(59),且所述支撑架(59)与机箱(5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河道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净化器(13)的内部设有银离子层(1302),且所述银离子层(1302)贯穿设置在初步净化器(13)中;所述初步净化器(13)的内部设有絮凝剂(1304),且所述絮凝剂(1304)贯穿设置在初步净化器(13)中;所述初步净化器(13)的内部设有活性炭层(1303),且所述活性炭层(1303)贯穿设置在初步净化器(13)中;所述旋转器(1403)的外部设有喷口(1402),且所述喷口(1402)与旋转器(1403)紧密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河道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沉淀装置主体(21)顶部的右侧设有二次沉淀杀毒剂投放口(2104),且所述二次沉淀杀毒剂投放口(2104),嵌入设置在二次沉淀装置主体(21)中;所述二次沉淀装置主体(21)的内部设有细滤网(2105),且所述细滤网(2105)的上下两端与装置主体(21)固定连接;所述二次沉淀装置主体(21)内部的右侧设有三代处理菌(2107),且所述三代处理菌(2107)嵌入设置在二次沉淀装置主体(21)中;所述二次沉淀装置主体(21)的顶部设有监测器(2204),且所述监测器(2204)与二次沉淀装置主体(21)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河道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3105)的右侧设有最终沉淀池(32),且所述最终沉淀池(32)与连接通道(3105)紧密贴合;所述杀菌消毒池(33)的顶部设有三次沉淀杀毒剂投放口(3301),且所述三次沉淀杀毒剂投放口(3301)嵌入设置在杀菌消毒池(33)中;所述杀菌消毒池(33)的右侧设有吸附碳板(3303),且所述吸附碳板(3303)与杀菌消毒池(33)紧密贴合;所述三次沉淀检测器(3302)的底部设有二次沉淀杀菌探测针(3305),且所述二次沉淀杀菌探测针(3305)嵌入设置在三次沉淀检测器(3302)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河道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污门(48)的左侧设置有转动门阀(49),且取污门(48)与转动门阀(49)活动连接;所述初步净化管(45)的左上侧设置有入水箱(46),且初步净化管(45)与入水箱(46)固定连接;所述净化器(415)的下侧设置有吸附器(416),且净化器(415)嵌入设置于吸附器(416)内;所述入水加固器(4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柱(43),且入水加固器(44)与固定柱(43)紧密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河道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板(5402)的前端设有齿牙(5404),且所述齿牙(5404)与伸缩板(5402)紧密贴合;所述分离器(55)的内部设有过滤网(5501),且所述过滤网(5501)嵌入设置在所述分离器(55)内;所述化学杂质管道(57)的内部设有检测器(5701),且所述检测器(5701)嵌入设置在所述化学杂质管道(57)内;所述机箱(52)的顶端设有太阳能充电板(510),且所述太阳能充电板(510)与机箱(52)紧密贴合。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