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废水处理用芬顿反应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8543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领域,涉及废水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页岩气废水处理用芬顿反应池。



背景技术: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页岩气是主体上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泥岩、高碳泥岩、页岩及粉砂质岩类夹层中的天然气,它可以生成于有机成因的各种阶段天然气主体上以游离相态(大约50%)存在于裂缝、孔隙及其它储集空间,以吸附状态(大约50%)存在于干酪根、粘土颗粒及孔隙表面,极少量以溶解状态储存于干酪根、沥青质及石油中。页岩气开采技术主要包括水平井技术和多层压裂技术、清水压裂技术、重复压裂技术。

页岩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污染物是油类成分,但在采用聚合物驱油或压裂时,采出水或压裂返排液就含有大量聚合物,大幅度提高了废水的粘度,细小的油滴被大量高分子聚合物夹杂囊裹,形成大量絮凝固状物,难以大量快速的消除清理并达到排放或重复使用标准,现有技术中,多使用芬顿反应对其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使其转化为无机物,芬顿反应是向废水中加入硫酸亚铁(FeSO4)和过氧化氢(H2O2),利用二者混合后具有极强氧化性的原理,对页岩气废水中大量的有机化合物如羧酸、醇、酯类等氧化降解为无机物的反应。



技术实现要素:

为更好的进行芬顿反应,提高反应效率和反应速度,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页岩气废水处理用芬顿反应池。

本实用新型所述页岩气废水处理用芬顿反应池,所述反应池底部设置曝气腔,所述曝气腔连接有进气管和进料管,所述进气管与一鼓风机连接,所述曝气腔与进料管和进气管的连接处高于曝气腔底部。

优选的,所述曝气腔顶部设置有曝气板,曝气板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板成向上隆起的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芬顿反应池上方设置有滗水器。

进一步的,所述芬顿反应池侧壁设置有一对滑轨,所述滗水器为浮筒式滗水器,浮筒两侧设置有安装在滑轨上的滑块。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页岩气废水处理用芬顿反应池,采用底部鼓风曝气搅拌方式,避免了传统搅拌方式叶片易被固体凝絮物粘附造成叶片重量增加,堵塞转轴的缺陷,将双氧水以底部曝气的方式向上运动,使双氧水分布均匀分散的同时降低了双氧水的变质速度,提高了双氧水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页岩气废水处理用芬顿反应池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名称为1-滗水器、2-进料管、3-进气管、4-鼓风机、5-滑轨、6-曝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所述页岩气废水处理用芬顿反应池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示意图。图1中,页岩气废水处理用芬顿反应池,所述反应池底部设置曝气腔6,所述曝气腔连接有进气管3和进料管2,所述进气管与一鼓风机4连接,所述曝气腔与进料管和进气管的连接处高于曝气腔底部。

使用时,从进料管通入双氧水,并沉积在曝气腔底部,鼓风机通过进气管向内鼓气,在曝气腔内,气体带动双氧水向上运动曝气,曝气过程也使双氧水均匀分布在整个反应池内,从水底到水面的上升过程中,双氧水能够得到充分反应,硫酸亚铁可以在芬顿反应池上方投料,以加入硫酸和亚铁盐的方式按比例投放。

采用鼓风机曝气搅拌的方式,避免了机械搅拌过程中,固体絮凝物容易堵塞机械搅拌轴转轴并附着在搅拌叶片上的情况,双氧水在底部以曝气方式上升加料的方式克服了以往双氧水容易处于反应池上方,从而被光照或空气加速氧化造成双氧水部分失效浪费的现象。

曝气腔顶部可以设置有曝气板,曝气板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气孔,从而使气体均匀从各个气孔逸出,避免大团气泡直接涌出,影响曝气效果,

曝气板通常设计成向上隆起的圆弧形,便于气泡分割逸出。

为便于后续工序反应,所述芬顿反应池上方设置有滗水器1,芬顿反应中的絮凝物沉淀在水底,水面的清水被滗水器收集流出到下一反应容器中,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芬顿反应池侧壁设置有一对滑轨5,所述滗水器为浮筒式滗水器,浮筒两侧设置有安装在滑轨上的滑块,从而可以使滗水器在液面变化浮动时,出水方向不会发生改变,使出水全部流向预定方向。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页岩气废水处理用芬顿反应池,对页岩气废水中的SS固体悬浮物浓度进行多层物理吸附滤除,有效降低了污水中的大颗粒絮凝物浓度,从而为后续处理设备降低了重污染负荷, 通过设置竖井缩短了设备检修和清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前文所述的为本实用新型的各个优选实施例,各个优选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方式如果不是明显自相矛盾或以某一优选实施方式为前提,各个优选实施方式都可以任意叠加组合使用,所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人的实用新型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